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 苏轼 为1料年单22复2
后赤壁 苏 轼
东坡赤壁全景图 CnC
东坡赤壁全景图
《自题金山像》 心似已灰之木, 炼 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 治事业的无成。但从中可 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 世功业却是在屡遭贬逐的 逆境中建立的
《自题金山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 治事业的无成。但从中可 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 世功业却是在屡遭贬逐的 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生平的逆境 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 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 N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 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 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 年
苏轼生平的逆境 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 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 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 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 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 六年
元丰二年(1079),苏轼移任湖州(浙江省吴兴 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补入狱, 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御史 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 事诗》做为证据,,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 轼是说自己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 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 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又如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 指责兴修水利的这个措施不对。其实苏轼自己在 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总 结一句话,是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 恶极,应该处死刑
元丰二年 (1079),苏轼移任湖州 (浙江省吴兴 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补入狱, 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 御史 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 事诗》做为证据,,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 轼是说自己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 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 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又如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 指责兴修水利的这个措施不对。其实苏轼自己在 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总 结一句话,是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 恶极,应该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