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语文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语言积累与运用(3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阅读下列诗歌节选,对汉字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俄是你额上熏(xun)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w)行摸索/我是干瘪(bⅰe)的稻穗(shui)/是失修的路基/是 淤(yu)摊上的驳船/把纤(qian)绳深深勒进你的肩缚/祖国啊 A.字形有两个错误,注音有两个错误B.字形有三个错误,注音有一个错误 C.字形有四个错误,注音有三个错误D.字形有一个错误,注音有四个错误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系列活动的颁奖晚会上,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绘声绘色 街舞、相声、小品等都嬴得了阵阵掌声 B.闻一多先生“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牡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洪江古商城萍水相逢,别提有多高兴了 D.这是一个脏、乱、差的居住小区,楼道里贴的像牛皮癣一样各类的小广告琳琅满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芷江受降坊”是怀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许多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
2017 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语 文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8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阅读下列诗歌节选,对汉字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xūn)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wō)行摸索/我是干瘪.(bié)的稻穗.(shuì)/是失修的路基/是 淤.(yū)摊上的驳船/把纤.(qiàn)绳深深勒进你的肩缚/祖国啊 A.字形有两个错误,注音有两个错误 B.字形有三个错误,注音有一个错误 C.字形有四个错误,注音有三个错误 D.字形有一个错误,注音有四个错误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系列活动的颁奖晚会上,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绘声绘色 ...., 街舞、相声、小品等都赢得了阵阵掌声。 B.闻一多先生“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 ....,声震天地!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洪江古商城萍水相逢 ....,别提有多高兴了。 D.这是一个脏、乱、差的居住小区,楼道里贴的像牛皮癣一样各类的小广告琳琅满目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芷江受降坊”是怀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许多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 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湖南省首届“国学知识大赛”在星城长沙举行,衡阳代表队力克群雄,摘走桂冠。 4.下列各项的语法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其中“月色”“便”“朦胧”“在”依次是名词、副词、动词、 介词 B.“传统文化”“孝敬文化”“洒尽心血”“言谈举止”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小时身体弱的我,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不能玩”。 D.“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是条件复句。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爽直、纯洁、帅气、大方 B.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 更改为“道德与生活”。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NBA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球迷们纷纷竞猜骑士队和勇士队谁能夺得总冠军?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 般都是用韵的 B.《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主要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C.《丑小鸭》和《皇帝的新装》是丹麦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悲剧》 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 D.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出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 处暑、寒露、秋分、大寒、霜降”。 7.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A.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 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湖南省首届“国学知识大赛”在星城长沙举行,衡阳代表队力克群雄,摘走桂冠。 4.下列各项的语法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其中“月色”“便”“朦胧”“在”依次是名词、副词、动词、 介词。 B.“传统文化”“孝敬文化”“洒尽心血”“言谈举止”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小时身体弱的我,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不能玩”。 D.“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是条件复句。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爽直、纯洁、帅气、大方。 B.从 2016 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 更改为“道德与生活”。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NBA 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球迷们纷纷竞猜骑士队和勇士队谁能夺得总冠军?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 一般都是用韵的。 B.《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主要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C.《丑小鸭》和《皇帝的新装》是丹麦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悲剧》 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 D.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出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 处暑、寒露、秋分、大寒、霜降”。 7.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B.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使我深受感动 C.询问一位文盲老奶奶的家庭情况时说:“老奶奶,您的配偶还健在吗?” D.李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8.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5分)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30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 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100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 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 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 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1)选段出自法国作家(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故事主要讲述法国(填 学科名)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受和仆人康塞尔,跟着_(填人名)船长,在海底做 了两万多里的环球探险旅行。(3分) (2)请用一句话简述这次探险旅行的结构。(2分) 9.综合探究。(4分) 古人云:“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意思是,临容易学到笔画,可是不容易学到间架结构;摹容易学到间架结构,不容易学到笔 画。可见古人在看待事物方面很讲原则,练习书法也很讲究方法。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这个原则。(2分) (2)练习书法时,我们怎样做,才能达到与名家范字“神似”的目标。(2分) 10.古诗文默写。(8分,每句1分) (1)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的诗句是
B.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使我深受感动。 C.询问一位文盲老奶奶的家庭情况时说:“老奶奶,您的配偶还健在吗?” D.李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8.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5 分)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 30 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 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 100 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 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 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 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1)选段出自法国作家_______(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故事主要讲述法国______(填 学科名)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受和仆人康塞尔,跟着______(填人名)船长,在海底做 了两万多里的环球探险旅行。(3 分) (2)请用一句话简述这次探险旅行的结构。(2 分) 9.综合探究。(4 分) 古人云:“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意思是,临容易学到笔画,可是不容易学到间架结构;摹容易学到间架结构,不容易学到笔 画。可见古人在看待事物方面很讲原则,练习书法也很讲究方法。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这个原则。(2 分) (2)练习书法时,我们怎样做,才能达到与名家范字“神似”的目标。(2 分) 10.古诗文默写。(8 分,每句 1 分) (1)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论语·子罕》)在河边的那声感 (5)诗词往往给人以启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阅读(52分) (一)诗歌鉴赏(6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 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弟兄羁旅②各西东。 田园寥落③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干里雁④,辞根散作九秋蓬⑤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⑤千里雁:离群孤雁。⑥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 11.“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赏析。(4分)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孑孙 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4)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论语·子罕》)在河边的那声感 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词往往给人以启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阅读(52 分) (一)诗歌鉴赏(6 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 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弟兄羁旅②各西东。 田园寥落③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④,辞根散作九秋蓬⑤。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⑤千里雁:离群孤雁。⑥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 11.“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赏析。(4 分)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二)文言文阅读(14 分)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 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 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日:“向吾远游翼、雍②,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 日:“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日:“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 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 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 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惩山北之塞,出于之迁也 (2)杂然相许 (3)是山余亦未登 (4)向吾远游冀、雍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2)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16.这两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2分) (三)议论文阅读(6分) 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 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 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 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 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 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惩.山北之塞,出于之迂也 (2)杂然相许. (3)是.山余亦未登 (4)向.吾远游冀、雍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2)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16.这两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2 分) (三)议论文阅读(6 分) 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