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五、 隋唐时期清·新檬草又名《唐本草》,唐·苏敬、李勤等编写,成书于公营茗元659年。载药844种,新增药物114种。采用图文并茂的王全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五、隋唐时期 又名《唐本草》,唐·苏 敬、李勣等编写,成书于公 元659年。载药844种,新增 药物114种,采用图文并茂的 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 的先例。是我国第一部官修 本草,也是世界公开颁布的 最早的药典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六、宋金元时期正类本草作者。宋代唐慎微,成书于公元1082年,载药1558种,附方3000余首。在集前人著作大成方面作了极大贡献,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的宝贵文献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六、宋金元时期 作者,宋代唐慎微, 成书于公元1082年,载 药1558种,附方3000余 首。在集前人著作大成 方面作了极大贡献,为 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 药的宝贵文献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七明代明·琴时珍历代中医名著精华丛书本草纲目原著作者,明代李时珍,成书于公元1578年,共52卷,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全面总结了明以前的药性理论,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还介绍了植物学、动·精华本·物学等多学科知识,是我国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七、明 代 作者,明代李时珍,成书 于公元1578年,共52卷,载药 1892种,附方 11096首,新增 药物374种。全面总结了明以 前的药性理论,保存了大量医 药文献,还介绍了植物学、动 物学等多学科知识,是我国科 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清代正老开期幸草纲国作者,赵学敏,成书于公元1765年。共十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是新增药物最多的古代本草之一。合在《纲目》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了本草学,是我国本草学的第六次大总结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八、清 代 作者,赵学敏,成书于公 元1765年。共十卷,载药921 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是 新增药物最多的古代本草之一。 在《纲目》的基础上创造性的 发展了本草学,是我国本草学 的第六次大总结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ta.kogpz.com九、民国时期中国药体大群典中国药汉大药典陈存仁主编,成书于1935年。全书约200万字收录词目4300条。既广罗古籍,又博采新说,且附有标本图谱。搬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九、民国时期 陈存仁主编,成书于 1935年。全书约200万字, 收录词目4300条。既广罗 古籍,又博采新说,且附 有标本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