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题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 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陨落(yn)诘难(je)簇新(cu)味同嚼蜡(jo) B.扶掖(ye)膜拜(mo)恁地(ren)恪尽职守(ke) C.腼腆(tian)诓騙( kuang)恣睢(zhi)吹毛求疵(ch) D.怄气(如u)抽噎(yi)瞰望(kan)越俎代庖(z)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红装素裹气吞斗牛断章取意鳞次栉比 B.廓然无累涕泗横流怀古伤今通霄达旦 C.怒不可遏根深蒂锢自知之明睡眼惺忪 D.蹑手蹑脚豁然贯通周道如砥重蹈覆辙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A.同学一百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落第:原指科举时代考试 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C.斑羚羊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蹿乱跳。(维谷: 这里指具体的山谷。) D.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惟妙惟肖:这 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人生道路上,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但只有不气馁,坚持下去,总会有成 功的一天 B.全世界每天至少有5万人死于由于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C.在交通管理部门的大力宣传下,使我们南宁市的酒后驾车现象大为减少 D.为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 1 - 2012 年秋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 ........... 题卡一并交回 ......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陨.落(yǔn) 诘.难(jié) 簇.新(cù) 味同嚼.蜡(jiáo) B. 扶掖.(yè) 膜.拜(mò) 恁.地(rèn) 恪.尽职守(kè) C. 腼腆.(tiǎn) 诓.骗(kuāng) 恣.睢(zhì) 吹毛求疵.(chī) D. 怄.气(òu)抽噎.(yī)瞰.望(kàn)越俎.代庖(zǔ)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红装素裹 气吞斗牛 断章取意 鳞次栉比 B. 廓然无累 涕泗横流 怀古伤今 通霄达旦 C. 怒不可遏 根深蒂锢 自知之明 睡眼惺忪 D. 蹑手蹑脚 豁然贯通 周道如砥 重蹈覆辙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 同学一百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落第:原指科举时代考试 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B.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C. 斑羚羊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蹿乱跳。(维谷: 这里指具体的山谷。) D. 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这 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人生道路上,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但只有不气馁,坚持下去,总会有成 功的一天。 B. 全世界每天至少有 5 万人死于由于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C. 在交通管理部门的大力宣传下,使我们南宁市的酒后驾车现象大为减少。 D. 为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5.填到横线上的文句恰当的一项是(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一一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芝麻儿。 但人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一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 A.山,却缄默不语—一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 B.山,却冥然不觉一一它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山,却欣喜万分——它以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 D.山,却毫不在意—一它相信人永远不会征服自己的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 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 B.在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 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往西就越是人烟稀少,东方不得不经常风餐露 C.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 生机 7.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λ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比喻、拟人,表现“我”急于到赵庄看戏的焦急、急切心 B.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比喻、夸张,说明行军之神速。) C.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夸张,突出地表现时光迅速流逝。) D.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 以至于荡然无存。(反语,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强盗行径的强烈的讽刺与愤慨。) 8.对下这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A.“衡阳雁去”是说“大雁从衡阳飞走了”而并不是“大雁向衡阳飞去了 B.这首词既表达了将士们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C.“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塞虽寒冷,但有羌管奏乐,生活并不艰苦,也 很热闹
- 2 - 5.填到横线上的文句恰当的一项是( )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芝麻儿。 但人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 __________ 。 A. 山,却缄默不语——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 B. 山,却冥然不觉——它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 山,却欣喜万分——它以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 D. 山,却毫不在意——它相信人永远不会征服自己的。 6.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 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 B. 在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 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往西就越是人烟稀少,东方不得不经常风餐露 宿。 C.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 D.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 生机”。 7.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比喻、拟人,表现“我”急于到赵庄看戏的焦急、急切心 情。) B. 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比喻、夸张,说明行军之神速。) C.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夸张,突出地表现时光迅速流逝。) D.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 以至于荡然无存。(反语,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强盗行径的强烈的讽刺与愤慨。) 8.对下这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A. “衡阳雁去”是说 “大雁从衡阳飞走了”而并不是“大雁向衡阳飞去了”。 B. 这首词既表达了将士们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C.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塞虽寒冷,但有羌管奏乐,生活并不艰苦,也 很热闹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明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植物防护武器 ①大自然中,病菌、昆虫和高等动物,时时刻刻都在向植物发动“侵袭”’,可 是,为什么地球上的植物却仍然占据着大多数的地盘呢?原来,植物在长期进化过 程中,形成了种种保障物种延续的防御自卫甚至是还击能力,足以应付一切外来的 进攻 家知道,气步甲虫等一些昆虫具有使用“化学武器”自卫的本领。有趣的 是,很多植物也同样具有这种本领,它们利用自身分泌的毒素或者特殊的气味、滋 味等刺激性物质来御敌。有一种名叫毒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毒芹碱,动物吃 了很快就会中毒死亡:马利筋和夹竹桃等植物含有强心苷,可使咬食它们的昆虫因 肌肉松弛而丧命:三叶草和一些金合欢等植物,能产生毒性很强的氰化物,使蚕食 它们的昆虫中毒死亡 ③几百年前,住在拉丁美洲的土著人经常受到强盗的侵扰。有一次,他们把强 盗引进埋伏圈后立即躲藏起来。强盗发现要追的土著人突然不见,便四处寻找,奇 怪的是,身体只要碰触到一种外形像南瓜一样的菌类植物,这些“南瓜”随即发生 “爆炸”。不一会儿,刺鼻的烟雾弥漫开来,强盗们被呛得拼命打喷嚏,随之涕泪 泉涌,视线模糊,最后反被土著人全部消灭了 ④植物针对外来攻击的自卫手段是形形色色的,它们能靠【甲】“化学武器” 进行自卫,也能使用【乙】“物理武器”进行自卫,更有些植物能以自己特殊的生 理机能来抵御外来侵袭。 ⑤有些植物依靠自身的棘、刺和毛芒等特殊装备来御敌,这些“物理武器”使 动物和人不敢随意触动它们。仙人掌、洋槐身上都长满了刺,板栗的刺长在种子外 面的总苞上,动物都无法吃:豆科植物皂荚树的树干和枝条上长了许多大而分枝的 枝刺,猴子不敢攀爬,连皮厚的大野兽也不敢去碰它:产于南非的锚草果实外观如 铁锚状,硬刺四伸,而且刺上还有钩,即使是最凶暴的狮子也都避开它,因为锚草 果实一旦扎入狮子的口腔、鼻孔就无法除去,甚至有的会由于不能进食而危及生命 有一种叫做沙箱树的植物,有“植物枪”之称,果实成熟后会爆破,爆开时种子像 枪的子弹一样,飞速弹出10米外,沙箱树就是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的种子不被 摘走。 ⑥有些植物既无毒素也不长刺、毛,它们会用什么办法进行防御呢?高大的树 木,其果实、嫩枝、嫩叶等都悬挂在高空,让很多想啃食的动物可望不可即;“ 岁一枯荣”的禾本科植物,是依靠自己的快速生长能力和繁衍后代能力来保障自己 在自然界的一席之地 摘自《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l期,有改动)
- 3 - D. 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明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植物防护武器 ①大自然中,病菌、昆虫和高等动物,时时刻刻都在向植物发动“侵袭’’,可 是,为什么地球上的植物却仍然占据着大多数的地盘呢?原来,植物在长期进化过 程中,形成了种种保障物种延续的防御自卫甚至是还击能力,足以应付一切外来的 进攻。 ②大家知道,气步甲虫等一些昆虫具有使用“化学武器”自卫的本领。有趣的 是,很多植物也同样具有这种本领,它们利用自身分泌的毒素或者特殊的气味、滋 味等刺激性物质来御敌。有一种名叫毒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毒芹碱,动物吃 了很快就会中毒死亡;马利筋和夹竹桃等植物含有强心苷,可使咬食它们的昆虫因 肌肉松弛而丧命;三叶草和一些金合欢等植物,能产生毒性很强的氰化物,使蚕食 它们的昆虫中毒死亡。 ③几百年前,住在拉丁美洲的土著人经常受到强盗的侵扰。有一次,他们把强 盗引进埋伏圈后立即躲藏起来。强盗发现要追的土著人突然不见,便四处寻找,奇 怪的是,身体只要碰触到一种外形像南瓜一样的菌类植物,这些“南瓜”随即发生 “爆炸”。不一会儿,刺鼻的烟雾弥漫开来,强盗们被呛得拼命打喷嚏,随之涕泪 泉涌,视线模糊,最后反被土著人全部消灭了。 ④植物针对外来攻击的自卫手段是形形色色的,它们能靠【甲】“化学武器” 进行自卫,也能使用【乙】“物理武器”进行自卫,更有些植物能以自己特殊的生 理机能来抵御外来侵袭。 ⑤有些植物依靠自身的棘、刺和毛芒等特殊装备来御敌,这些“物理武器”使 动物和人不敢随意触动它们。仙人掌、洋槐身上都长满了刺,板栗的刺长在种子外 面的总苞上,动物都无法吃;豆科植物皂荚树的树干和枝条上长了许多大而分枝的 枝刺,猴子不敢攀爬,连皮厚的大野兽也不敢去碰它;产于南非的锚草果实外观如 铁锚状,硬刺四伸,而且刺上还有钩,即使是最凶暴的狮子也都避开它,因为锚草 果实一旦扎入狮子的口腔、鼻孔就无法除去,甚至有的会由于不能进食而危及生命; 有一种叫做沙箱树的植物,有“植物枪”之称,果实成熟后会爆破,爆开时种子像 枪的子弹一样,飞速弹出 l 0 米外,沙箱树就是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的种子不被 摘走。 ⑥有些植物既无毒素也不长刺、毛,它们会用什么办法进行防御呢?高大的树 木,其果实、嫩枝、嫩叶等都悬挂在高空,让很多想啃食的动物可望不可即;“一 岁一枯荣”的禾本科植物,是依靠自己的快速生长能力和繁衍后代能力来保障自己 在自然界的一席之地。 (摘自《中国科技纵横》2012 年第 l 期,有改动)
9.下列表述,不属于本文说明对象特征的一项是( A.一些昆虫具有使用“化学武器”自卫的本领。 B.很多植物具有使用“化学武器”自卫的本领。 C.有些植物能使用“物理武器”进行自卫。 D.有些植物能以自己特殊的生理机能来抵御外来侵袭 0.下列概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植物之所以能在地球上占据着大多数的地盘,是因为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 形成了种种保障物种延续的防御自卫甚至是还击能力。 B.三叶草和一些金合欢等植物,能产生毒性很强的“化学武器”一一氰化物 昆虫吃了会中毒死亡。 C.几百年前,在拉丁美洲有一种特殊的南瓜,人的身体只要碰触到这种南瓜, 它随即发生“爆炸”。 D.有“植物枪”之称的沙箱树,果实成熟后会爆破,爆开时种子像枪的子弹 样,飞速弹出十米外 1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是按照“先结果后原因”的逻辑顺序对植物的防护能力进行说明。 B.本文的结构形式为“总一分一总”,六个自然段划分为:①‖②③④⑤‖⑥ C.第④段中画线的【甲】句紧承上文“化学武器”的内容,【乙】句引出下文 “物理武器”的内容,这两句话的顺序不能调换。 D.⑤段主要运刚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有些植物依靠自 身的“物理武器”来御敌。 12.下列对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总分顺序B.时间顺序C.空间顺序D.逻辑顺序 三、文言文阅读(13-15小题,每小题2分:16-19题共10分:;本大题共16分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 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 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 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 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4 - 9.下列表述,不属于本文说明对象特征的一项是( ) A.一些昆虫具有使用“化学武器”自卫的本领。 B.很多植物具有使用“化学武器”自卫的本领。 C.有些植物能使用“物理武器”进行自卫。 D.有些植物能以自己特殊的生理机能来抵御外来侵袭。 10.下列概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植物之所以能在地球上占据着大多数的地盘,是因为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 形成了种种保障物种延续的防御自卫甚至是还击能力。 B.三叶草和一些金合欢等植物,能产生毒性很强的“化学武器”——氰化物, 昆虫吃了会中毒死亡。 C. 几百年前,在拉丁美洲有一种特殊的南瓜,人的身体只要碰触到这种南瓜, 它随即发生“爆炸”。 D. 有“植物枪”之称的沙箱树,果实成熟后会爆破,爆开时种子像枪的子弹一 样,飞速弹出十米外。 1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是按照“先结果后原因”的逻辑顺序对植物的防护能力进行说明。 B.本文的结构形式为“总一分一总”,六个自然段划分为:①‖②③④⑤‖⑥。 C.第④段中画线的【甲】句紧承上文“化学武器”的内容,【乙】句引出下文 “物理武器”的内容,这两句话的顺序不能调换。 D. ⑤段主要运刚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有些植物依靠自 身的“物理武器”来御敌。 12.下列对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总分顺序 B. 时间顺序 C. 空间顺序 D. 逻辑顺序 三、文言文阅读(13—15 小题,每小题 2 分;16—19 题共 10 分;本大题共 16 分)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 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 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 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 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 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下列各组加点词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郡下,诣太守 B.吾妻之美我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4.对句中“于”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欲有求于我也②战于长勺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皆以美于徐公⑤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⑥燕、赵、魏闻之,皆朝于齐⑦此所谓战 胜于朝庭 A.①③/②⑤⑦/④/⑥ B.①③⑦/②⑤④/⑥ C.①③/②⑥⑦/④/⑤ D.①③⑤⑦/②⑥/④ 15.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劝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强大的齐国。 C.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D.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二)晏子谏齐景公①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 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 “善!寡人闻命②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 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选自刘向《晏子春秋》) 【注】①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景公:齐国国君。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讠 意为听您的话。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晏子入见,立有间( (2)公被狐白之裘(
- 5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 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下列各组加点词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郡下,诣太守 B. 吾妻之美.我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C.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D.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4.对句中“于”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欲有求于我也 ②战于长勺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皆以美于徐公 ⑤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⑥燕、赵、魏闻之,皆朝于齐 ⑦此所谓战 胜于朝庭 A.①③/②⑤⑦/④/⑥ B.①③⑦/②⑤④/⑥ C.①③/②⑥⑦/④/⑤ D.①③⑤⑦/②⑥/④ 15.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劝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 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强大的齐国。 C. 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D. 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二)晏子谏齐景公○1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 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 “善!寡人闻命○2 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 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选自刘向《晏子春秋》) 【注】○1 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景公:齐国国君。○2 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 意为听您的话。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⑴晏子入见,立有间..( ) ⑵公被.狐白之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