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十年我校社会实践主题回顾 UTE OF 令2005级:践行荣辱观,担负社会使命;关注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 ◆2006级:了解社会,关注民生,认清国情,把握未来 令2007级:感受巨变看改革,抗震救灾话感动,爱国奉 献迎奥运 ◇2008级:六十周年话辉煌,探索社会求发展 2009级:践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二、以往十年我校社会实践主题回顾 ❖2005级:践行荣辱观,担负社会使命;关注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 ❖2006级:了解社会,关注民生,认清国情,把握未来 ❖2007级:感受巨变看改革,抗震救灾话感动,爱国奉 献迎奥运 ❖2008级:六十周年话辉煌, 探索社会求发展 ❖2009级:践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010级:学习党史,关注民生,追问幸福,构建和谐 令201级:关注民生,繁荣文化,追问幸福,构建和谐 2012级:凝聚正能量,践行中国梦 2013级:释放正能量践行核心价值观 2014级:学史明志,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关注时政,认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0级:学习党史,关注民生,追问幸福,构建和谐 ❖2011级:关注民生,繁荣文化,追问幸福,构建和谐 ❖2012级:凝聚正能量,践行中国梦 ❖2013级:释放正能量 践行核心价值观 ❖2014级:学史明志,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关注时政,认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7
以征八年我校参加北京高校社会实践优秀 评选获奖名单 年度 论文题目 获奖类别 作者 所在学院指导教师 2009山东省肥城市陈家埠村饮用水水优秀奖李昂 软件学院陈宗海 源地基础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黄擎 2010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幸福观浅二等奖刘雅祺赵姜颖管理与经崔建霞 析 高天琦云璐济学院 2010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调查分析三等奖陶灼赵悦彤机电学院李林英 周健蔡成晨 张毅翔 2011中国人幸福吗 我国部分地二等奖王超王倚天字航学院陈宗海 区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调查 王子巍周晓航 龚阳玉洁李永善 2011艺术形象对大学生影响的现状 三等奖何灵渊张诚计算机学院刘新刚 评析与对策探究——以马克思 赵旭强贾志威 主义艺术理论为分析视角 郭沛东 2012当代公民思想政治道德发展状况特等奖文思思武防人文学院张毅翔 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悦李琦来 袁亚敏李书华 2012北京市廉租房建设调查报告 一等奖骆胤成唐灵通化工与环境张峰 刘纯玮 学院
三、以往八年我校参加北京高校社会实践优秀论文 评选获奖名单 年度 论 文 题 目 获奖类别 作 者 所在学院 指导教师 2009 山东省肥城市陈家埠村饮用水水 源地基础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优秀奖 李 昂 软件学院 陈宗海 黄 擎 2010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幸福观浅 析 二等奖 刘雅祺 赵姜颖 高天琦 云 璐 管理与经 济学院 崔建霞 2010 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调查分析 三等奖 陶 灼 赵悦彤 周 健 蔡成晨 机电学院 李林英 张毅翔 2011 中国人幸福吗?——我国部分地 区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调查 二等奖 王 超 王倚天 王子巍 周晓航 龚阳玉洁 李永善 宇航学院 陈宗海 2011 艺术形象对大学生影响的现状、 评析与对策探究——以马克思 主义艺术理论为分析视角 三等奖 何灵渊 张 诚 赵旭强 贾志威 郭沛东 计算机学院 刘新刚 2012 当代公民思想政治道德发展状况 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特等奖 文思思 武 昉 张 悦 李琦来 袁亚敏 李书华 人文学院 张毅翔 2012 北京市廉租房建设调查报告 一等奖 骆胤成 唐灵通 刘纯玮 化工与环境 学院 张 峰
年度 论文题目 获奖 作者 所在学院指导 类别 教师 2013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特等奖王朔崔梦林刘「管理与经「刘婧 政治理论课移动学习有效性 扬杨时甜徐济学院 探究 潇徐沛豪 2013大学生短期支教双赢模式研|一等奖贺子畔贺巧鑫化工与环季雨 究 霍红兰云鹤蓝境学院 茵 2013北京市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二等奖乐轶伦牛尊牛信息与电江大伟 查报告——以北京房山区为 子奕任伟基沈子学院 例 一燃程健曹 先乐
年度 论 文 题 目 获奖 类别 作 者 所在学院 指导 教师 2013 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 政治理论课移动学习有效性 探究 特等奖 王朔 崔梦林 刘 扬 杨时甜 徐 潇 徐沛豪 管理与经 济学院 刘婧 2013 大学生短期支教双赢模式研 究 一等奖 贺子畔 贺巧鑫 霍红 兰云鹤 蓝 茵 化工与环 境学院 季雨 2013 北京市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 查报告——以北京房山区为 例 二等奖 乐轶伦 牛尊 牛 子奕 任伟基 沈 一燃 程健 曹 先乐 信息与电 子学院 江大伟 9
2014北京市垃圾分类、处理与回一等奖黄凌云、王远明 郭丽萍 收现况及对策研究 李奕鋆 2014MooC的吸引力与排斥力:|二等奖|裴逸青、马雪 赵亮 慕课”课程在中国高校大 于茉浓 学生中的接受及完成情况的 调查—以中国985大学为 2014中国体育人才体教结合良性|三等奖丨宋浩哲、青芸、 季雨 培养路径研究——以北理工 王雨竹 足球队的成功为例 2015当代青年抗战历史观的调查一等奖李家豪、韩欣悦、信息学院王娟 分析 吴冠男、魏美丽 吴东雪、韦骁俊、 韦钟嵘
10 2014 北京市垃圾分类、处理与回 收现况及对策研究 一等奖 黄凌云、王远明、 李奕鋆 郭丽萍 2014 MOOC的吸引力与排斥力: “慕课”课程在中国高校大 学生中的接受及完成情况的 调查——以中国985大学为 例 二等奖 裴逸青、马雪、 于茉浓 赵亮 2014 中国体育人才体教结合良性 培养路径研究——以北理工 足球队的成功为例 二等奖 宋浩哲、青芸、 王雨竹 季雨 2015 当代青年抗战历史观的调查 分析 一等奖 李家豪、韩欣悦、 吴冠男、魏美丽、 吴东雪、韦骁俊、 韦钟嵘 信息学院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