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师专生命科学系精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骨的功能 ·人体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赋予人体基本形态 钙、磷的储存库 ·骨髓有造血功能 (三)骨的显微结构 (四)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有机质: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支架,赋予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 (五)骨的发生和生长 骨发生于胚胎中胚层的间充质。 成骨过程有两种:膜化骨、软骨化骨 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软骨或骨连结起来,称骨连结。按连结形式上可分为直 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大类 直接连结 活动范围很小,如五块骶椎以骨结合融为一块骶骨。 间接连接:关节的基本构造 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 滑膜囊 synovial bursa 关节唇 articular labrⅧm是由纤维软骨构成的环,围在关节窝的周缘,以加深关节窝, 增加关节的稳固性。 关节内软骨:包括关节盘和半月板 关节韧带:包括关节内韧带和关节外韧带 滑膜皱襞 第二节骨和骨连接各论 颅骨及其连接 颅骨sku1l是头部的支架,由23块骨组成。可分为后上方的脑颅 cranium,大致呈卵 圆形,位居全颅的上后部,前下部为面颅 facial skeleton (一)脑颅脑颅共有骨8块,包括额骨 ontal bone 1块,顶骨 parietal bone2块,枕 骨 occipital bone1块,颞骨 temporal bone2块,蝶骨 sphenoid bone1块,筛骨 ethmoid
郑州师专生命科学系精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骨的功能 •人体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赋予人体基本形态 •钙、磷的储存库 •骨髓有造血功能 (三)骨的显微结构 (四)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有机质: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支架,赋予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 (五)骨的发生和生长 骨发生于胚胎中胚层的间充质。 成骨过程有两种:膜化骨、软骨化骨 二、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软骨或骨连结起来,称骨连结。按连结形式上可分为直 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大类。 直接连结: 活动范围很小,如五块骶椎以骨结合融为一块骶骨。 间接连接:关节的基本构造 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 滑膜囊 synovial bursa 关节唇 articular labrum 是由纤维软骨构成的环,围在关节窝的周缘,以加深关节窝, 增加关节的稳固性。 关节内软骨:包括关节盘和半月板 关节韧带:包括关节内韧带和关节外韧带 滑膜皱襞 第二节 骨和骨连接各论 一、颅骨及其连接 颅骨 skull 是头部的支架,由 23 块骨组成。可分为后上方的脑颅 cranium,大致呈卵 圆形,位居全颅的上后部,前下部为面颅 facial skeleton。 (一)脑颅脑颅共有骨 8 块,包括额骨 frontal bone 1 块,顶骨 parietal bone 2 块,枕 骨 occipital bone 1 块,颞骨 temporal bone 2 块,蝶骨 sphenoid bone 1 块,筛骨 ethmoid 11
郑州师专生命科学系精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bone1块 骨学各论 中轴骨颅骨29块 躯干骨—-椎骨24、 骶骨1、 尾骨1 胸骨1 四肢骨上肢骨64 下肢骨62 躯干骨及其连结 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参与脊柱、骨性胸廓 和骨盆的构成 (一)脊柱 脊柱由26块椎骨(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组成。 1.椎骨的构造 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叫椎弓根,稍细,上下各有一切迹 下切迹较明显。相邻椎骨之间在椎弓根处形成椎间孔。椎弓的后部呈板状,叫椎板。椎体和 椎弓共同围成椎孔,26个椎骨的椎孔连成椎管。椎弓上有七个突:向后方伸出的一个叫棘 ;左右各伸出一个横突;椎弓上下各有一对突起,叫上、下关节突。 (1)颈椎 cervical vertebrae 椎体较小,横椭圆形,椎孔较大。 横突有横突孔,是颈椎最显著的特点。横突孔内有椎动、静脉走行。关节突不明显,关节面 近于水平位。 颈椎棘突一般短而平,末端分叉。第7颈椎棘突不分叉且特长,又名隆椎。 寰椎 atlas:呈环形。分前弓、后弓和左右侧块。前弓较短,内面有关节面叫齿突凹。侧块 上面有关节凹,下面有关节面。环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枢椎axis,椎体上方有齿突。 (2)胸椎 thoracic vertebrae
郑州师专生命科学系精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bone 1 块。 骨学各论 中轴骨 颅骨 29 块 躯干骨 ---椎骨 24、 骶骨 1、 尾骨 1、 胸骨 1、 肋 24 四肢骨 上肢骨 64 下肢骨 62 三、 躯干骨及其连结 躯干骨包括 24 块椎骨、1 块骶骨、1 块尾骨、1 块胸骨和 12 对肋参与脊柱、骨性胸廓 和骨盆的构成。 (一)脊柱 脊柱由 26 块椎骨(颈椎 7、胸椎 12、腰椎 5、骶骨 1、尾骨 1)组成。 1.椎骨的构造 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叫椎弓根,稍细,上下各有一切迹, 下切迹较明显。相邻椎骨之间在椎弓根处形成椎间孔。椎弓的后部呈板状,叫椎板。椎体和 椎弓共同围成椎孔,26 个椎骨的椎孔连成椎管。椎弓上有七个突:向后方伸出的一个叫棘 突;左右各伸出一个横突;椎弓上下各有一对突起,叫上、下关节突。 (1)颈椎 cervical vertebrae 椎体较小,横椭圆形,椎孔较大。 横突有横突孔,是颈椎最显著的特点。横突孔内有椎动、静脉走行。关节突不明显,关节面 近于水平位。 颈椎棘突一般短而平,末端分叉。第 7 颈椎棘突不分叉且特长,又名隆椎。 寰椎 atlas:呈环形。分前弓、后弓和左右侧块。前弓较短,内面有关节面叫齿突凹。侧块 上面有关节凹,下面有关节面。环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枢椎 axis, 椎体上方有齿突。 (2)胸椎 thoracic vertebrae 12
郑州师专生命科学系精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椎体横断面呈心形。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处有肋凹。椎孔小而圆。横突的前面有横突肋凹。 棘突长,伸向后下方。关节突明显,关节面近冠状位。 (3)腰椎 lumbar vertebrae 椎体大,约呈蚕豆形。椎孔大。棘突为板状,位于矢状方向平伸向后。上、下关节突的关节 面近矢状方向 (4)骶骨 sacrum 骶骨呈三角形,分底、体、尖,前、后面,两侧缘。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有4 条横线和四个骶前孔。后面凸,有四个骶后孔,骶外侧嵴,骶中间嵴,骶下中嵴。中部有骶 管,并与骶前孔和骶后孔相通,骶管后下端敞开叫骶管裂孔。骶骨体上面前缘突岀,叫岬。 两侧及关节面,叫耳状面。耳状面的后方骶骨粗隆。(5)尾骨 尾骨 coccyx由4-5节尾椎退化合成 2.椎骨的连结 3.脊椎整体观 (二)胸廓 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构成。 肋由肋骨与肋软骨组成,12对,左右对称。第1-7肋称为真肋;第8-12肋称为假肋, 第8-10肋借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离,又称浮肋 2.胸骨 胸骨是扁骨,形似短剑,分柄、体、剑突三部。胸骨柄上缘中部微凹,叫颈静脉切迹, 其两侧有锁骨切迹。柄侧缘接第1肋软骨。下缘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 恰与第2肋软骨相关节,所以是确定肋骨序数的重要标志。胸骨体扁而长,两侧有第2-7 肋软骨相连接的切迹。 3.胸廓的整体观 三、四肢骨及其连结 (一)上肢骨及其连结 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大部分。前者有锁骨和肩胛骨,后者包括臂部的肱 骨、前臂部并列的尺骨、桡骨及手的8块腕骨、5块掌骨和14块指骨。 上肢带骨(肩带骨) 锁骨 clavicle:位于胸廓上方前面的皮下,呈“S”字形。分内、外两端,上、下两面。内
郑州师专生命科学系精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椎体横断面呈心形。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处有肋凹。椎孔小而圆。横突的前面有横突肋凹。 棘突长,伸向后下方。关节突明显,关节面近冠状位。 (3)腰椎 lumbar vertebrae 椎体大,约呈蚕豆形。椎孔大。棘突为板状,位于矢状方向平伸向后。上、下关节突的关节 面近矢状方向。 (4)骶骨 sacrum 骶骨呈三角形,分底、体、尖,前、后面,两侧缘。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有 4 条横线和四个骶前孔。后面凸,有四个骶后孔,骶外侧嵴,骶中间嵴,骶下中嵴。中部有骶 管,并与骶前孔和骶后孔相通,骶管后下端敞开叫骶管裂孔。骶骨体上面前缘突出,叫岬。 两侧及关节面,叫耳状面。耳状面的后方骶骨粗隆。(5)尾骨 尾骨 coccyx 由 4-5 节尾椎退化合成。 2.椎骨的连结 3.脊椎整体观 (二)胸廓 胸廓由 12 块胸椎、12 对肋和 1 块胸骨构成。 1. 肋 肋由肋骨与肋软骨组成,12 对,左右对称。第 1-7 肋称为真肋;第 8-12 肋称为假肋, 第 8-10 肋借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第 11、12 肋前端游离,又称浮肋。 2.胸骨 胸骨是扁骨,形似短剑,分柄、体、剑突三部。胸骨柄上缘中部微凹,叫颈静脉切迹, 其两侧有锁骨切迹。柄侧缘接第 1 肋软骨。下缘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 恰与第 2 肋软骨相关节,所以是确定肋骨序数的重要标志。胸骨体扁而长,两侧有第 2-7 肋软骨相连接的切迹。 3.胸廓的整体观 三、四肢骨及其连结 (一)上肢骨及其连结 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大部分。前者有锁骨和肩胛骨,后者包括臂部的肱 骨、前臂部并列的尺骨、桡骨及手的 8 块腕骨、5 块掌骨和 14 块指骨。 上肢带骨(肩带骨) 锁骨 clavicle:位于胸廓上方前面的皮下,呈“S”字形。分内、外两端,上、下两面。内 13
郑州师专生命科学系精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端膨大,外端扁平。上面光滑,下面粗糙。2/3凸向前,1/3凸向后, 肩胛骨 scapula:位于胸廓背面脊柱的两侧,为三角形扁骨。有三角、三缘和两面。内上角 平对第二肋。外上角较厚,形成关节盂,盂的上下方有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关节盂内侧较 细处,为肩胛颈。下角与第七肋或第七肋间隙冋高。内侧缘又名脊柱缘。外侧缘又名腋缘 上缘外侧有肩胛切迹。切迹的外侧有喙突。肩胛骨的前面为肩胛下窝。背面有肩胛冈,将背 面分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叫做肩峰 自由上肢骨 肱骨 humerus:是臂部的长管状骨,分为一体两端。 上端膨大,向内上后方突出的肱骨头。头的下方稍细,称为解剖颈。头向外侧突出一个粗涩 的大结节。肱骨头的下方有突向前方的小结节。由大、小结节向下延续为大结节嵴和小结节 嵴。大、小结节及嵴之间的沟称为结节间沟。肱骨上端与体的移行处稍狭缩,叫做外科颈 是骨折的好发部位 桡骨 radius:分为一体和两端 上端形成扁圆形的桡骨头,头的上面有桡骨头凹。桡骨头周缘有环状关节面。桡骨头下方光 滑缩细为桡骨颈,颈的内下方有桡骨粗隆。体的内侧缘锐利,又名骨间嵴,与尺骨的骨间 嵴相对。下端特别膨大,近似立方形。远侧面光滑凹陷,为腕关节面。内侧面有尺骨切迹。 外侧面向下突出,叫做桡骨茎突。 尺骨ulna:位于前臂内侧,可分为一体两端 上端粗大,前面有一半月形的滑车(半月)切迹。切迹后上方的突起为鹰咀,前下方的突起 为冠突。冠突的前下方有尺骨粗隆。冠突的外侧面有桡骨切迹。体稍弯曲,呈三棱柱状 下端有尺骨头和尺骨茎突。 手骨 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三部分 1)腕骨 腕骨 carpal bones是短骨,共有8块,分为两列,每列各4块。近侧列由桡侧向尺侧 依次是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2)掌骨 掌骨 metacarpus共5块,为小型长骨。分一体两端,近侧端称为底,第1掌骨底关节 面呈鞍状。体呈棱柱形。远侧端为掌骨小头 3)指骨
郑州师专生命科学系精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端膨大,外端扁平。上面光滑,下面粗糙。2/3 凸向前,1/3 凸向后。 肩胛骨 scapula:位于胸廓背面脊柱的两侧,为三角形扁骨。有三角、三缘和两面。内上角 平对第二肋。外上角较厚,形成关节盂,盂的上下方有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关节盂内侧较 细处,为肩胛颈。下角与第七肋或第七肋间隙同高。内侧缘又名脊柱缘。外侧缘又名腋缘。 上缘外侧有肩胛切迹。切迹的外侧有喙突。肩胛骨的前面为肩胛下窝。背面有肩胛冈,将背 面分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叫做肩峰。 自由上肢骨 肱骨 humerus:是臂部的长管状骨,分为一体两端。 上端膨大,向内上后方突出的肱骨头。头的下方稍细,称为解剖颈。头向外侧突出一个粗涩 的大结节。肱骨头的下方有突向前方的小结节。由大、小结节向下延续为大结节嵴和小结节 嵴。大、小结节及嵴之间的沟称为结节间沟。肱骨上端与体的移行处稍狭缩,叫做外科颈, 是骨折的好发部位。 桡骨 radius:分为一体和两端。 上端形成扁圆形的桡骨头,头的上面有桡骨头凹。桡骨头周缘有环状关节面。桡骨头下方光 滑缩细为桡骨颈,颈的内下方有桡骨粗隆。 体的内侧缘锐利,又名骨间嵴,与尺骨的骨间 嵴相对。下端特别膨大,近似立方形。远侧面光滑凹陷,为腕关节面。内侧面有尺骨切迹。 外侧面向下突出,叫做桡骨茎突。 尺骨 ulna:位于前臂内侧,可分为一体两端。 上端粗大,前面有一半月形的滑车(半月)切迹。切迹后上方的突起为鹰咀,前下方的突起 为冠突。冠突的前下方有尺骨粗隆。冠突的外侧面有桡骨切迹。 体稍弯曲,呈三棱柱状。 下端有尺骨头和尺骨茎突。 手骨 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三部分 1)腕骨 腕骨 carpal bones 是短骨,共有 8 块,分为两列,每列各 4 块。近侧列由桡侧向尺侧 依次是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2)掌骨 掌骨 metacarpus 共 5 块,为小型长骨。分一体两端,近侧端称为底,第 1 掌骨底关节 面呈鞍状。体呈棱柱形。远侧端为掌骨小头 3)指骨 14
郑州师专生命科学系精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指骨 phalanges拇指为两节,其余各指均有3节指骨,由近侧向远侧依次为第1节指骨 近节指骨),第2节指骨(中节指骨),第3节指骨(末节指骨) 2.上肢主要关节的构造和运动 肩关节 肘关节 下肢骨及其连结下肢骨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下肢带骨即髋骨,自由下肢骨包括 股骨 髌骨、胫骨、腓骨及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 下肢带骨一髖骨 髋骨 hip bone为不规则的扁骨。16岁以前由髂骨、坐及耻骨以软骨连结而组成,成年 后软骨化,三骨在髋臼处互相愈合。髋臼底部中央粗糙,无关节软骨附着,称为髋臼窝。 髂骨i1lm 位于髋骨的后上部,分髂骨体和髂骨翼。髂骨体位于髂骨的下部,参与构成髋臼后上部。 由体向上方伸出的扇形骨板叫髂骨翼,翼的内面凹陷名髂窝,窝的下方以弓状线与髂骨体分 界。弓状线前端有髂耻隆起,髂窝的后分粗糙,有一近横位的耳状面。髂骨翼的上缘叫髂嵴。 翼的前缘有上、下两个骨突,分别叫做髂前上棘和髂前下棘。翼的后缘也生有上、下两骨突, 分别命名为髂后上棘和髂后下棘。髂嵴较厚且向外突出,叫做髂(嵴)结节。 坐骨 ischium 位于髋骨的后下部,分坐骨体及坐骨支。坐骨体构成髋臼的后下部。体的后缘有三角形 骨突叫做坐骨棘。坐骨棘与髂后下棘之间的弧形凹陷,叫做坐骨大切迹,坐骨棘下方的缺口 叫做坐骨小切迹。由体向下延续为坐骨上支,继而转折向前内方,叫做坐骨下支。坐骨上 下支移行处骨面粗糙肥厚,称坐骨结节。 耻骨 pubis 位于髋骨的前下部,分耻骨体及耻骨支。耻骨体构成髋臼的前下部。由体向前下内方伸 出的骨条叫做耻骨上支,继而以锐角转折向下外方叫做耻骨下支。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内 侧面为一卵圆形粗糙面,叫做耻骨联合面。耻骨上支的上缘有一锐利的骨嵴,叫做耻骨梳, 其后端起于髂耻隆起,前端终于耻骨结节。耻骨结节内侧的骨嵴称为耻骨嵴。由坐骨和耻骨 围成的孔,叫做闭孔,在活体闭孔有闭孔膜封闭。孔的上缘有浅沟叫做闭孔沟 自由下肢骨 股骨 femur是人体中最大的长管状骨,可分为一体两端
郑州师专生命科学系精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指骨 phalanges 拇指为两节,其余各指均有 3 节指骨,由近侧向远侧依次为第 1 节指骨 (近节指骨),第 2 节指骨(中节指骨),第 3 节指骨(末节指骨) 2.上肢主要关节的构造和运动 肩关节 肘关节 下肢骨及其连结下肢骨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下肢带骨即髋骨,自由下肢骨包括 股骨、 髌骨、胫骨、腓骨及 7 块跗骨、5 块跖骨和 14 块趾骨 下肢带骨-髋骨 髋骨 hip bone 为不规则的扁骨。16 岁以前由髂骨、坐及耻骨以软骨连结而组成,成年 后软骨化,三骨在髋臼处互相愈合。髋臼底部中央粗糙,无关节软骨附着,称为髋臼窝。 髂骨 illum 位于髋骨的后上部,分髂骨体和髂骨翼。髂骨体位于髂骨的下部,参与构成髋臼后上部。 由体向上方伸出的扇形骨板叫髂骨翼,翼的内面凹陷名髂窝,窝的下方以弓状线与髂骨体分 界。弓状线前端有髂耻隆起,髂窝的后分粗糙,有一近横位的耳状面。髂骨翼的上缘叫髂嵴。 翼的前缘有上、下两个骨突,分别叫做髂前上棘和髂前下棘。翼的后缘也生有上、下两骨突, 分别命名为髂后上棘和髂后下棘。髂嵴较厚且向外突出,叫做髂(嵴)结节。 坐骨 ischium 位于髋骨的后下部,分坐骨体及坐骨支。坐骨体构成髋臼的后下部。体的后缘有三角形 骨突叫做坐骨棘。坐骨棘与髂后下棘之间的弧形凹陷,叫做坐骨大切迹,坐骨棘下方的缺口 叫做坐骨小切迹。由体向下延续为坐骨上支,继而转折向前内方,叫做坐骨下支。坐骨上、 下支移行处骨面粗糙肥厚,称坐骨结节。 耻骨 pubis 位于髋骨的前下部,分耻骨体及耻骨支。耻骨体构成髋臼的前下部。由体向前下内方伸 出的骨条叫做耻骨上支,继而以锐角转折向下外方叫做耻骨下支。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内 侧面为一卵圆形粗糙面,叫做耻骨联合面。耻骨上支的上缘有一锐利的骨嵴,叫做耻骨梳, 其后端起于髂耻隆起,前端终于耻骨结节。耻骨结节内侧的骨嵴称为耻骨嵴。由坐骨和耻骨 围成的孔,叫做闭孔,在活体闭孔有闭孔膜封闭。孔的上缘有浅沟叫做闭孔沟。 自由下肢骨 股骨 femur 是人体中最大的长管状骨,可分为一体两端。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