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2安全科学基础理论 Basic Theory of Safety Science §2-1安全问题及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安全问题 安全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随 着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安全科学的日臻完善,安全工程类专 业已成为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之一。(近两年来,西农林 建科大、长安大学相继开设安全工程本科专业 在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挖穴而居,栖树而息,完全是大自 人类对安全的人士却长期 然的一部分,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存在物”,完全依附于自然。当落后于对生产的认识。 时的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软弱被动,不仅承受雷、电、风暴、地 震和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困扰,甚至野兽的侵袭也可以造成局部氏 族部落的消亡。在这一时期,人类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自然灾害, 人们一切活动受周围环境控制,处于被动适应地位 跨入农业社会后,人类开始逐渐摆脱大自然的桎锆,但在人 类改造自然,创造人类文明的过程中,人为灾害也越来越多了起 来。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十分肤浅;与大自 然抗争的手段也十分简单、有限:利用大自然的资源也是最基本 的一一水和土。安全问题也比较简单,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和人 为灾害 石器时代和农业时代,属于人们无知(不自觉)的安全认识 阶段 在工业时代,人类利用技术开发资源、制造机器,可以说技 术无处不在。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财富,同时也伴随着新的 灾难。 工业时代初期,属于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中后期,因军事 航空、航天、原子能等工业技术发展而形成的大系统及机器系统 因而属于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 (知识经济时代,属于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更是喜忧掺半。人类在20世纪所创造的成 就多于19世纪前人类所创造的全部,但是20世纪人类所经受的 灾害事故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惨重、更从根本上危及人类 的生存 20世纪人类经受的主要灾害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矿山灾害
Chap. 2 安全科学基础理论 Basic Theory of Safety Science §2—1 安全问题及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一、 安全问题 安全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随 着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安全科学的日臻完善,安全工程类专 业已成为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之一。(近两年来,西农林、 建科大、长安大学相继开设安全工程本科专业)。 在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挖穴而居,栖树而息,完全是大自 然的一部分,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存在物”,完全依附于自然。当 时的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软弱被动,不仅承受雷、电、风暴、地 震和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困扰,甚至野兽的侵袭也可以造成局部氏 族部落的消亡。在这一时期,人类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自然灾害, 人们一切活动受周围环境控制,处于被动适应地位。 跨入农业社会后,人类开始逐渐摆脱大自然的桎锆,但在人 类改造自然,创造人类文明的过程中,人为灾害也越来越多了起 来。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十分肤浅;与大自 然抗争的手段也十分简单、有限;利用大自然的资源也是最基本 的——水和土。安全问题也比较简单,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和人 为灾害。 石器时代和农业时代,属于人们无知(不自觉)的安全认识 阶段。 在工业时代,人类利用技术开发资源、制造机器,可以说技 术无处不在。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财富,同时也伴随着新的 灾难。 工业时代初期,属于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中后期,因军事、 航空、航天、原子能等工业技术发展而形成的大系统及机器系统, 因而属于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 (知识经济时代,属于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更是喜忧掺半。人类在 20 世纪所创造的成 就多于 19 世纪前人类所创造的全部,但是 2 0 世纪人类所经受的 灾害事故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惨重、更从根本上危及人类 的生存。 20 世纪人类经受的主要灾害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矿山灾害 人类对安全的人士却长期 落后于对生产的认识
现代工业使人们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生产力高度发展,但 表明人们在享受技术革命 是带来现代文明的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创造了巨大的带来的便利和适宜的同时,也 财富,而且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各种灾害 遭受着由它们带来的报复和惩 举世关注的日本骨痛病就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废弃的镉罚,如SARS、禽流感等 渣污染了土壤和稻米而造成的。经过20多年的潜伏后,1955年 到1972年间,镉渣数次危害人类,致使280人患骨痛病和128 人死亡。 汽车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许多生活便利的同时,排 出的氮氧化物、硫化物等废气毒害了人体本身。 医药在延长人类生命消除病痛的同时,也造成了药害,并且“是药三分毒” 它的副作用还会给人类带来深远的影响;空调、冰箱为我们带来 舒适,但它释放的氯氟碳化物却破坏了大气中作为人类的保护伞 氟利昂R1可能上百年甚 臭氧层。 至上千年的影响大气层。为此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灾害的原有属性,使许我国于1992年加入了联合国 多自然灾害成为人为灾害,使许多危害程度轻的灾害上升为人类87年的蒙特利尔协议,于2010 无法控制、造成巨大损失的灾难。 年全部停止使用。 众所周知,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 是煤矿开采又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导致地表沉陷、 山体滑坡、河流污染、农田毁坏等,更为严重的是,地下采矿过 程中发生的顶板灾害、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矿 井突水、煤层自燃等给采矿工作者造成了沉重的伤害。 原苏联加加林矿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共计突出煤岩14000 多吨,瓦斯25万m3 我国发生的最大一次突出是1975年在四川三汇坝井,突出煤 岩12780t,瓦斯140万m; 世界上最大的瓦斯爆炸事故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期 间,辽宁本溪煤矿发生的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549人。 2交通运输事故 自1885年1月29日德国人本茨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后,给人们带来了数不尽的生活便利、经济效益和社会繁荣。然 而,它又引发出接连不断的人为灾害,使人类蒙受了难以计数的 损失 据英国官方统计:1986年英国共发生交通事故21.5万起 其中死亡人数达5400人,比1985年的死亡人数上升4%,重 伤人数为6.9万人,轻伤21.7万人。 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统计,在美国,每11分钟就有一人死 于交通事故,每18分钟就有一人伤于交通事故,每年约有15万 人因交通事故而成为残废,有10万个家庭因交通事故而发生不
现代工业使人们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生产力高度发展,但 是带来现代文明的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创造了巨大的 财富,而且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各种灾害。 举世关注的日本骨痛病就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废弃的镉 渣污染了土壤和稻米而造成的。经过 20 多年的潜伏后,1955 年 到 1972 年间,镉渣数次危害人类,致使 280 人患骨痛病和 128 人死亡。 汽车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许多生活便利的同时,排 出的氮氧化物、硫化物等废气毒害了人体本身。 医药在延长人类生命消除病痛的同时,也造成了药害,并且 它的副作用还会给人类带来深远的影响;空调、冰箱为我们带来 舒适,但它释放的氯氟碳化物却破坏了大气中作为人类的保护伞 ——臭氧层。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灾害的原有属性,使许 多自然灾害成为人为灾害,使许多危害程度轻的灾害上升为人类 无法控制、造成巨大损失的灾难。 众所周知,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 是煤矿开采又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导致地表沉陷、 山体滑坡、河流污染、农田毁坏等,更为严重的是,地下采矿过 程中发生的顶板灾害、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矿 井突水、煤层自燃等给采矿工作者造成了沉重的伤害。 原苏联加加林矿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共计突出煤岩 14 000 多吨,瓦斯 25 万 m 3; 我国发生的最大一次突出是 1975 年在四川三汇坝井,突出煤 岩 12 780 t,瓦斯 140 万 m 3; 世界上最大的瓦斯爆炸事故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期 间,辽宁本溪煤矿发生的瓦斯、煤尘爆炸,死亡 1549 人。 2 交通运输事故 自 1885 年 1 月 29 日德国人本茨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后,给人们带来了数不尽的生活便利、经济效益和社会繁荣。然 而,它又引发出接连不断的人为灾害,使人类蒙受了难以计数的 损失。 据英国官方统计:1986 年英国共发生交通事故 21.5 万起, 其中死亡人数达 5 400 人,比 1985 年的死亡人数上升 4 %,重 伤人数为 6.9 万人,轻伤 21.7 万人。 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统计,在美国,每 11 分钟就有一人死 于交通事故,每 18 分钟就有一人伤于交通事故,每年约有 15 万 人因交通事故而成为残废,有 10 万个家庭因交通事故而发生不 表明人们在享受技术革命 带来的便利和适宜的同时,也 遭受着由它们带来的报复和惩 罚,如 SARS、禽流感等。 “是药三分毒” 氟利昂 R11 可能上百年甚 至上千年的影响大气层。为此 我国于 1992 年加入了联合国 87 年的蒙特利尔协议,于 2010 年全部停止使用
幸 据有关职能部门统计,1987年1月至5月,我国国内道路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7500多人,平均不到13分钟就有一人死 于交通事故,平均21天就有2500人死于车祸。相当于每隔21 天就要发生一次震惊世界的“大灾难”一一发生在1994年1月 17日震惊全世界的洛杉矾大地震也不过死亡62人。1991年我国 道路交通事故进一步升级,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264817起,死 亡53292人,伤162019人,直接经济损失4亿3千万元人民 币。1997年交通事故死亡73861人,伤190128人,直接经济 损失18.5亿元(1998年年鉴) 目前,8名分别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就一项 《2000年公路安全蓝图》的计划进行研究,估计在未来的15年 中,全世界将有600万人死于公路交通事故,35000万人因车祸 受伤。 自汽车问世100多年来,全世界已有2200万人死于交通事 故。现在,世界交通事故伤亡人数远远超过有史以来任何一年战 争伤亡人数,或瘟疫死亡人数。这就使安全问题随着人类科学技 术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由战争、传染病转到交通、污染方面了。 3化学污染问题 当分子之谜被揭开后,人们对物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 界。从此创造了许多从前所没有的东西。化学工业的诞生,大大 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是它给人类的生存环境 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它污染了空气和水源,侵蚀了土壤,扰乱 了地球的大气循环、化学循环和生物循环,使地球患上“综合不 适症”。 目前,全世界55000m3左右的淡水被污染,水污染造成的疾 病在发展中国家呈上升趋势。1980年发展中国家约3/5的人口 难以获得安全饮用水,18亿人因污染水而遭受中毒性疾病的威 胁,仅1984年10月~1987年4月期间,由于不安全饮用水和营 养不良,全球大约有6000万人死于腹泻。每天至少有2.5万人因 饮用恶质水而死亡。 由于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人类失去了无数赖以生存的动植 物。据估计,地球上曾有过40亿种生物,现在大约只剩250万种。 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物种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 就鸟类而言,在1600年~1900年这300年间,灭绝75种, 平均每4年灭绝一种。进入20世纪以后,每年就灭绝一种,现在 是每天灭绝一种,进而每小时灭绝一种 专家认为,现在全世界约有25000种植物和1000多个种及
幸。 据有关职能部门统计,1987 年 1 月至 5 月,我国国内道路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 17 500 多人,平均不到 13 分钟就有一人死 于交通事故,平均 21 天就有 2 500 人死于车祸。相当于每隔 21 天就要发生一次震惊世界的“大灾难”——发生在 1994 年 1 月 17 日震惊全世界的洛杉矾大地震也不过死亡 62 人。1991 年我国 道路交通事故进一步升级,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 264 817 起,死 亡 53 292 人,伤 162 019 人,直接经济损失 4 亿 3 千万元人民 币。1997 年交通事故死亡 73 861 人,伤 190 128 人,直接经济 损失 18.5 亿元(1998 年年鉴)。 目前,8 名分别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就一项 《2000 年公路安全蓝图》的计划进行研究,估计在未来的 15 年 中,全世界将有 600 万人死于公路交通事故,35000 万人因车祸 受伤。 自汽车问世 100 多年来,全世界已有 2 200 万人死于交通事 故。现在,世界交通事故伤亡人数远远超过有史以来任何一年战 争伤亡人数,或瘟疫死亡人数。这就使安全问题随着人类科学技 术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由战争、传染病转到交通、污染方面了。 3 化学污染问题 当分子之谜被揭开后,人们对物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 界。从此创造了许多从前所没有的东西。化学工业的诞生,大大 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是它给人类的生存环境 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它污染了空气和水源,侵蚀了土壤,扰乱 了地球的大气循环、化学循环和生物循环,使地球患上“综合不 适症”。 目前,全世界 5 5000m3 左右的淡水被污染,水污染造成的疾 病在发展中国家呈上升趋势。1980 年发展中国家约 3/5 的人口 难以获得安全饮用水,18 亿人因污染水而遭受中毒性疾病的威 胁,仅 1984 年 10 月~1987 年 4 月期间,由于不安全饮用水和营 养不良,全球大约有 6000 万人死于腹泻。每天至少有 2.5 万人因 饮用恶质水而死亡。 由于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人类失去了无数赖以生存的动植 物。据估计,地球上曾有过 40 亿种生物,现在大约只剩 250 万种。 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物种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 就鸟类而言,在 1600 年~1900 年这 300 年间,灭绝 75 种, 平均每 4 年灭绝一种。进入 20 世纪以后,每年就灭绝一种,现在 是每天灭绝一种,进而每小时灭绝一种。 专家认为,现在全世界约有 25 000 种植物和 1000 多个种及
亚种的脊椎动物濒临灭绝的危险。物种的灭绝使遗传的多样 性遭到破坏,对人类而言,完全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 4大气污染间题 大约在200年前,工业革命改变了古老的农业社会,创造了 一个崭新的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深化,同 时矛盾也日益激化。首先从燃煤、燃油的工业烟囱中喷出的滚滚 浓烟,把大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排向空中,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1952年雾都伦敦,从12月5日到12月8日,低空烟雾郁积4天 不散,4000多人因此而丧生 1985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南极上空有一个大小如美国国土 面积的臭氧层空洞,1988年北极又发现一个如格陵兰岛一样大 的臭氧层空洞。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表面辐射的大量紫外线,保护 生物免遭伤害。臭氧层的耗竭便会形成空洞,在空洞下,过多的 紫外线就会辐射到地球表面,造成谷物减产,并使皮肤癌和眼疾 病患者增加。经研究发现是氟利昂等氯氟碳化物大量溢入大气的 结果,仅一个氯原子就可以破坏十万个臭氧分子。 0世纪以前高空大气中氯浓度为0.6%,而现在上升到 洪水、地震等灾害过后便 3.5%。大气除受到有毒气体污染外,还受到大量工厂排出的粉是瘟疫,由垃圾引起。 尘污染。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的降尘量达到1×10°~3.7×103t (1亿~3.7亿吨),许多工业城市每年每平方千米平均降尘量为 500t,个别城市高达1000t 5核灾害 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给能源危机带来了新的希望。核反应堆在 世界各国陆续建成,在缓解能源危机的同时,也会由于失控而造 成人员伤亡,无数动植物灭绝:核能所带来的环境灾害更不能低 估。开发原子能是20世纪最令人望而生畏的遗产。 核能的可怕之处就是放射性物质的辐射物。它可以杀伤动植 物的细胞分子,破坏人体的DNA分子并诱发癌症,同时也会给下 一代留下先天性缺陷 1979年3月28日凌晨,美国三漓岛核电站发生了大量放射 性气体和气溶胶外泄事件; 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 堆芯爆炸事件,巨量放射性物质随气流迅速蔓延,周围居民都不 同程度地受到核辐射,其中受到严重辐射的有237人,有的辐射 灼伤面积高达90%,共有28人死亡,24人残废。另据西方专家 估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前苏联将有45000人因此次事故的核
亚种的脊椎动物濒临灭绝的危险。物种的灭绝使遗传的多样 性遭到破坏,对人类而言,完全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 4 大气污染间题 大约在 200 年前,工业革命改变了古老的农业社会,创造了 一个崭新的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深化,同 时矛盾也日益激化。首先从燃煤、燃油的工业烟囱中喷出的滚滚 浓烟,把大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排向空中,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1952 年雾都伦敦,从 12 月 5 日到 12 月 8 日,低空烟雾郁积 4 天 不散,4000 多人因此而丧生。 1985 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南极上空有一个大小如美国国土 面积的臭氧层空洞, 1988 年北极又发现一个如格陵兰岛一样大 的臭氧层空洞。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表面辐射的大量紫外线,保护 生物免遭伤害。臭氧层的耗竭便会形成空洞,在空洞下,过多的 紫外线就会辐射到地球表面,造成谷物减产,并使皮肤癌和眼疾 病患者增加。经研究发现是氟利昂等氯氟碳化物大量溢入大气的 结果,仅一个氯原子就可以破坏十万个臭氧分子。 20 世纪以前高空大气中氯浓度为 0.6 %,而现在上升到 3.5 %。大气除受到有毒气体污染外,还受到大量工厂排出的粉 尘污染。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的降尘量达到 1×106~ 3.7×107 t (1 亿~3.7 亿吨),许多工业城市每年每平方千米平均降尘量为 500 t,个别城市高达 1000 t。 5 核灾害 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给能源危机带来了新的希望。核反应堆在 世界各国陆续建成,在缓解能源危机的同时,也会由于失控而造 成人员伤亡,无数动植物灭绝;核能所带来的环境灾害更不能低 估。开发原子能是 20 世纪最令人望而生畏的遗产。 核能的可怕之处就是放射性物质的辐射物。它可以杀伤动植 物的细胞分子,破坏人体的 DNA 分子并诱发癌症,同时也会给下 一代留下先天性缺陷。 1979 年 3 月 28 日凌晨,美国三漓岛核电站发生了大量放射 性气体和气溶胶外泄事件; 1986 年 4 月 26 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 堆芯爆炸事件,巨量放射性物质随气流迅速蔓延,周围居民都不 同程度地受到核辐射,其中受到严重辐射的有 237 人,有的辐射 灼伤面积高达 90 %,共有 28 人死亡,24 人残废。另据西方专家 估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前苏联将有 45 000 人因此次事故的核 洪水、地震等灾害过后便 是瘟疫,由垃圾引起
污染而死于癌症。这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80多亿卢布,并使 8万多人口的普里皮亚特城市成为一座“死城”,而且放射性物质 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飘向瑞典、芬兰、丹麦和挪威等北欧国家 引起这些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极大恐慌 6航天航空工业灾害 随着通讯与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可 以在24小时内环球旅行一次,但空难、海难和车祸也使人们心有 余悸。 1974年3月,一架土耳其DC-10型飞机在巴黎坠毁,346 人遇难。同年12月,荷兰一架DC-8型飞机在斯里兰卡坠毁,191 人遇难 1977年3月,泛美航空和荷兰航空公司两架波音747飞机在 西班牙加那力群岛的洛斯罗德斯机场相撞,582人全部遇难 1980年8月19日,沙特阿拉伯一架L-1011型飞机在首都 紧急着陆时失事,死亡265人 1982年4月26日16时,从广州飞往桂林的266号飞机在桂 林上空失事,机上112人无一生还 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美国弗罗里达州航天中心发射 2003年2月1日,中国农 场,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点火升空,它载着6名机组人员历羊年初一,美国航天飞机“哥 和第一位平民宇航员一一中学教师麦考利夫,这本将是人类邀游伦比亚”在返回途中失事,机 太空历史上最光彩的一页。然而,在离地球15000m高空处,飞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爆炸,机上7人全部遇难,航天飞机爆炸震惊了全世界,它被各 国新闻界列为1986年十大事件之首,成为航天史上的第一悲剧。 总之,全球每年约有320万人死于技术失控或失策而导致灾 难,这占各类死亡人数的5.2%,列于人类死因顺序的第三位, 并且每死亡一人就有四人留下永久性残疾,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 损失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2.5%(损失指数)。为此人类要拿出 国民生产总值3.5%用于应急救援 我国的灾害与安全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是世界上少有的几 个灾害大国之一。森林火灾、纺织厂爆炸、空难与车祸、空气与 水的污染以及水土流失也尤为严重。我国“八五”期间每年平 均技术灾难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亿元,国家每年拿450亿元用于 应急救援 这些残酷的、无情的技术灾害使人们深深地认识到:人类期 望继续领受技术益处的同时,又憎恨由其导致的恶果。随着现代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越来越变 得大规模化、普及化和复杂化。这种状况使得技术带来的益处与
污染而死于癌症。这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 8 0 多亿卢布,并使 8 万多人口的普里皮亚特城市成为一座“死城”,而且放射性物质 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飘向瑞典、芬兰、丹麦和挪威等北欧国家, 引起这些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极大恐慌。 6 航天航空工业灾害 随着通讯与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可 以在 24 小时内环球旅行一次,但空难、海难和车祸也使人们心有 余悸。 1974 年 3 月,一架土耳其 DC-10 型飞机在巴黎坠毁,346 人遇难。同年 12 月,荷兰一架 DC-8 型飞机在斯里兰卡坠毁,191 人遇难。 1977 年 3 月,泛美航空和荷兰航空公司两架波音 747 飞机在 西班牙加那力群岛的洛斯罗德斯机场相撞, 582 人全部遇难。 1980 年 8 月 19 日,沙特阿拉伯一架 L-1011 型飞机在首都 紧急着陆时失事,死亡 265 人。 1982 年 4 月 26 日 16 时,从广州飞往桂林的 266 号飞机在桂 林上空失事,机上 112 人无一生还。 1986 年 1 月 28 日上午 11 时,美国弗罗里达州航天中心发射 场,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点火升空,它载着 6 名机组人员 和第一位平民宇航员——中学教师麦考利夫,这本将是人类邀游 太空历史上最光彩的一页。然而,在离地球 15000m 高空处,飞机 爆炸,机上 7 人全部遇难,航天飞机爆炸震惊了全世界,它被各 国新闻界列为 1986 年十大事件之首,成为航天史上的第一悲剧。 总之,全球每年约有 320 万人死于技术失控或失策而导致灾 难,这占各类死亡人数的 5.2 %,列于人类死因顺序的第三位, 并且每死亡一人就有四人留下永久性残疾,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 损失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 2.5 %(损失指数)。为此人类要拿出 国民生产总值 3.5 %用于应急救援。 我国的灾害与安全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是世界上少有的几 个灾害大国之一。森林火灾、纺织厂爆炸、空难与车祸、空气与 水的污染以及水土流失也尤为严重。我国 “八五”期间每年平 均技术灾难直接经济损失 300 多亿元,国家每年拿 450 亿元用于 应急救援。 这些残酷的、无情的技术灾害使人们深深地认识到:人类期 望继续领受技术益处的同时,又憎恨由其导致的恶果。随着现代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越来越变 得大规模化、普及化和复杂化。这种状况使得技术带来的益处与 2003 年 2 月 1 日,中国农 历羊年初一,美国航天飞机“哥 伦比亚”在返回途中失事,机 上 7 名宇航员全部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