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中学英才学校初2011级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模拟测试(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 (命题:邓东阳) 、(1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未及三个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厉害,将奴赶打出来,不容完聚,着(zhuo) 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钱贯 B、这家伙,真有个商人的脑袋,他用巧克力作为贿赂( huiluo)武器。 C、树木将从空气中摄(nie)取的二氧化碳以葡萄糖的形式保存起来,能有效地 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当然,最为世人瞩(zhu)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悬崖绝壁老态龙中潸然泪下循规蹈矩 B、连锁反应茅塞顿开容光焕发贻然自得 C、不假思考张灯结彩眼花缭乱悲天悯人 D、与日具增按部就班风度翩翩分道扬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原本趋于滞销的家电,现在一下子 成了脍炙人口的商品 B、如果对美视而不见,对春天无动于衷,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在美和春天之间迈 开双脚呢! C、老师经常批评他不讲卫生,可他总认为这是悲天悯人 D、某些国家借搜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行掠夺石油资源之实,真可谓是弄 巧成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吸收一切国外的先进经验 B、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提高 C、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现已进入蓄水阶段 D、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5、下列关于课文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巴东三峡》《周庄水韵》都是写景游记。只是前一篇游览空间相同,随时间 不同景物各异,后一篇“移步换景”,写了周庄不同地方水的不同特色。 B、新闻讲究真实性、时效性和简明性,其中《杂交水稻之父一一袁隆平》语言 比《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更具概括性 C、《范进中举》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的人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
1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初 2011 级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模拟测试(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 16 分) (命题:邓东阳) 一、(1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未及三个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厉害,将奴赶打出来,不容完聚,着.(zhuó) 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钱贯。 B、这家伙,真有个商人的脑袋,他用巧克力作为贿赂..(huìluò)武器。 C、树木将从空气中摄.(niè)取的二氧化碳以葡萄糖的形式保存起来,能有效地 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当然,最为世人瞩.(zhù)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 分) A、悬崖绝壁 老态龙中 潸然泪下 循规蹈矩 B、连锁反应 茅塞顿开 容光焕发 贻然自得 C、不假思考 张灯结彩 眼花缭乱 悲天悯人 D、与日具增 按部就班 风度翩翩 分道扬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原本趋于滞销的家电,现在一下子 成了脍炙人口 ....的商品。 B、如果对美视而不见,对春天无动于衷 ....,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在美和春天之间迈 开双脚呢! C、老师经常批评他不讲卫生,可他总认为这是悲天悯人 .... D、某些国家借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行掠夺石油资源之实,真可谓是弄. 巧成拙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吸收一切国外的先进经验。 B、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提高。 C、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现已进入蓄水阶段。 D、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5、下列关于课文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巴东三峡》《周庄水韵》都是写景游记。只是前一篇游览空间相同,随时间 不同景物各异,后一篇“移步换景”,写了周庄不同地方水的不同特色。 B、新闻讲究真实性、时效性和简明性,其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语言 比《北京喜获 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更具概括性。 C、《范进中举》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的人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
的锋芒仅对着封建科举制度。 D、《山米与白鹤》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以深沉动人的至情见长,小说告诉 人们: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 互沟通。 、(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 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 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日:“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 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 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 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 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日:“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 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日:“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 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日:“不负子也。”于是尸乃 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土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 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日:“此儿头不烂,愿王 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 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6、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比后壮(及,等到) 吾父所在(在什么地方) B、日夜思欲报楚王(报复)儿闻之,亡去(跑) C、入山行歌(从事) 两手捧头及剑奉之(进献) D、不负子也(辜负) 当于汤镬煮之(热水,开水) 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乃勇士头也/乃尔寂饮 B、入山行歌/罍而歌者 C、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于是石路萦回 D、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8、选出下列对课文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 A、本文作者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年轻时即勤于学业,博览群书,又喜 阴阳术数之学,编集神灵怪异故事,成《搜神记》,试图证明世上真有所谓鬼神。 B、本文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这一
2 的锋芒仅对着封建科举制度。 D、《山米与白鹤》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以深沉动人的至情见长,小说告诉 人们: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 互沟通。 二、(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8 题。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 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 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 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 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 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 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 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 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 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 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 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 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6、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比.后壮(及,等到) 吾父所在..(在什么地方) B、日夜思欲报.楚王(报复) 儿闻之,亡去.(跑) C、入山行.歌(从事) 两手捧头及剑奉.之(进献) D、不负.子也(辜负) 当于汤.镬煮之(热水,开水) 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乃.勇士头也/乃.尔寂饮 B、入山行歌./罍而歌.者 C、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于是..石路萦回 D、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8、选出下列对课文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 ) A、本文作者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年轻时即勤于学业,博览群书,又喜 阴阳术数之学,编集神灵怪异故事,成《搜神记》,试图证明世上真有所谓鬼神。 B、本文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这一
细节,突出赤对楚王的刻骨仇恨 C、父仇最终由客来替赤完成的,这告诉了我们赤是一个懦弱,做事优柔寡断的 个人。 D、课文讲述了干将因铸剑而被楚王杀害,其子不惜生命为父报仇的故事。 第Ⅱ卷(共84分) 、(15分) 9、请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闻王购子头干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2)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10、根据新闻导语的写作要求,给下面的一则短新闻补写导语。(20字以内)(2 分) 2004年10月 20日22时47分,河南省郑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井下一掘进工 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初步核查当班井下有446人作业,20日22时已升井 298人(其中18人受伤),148人被困。截止27日20时已找到141名遇难者 其中129名遇难者已经升井仍有7人下落不明。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ll、2011年金秋,江油将迎来新一届旅游发展大会,假如你作为一名志愿者 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并向他们致以美好的祝愿,你该怎样说?(要求简明、 连贯、得体,不超过50字)。(2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 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 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 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 口里只是叫 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把这金宝装去,只是起 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1)请填写上面的空格,这人后来也上了梁山,他的绰号是什么? 姓名: 绰号 (2)请写出七个贩枣人中的任意两个人名 (3)以上情节出自《 》,这一回叫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渔家傲
3 细节,突出赤对楚王的刻骨仇恨。 C、父仇最终由客来替赤完成的,这告诉了我们赤是一个懦弱,做事优柔寡断的 一个人。 D、课文讲述了干将因铸剑而被楚王杀害,其子不惜生命为父报仇的故事。 第Ⅱ卷(共 84 分) 三、(15 分) 9、请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2)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10、根据新闻导语的写作要求,给下面的一则短新闻补写导语。(20 字以内)(2 分) 。2004 年 10 月 20 日 22 时 47 分,河南省郑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井下一掘进工 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初步核查当班井下有 446 人作业,20 日 22 时已升井 298 人(其中 18 人受伤),148 人被困。截止 27 日 20 时已找到 141 名遇难者, 其中 129 名遇难者已经升井,仍有 7 人下落不明。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11、2011 年金秋,江油将迎来新一届旅游发展大会,假如你作为一名志愿者, 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并向他们致以美好的祝愿,你该怎样说?(要求简明、 连贯、得体,不超过 50 字)。(2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 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 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 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 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 口里只是叫 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把这金宝装去,只是起 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1)请填写上面的空格,这人后来也上了梁山,他的绰号是什么? 姓名: 绰号: (2)请写出七个贩枣人中的任意两个人名: (3)以上情节出自《 》,这一回叫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 分)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干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请结 合词句内容分析。 (2)结合词句内容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8分,每小题1分) 14、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衣冠简朴古风存。 松间沙路净无泥。 (3) 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4)伤心秦汉经行处,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诗人屋破雨漏的诗句是 (6)《过故人庄》这首律诗中写老朋友邀请去做客的一句是 (7)《过零丁洋》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诗句 (8)《己亥杂诗》中写出诗人辞官还乡的矛盾复杂、极度痛苦的心情的诗句 是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22题 (一)雨林的毁灭一一世界性灾难(10分) 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 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 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其次, 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
4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请结 合词句内容分析。 (2)结合词句内容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8 分,每小题 1 分) 14、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 ,衣冠简朴古风存。 (2) ,松间沙路净无泥。 。 (3) , , , ,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4)伤心秦汉经行处, 。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诗人屋破雨漏的诗句是 , 。 (6)《过故人庄》这首律诗中写老朋友邀请去做客的一句是 , 。 (7)《过 零丁 洋》 诗人 把自 己的命 运同 国家 的命 运联 系在 一起 的诗句 是 , 。 (8)《己亥杂诗》中写出诗人辞官还乡的矛盾复杂、极度痛苦的心情的诗句 是 , 。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5——22 题 (一)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10 分) 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 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 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其次, 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
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 动植物死亡 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已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最近的 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但这不是最严 重的一次。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 绝,77%到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 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将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 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以及身体几乎透 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 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探索家查里斯威廉·毕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如果某 种生物的最后—个个体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现新天体或地球重新恢复生机之后, 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 15、“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指的是(用文中3个短语回答): (3分) 、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7、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 18、最后一段引文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5 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 动植物死亡。 地球在过去的 5 亿年岁月中,已经历过 5 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最近的一 次大约..发生在距今 6600 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但这不是最严 重的一次。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 2.45 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 绝,77%到 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 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 6 次大规模灭绝。 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将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 头长 20 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以及身体几乎透 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 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探索家查里斯·威廉·毕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如果某 种生物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现新天体或地球重新恢复生机之后, 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 15、“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指的是(用文中 3 个短语回答): 、 、 。(3 分) 16、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7、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 分) 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 6600 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 18、最后一段引文起到了什么作用?(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