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中学2011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预测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基础训练(22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 A瑟缩(se) 虐杀(nie) 宽恕(sh) 不辍(chu) B炫耀(xuan) 揶揄(ye) 寂寞(mu) 冗长(r6ng) C戏谑(xue) 憧憬( chong)黯淡(an) 蓑衣(su) D穹隆(qing)隧道(su)灼热(zhu6)撰文( zhua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旦打开心灵之窗,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就能扣人心弦。 B每到夜幕降临,柳州的小吃街便人声鼎沸,那场面十分壮观。 C读书是游历世界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大饱眼福 D梅州电视台的“娱乐大拼盘”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并不否认这部小说没有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体上是成功的。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C在会议上,校长虚心接受和听取了老师同学们的批评,并表示要及时整改。 D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课内外多练习写作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 重要。 4下列描写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心理描写)
1 蓝田中学 2011 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预测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基础训练(22 分) 1. 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 分) A.瑟.缩(sè) 虐.杀(nüè) 宽恕.(shù) 不辍.(chuò) B.炫.耀(xuàn) 揶.揄(yē) 寂寞.(muò) 冗.长(rǒng) C.戏谑.(xuè) 憧.憬(chōng) 黯.淡(àn) 蓑.衣(suō) D.穹.隆(qióng) 隧.道(suì) 灼.热(zhuó) 撰.文(zhu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一旦打开心灵之窗,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就能扣人心弦 ....。 B.每到夜幕降临,柳州的小吃街便人声鼎沸 ....,那场面十分壮观。 C.读书是游历世界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大饱眼福 ....。 D.梅州电视台的“娱乐大拼盘”栏目办得惟妙惟肖 ....,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我们并不否认这部小说没有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体上是成功的。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C.在会议上,校长虚心接受和听取了老师同学们的批评,并表示要及时整改。 D.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课内外多练习写作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 重要。 4.下列描写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心理描写)
B.“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C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动作描写) D.“没有什么,我要调动工作。”他平静地说。(语言描写) 5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空1分,共8分) ()写出古诗或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应知故乡事。 曲径通幽处, (2)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四十而不惑,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写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阐明如果是心心相印的眀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 也如同近在咫尺之意的诗句是: (4写出《木兰诗》中表述我国古代将士为国戊边,血战沙场,九死一生,胜利归来的诗句 是 阅读理解(42分) (一)诗歌赏析(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杨花”在古诗中常常象征 ,诗的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 的气氛。(2分) 诗的后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 的感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2 B.“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C.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动作描写) D.“没有什么,我要调动工作。”他平静地说。(语言描写) 5.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空 1 分,共 8 分) ⑴写出古诗或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应知故乡事。 曲径通幽处, 。 ⑵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四十而不惑, ,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⑶写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阐明如果是心心相印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 也如同近在咫尺之意的诗句是: , 。 ⑷写出《木兰诗》中表述我国古代将士为国戊边,血战沙场,九死一生,胜利归来的诗句 是: , 。 二、阅读理解(42 分) (一) 诗歌赏析(4 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杨花”在古诗中常常象征 ,诗的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 了 的气氛。(2 分)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 的感情。(2 分)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 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本文作者 (朝代)文学家。(2分)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陈康肃公尧咨善射(擅长) B但微颔之(下巴颏)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放箭) D睨之(斜着眼睛看)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 D康肃笑而遣之 见其发矢十中几九,但微颔之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5翻译(2分)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 (四)现代文阅读(7分) 父亲
3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 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本文作者 ,是 (朝代)文学家。(2分)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陈康肃公尧咨善.射(擅长) B.但微颔.之(下巴颏)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放箭) D.睨.之(斜着眼睛看)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 D.康肃笑而遣之.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5.翻译(2 分)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 (四)现代文阅读(7 分) 父 亲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 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 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大年 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 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2)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 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岀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獸发誓:不学 出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3)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要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 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路20里啊!三年高中, 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 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焰的白面饼, 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 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真赶到学校已近中午, 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三 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4)三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有所不同 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 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 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s)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 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
4 ⑴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 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 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大年 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 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⑵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 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 出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⑶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要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 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路 20 里啊!三年高中, 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 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 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 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20 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真赶到学校已近中午, 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三 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⑷三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有所不同 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 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 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⑸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 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
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进入了梦 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 泥乒乓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 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妺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 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6)“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噙满了泪水。“那 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1.第(-)段中“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一句中的“好像”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 2文章前两段写父亲对自己不是“特别的喜欢”、“不关心”有何作用 答 3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青筋凸起的 双臂”,意在表现 4同宿舍姐妹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明了 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一句中的“第一次”说明父亲直到“我”考上县 中才开始关心“我"。 B.“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说明“我”已被父爱深深地打动,决心以实际行动 来报答父亲。 C."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暗示家里生活的拮据,能卖的都拿出去卖钱了。 D.“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是说“我”已习惯过艰苦的生活,对父亲的好 意并不领情
5 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进入了梦 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 15 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 泥乒乓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 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 “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⑹“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噙满了泪水。“那 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1.第⑴段中“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一句中的“好像”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 2.文章前两段写父亲对自己不是“特别的喜欢”、“不关心”有何作用? 答: 3.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青筋凸起的 双臂”,意在表现 。 4.同宿舍姐妹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明了 。 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一句中的“第一次”说明父亲直到“我”考上县 一中才开始关心“我”。 B.“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说明“我”已被父爱深深地打动,决心以实际行动 来报答父亲。 C.“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暗示家里生活的拮据,能卖的都拿出去卖钱了。 D.“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是说“我”已习惯过艰苦的生活,对 父亲的好 意并不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