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渔夫的故事》 课型:主读课文 上课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作者:王江波 单位:滕州市滨湖镇滨湖中学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渔夫的故事》(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 2.能根据人物的描写方法,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3.要相信人的聪明智慧,对邪恶势力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学习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
课 题:《渔夫的故事》 课 型:主读课文 上课日期:2012 年 11 月 19 日 作 者:王江波 单 位:滕州市滨湖镇滨湖中学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渔夫的故事》(1 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 2.能根据人物的描写方法,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3.要相信人的聪明智慧,对邪恶势力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学习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
学习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的关键及其过程。 评价任务: 1.整体感知故事大意,创造性的复述课文内容 2.细读课文,引导学生在了解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基础上,二者的矛盾是 如何转化的 3.探究故事,归纳总结寓意,联系现实谈谈感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诸如从“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或日常生活中上当受骗的 故事谈起) 二、预习检测(连同导入新课共5分钟)
学习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的关键及其过程。 评价任务: 1.整体感知故事大意,创造性的复述课文内容; 2.细读课文,引导学生在了解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基础上,二者的矛盾是 如何转化的; 3.探究故事,归纳总结寓意,联系现实谈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诸如从“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或日常生活中上当受骗的 故事谈起) 二、预习检测(连同导入新课共 5 分钟)
1.填空:《渔夫的故事》节选自《 又名 是 (地区名)民间故事集,包括寓言、童话、冒险 故事、名人轶事等,主要反映了中古时代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 土人情。 2.给下边几个加点字注音,并从形体结构理解含义。(多媒体展示 弥漫 倒霉me 巍峨 头颅 桅杆we 警惕t 谋生mou 3.从课文中找出下面词语所在句子,并理解其义:(多媒体展示) 喜笑颜开:心情愉快,笑容满面。 弥漫:(烟尘、雾气等)充满、布满。 无恶不作:没有那样坏事不敢
1.填空:《渔夫的故事》节选自《 》, 又名《 》 , 是 (地区名)民间故事集,包括寓言、童话、冒险 故事、名人轶事等,主要反映了中古时代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 土人情。 2.给下边几个加点字注音,并从形体结构理解含义。(多媒体展示) 撬 qiào 弥漫 mí 倒霉 mé i 巍峨 wēi é 头颅 lú 桅杆 wéi 警惕 t ì 谋生 móu 3.从课文中找出下面词语所在句子,并理解其义:(多媒体展示) 喜笑颜开:心情愉快,笑容满面。 弥漫:(烟尘、雾气等)充满、布满。 无恶不作:没有那样坏事不敢
恩将仇报:用仇恨报答恩惠 堂堂:原意是高大的样子或形容人的仪表壮伟,这里形容有志气或有气魄。 口吻: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口气。 下流无耻:行为低下,不知羞耻。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10分钟) 默读课文,请同学们按照“捕鱼捞瓶→放魔岀瓶→诱魔入瓶→投瓶入海”的 情节复述故事。 要求:1.在关键处有细节描写 2.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鼓励创造性的复述,但要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恩将仇报:用仇恨报答恩惠。 堂堂:原意是高大的样子或形容人的仪表壮伟,这里形容有志气或有气魄。 口吻: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口气。 下流无耻:行为低下,不知羞耻。 三、整体感知 理清情节 (10 分钟 ) 默读课文,请同学们按照“捕鱼捞瓶→放魔出瓶→诱魔入瓶→投瓶入海”的 情节复述故事。 要求:1.在关键处有细节描写; 2.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3.鼓励创造性的复述,但要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四、赏析人物形象归纳总结寓意(15分钟)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请几位同学来说说魔鬼的心理活动 第一个世纪 第二个世纪 第三个世纪 整整四百年 讨论思考:如果魔鬼在前三个世纪被救起,会兑现他的诺言吗?说说你的理 由 不会。这是由于魔鬼凶残的本性所决定的。 2.再请几位同学来说说渔夫的心理活动
四、赏析人物形象 归纳总结寓意(15 分钟)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请几位同学来说说魔鬼的心理活动: 第一个世纪—— 第二个世纪—— 第三个世纪—— 整整四百年—— 讨论思考:如果魔鬼在前三个世纪被救起,会兑现他的诺言吗?说说你的理 由。 不会。这是由于魔鬼凶残的本性所决定的。 2.再请几位同学来说说渔夫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