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姓名 郭亚丽 工作单位 张家口第二中学 年级学科 高二化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适用年级:高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材册〔模块)名称:必修2 所属单元章节:第三章第三节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理解羧基的结构特点; 2、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及实物,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 性质 2、采用复习回忆法及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酸的酸性; 3、由情景引入及实验探究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明确酯化反应的实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思维能力 2、能够通过乙酸用途等的学习,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 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教学重点:1、乙酸的酸性:2、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及实质 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教学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景来引 入新课,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并动手操作来探究乙酸的酸性,还采用了动画模拟 乙酸的结构和酯化反应发生时断键的过程(同位素示踪法)。从动手探究,观察 实验现象,到揭示反应的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在头 脑中构建新知识
附件: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姓名 郭亚丽 工作单位 张家口第二中学 年级学科 高二化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 教学内容分析 适用年级:高一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材册(模块)名称: 必修 2 所属单元章节:第三章第三节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理解羧基的结构特点; 2、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及实物,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 性质; 2、采用复习回忆法及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酸的酸性; 3、由情景引入及实验探究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明确酯化反应的实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思维能力; 2、能够通过乙酸用途等的学习,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 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乙酸的酸性;2、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及实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教学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景来引 入新课,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并动手操作来探究乙酸的酸性,还采用了动画模拟 乙酸的结构和酯化反应发生时断键的过程(同位素示踪法)。从动手探究,观察 实验现象,到揭示反应的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在头 脑中构建新知识
四、教学过程【学生实验】鸡蛋入瓶 【讲解】鸡蛋能入瓶的关键是用溶液把蛋壳泡软,所用的溶液是这节课的主角 乙酸溶液。乙酸是重要的有机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它,食醋是3%5%的 乙酸溶液,故乙酸也称醋酸 【板书】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一—乙酸 【展示】无水乙酸样品(常温下的乙酸和冰冻过的无水乙酸) 【提问】根据观察和査阅资料,请归纳乙酸的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1.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2.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3.沸点:117.9℃熔点:16.6℃ 【板书】一、物理性质 【讲述】当温度低于16.6℃时无水乙酸易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无水乙酸 又称为冰醋酸。 【思考】如何从结冰的冰醋酸中取出乙酸?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乙酸的一些外观特征,那么乙酸分子的内部结构 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乙酸分子的结构模型 【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让学生总结乙酸的化学式、结构式 和结构简式。 【板书】二、分子组成与结构 化学式:ClHO2 H O 结构式 0—H 结构简式: CH3COOH 官能团:羧基(一CO0H) 【质疑】乙酸可以看作是甲基和羧基组成的,羧基决定了乙酸的化学性质。那 乙酸具备什么化学性质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板书】三、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一】设计实验来验证乙酸的酸性。 【学生】可行方案:1、往乙酸溶液中加石蕊试液; 将镁条插入乙酸溶液 3、往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加乙酸溶液;
四、教学过程【学生实验】鸡蛋入瓶 【讲解】鸡蛋能入瓶的关键是用溶液把蛋壳泡软,所用的溶液是这节课的主角 ——乙酸溶液。乙酸是重要的有机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它,食醋是 3%~5%的 乙酸溶液,故乙酸也称醋酸。 【板书】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展示】无水乙酸样品(常温下的乙酸和冰冻过的无水乙酸) 【提问】根据观察和查阅资料,请归纳乙酸的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1.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3.沸点:117.9℃ 熔点:16.6℃。 【板书】一、物理性质 【讲述】当温度低于 16.6℃时无水乙酸易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无水乙酸 又称为冰醋酸。 【思考】如何从结冰的冰醋酸中取出乙酸?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乙酸的一些外观特征,那么乙酸分子的内部结构 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乙酸分子的结构模型。 【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让学生总结乙酸的化学式、结构式 和结构简式。 【板书】 二、分子组成与结构 化学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羧基(—COOH) 【质疑】乙酸可以看作是甲基和羧基组成的,羧基决定了乙酸的化学性质。那 乙酸具备什么化学性质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板书】 三、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一】设计实验来验证乙酸的酸性。 【学生】可行方案:1、往乙酸溶液中加石蕊试液; 2、将镁条插入乙酸溶液; 3、往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加乙酸溶液;
【学生实验】动手做上述实验 【提问】请一位同学叙述上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乙酸有什么性质。 【学生】把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乙酸后,乙酸溶液变红。把镁条插入乙酸,产生 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氢气)。把乙酸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溶液颜色变浅, 这些都说明乙酸有酸性 【师】这三个反应都是酸的通性的表现,所以乙酸有酸性的结论是正确的 【提问】那么乙酸发生化学反应可能在哪些部位断键? 【讲述】断羟基中的氢氧键,羧基在水溶液中有部分电离产生H CH3COOH CHaCo +H 【实验探究二】设计实验来验证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学生】可行方案:向一盛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试管里,加入乙酸溶液。 【教师】观察到什么现象就可以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学生】试管里有无色、无味的气泡生成。 【归纳】通过这几个小实验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能与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某些盐等物质发生反应。乙酸的酸性比碳酸 的酸性强。 【投影】乙酸除去水垢的原理: 2CH3CO0H CaCO3 =(CH,C00)2 Ca +H20+CO2 t 【板书】1、酸的通性,酸性: CH3COOH>HCO3 【过渡】乙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什么其他化学性质呢? 【教师】厨师煮鱼时经常加点醋和酒,这样做出来的鱼不腥,更香醇。那醋和 酒能够反应吗? 【实验探究三】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提问】装有碳酸钠的试管里有什么变化?生成物的色、态、味怎样? 【学生】出现分层,有不溶于水,具有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生成。 【讲述】实验证明:乙酸与乙醇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可以发生反应, 实验中生成的有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叫乙酸乙酯。像这种酸跟醇作用生成 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且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板书】2、酯化反应 浓硫酸
【学生实验】动手做上述实验 【提问】请一位同学叙述上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乙酸有什么性质。 【学生】把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乙酸后,乙酸溶液变红。把镁条插入乙酸,产生 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氢气)。把乙酸加入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溶液颜色变浅, 这些都说明乙酸有酸性。 【师】这三个反应都是酸的通性的表现,所以乙酸有酸性的结论是正确的。 【提问】那么乙酸发生化学反应可能在哪些部位断键? 【讲述】断羟基中的氢氧键,羧基在水溶液中有部分电离产生 H + CH3COOH CH3COO- + H+ 【实验探究二】设计实验来验证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学生】可行方案:向一盛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试管里,加入乙酸溶液。 【教师】观察到什么现象就可以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学生】试管里有无色、无味的气泡生成。 【归纳】通过这几个小实验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能与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某些盐等物质发生反应。乙酸的酸性比碳酸 的酸性强。 【投影】乙酸除去水垢的原理: 2CH3COOH + CaCO3 = (CH3COO)2 Ca + H2O + CO2↑ 【板书】1﹑酸的通性,酸性: CH3COOH > H2CO3 【过渡】乙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什么其他化学性质呢? 【教师】厨师煮鱼时经常加点醋和酒,这样做出来的鱼不腥,更香醇。那醋和 酒能够反应吗? 【实验探究三】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提问】装有碳酸钠的试管里有什么变化?生成物的色、态、味怎样? 【学生】出现分层,有不溶于水,具有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生成。 【讲述】实验证明:乙酸与乙醇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可以发生反应, 实验中生成的有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叫乙酸乙酯。像这种酸跟醇作用生成 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且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板书】2、酯化反应
CH3COOH CH3CH2OH CH3C00CH2CH3+ H20 乙酸乙酯 【探究】酯化反应可能的脱水方式 Nhss OH -=oCHCHs HCHs HL,SOA CH3 O CHCH3H2 同位素示踪法 浓HSO CH;COH+HOCH,CH; CH3C.OCHCH+H,O 酯化反应的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 【学生归纳】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备的问题 1、反应物的加入顺序; 2、浓硫酸的作用 3、饱和NaCO3溶液有什么作用; 4、导管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的原因。 【小结】课件展示乙酸的思维导图 有强烈刺激性 【板书】 气味的无色体物理 分 结构简式:1c5ca 易溶于水和 四、用途 烙沸点低(性质 结构;{2 【学生 乙酸 展示】乙 化工原料 1、酸性:强于碳酸酸在生 醋酸纤维 用途 ∠化李 性质 酯化反应 活和生 产中的用途 【课件展示】喝醋的好处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乙酸乙酯 【探究】酯化反应可能的脱水方式 同位素示踪法: 酯化反应的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 【学生归纳】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备的问题: 1、反应物的加入顺序; 2、浓硫酸的作用; 3、饱和 Na2CO3溶液有什么作用; 4、导管不插入饱和 Na2CO3溶液中的原因。 【小结】课件展示乙酸的思维导图 【板书】 四、用途 【学生 展示】乙 酸在生 活和生 产中的用途 【课件展示】喝醋的好处
四、用途 【小结】课件展示乙酸的思维导图 礫觌滥 结构简式 易溶于水和乙 熔沸点低性 幾 化工原料 医药(用途 生箦 2、酯化反应碳酸 1、酸性:强于 醋酸纤维 【板书】四、用途 【学生展示】乙酸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课件展示】喝醋的好处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本节教学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教学策 略,创设教学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并动手操作来探究乙酸的酸 性,还采用了动画模拟乙酸的结构和酯化反应发生时断键的过程(同位素示踪 法)。从动手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到揭示反应的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帮助学 生真正理解知识,在头脑中构建新知识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鸡蛋入瓶的趣味实验 使学生产生兴趣 引入新课 设计实验比较乙酸和碳酸的 顺利完成 酸性:乙酸>碳酸 酸性强弱 乙酸与乙醇在有浓 探究实验:乙酸与乙醇的反 困难 硫酸存在并加热的 条件可以发生反应 六、教学评价设计:乙酸这节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3节第 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一一乙酸”。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体现学科特色,尽可能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1)鸡蛋入瓶的趣 味实验引入新课。(2)学生动手完成三个探究实验:选择恰当的药品,设计实
四、用途 【小结】课件展示乙酸的思维导图 【板书】四、用途 【学生展示】乙酸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课件展示】喝醋的好处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本节教学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教学策 略,创设教学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并动手操作来探究乙酸的酸 性,还采用了动画模拟乙酸的结构和酯化反应发生时断键的过程(同位素示踪 法)。从动手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到揭示反应的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帮助学 生真正理解知识,在头脑中构建新知识。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鸡蛋入瓶的趣味实验 使学生产生兴趣 引入新课 设计实验比较乙酸和碳酸的 酸性强弱 顺利完成 酸性:乙酸>碳酸 探究实验:乙酸与乙醇的反 应 困难 乙酸与乙醇在有浓 硫酸存在并加热的 条件可以发生反应 六、教学评价设计:乙酸这节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 2 第 3 章第 3 节第 2 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体现学科特色,尽可能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1)鸡蛋入瓶的趣 味实验引入新课。(2)学生动手完成三个探究实验:选择恰当的药品,设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