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七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棄疾 永遇乐 苏轼 京口北固亭怀古
词七首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 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他的一生是在激烈的政治 斗争中度过。这首词写于 1082年,当时苏轼由于王 安石变法为新派官僚添加 罪名,被贬到黄州当团练 副使,思想上很苦闷,经 常以游山玩水来排遣,这 首词就是当年游黄州赤壁 矶所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他的一生是在激烈的政治 斗争中度过。这首词写于 1082年,当时苏轼由于王 安石变法为新派官僚添加 罪名,被贬到黄州当团练 副使,思想上很苦闷,经 常以游山玩水来排遣,这 首词就是当年游黄州赤壁 矶所作
大江赤壁 淘尽风流人物 所见 所想 乱石惊涛 涌现多少豪杰 周瑜 多情善感 雄姿英发 功业无成 所忆 所慨早生华发 风流潇洒 才华横溢 壮志难酬 人生如梦
• 大江 赤壁 淘尽风流人物 • 所见 所想 • 乱石 惊涛 涌现多少豪杰 • • • • 所忆 所慨 周 瑜 雄姿英发 风流潇洒 壮志难酬 多情善感 功业无成 早生华发 才华横溢 人生如梦
作者由赤壁之景联想到赤壁之战,由 赤壁之战联想到指挥作战、三十多岁就 建功立业的周瑜,进而再于早生华发, 迄今一事无成的自己作对比,抒发感慨 和不平,自然地展开联想,自然地抒发 感慨。 景物描写不是主题所在,但在引出主 题方面起到不可缺少的铺垫作用,而景 物描写本身也渗透着作者豪迈的情感, 形成豪放派一个方面的特色。写景、咏 史、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气势奔放, 泻千里,犹“大江东去”,语言精练
作者由赤壁之景联想到赤壁之战,由 赤壁之战联想到指挥作战、三十多岁就 建功立业的周瑜,进而再于早生华发, 迄今一事无成的自己作对比,抒发感慨 和不平,自然地展开联想,自然地抒发 感慨。 景物描写不是主题所在,但在引出主 题方面起到不可缺少的铺垫作用,而景 物描写本身也渗透着作者豪迈的情感, 形成豪放派一个方面的特色。写景、咏 史、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气势奔放, 一泻千里,犹“大江东去”,语言精练 形象,交错使用倒装句,使句式灵活多
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武深受儒、 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 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 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 起来,从而构成了苏武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 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 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 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 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 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 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 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 感 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 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
• 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武深受儒、 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 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 对待,采用" 外儒内道 "的形式,把它们统一 起来,从而构成了苏武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 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 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 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 生" 人生如梦 "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 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 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 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 感。 " 人生如梦 " 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 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