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快报 2010年第15期(总第39期) 工作小组( CSIA IWG)的工作框架,确保其 ①包含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网络安全研发优先领域; ②包括来自私营部门和学术界的投入; ③与更新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保持一致。 (2)向国家网络安全协调员报告相关研究人员的短缺情况,以更新国 家网络安全战略,制定适当的计划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3)与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合作,建立可追踪所有在研和已完成的 联邦网络安全研发项目及资助情况的机制 (4)利用上述新成立的追踪机制,建立一个持续流程,方便联邦机构 和私营部门获取政府资助的研发信息。 姜禾编译自 http://www.gaogov/new.items/d10466.pdf http://fcw.com/articles/2010/07/06/web-cyber-r-and-d-gao.aspx 日本发布2010年版信息通信白皮书 2010年7月6日,日本总务省发布了2010年版的信息通信白皮书,特 别指出要利用ICT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以国民为本的社会。其主要内容 如下 利用ICT振兴区域经济,再建区域纽带 (1)实现区域振兴 ①日本的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宽带服务的普及却 相对落后,尤其是电子政务的发展明显迟滞。必须改善宽带服务的质与量, 造福于广大国民。一旦宽带服务普及到所有网络用户,可望实现1.5%的GDP 增长率。 ②各区域lCT系统的利用率低下且缺乏地方特色,防灾领域ICT利用 率为28.3%,而医护、教育、就业、观光和区域产业等领域不足10%。然
4 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快报 2010 年第 15 期(总第 39 期) 工作小组(CSIA IWG)的工作框架,确保其: ①包含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网络安全研发优先领域; ②包括来自私营部门和学术界的投入; ③与更新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保持一致。 (2)向国家网络安全协调员报告相关研究人员的短缺情况,以更新国 家网络安全战略,制定适当的计划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3)与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合作,建立可追踪所有在研和已完成的 联邦网络安全研发项目及资助情况的机制; (4)利用上述新成立的追踪机制,建立一个持续流程,方便联邦机构 和私营部门获取政府资助的研发信息。 姜禾 编译自 http://www.gao.gov/new.items/d10466.pdf http://fcw.com/articles/2010/07/06/web-cyber-r-and-d-gao.aspx 日本发布 2010 年版信息通信白皮书 2010 年 7 月 6 日,日本总务省发布了 2010 年版的信息通信白皮书,特 别指出要利用 ICT 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以国民为本的社会。其主要内容 如下: 1. 利用 ICT 振兴区域经济,再建区域纽带 (1)实现区域振兴 ①日本的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宽带服务的普及却 相对落后,尤其是电子政务的发展明显迟滞。必须改善宽带服务的质与量, 造福于广大国民。一旦宽带服务普及到所有网络用户,可望实现1.5%的GDP 增长率。 ②各区域 ICT 系统的利用率低下且缺乏地方特色,防灾领域 ICT 利用 率为 28.3%,而医护、教育、就业、观光和区域产业等领域不足 10%。然
2010年第15期(总第39期) 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快报 而,国民对医疗保健、教育就业和生活支援等公共服务领域的ICT利用有 很高意愿,应积极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的IT利用,为消费者创造巨大利益, 并大幅削减服务提供成本。 (2)再建区域纽带 人际关系淡薄、非营利组织志愿者过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进程加速, 是当今各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化媒体有助于在亲人、友人和同事之 间重新建立紧密联系,对于老龄人口尤为有效,因此应积极促进老龄人口 对互联网的使用,通过社会化网络服务再建区域纽带 (3)实现全民的社会参与 利用远程作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并通过ICT给予老龄人口和残 障人士生活支持,使其实现社会参与。 2.利用绿色ICT减轻环境负担 绿色ICT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利用ICT改善能效、提高生产和消费效 率、减少人、物流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二是使用ICT时,降低其自身 的用电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利用绿色ICT可望实现25%的减排量,提高 经济和社会活动效率,从而实现区域振兴。 3.利用ICT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 (1)促进经济增长 信息通信产业是经济增长的牵引力,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市场份额仅 占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接近1/3,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言必不可少。 然而,与英美等国相比,日本信息通信资本的增长率却相当低,尤其是零 售、个人服务、农业、医护和教育等领域的ICT利用率很低,应加速信息 化投资,促进ICT应用,提高经济增长率。 (2)通过基于ICT的创新和全球化增强竞争力 对于创新而言,要重视服务开发、应用和人才培养,而对于全球化战
2010 年第 15 期(总第 39 期) 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快报 5 而,国民对医疗保健、教育就业和生活支援等公共服务领域的 ICT 利用有 很高意愿,应积极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的 ICT 利用,为消费者创造巨大利益, 并大幅削减服务提供成本。 (2)再建区域纽带 人际关系淡薄、非营利组织志愿者过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进程加速, 是当今各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化媒体有助于在亲人、友人和同事之 间重新建立紧密联系,对于老龄人口尤为有效,因此应积极促进老龄人口 对互联网的使用,通过社会化网络服务再建区域纽带。 (3)实现全民的社会参与 利用远程作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并通过 ICT 给予老龄人口和残 障人士生活支持,使其实现社会参与。 2. 利用绿色 ICT 减轻环境负担 绿色 ICT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利用 ICT 改善能效、提高生产和消费效 率、减少人、物流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二是使用 ICT 时,降低其自身 的用电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利用绿色 ICT 可望实现 25%的减排量,提高 经济和社会活动效率,从而实现区域振兴。 3. 利用 ICT 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 (1)促进经济增长 信息通信产业是经济增长的牵引力,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市场份额仅 占 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接近 1/3,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言必不可少。 然而,与英美等国相比,日本信息通信资本的增长率却相当低,尤其是零 售、个人服务、农业、医护和教育等领域的 ICT 利用率很低,应加速信息 化投资,促进 ICT 应用,提高经济增长率。 (2)通过基于 ICT 的创新和全球化增强竞争力 对于创新而言,要重视服务开发、应用和人才培养,而对于全球化战
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快报 2010年第15期(总第39期) 略而言,需要提供满足当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与ICT用户的合作。 张娟编译自 http://www.soumu.gojp/maincontent/000072730.pdf 国外信息化推进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近日国家信息化专家汪玉凯、高新民、吴昊在《行政管理改革》刊物 上发表了题为《国外信息化推进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的文章,对国际 上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代表性的国家的信息化推进体制进行了分析,提出 了可供中国借鉴的7点经验。 1.各国信息化模式的特点及与其政治模式的关系分析 依据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程度,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日本、 韩国、新加坡七个国家的信息化推进体制可分为北美模式、亚洲模式和欧 洲模式。 北美模式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其特点是信息化建设以市场为主导, 主要依靠完善的市场机制和较好的产业基础实现信息产业、电子商务等经 济和社会信息化领域的发展。政府主要负责政策法规环境的建设,主要介 入电子政务的建设,通常不制定信息化全局战略,不设全局性的信息化主 管部门,政府对信息化各领域不同程度分而治之。 亚洲模式以新加坡、日本、韩国为代表,其特点是信息化建设主要依 靠政府行政力量和公共资源的推动。政府通常制定信息化的全局战略,设 置全局性的信息化主管部门,全面参与和推动信息化各领域的建设,注重 制定有利于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律 欧洲模式以芬兰和英国为代表,政府的介入程度介于北美和亚洲模式 之间。政府首先利用行政力量推动特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相关 政策环境,待较成熟后政府逐步淡出,转为主要由市场机制来持续推动
6 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快报 2010 年第 15 期(总第 39 期) 略而言,需要提供满足当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与 ICT 用户的合作。 张娟 编译自 http://www.soumu.go.jp/main_content/000072730.pdf 国外信息化推进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近日国家信息化专家汪玉凯、高新民、吴昊在《行政管理改革》刊物 上发表了题为《国外信息化推进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的文章,对国际 上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代表性的国家的信息化推进体制进行了分析,提出 了可供中国借鉴的 7 点经验。 1. 各国信息化模式的特点及与其政治模式的关系分析 依据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程度,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日本、 韩国、新加坡七个国家的信息化推进体制可分为北美模式、亚洲模式和欧 洲模式。 北美模式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其特点是信息化建设以市场为主导, 主要依靠完善的市场机制和较好的产业基础实现信息产业、电子商务等经 济和社会信息化领域的发展。政府主要负责政策法规环境的建设,主要介 入电子政务的建设,通常不制定信息化全局战略,不设全局性的信息化主 管部门,政府对信息化各领域不同程度分而治之。 亚洲模式以新加坡、日本、韩国为代表,其特点是信息化建设主要依 靠政府行政力量和公共资源的推动。政府通常制定信息化的全局战略,设 置全局性的信息化主管部门,全面参与和推动信息化各领域的建设,注重 制定有利于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律。 欧洲模式以芬兰和英国为代表,政府的介入程度介于北美和亚洲模式 之间。政府首先利用行政力量推动特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相关 政策环境,待较成熟后政府逐步淡出,转为主要由市场机制来持续推动
2010年第15期(总第39期) 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快报 7 2.国外信息化推进体制对中国的借鉴 (1)国家层面四层两翼的结构和功能比较完善 各国基本都确定了决策机构、协调机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并且 设有审计监察机构和由外部专家组成的咨询机构,四层两翼的结构和功能 比较完善。 (2)依据国情注重中央同地方的统筹与协调 信息化推进体制与各国政治体制相适应,尤其体现在中央与地方在推 进信息化建设的关系上。单一制的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往往是中央 政府岀台战略规划和政策意见,地方政府则按照中央政府的统一要求贯彻 实施;联邦制或者地方自治权利大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联邦政府 只提供总体的战略指导,各地方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化建设思 路和重点。 (3)信息化推进体制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推进不断健全和完善 各国的信息化推进体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会根据信息化建设的 发展阶段以及推进体制运作的实际效果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完善,不断强化 其作用。 (4)政府机构内部普遍设立首席信息官 政府机构内部信息化建设多数由首席信息官负责,有100多个国家确 立了首席信息官制度。各部门首席信息官通过联席机制进行部门间交流、 沟通和协调。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均建有这种联席机制。 (5)通信监管职能通常由独立的机构承担 为加强对通信行业的监管,促进电信和广播网络融合,国外通常成立 专门的通信监管机构。这些机构大多直接向国会或议会汇报工作,不受政 府的干涉,如美国的联邦通信委员会和英国的通信办公室等。 (6)通过立法确定推进机构的职能职责 国外都非常重视信息化推进体制建设,大多在信息化法规或战略计划 中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协调和实施机构,并规定了各自的职责分工, 有利于依法行事,并借助立法监督体系更好地促进各个机构行使其职责
2010 年第 15 期(总第 39 期) 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快报 7 2. 国外信息化推进体制对中国的借鉴 (1)国家层面四层两翼的结构和功能比较完善 各国基本都确定了决策机构、协调机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并且 设有审计监察机构和由外部专家组成的咨询机构,四层两翼的结构和功能 比较完善。 (2)依据国情注重中央同地方的统筹与协调 信息化推进体制与各国政治体制相适应,尤其体现在中央与地方在推 进信息化建设的关系上。单一制的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往往是中央 政府出台战略规划和政策意见,地方政府则按照中央政府的统一要求贯彻 实施;联邦制或者地方自治权利大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联邦政府 只提供总体的战略指导,各地方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化建设思 路和重点。 (3)信息化推进体制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推进不断健全和完善 各国的信息化推进体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会根据信息化建设的 发展阶段以及推进体制运作的实际效果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完善,不断强化 其作用。 (4)政府机构内部普遍设立首席信息官 政府机构内部信息化建设多数由首席信息官负责,有 100 多个国家确 立了首席信息官制度。各部门首席信息官通过联席机制进行部门间交流、 沟通和协调。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均建有这种联席机制。 (5)通信监管职能通常由独立的机构承担 为加强对通信行业的监管,促进电信和广播网络融合,国外通常成立 专门的通信监管机构。这些机构大多直接向国会或议会汇报工作,不受政 府的干涉,如美国的联邦通信委员会和英国的通信办公室等。 (6)通过立法确定推进机构的职能职责 国外都非常重视信息化推进体制建设,大多在信息化法规或战略计划 中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协调和实施机构,并规定了各自的职责分工, 有利于依法行事,并借助立法监督体系更好地促进各个机构行使其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