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本文反对专家认为面粉增白剂“有害无益”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述理由。(3 分) 17.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人们每天需要的这些维生素的量分别为(大约)2000微克、400微克 15毫克”中的“这些”指的是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K等维生素 B.文章最后一段主要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的面粉增白剂 的最高限量比以面包为主食的美国、加拿大还严格 C.过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之后,将全部变成了苯甲酸,而苯甲酸无毒,使用量 比过氧化苯甲酰高得多。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过氧化苯甲酰列为合法的 面粉增白剂,在一定范围内不做限量。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父亲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 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 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 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 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 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他们绝望 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 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 他便埋头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 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你是不是来帮
16.本文反对专家认为面粉增白剂“有害无益”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述理由。(3 分) 17. 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而人们每天需要的这些维生素的量分别为(大约)2000 微克、400 微克、 15 毫克”中的“这些”指的是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 K 等维生素。 B.文章最后一段主要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的面粉增白剂 的最高限量比以面包为主食的美国、加拿大还严格。 C.过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之后,将全部变成了苯甲酸,而苯甲酸无毒,使用量 比过氧化苯甲酰高得多。 D.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过氧化苯甲酰列为合法的 面粉增白剂,在一定范围内不做限量。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父 亲 1989 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 4 分钟的时间里,使 30 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 7 岁的儿 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 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 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 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他们绝望 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 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 他便埋头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 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你是不是来帮
助我?”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 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 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 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 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 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 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 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 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 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 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 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 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8.文中写“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为什么不 直接写“他挖到第38个小时”?(3分) 19.“反复”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文中反复出现“谁愿意来帮助我?”你是不 是来帮助我?”这些话强调了什么意思?突出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20.从文中找出父子心灵相通的语句,并谈谈这句话在父子俩心中所起的作用。 (4分) 21.当经过近39个小时长长的煎熬,终于打开了安全的小出口,父亲召唤7 岁的儿子出来时,小小年纪的儿子却说:“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 吧!请你联系本文内容,谈谈儿子这种先人后己的品德与父亲的爱有什 么关系。(4分)
助我?”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 8 个小时、12 个小 时、24 个小时、36 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 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到第 38 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 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 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 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 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 14 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 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 喊:“这里有 14 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 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 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 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 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8.文中写“他挖了 8 个小时、12 个小时、24 个小时、36 个小时”,为什么不 直接写“他挖到第 38 个小时”? (3 分) 19.“反复”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文中反复出现“谁愿意来帮助我?”“你是不 是来帮助我?”这些话强调了什么意思?突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4 分) 20.从文中找出父子心灵相通的语句,并谈谈这句话在父子俩心中所起的作用。 (4 分) 21.当经过近 39 个小时长长的煎熬,终于打开了安全的小出口,父亲召唤 7 岁的儿子出来时,小小年纪的儿子却说:“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 吧!”请你联系本文内容,谈谈儿子这种先人后己的品德与父亲的爱有什 么关系。(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