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果树害虫(二) 一、实验目的 根据教材和课堂介绍种苦虫的形态特征,利用显微镜或解剖镜观察成虫玻片或盒装标本和幼 虫浸渍标本,达到正确识别重要害虫种类的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下列昆虫的成虫针插标本、幼虫浸渍标本、生活史标本和玻片标本 .苹果黄蚜Aphis ciricola van der Goo 2.苹果瘤蚜Matsumura 3.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 4.梨二叉蚜Schizaphis piricola Matsumura 5.梨黄粉蚜Aphanostigma jakusuiens店(Kishida) 6.桃瘤蚜Myzus momonis Matsumura 7.山楂叶螨Tetramychus vienmens店Zacher 8.苹果全爪红螨Panonychus ulmi(Koch) 9.葡萄短须螨Brevipoalpus lewisi McGrego lO.黄斑卷叶蛾Acleris fimbriana Thunberg IL.苹小卷叶蜮Adoxophyesrn Fisher von Rislerstamm l2.顶梢卷叶蛾Spilonota lechriaspis Meyrick 13.黄褐卷叶蛾Choristoneura longicellana(Walsingham) 14.黑星麦蛾Telplsa chloroderes Meyrick l5.梨星毛虫lliberis pruni Dya 16.枣粘虫Ancylis sativa Liu 17.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umura l8.旋纹潜夜蜮Leucoptera scitellaZeller l9.桃潜叶蛾onetia clerkella Linnaeus 20.桃一点叶蝉Erythroneura sudra(Distant) 21.苹果塔叶蝉Pyramidoteuix mali Yang 22.葡萄二斑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 23.大青叶蝉7 euigoniella viridis(Linnaeus】 24.黄刺峨Cnidocampa flavescens(WaIker) 25.扁刺峨Thosea sinesis Walker 26.褐边绿刺蜮Latoia consocia(WaIker)
27.枣尺蠖Sucra jujuba Chu 28.苹果舟型毛虫Phalera Aavescens(Bremer et Grey) 29.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 30.梨网蝽Stephanitis nashi Esakit Takeya 3L.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论rus Quaint 32.梨瘿蚊Contarinia pyrivora Riley 三、实验用具 解剖镜、显微镜、手持放大镜、镊子、培养皿、载玻片等。 四、实验内容 1.蚜虫类 绣线菊蚜又名苹果黄蚜,属同翅目,蚜科。苹果瘤蚜又名苹果卷叶蚜,属同翅目,蚜科。苹 果绵蚜又名苹果血蚜、赤蚜,属同翅日,绵蚜科。梨二又蚜又名梨蚜,属同翅日,蚜科。梨黄粉 蚜又名梨黄粉虫,属同翅目,根瘤蚜科。桃瘤蚜又名桃瘤头蚜,属同翅目,蚜科 表2-10-1苹果黄蚜、苹果瘤蚜和苹果绵蚜的形态特征比较 虫态 特征 绣线菊蚜 苹果蚜 苹果绵蚜 体长 约1.7 约1.4 1.82.2 (mm 体形 卵园形 近纺锤形 近椭园形 黄色至黄绿色。头部、复 红褐色,头部、复跟暗红色 体色 暗绿色或褐绿色,复眼红 眼、腹管和尾片黑色。 色,腹管、尾片黑色 无翅 腹管 圆筒形,末端略细 腹管长圆筒形,末端略细 腹管仅留痕迹,微隆起早 周裂口。 长圆锥形,近中部收缩 有长毛913根。 近三角形 额瘤明显:肉、腹部背面 腹部肥大,背面覆盖厚的 其他 均有黑色横带】 白色绵状物。除去可见4条线 列的泌蜡孔。体侧有富状实 起,者生短毛 有翅 头、胸、腹管、尾片黑色 头、胸部暗褐色。腹部明 体暗褐色,头、胸部黑色 能 体色 腹部绿色或黄绿色,两侧有 绿色,口器、复眼和触角黑色 色斑纹。 第3节小圆形次生感觉园 第3节有圆形感觉圈2 第3至第6节分别具有
5-10个,第4节有04个 个,第4节有8个 2428、34、14及2个坏状 感觉圈。 前翅 中欺3分义 中歌3分义 中脉2分义 其他 腹部背片第1、2、7、8 头部有明显额:骨面睃 腹管、尾片均遇化:腹部 节常有细横带。 管以后各节有黑色横带。 覆盖较少绵状物, 长椭圆形,长约Q.6mm 长椭阀形,长约0.5mm 椭圆形。初产时为橙黄 漆黑色,有光洋。 黑绿色,有光泽。 色,渐变褐色。表面光滑,外 被白粉。 体鲜黄色。:角、复眼 体淡绿色,体小似无翅 体赤褐色。身体被有白色 若蚜 足和腹管均为黑色。腹部肥 蚜。有翅若蚜体上有1对暗色 蜡绵。有翅若蚜体上有1对黑 大,腹管较短。 翅芽。 色翅芽。 农业昆虫鉴定》,李照会主编,图311 图2-101锈线菊蚜 有翅孤蚜:1.成虫6.触角第3、4作:无翅孤蚜:2成虫3.尾片4腹管5角 (图1、2仿中国农科院图。图3一6仿张广学图) 图2.102苹果胞蚜 1,有翅胎生蚜2无翅胎生雌蚜3.卵(仿北京农业大学《果树昆虫学) 图2-10-3苹果绵蚜 有翅胎生雌蚜:1,成虫2触角3腹管无翅胎生雌好:4成虫(白然状) 5.成虫(蜡毛全去掉)6,触角(仿浙江农业大学《农业昆虫学)) 表2-10-2梨二叉蚜、梨黄粉蚜和桃瘤蚜的形态特征 虫态 特征 梨二叉好 梨黄粉蚜 桃痴蚜 无超 体长 约19 约0.7 1.51.9 (mm. 体形 宽卵园形 卵周形 长椭周形 绿色或黄褐色,背部中央右 条深绿色纵纹。管、尾片需 深绿或黄褐色,头部黑色 全体鲜黄色,有光泽 肢薄白蜡粉。 腹管 腹管长简形,未端收缩 量片 龙惯形,未端有长曲毛
5-8根 其他 缘发达。触角3 前胸背板两侧各具一·锥形 节,为体长0.16倍。 小乳突。腹部肥大。 头、胸部黑色,腹部绿色或 胸部黑色,腹部黄绿至深绿 体色 黄褐色,触角、腹管和尾片黑色 色。腹管、尾片黑色 有翅 触角第3至第5节节有小圆 触角第3至第5节有圆形沙 触角 形次生感觉圈18-27个、7-11个 生感觉图30个、9.10个和3个 蚜 和26个。 前翅 前钥中赋2分叉 前男钥痣灰黄色,中赋3分叉 其他 尼片有长曲毛57根。 腹管圆筒形较短 椭园形,黑色,有光泽。 椭园形,淡黄色。 椭园形,紫黑色 体较小,绿色,形似成蚜 体较小,淡黄色 体较小,浅绿色,头部及服 若蚜 形似成厨。 部深绿色。 《农业昆虫鉴定》,李照会主编,图3-14 图2-104梨二叉蚜 有翅孤雄蚜:1.成虫3.息角:无翅孤雌蚜:2,成虫4触角第3节5,尾片6,腹管 (仿李照会《农业昆虫鉴定) 图2105梨黄粉蚜 1,无翅孤蜂成好2无翅孤雌成蚜触角3.若蚜4卵(仿北京农业大学《果树昆虫学》) 图2-106桃瘤蚜 1.有翅胎生峰蚜2.无翅胎生蜂蚜(仿北京农业大学《果树昆虫学》) 2.害螨类 山植叶螨又名山楂红蜘蛛,苹果全爪螨又名榆全爪螨,两种均属蛛形纲,蝶螨目,叶螨科。 葡萄短须螨又名葡萄红蜘蛛,属婢螨目,细须螨科。 表2-10-3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和萄萄短须镌的形态特征 虫 特征 山枯叶螨 苹果全爪螨 葡萄短须螨 体长 (mm) 约0,5 约0.4 约03
雌成螨体椭圆形,体背隆 堆成螨体半卵圆形,体背 体卵圆形,体背中央纵向 起:推成博体菱形,略小。 隆起:雄成螨体菱形,略小。 降起,后部末端上下扁平。 体色 越冬型鲜红色,夏型深红 红褐色,取食后成褐红 红色。背面体壁有网状花 色。 色 纹, 背俐毛 12对,细长,基部不生长 13对。粗长并带有小刺 七 在毛骆上。 生在黄白色毛上。 黄白色,较体短。 黄白色,较体短。 苦粗短,刚毛较少,各 足 胫节末端有条特别长的刚 卵圆形,半透明。初卵时 近回形,红色。卵壳表面 椭圆形,表面光滑。初 淡红色,署化前橙红色。常悬 有放射状的细叫陷。卵项有1 时鲜红色,后变橙红色,期化 挂在蛛丝上, 根毛状小柄。 前乳白色。 体圆形,黄白色。取食后 体圆形。淡红色。取食后 幼鳞 鲜红色。前后足间有2对 变为淡绿色。 变为暗红色。 叶片状刚毛。 若螨 休背出现刚毛,两侧有黑 前期体色较深。雄性末端 体末端周缘有8条叶片状 绿色纹。 较尖。 刚毛 《农业昆虫鉴定》,李照会主编,图6-18 图2-10-7山楂叶螨 1.雄成虫2雄成虫《仿北京农业大学主编《果树昆虫学》) 图2-10-8苹果全爪辑 1,雌成螨2雄成螨(仿华南农学院《农业昆虫学》) 图2.10.9葡常短须辑 1.雌成鳞背面2.若螨背面3幼蜡背面4卵(仿北京农业大学《果树尼虫学) 3.卷叶蛾类 苹小卷叶蛾又名棉褐带卷蛟、小黄卷叶娥,斑卷叶城又名黄斑长翅卷叶蚊。黄褐卷叶蛾又名 褐带卷叶蚊,3种均属鳞翅日,卷峨科。顶梢卷叶蛾又名芽白小卷蜮、顶芽卷叶蛾、拟白卷叶蛾 枣粘虫又称枣镰翅小卷蝮,2种均属鳞翅目,小卷蛾科。黑星麦蛾属鳞翅目,麦娥科。梨星毛虫又 名梨叶斑晚,属镂翔目,斑地科 表2-104苹小卷叶蛾、黄斑卷叶蛾、黄褐卷叶蛾和顶梢卷叶的形态特征 虫特配 苹小卷叶峨 黄斑卷叶 黄褐卷叶峨 顶梢卷叶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