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有物混成,先天地 生。寂兮寥兮,独立 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 知其名,字之曰 道。…人法地,地 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 一《老子·道德经二十 五章》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 而制之。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 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 使之。因物而多之,孰 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 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 也。愿与物之所以生, 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 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 之情 。 一《荀子·天论》 荀子
2、宇宙观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斯夫,不舍昼夜。” 一《论语子罕》 孔子
孔子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日宙。” 一《尸子君治》 宙合之意,上通于天之上,下泉于地之下。 外出于四海之外,合络天地已为 裹。”“是大之无外,小之无内。 99 一《管子宙合》 “过此而往者,未知或知也。未知或知者,宇 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一张衡《灵宪》
3、物质观 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气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 四曰金, 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日曲直, 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曰咸,炎上作 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尚书·周书·洪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