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法守法努力提高 依法治校的自觉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二00九年四月
知法守法 努力提高 依法治校的自觉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二00九年四月
未成年人的概念 未成年人是指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公民。我 国的法定成年年龄为十八周岁。在我国,未成 年人就是指十八周岁以下的公民
一、未成年人的概念 ▪ 未成年人是指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公民。我 国的法定成年年龄为十八周岁。在我国,未成 年人就是指十八周岁以下的公民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1991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 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 护法》,2006年12月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 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 1991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 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 护法》,2006年12月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 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明确了未成年人的 权利和保护原则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未成年人 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等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特别强调国家、社会、学 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 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 权利
(一)明确了未成年人的 权利和保护原则 ▪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未成年人 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等权利”。 ▪ 未成年人保护法特别强调国家、社会、学 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 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 权利
(二)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家 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 1、政府 保护未成年人,各级政府责任尤为重大。未成年人 保护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执法主体的 地位和职责,如: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 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公安、民政、文化、 卫生等有关部门的责任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二)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家 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 ▪ 1、政府 ▪ 保护未成年人,各级政府责任尤为重大。未成年人 保护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执法主体的 地位和职责,如: ▪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 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 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公安、民政、文化、 卫生等有关部门的责任也作了明确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