神经递质分类 分类 家族成员 胆碱类乙酰胆碱 胺类多巴胺、NE、5-HT、组胺 氨基酸类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GABA 肽类下丘脑调节肽、ADH、催产素、阿片肽 脑-肠肽、A工、心房钠尿肽等 嘌呤类腺苷、ATP 气体No、co 脂类PG类
3.神经递质分类 分类 家 族 成 员 胆碱类 乙酰胆碱 胺类 多巴胺、NE、5—HT、组胺 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GABA 肽类 下丘脑调节肽、ADH、催产素、阿片肽、 脑-肠肽、AⅡ、心房钠尿肽等 嘌呤类 腺苷、ATP 气体 NO、CO 脂类 PG类
二)神经递质受体 1概念 配体激动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拮抗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2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 3分类: 分布部位分:突触前受体、突触后受体 生物效应分了与离乎通她偶联受体 激活G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受体 结合递质分胆碱能受体N、M 肾上腺素能受体(a、β) 5-H受体、氨基酸类受体等 注:各类受体有亚型
(二)神经递质受体 1.概念: 胆碱能受体(N、M) 肾上腺素能受体(α、β) 5-HT受体、氨基酸类受体等 与离子通道偶联受体 激活G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受体 注:各类受体有亚型 激动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拮抗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配体 2.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 3.分类: 分布部位分:突触前受体、突触后受体 生物效应分: 结合递质分:
∈三)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 递质受体第二信使拮抗剂通道效应递质主要分布 肌肉型烟碱受体) 十烃季铵↑外周: 筒箭毒 和其 所有自主N节前纤维、 筒箭毒他大多数副交感N节后纤 维、少数交感N节后纤 (N元型烟碱受体) 六烃季铵离子维、骨骼肌N纤维; ACh M41↑IP3/DG ↑Ca2+中枢: ↓cAMP 脊髓前角运动N元、 托品 ↓K+丘脑后部腹侧的特异感 觉投射N元、脑干网状 M, CAMP 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纹 M4↑IP3/DG 状体、边缘系统等。 (腺体)
(三)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 递质 受 体 第二信使 拮抗剂 通道效应 递质主要分布 ACh 外周: 所有自主N节前纤维、 大多数副交感N节后纤 维、少数交感N节后纤 维、骨骼肌N纤维; 中枢: 脊髓前角运动N元、 丘脑后部腹侧的特异感 觉投射N元、脑干网状 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纹 状体、边缘系统等。 筒箭毒 十烃季铵 ↑Na+ 和其 他小 离子 阿 托 品 筒箭毒 六烃季铵 M2 (心) ↑Ca ↑IP 2+ 3/DG ↓cAMP ↑IP3/DG ↓cAMP ↓K+ N1 (肌肉型烟碱受体) N2 (N元型烟碱受体) M1 M4 (腺体) M3
递质受体第二信使拮抗剂通道效应 递质主要分布 a1↑IP3/DG酚妥拉明↓K外周 多数副交感N节后纤维; 酚妥拉明个K+中枢: NE(突触前膜↓cAR有亨宾4Ca2 低位脑干及上行投射到 小肠) 皮层、边缘前脑、下丘 心得宁 0心)↑cAMP提洛尔 脑以及下行到达脊髓后 角、侧角、前角的纤维。 B2 丁氧胺 D,D5↑cAMP 罘质-纹状体、 多巴胺 结节漏斗、 D .D,D cAMP ↓Ca2+ 中脑边缘系统。 5-HT\ cAMP ↑K+ 中缝核内及上行投射到 5-HT 纹状体、下丘脑等以及 下行到脊髓背角、侧角、 5-HT2↑IP3/DG ↓K 前角
递质 受 体 第二信使 拮抗剂 通道效应 递质主要分布 NE 外周: 多数副交感N节后纤维; 中枢: 低位脑干及上行投射到 皮层、边缘前脑、下丘 脑以及下行到达脊髓后 角、侧角、前角的纤维。 α1 多巴胺 β1 (心) β2 ↑IP3/DG ↓cAMP ↑IP3/DG ↑cAMP ↑cAMP ↓K 酚妥拉明 + 酚妥拉明 育亨宾 心得宁 阿提洛尔 丁氧胺 D1,D5 D2,D3,D4 ↓cAMP ↑K+ ↓Ca2+ 黑质-纹状体、 结节-漏斗、 中脑边缘系统。 5-HT 中缝核内及上行投射到 纹状体、下丘脑等以及 下行到脊髓背角、侧角、 前角。 5-HT1 5-HT2 ↓cAMP ↓K+ ↑K+ ↑K+ ↓Ca2+ α2 (突触前膜 小肠)
五、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 reflex):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 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2分类 背根 中间神经元 背根神经节 条件反射 感受器 非条件反射 传入神经 3反射弧: 皮肤 反射弧 ( reflex arc)是 反射的结构基 传出神经 脊神经 础核基本单位。 前根 骨骼肌 感受器→传入N→中枢→传出N→效应是炎器
五、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方式-反射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reflex):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 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2.分类: 感受器→传入N→中枢→传出N→效应器 反射弧 (reflex arc)是 反射的结构基 础核基本单位。 3.反射弧: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