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庙中学200-2010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面括号前面的字注音或写汉字(4分) 锐不可当()寒噤 )奔丧()噩()耗 )意匀chen( )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独出心裁名副其实偷机取巧B.精益求精家喻户晓重峦叠嶂 C.微不足道井然有绪迥然不同D.真知灼见别据匠心与生俱来 3、在下面括号中填入恰当的量词(2分) 阶砌旁边栽几()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 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竹子或几()芭蕉。 4、修改下面的病句(在原句上改,每句只能改动一处)(4分) ①永定河发水的时候,来势很猛,以前河堤两岸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 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②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5、读下面的三个句子,看重音落在不同的词语上,语意会有什么不同?(2 分) ①“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询问的重点是 ②“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询问的重点是 ③“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询问的重点是 6、根据下面的内容,依照加点的语句,在横线上各写一句话。(2分)
索庙中学 2009--2010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给下面括号前面的字注音或写汉字(4 分) 锐不可当.( ) 寒噤.( ) 奔丧.( ) 噩.( )耗 qiè ( )意 匀 chèn( ) lòu( )空 jié ( )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 分) A.独出心裁 名副其实 偷机取巧 B.精益求精 家喻户晓 重峦叠嶂 C.微不足道 井然有绪 迥然不同 D.真知灼见 别据匠心 与生俱来 3、在下面括号中填入恰当的量词(2 分) 阶砌旁边栽几( )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 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 )竹子或几( )芭蕉。 4、修改下面的病句(在原句上改,每句只能改动一处)(4 分) ① 永定河发水的时候,来势很猛,以前河堤两岸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 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②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5、读下面的三个句子,看重音落在不同的词语上,语意会有什么不同?(2 分) ①“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询问的重点是 。 ②“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询问的重点是 。 ③“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询问的重点是 。 6、根据下面的内容,依照加点的语句,在横线上各写一句话。(2 分)
入团那天,春光融融,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校园里绽满鲜花,团旗映着 我们的面颊。那一刻我的心里蓝天如同浩翰的海洋白云 鲜花犹如我们灿烂的未来 7、根据课文内容填写。(4分) 浑欲不胜簪 ②大漠孤烟直, ③会当凌绝顶 ④《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美好的句子是 、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完成8-10题。(6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非亭 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⑤溯阻绝。或王命息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2分)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侧面衬托山势高竣的句子是哪句?(2分)
入团那天,春光融融,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校园里绽满鲜花,团旗映着 我们的面颊。那一刻,我的心里,蓝天如同浩翰的海洋;白云 ; 鲜花犹如我们灿烂的未来; 。 7、根据课文内容填写。(4 分) ① ,浑欲不胜簪。 ②大漠孤烟直, 。 ③会当凌绝顶, 。 ④《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美好的句子是 。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完成 8-10 题。(6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自非亭 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⑤溯阻绝。或王命息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 。(2 分) 9.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侧面衬托山势高竣的句子是哪句?(2 分)
(二)阅读课外文言片段,完成11-12题。(6分) 干金市骨 古之君人有以干金求干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 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日:“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 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干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君人:君主。涓:宫廷里侍从人员,太监。安事:何用。捐:丟掉,白白扔掉。期年:十二 个月叫“期年”,即一整年。三:好几匹。言其多,不是确指。 11.“千金市骨”中“市”的含义是(2分) 12.请点评一下文中“君人”与“涓人”各有什么特点?(4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住在33号那会儿,左邻32号是一个老人 老人一生相当(),()不幸都降临到他的头上。年轻时由于战乱几 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一条腿也丢在空袭中;“文革”中,妻子经受不了无休 止的折磨,最终和他划清(),远他而去,不久,和他()的儿子又丧生
(二)阅读课外文言片段,完成 11-12 题。(6 分) 千金市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 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 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君人:君主。涓:宫廷里侍从人员,太监。安事:何用。捐:丢掉,白白扔掉。期年:十二 个月叫“期年”,即一整年。三:好几匹。言其多,不是确指。 11.“千金市骨”中“市”的含义是 (2 分) 12.请点评一下文中“君人”与“涓人”各有什么特点?(4 分) 三、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 住在 33 号那会儿,左邻 32 号是一个老人。 老人一生相当( ),( )不幸都降临到他的头上。年轻时由于战乱几 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一条腿也丢在空袭中;“文革”中,妻子经受不了无休 止的折磨,最终和他划清( ),远他而去,不久,和他( )的儿子又丧生
于车祸。 可是在我的印象之中老人一直矍铄爽朗而又随和我终于不揣冒昧地问 你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和不幸,可是为什么看不出有伤怀?” 老人无言地将我看了很久,然后,将一片树叶举到我的眼前 “你瞧,它像什么? 这是一片黄中透绿的叶子。这个时候正是深秋。我想这也许是白杨树叶, 而至于像什么…“你能说它不像一颗心吗?或者说就是—颗心。 这是真的,是十分肖似心脏的形状。我的心为之轻轻一颤。 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 老人将树叶更近地向我凑凑。我清楚地看到,那上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孔 洞,就像天空里的星月一样 老人收回树叶,放到了掌中,用那厚重而舒缓的声音说:“它在春风中绽 出,阳光中长大。从冰雪消融到寒冷的秋末,它走过了自己的一生。这期间, 它经受了虫咬石击,以致干孔百疮,可是它并没有凋零。它之所以享尽天年, 完全是因为对阳光、泥土、雨露充满了热爱,对自已的生命充满了热爱。相比 之下,那些打击又算得了什么呢? 老人最后将叶子放到了我的书桌上,他说:“这答案交给你了。 如今我仍完好无损地保存着这片树叶。每当我在人生际遇中突遭打击的时 候,我总能从它那里吸取足够的冷静和力量,不论在怎样的艰难之中,总能保
于车祸。 可是在我的印象之中,老人一直矍铄..爽朗而又随和,我终于不揣冒昧 ....地问: “你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和不幸,可是为什么看不出有伤怀?” 老人无言地将我看了很久,然后,将一片树叶举到我的眼前: “你瞧,它像什么?” 这是一片黄中透绿的叶子。这个时候正是深秋。我想这也许是白杨树叶, 而至于像什么……“你能说它不像一颗心吗?或者说就是一颗心。” 这是真的,是十分肖似心脏的形状。我的心为之轻轻一颤。 “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 老人将树叶更近地向我凑凑。我清楚地看到,那上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孔 洞,就像天空里的星月一样。 老人收回树叶,放到了掌中,用那厚重而舒缓的声音说:“它在春风中绽 出,阳光中长大。从冰雪消融到寒冷的秋末,它走过了自己的一生。这期间, 它经受了虫咬石击,以致千孔百疮,可是它并没有凋零。它之所以享尽天年, 完全是因为对阳光、泥土、雨露充满了热爱,对自已的生命充满了热爱。相比 之下,那些打击又算得了什么呢?” 老人最后将叶子放到了我的书桌上,他说:“这答案交给你了。” 如今我仍完好无损地保存着这片树叶。每当我在人生际遇中突遭打击的时 候,我总能从它那里吸取足够的冷静和力量,不论在怎样的艰难之中,总能保
持一份乐观向上的精神。 13.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矍铄: 不揣冒昧: 14.文中括号内依次应填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坎坷多种界线相依为命B.坎坷各种界限相依为命 C.曲折很多界限朝夕相处D悲惨多种界线朝夕相处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树叶比做心,有什么用意?(4分) 16.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生活态度?(3分) 17.请你为本文重新开个头,使文章变成倒叙的顺序。(字数不超过25字)(4 分) (1)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一只小小的蚂蚁能够把一颗米粒拖进洞穴
持一份乐观向上的精神。 13.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 分) 矍铄: 不揣冒昧: 14.文中括号内依次应填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A.坎坷 多种 界线 相依为命 B.坎坷 各种 界限 相依为命 C.曲折 很多 界限 朝夕相处 D.悲惨 多种 界线 朝夕相处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树叶比做心,有什么用意?(4 分) 16.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生活态度?(3 分) 17.请你为本文重新开个头,使文章变成倒叙的顺序。(字数不超过 25 字)(4 分) (二) (1)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一只小小的蚂蚁能够把一颗米粒拖进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