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金岳霖,“中国哲学第一人”,一个泰斗级的人物 4)泰斗也是个书呆子。他不爱做官,他有一名言:“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 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50年代初,时仼清华大学教务长的周培源要他岀任清 华大学哲学系主任,金泰斗不想干,但周坚持,无奈,他只好到系主任办公室办公。可是他 却不知道“公”是怎么办的,就恭恭敬敬地在办公室里待着,见没人找也没事,待了半天又 跑回家看书去了 s)后来学校只好解除他的行政职务。 间6—次,金泰斗乘人力车外出办事,一路上满脑子思考着一个哲学问题,突然有所悟 于是马上想到要与好友陶孟如交流,遂急令车夫停车,跑到路旁的电话亭前打电话。 的“我找陶孟如。”他拔通了电话。 8“您哪位?”陶孟如的女佣在电话里问。我哪位?金岳霖摸摸脑袋,一时竟想不起来。 的9“我是陶孟如的朋友,请他说话。 φ“您贵姓?”佣人是个较真的人。可金泰斗还是想不起自己“贵姓。无奈,只好央 求女佣高抬贵手,让他与老朋友通话。女佣恪守职责,不予通融。无奈中,金岳霖转而向自 己的车夫求教。“我是谁?你知道吗?″车夫刚给他拉车,也叫不出这位大名鼎鼎的学者的 名字。但他依稀记得别人都叫他金博士。“别人都叫你金博士。”金岳霖一拍脑门念了声“阿 弥陀佛!原来我姓金啊『这下终于想起来了。 (21)此事终被好友陶孟如披露,传遍学界,成为他那些好事之徒的朋友茶余饭后的笑谈。 (22)女作家袁成兰曾写过她的夫君。那是一个“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间不懂人际交 往”的知识分子,一个历史学教授。这位书呆子思考问题时目不斜视,连老婆都认不得了 袁成兰写自己的丈夫有个细节很有意思:一次她从乡下回来,下了车,肩扛手提,大包小包, 怡逢丈夫放学,她赶忙迎了上去,谁知丈夫见了她点头一笑,继续走路。她奇怪了,丈夫不
⒀金岳霖,“中国哲学第一人”,一个泰斗级的人物。 ⒁泰斗也是个书呆子。他不爱做官,他有一名言:“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 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50 年代初,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的周培源要他出任清 华大学哲学系主任,金泰斗不想干,但周坚持,无奈,他只好到系主任办公室办公。可是他 却不知道“公”是怎么办的,就恭恭敬敬地在办公室里待着,见没人找也没事,待了半天又 跑回家看书去了。 ⒂后来学校只好解除他的行政职务。 ⒃一次,金泰斗乘人力车外出办事,一路上满脑子思考着一个哲学问题,突然有所悟, 于是马上想到要与好友陶孟如交流,遂急令车夫停车,跑到路旁的电话亭前打电话。 ⒄“我找陶孟如。”他拨通了电话。 ⒅“您哪位?”陶孟如的女佣在电话里问。我哪位?金岳霖摸摸脑袋,一时竟想不起来。 ⒆“我是陶孟如的朋友,请他说话。” ⒇“您贵姓?”佣人是个较真的人。可金泰斗还是想不起自己“贵姓”。无奈,只好央 求女佣高抬贵手,让他与老朋友通话。女佣恪守职责,不予通融。无奈中,金岳霖转而向自 己的车夫求教。“我是谁?你知道吗?”车夫刚给他拉车,也叫不出这位大名鼎鼎的学者的 名字。但他依稀记得别人都叫他金博士。“别人都叫你金博士。”金岳霖一拍脑门念了声“阿 弥陀佛!原来我姓金啊!”这下终于想起来了。 (21)此事终被好友陶孟如披露,传遍学界,成为他那些好事之徒的朋友茶余饭后的笑谈。 (22) 女作家袁成兰曾写过她的夫君。那是一个“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间不懂人际交 往”的知识分子,一个历史学教授。这位书呆子思考问题时目不斜视,连老婆都认不得了。 袁成兰写自己的丈夫有个细节很有意思:一次她从乡下回来,下了车,肩扛手提,大包小包, 恰逢丈夫放学,她赶忙迎了上去,谁知丈夫见了她点头一笑,继续走路。她奇怪了,丈夫不
认识自己啦?便故意不与他招呼,紧跟着他,但见他目不斜视,继续前进。她累得满头大汗, 他旁若无人顾自走路。到家门口,他进了门,准备关门时才发现门外的妻子,惊讶地问:“咦, 怎么是你?”见妻子肩扛手提,累得汗流满面,这才醒悟:“刚才我好像在哪里看到你了, 对对对,当时看到你,我觉得像个熟人”鸣呜呼哀哉!老婆成了熟人,倒真是个熟人,同 床共枕数十年的熟人! (23)的确,有些大智慧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岀非常可笑非常白痴的一面。对此, 些聪明人常常讥笑他们是书呆子。诚然,在这些聪明人面前,这些书呆子是既呆又傻。但是 不呆不傻的聪明人能不能也像那些书呆子一样在某方面干出成就来呢? 选自2008-07-16《中华读书报》(有改动) 注释:①诟病:〈书)指责。②讪笑:讥笑。 13.文中写了三位可爱的书呆子,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这三位书呆子身上所发生的趣事。 (对每一位的概括不超过30个字。共3分) 14.本文对三位大学者的描写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栩栩如生,请从画线句子中任选两处进 行分析。(4分) 答:(1)处: (2)处 15.你对三位大学者在生活琐事方面的愚钝有何看法?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100-150 字)(4分)
认识自己啦?便故意不与他招呼,紧跟着他,但见他目不斜视,继续前进。她累得满头大汗, 他旁若无人顾自走路。到家门口,他进了门,准备关门时才发现门外的妻子,惊讶地问:“咦, 怎么是你?”见妻子肩扛手提,累得汗流满面,这才醒悟:“刚才我好像在哪里看到你了, 对对对,当时看到你,我觉得像个熟人……”呜呼哀哉!老婆成了熟人,倒真是个熟人,同 床共枕数十年的熟人! (23)的确,有些大智慧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出非常可笑非常白痴的一面。对此,一 些聪明人常常讥笑他们是书呆子。诚然,在这些聪明人面前,这些书呆子是既呆又傻。但是 不呆不傻的聪明人能不能也像那些书呆子一样在某方面干出成就来呢? 选自 2008-07-16《中华读书报》(有改动) 注释:①诟病:〈书〉指责。②讪笑:讥笑。 13.文中写了三位可爱的书呆子,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这三位书呆子身上所发生的趣事。 (对每一位的概括不超过 30 个字。共 3 分) 答: 14.本文对三位大学者的描写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栩栩如生,请从画线句子中任选两处进 行分析。(4 分) 答:(1)处: (2)处: 15.你对三位大学者在生活琐事方面的愚钝有何看法?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100-150 字)(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