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调研性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分享经济是一种新兴业态,指人们将海量、分散、闲置的社会资源通过一定平台 集聚起来并反复使用,以更好地实现供需匹配,创造新的商业价值。对分享经济 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进入新世纪之后,分享经济模式在实践 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但主要是纯粹的无偿分享、信息分享。2010年前后, 随着一系列实物分享平台的出现,分享开始建立在有偿的基础之上,且物品使用 权会发生暂时转移。这一变化,使分享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活力 伴随“互联网十”战略的大力实施,一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型分享经济平台 脱颖而出。目前,分享经济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消费的新主角。据不完全统计,2016 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倍。基于移 动互联网的分享经济通过细分市场对传统产业的闲置资源进行优化利用,推出了 出行分享、住宿分享、二手交易、众包物流、服务众包等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 上重构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商家、商家与商家之间的关系,提高了社会经济的 运行效率,也增添了社会生活的人文情怀目前。 分享经济方兴未艾,将在行业细分中不断演进,并带动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新阶 段。分享经济的发展正呈现新的趋势。一是形成新生态。例如,有的电商通过构 建“商品网上批发平台十会员大数据十商品消费十实体经济十产业链金融”的 生态圈模式,形成新零售电商体系,促进商品交易、流通和消费。二是拓展新就 业空间。在分享经济浪潮下,各行各业出现了大量的新型就业岗位,未来身兼数 职以及从事自由职业的就业者会越来越多。三是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目前 传统的实体经济企业也在围绕自身优势推出分享经济应用,推出一批基于移动互 联网的出行类、医疗类手机软件。四是催生新盈利模式。除了传统的交易抽成和 广告盈利模式,部分平台已经在探索新的盈利空间。比如,经营出行分享的电商 通过打车服务平台开展新车销售等业务 作为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涌现的新兴业态,分享经济正加快驱动 资产权属、组织形态、就业模式和消费方式的革新。推动分享经济发展,将有效 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们生活,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 展新动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郭军、陈聪《分享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分享经济让社会闲置资源集聚起来并实现新的供需匹配,以有偿方式产生新 的商业价值 B.创新型分享经济平台与移动互联网同步产生,分享经济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消 费的新主角。 C.移动互联网通过细分市场对传统产业闲置资源进行优化利用,推出一系列新 的商业模式。 分享经济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推动分享经济发展对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 有重要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阶段,概述了分享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 势
安徽省合肥市 2019 届高三调研性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分享经济是一种新兴业态,指人们将海量、分散、闲置的社会资源通过一定平台 集聚起来并反复使用,以更好地实现供需匹配,创造新的商业价值。对分享经济 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进入新世纪之后,分享经济模式在实践 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但主要是纯粹的无偿分享、信息分享。2010 年前后, 随着一系列实物分享平台的出现,分享开始建立在有偿的基础之上,且物品使用 权会发生暂时转移。这一变化,使分享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活力。 伴随“互联网+”战略的大力实施,一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型分享经济平台 脱颖而出。目前,分享经济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消费的新主角。据不完全统计,2016 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达到 2.4 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1 倍。基于移 动互联网的分享经济通过细分市场对传统产业的闲置资源进行优化利用,推出了 出行分享、住宿分享、二手交易、众包物流、服务众包等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 上重构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商家、商家与商家之间的关系,提高了社会经济的 运行效率,也增添了社会生活的人文情怀目前。 分享经济方兴未艾,将在行业细分中不断演进,并带动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新阶 段。分享经济的发展正呈现新的趋势。一是形成新生态。例如,有的电商通过构 建“商品网上批发平台十会员大数据十商品消费十实体经济十产业链金融”的 生态圈模式,形成新零售电商体系,促进商品交易、流通和消费。二是拓展新就 业空间。在分享经济浪潮下,各行各业出现了大量的新型就业岗位,未来身兼数 职以及从事自由职业的就业者会越来越多。三是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目前, 传统的实体经济企业也在围绕自身优势推出分享经济应用,推出一批基于移动互 联网的出行类、医疗类手机软件。四是催生新盈利模式。除了传统的交易抽成和 广告盈利模式,部分平台已经在探索新的盈利空间。比如,经营出行分享的电商 通过打车服务平台开展新车销售等业务 作为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涌现的新兴业态,分享经济正加快驱动 资产权属、组织形态、就业模式和消费方式的革新。推动分享经济发展,将有效 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们生活,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 展新动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郭军、陈聪《分享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分享经济让社会闲置资源集聚起来并实现新的供需匹配,以有偿方式产生新 的商业价值 B.创新型分享经济平台与移动互联网同步产生,分享经济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消 费的新主角。 C.移动互联网通过细分市场对传统产业闲置资源进行优化利用,推出一系列新 的商业模式。 D.分享经济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推动分享经济发展对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 有重要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阶段,概述了分享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 势
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列举大量事实,阐释了分享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 用 C.文章详细介绍分享经济的发展趋势,从中可见作者对分享经济发展的乐观态 度 D.文章先介绍分享经济的概念,然后将分享经济的利弊加以对比,最后得出结 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缺少海量、分散、闲置且可反复使用的社会资源,分享经济就难以获得 迅速发展 B.分享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身运行方式,对闲置资源持续进行优 化利用 C.通过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分享经济可以重构社会关系,进而增添社会生活的 人文情怀。 D.作为涌现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新兴业态,分享经济正加快驱动多方面 的革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大海行了船乔显德 由于当兵与工作的经历,我与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泰国、香港、上海、南海、 渤海等海域都坐过船,也就对坐船感触颇深,久积脑海。海船在浩瀚大海里昼夜 不停地航行,有时风平浪静,坐在船上感到安安稳稳,舒舒服服;有时顺风顺水, 坐在船上觉得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有时风起浪髙,坐在船上就感到颠颠簸簸 战战兢兢。船上的生活就这样度过,然后船停靠在码头,我们上了岸 大海行船,有的定下了远大的目标,也就是目的地,还经过反复考察、精密测算 建立了准确的航线,作为航行的指南。在这条航线中还有一个个小目标,也就是 航标。沿着这些航标、这条航线扬帆起航,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待完成了一个 个小目标,再向大的目标、更大的目标奋进,这样走出的是胜利者的轨迹,最终 到达理想的彼岸;有的没有远大的目标和方向,甚至没有近距离的小目标,也没 有科学的航线,随波逐流,走到哪算哪,走出的是杂乱无章的航海轨迹,白白耗 掉了许多资源不说,往往在中途就被风浪掀翻,或者触礁沉没。 大海行船有时会坐上顺风船,或者赶上季节性洋流,顺风顺水,乘风破浪,船行 驶得自然就快。坐在这样的船上,感到一日千里,淋漓酣畅;有时也会坐逆风船、 逆流船,要经受风浪海流的阻碍,迎风而上,劈波斩浪。如果纯逆风,船就不能 直线行驶,还要转舵换舷,只能走大“之”字形路线,这样,船自然就行驶缓慢。 当年从部队回乡探亲,我选择了从上海到青岛的客船。我清晰地记得,坐顺风船 时,一路如行云流水,畅通无阻,只行了二十四个小时。返回时,遇上了逆风, 路上船体晃晃悠悠,冲冲撞撞,有时候还得绕路前行,一共用了二十八个多小时, 这多走的四个多小时显得特别漫长。上岸后,刚好超出了正常的假期,向连部写 材料说明原因,这前前后后又花了一两个小时。正是应验了那句古话:一步慢, 步步慢 在茫茫的大海上行船,前路艰险而且始终充满着未知,有时会碰到惊涛骇浪,有 时会遭遇弥天大雾,还有时会发生机器故障……前些年,我在烟台至大连的茫茫 海上,曾遭遇过风浪的袭击,龙卷风掀起滔天巨浪,客船瞬间剧烈震荡,突发癫 痫似的摇来晃去。打开舱门,看到有的旅客直趴在地上,像黑暗中躲避危险、屏
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列举大量事实,阐释了分享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 用 C.文章详细介绍分享经济的发展趋势,从中可见作者对分享经济发展的乐观态 度。 D.文章先介绍分享经济的概念,然后将分享经济的利弊加以对比,最后得出结 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缺少海量、分散、闲置且可反复使用的社会资源,分享经济就难以获得 迅速发展 B.分享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身运行方式,对闲置资源持续进行优 化利用。 C.通过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分享经济可以重构社会关系,进而增添社会生活的 人文情怀。 D.作为涌现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新兴业态,分享经济正加快驱动多方面 的革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大海行了船 乔显德 由于当兵与工作的经历,我与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泰国、香港、上海、南海、 渤海等海域都坐过船,也就对坐船感触颇深,久积脑海。海船在浩瀚大海里昼夜 不停地航行,有时风平浪静,坐在船上感到安安稳稳,舒舒服服;有时顺风顺水, 坐在船上觉得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有时风起浪高,坐在船上就感到颠颠簸簸, 战战兢兢。船上的生活就这样度过,然后船停靠在码头,我们上了岸。 大海行船,有的定下了远大的目标,也就是目的地,还经过反复考察、精密测算 建立了准确的航线,作为航行的指南。在这条航线中还有一个个小目标,也就是 航标。沿着这些航标、这条航线扬帆起航,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待完成了一个 个小目标,再向大的目标、更大的目标奋进,这样走出的是胜利者的轨迹,最终 到达理想的彼岸;有的没有远大的目标和方向,甚至没有近距离的小目标,也没 有科学的航线,随波逐流,走到哪算哪,走出的是杂乱无章的航海轨迹,白白耗 掉了许多资源不说,往往在中途就被风浪掀翻,或者触礁沉没。 大海行船有时会坐上顺风船,或者赶上季节性洋流,顺风顺水,乘风破浪,船行 驶得自然就快。坐在这样的船上,感到一日千里,淋漓酣畅;有时也会坐逆风船、 逆流船,要经受风浪海流的阻碍,迎风而上,劈波斩浪。如果纯逆风,船就不能 直线行驶,还要转舵换舷,只能走大“之”字形路线,这样,船自然就行驶缓慢。 当年从部队回乡探亲,我选择了从上海到青岛的客船。我清晰地记得,坐顺风船 时,一路如行云流水,畅通无阻,只行了二十四个小时。返回时,遇上了逆风, 路上船体晃晃悠悠,冲冲撞撞,有时候还得绕路前行,一共用了二十八个多小时, 这多走的四个多小时显得特别漫长。上岸后,刚好超出了正常的假期,向连部写 材料说明原因,这前前后后又花了一两个小时。正是应验了那句古话:一步慢, 步步慢 在茫茫的大海上行船,前路艰险而且始终充满着未知,有时会碰到惊涛骇浪,有 时会遭遇弥天大雾,还有时会发生机器故障……前些年,我在烟台至大连的茫茫 海上,曾遭遇过风浪的袭击,龙卷风掀起滔天巨浪,客船瞬间剧烈震荡,突发癫 痫似的摇来晃去。打开舱门,看到有的旅客直趴在地上,像黑暗中躲避危险、屏
息以待的甲壳虫,惊吓过度,行为滑稽;有几位勇敢且健壮的青年扶着墙壁,能 勉勉强强、跌跌撞撞地踉跄几步。只有船上的工作人员气定神闲,安之若素。更 让我惊讶的是为了观察龙卷风的走向,一位水手身系安全索,竟然冲上甲板,立 在船头,岿然不动… 坐在船上,前路永远是个未知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受艰险和大风大浪的侵 扰。有的人不惧风浪,有搏击风浪的勇气,毅然迎着风口浪尖,“任凭风浪起 稳坐钓鱼船”,成为战胜风浪的勇士。而有的人就为难发愁了,就沮丧了,就意 志消沉了,就惧怕了,就妥协了,就止步不前了,这样,必然成为大风大浪中的 弱者,成为人生的失败者 大海行船,每艘船所选择的目标不同,驶出了不同的海上航程;人行于世,每个 人所经历的的风浪、波折不同,展现了不同的人生风采 而你,可以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先点出“我”与船的不解之缘,然后使用排比句和大量的叠词, 概写了乘坐海船时的三种不同感受 B.海船在纯逆风的情况下不能直线行驶,只能走大“之”字形迁回路线,文章 以此讽刺了那些不敢直面困难的人。 C.文章第四段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人们面对风浪袭击时的不同表现,赞美 了不惧风浪、搏击风浪的海员们。 D.文章围绕大海行船选择恰当的材料,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 达方式,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5.作者笔下的“大海行船”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5分 6.本文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最后一段却改用第二人称,你如何看待这种人 称上的变化?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 志,这样的人方可谓之“成人”。中国古代男子满20岁行冠礼,女子满15岁行 笄礼,行礼后,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 务和责任,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 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 引导公民提高道德修养。2000年,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也 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规范18岁“成人 节”仪式,以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所特有的庄重感转 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章正《代表委员建言:立法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 材料二: 在孩子16岁时,英国家长一般会为他(她)举办庆祝成年的仪式,就是“成人 礼”。笔者曾参加一个在祖辈安息地举行的成人礼。一阵音乐过后,年轻的主角
息以待的甲壳虫,惊吓过度,行为滑稽;有几位勇敢且健壮的青年扶着墙壁,能 勉勉强强、跌跌撞撞地踉跄几步。只有船上的工作人员气定神闲,安之若素。更 让我惊讶的是为了观察龙卷风的走向,一位水手身系安全索,竟然冲上甲板,立 在船头,岿然不动…… 坐在船上,前路永远是个未知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受艰险和大风大浪的侵 扰。有的人不惧风浪,有搏击风浪的勇气,毅然迎着风口浪尖,“任凭风浪起, 稳坐钓鱼船”,成为战胜风浪的勇士。而有的人就为难发愁了,就沮丧了,就意 志消沉了,就惧怕了,就妥协了,就止步不前了,这样,必然成为大风大浪中的 弱者,成为人生的失败者。 大海行船,每艘船所选择的目标不同,驶出了不同的海上航程;人行于世,每个 人所经历的的风浪、波折不同,展现了不同的人生风采 而你,可以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先点出“我”与船的不解之缘,然后使用排比句和大量的叠词, 概写了乘坐海船时的三种不同感受。 B.海船在纯逆风的情况下不能直线行驶,只能走大“之”字形迂回路线,文章 以此讽刺了那些不敢直面困难的人。 C.文章第四段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人们面对风浪袭击时的不同表现,赞美 了不惧风浪、搏击风浪的海员们。 D.文章围绕大海行船选择恰当的材料,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 达方式,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5.作者笔下的“大海行船”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5 分) 6.本文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最后一段却改用第二人称,你如何看待这种人 称上的变化?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 志,这样的人方可谓之“成人”。中国古代男子满 20 岁行冠礼,女子满 15 岁行 笄礼,行礼后,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 务和责任,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 1994 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 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 2001 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 引导公民提高道德修养。2000 年,浙江省把每年 12 月 9 日定为 18 岁“成人节”,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也 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 2018 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规范 18 岁“成人 节”仪式,以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所特有的庄重感转 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章正《代表委员建言:立法规范 18 岁“成人节”仪式》) 材料二: 在孩子 16 岁时,英国家长一般会为他(她)举办庆祝成年的仪式,就是“成人 礼”。笔者曾参加一个在祖辈安息地举行的成人礼。一阵音乐过后,年轻的主角
神情严肃地面朝着祖辈的墓碑,聆听父亲讲述家族发展史:“我们家积累的这些 财富,都是祖祖辈辈辛苦打拼得来的,你已经成年,要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努 力拼搏,为整个家族争光。”随即,伯叔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共同的话题,最 后年轻的主角也发表了“成人誓言”。笔者的一位朋友也对他的成人礼记忆犹 新:父母只给他买了往返法国和英国的船票,而他在法国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不 同的餐馆、夜总会或城市环卫部门打工 (摘编自曾祥伍《在英国参加成人礼》) 材料三 “成人礼”前后学生思想情感变化情况 孝敬父母 敬爱老师 关爱他人 报效社会 m 热爱国家 0% 2 60% 8 口礼前■礼后 (摘编自沈慧《“成人礼”前后学生思想情感变化情况调査》) 材料四: 2016年6月9日,安徽省教育厅、相关市区县教育局及高中的负责人观摩了省 内某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活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 校也派出代表出席活动。该活动共有四个篇章:拼搏、成人、感恩、飞翔。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千余名毕业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步入校园,沿着呈现从呱呱坠地 到咿呀学语、从活泼可爱到风华正茂的18年生活轨迹照片的长廊步入典礼会场
神情严肃地面朝着祖辈的墓碑,聆听父亲讲述家族发展史:“我们家积累的这些 财富,都是祖祖辈辈辛苦打拼得来的,你已经成年,要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努 力拼搏,为整个家族争光。”随即,伯叔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共同的话题,最 后年轻的主角也发表了“成人誓言”。笔者的一位朋友也对他的成人礼记忆犹 新:父母只给他买了往返法国和英国的船票,而他在法国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不 同的餐馆、夜总会或城市环卫部门打工。 (摘编自曾祥伍《在英国参加成人礼》) 材料三: (摘编自沈慧《“成人礼”前后学生思想情感变化情况调查》) 材料四: 2016 年 6 月 9 日,安徽省教育厅、相关市区县教育局及高中的负责人观摩了省 内某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活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 校也派出代表出席活动。该活动共有四个篇章:拼搏、成人、感恩、飞翔。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千余名毕业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步入校园,沿着呈现从呱呱坠地 到咿呀学语、从活泼可爱到风华正茂的 18 年生活轨迹照片的长廊步入典礼会场
“我宣誓,从今天开始,我以孝心对父母,以诚心待他人,以热心对社会,以忠 心对国家;我宣誓,从今天开始,在新的起点我将更加努力!因为有我,人民将 更加幸福;因为有我,家园将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祖国将更加昌盛“……”千 余名学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宣誓他们己经成人,将肩负起社会责任。礼毕,学 生们纷纷将鲜花献给身边的家长,并与家长紧紧拥抱。 (摘编自《合肥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示范活动纪实》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圣孔子认为“成人”应该在危难、财利等面前仍然不忘道义和担当,能够 在困顿之中坚守人生志向。 B.《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立法形式明确要 求各地举办成人仪式活动。 C.我国的“成人节”仪式应该和公民意识教育以及国家观念教育相结合,从而 给学生成长提供精神动力。 D.成人礼的宣誓词能够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增强学生对 家园和国家的奉献意识 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传统文化对“成人”十分关注,不仅理论上有所阐发,而且“成人礼” 活动从古至今延续不断。 B.“成人节”早已在许多地方通过各种形式确定下来,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现 了“成人节”省级立法。 C.“成人礼”不仅是仪式,更是具有实质意义的要求,公民在成人之后应当具 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D.“成人礼”不应该只是学校单方面举办的活动,更应该得到来自政府相关部 门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9.中英两国当代的“成人礼”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士奇,泰和人。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 王叔英复以史才荐。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永乐五年,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 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帝阅无士奇名,召问。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 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令受否来可知且物微当无他度”帝遽命毁籍。六 年,帝北巡,命与蹇义、黄淮留辅太子。太子喜文辞,王汝玉以诗法进。士奇曰: “殿下当留意六经,暇则观两汉诏令。诗小技,不足为也。”太子称善。初,帝 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既而不得立,怨望。帝又怜赵 王年少,宽异之。由是两王合而间太子,帝颇心动。九年还南京,召士奇问监国 状。士奇以孝敬对,且曰:“殿下天资高,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帝悦。 十二年,帝北征。士奇仍辅太子居守。汉王谮太子益急。帝还,以迎驾缓,尽征 东宫官黄淮等下狱。士奇后至,宥之。行在诸臣交章劾士奇不当独宥,遂下锦衣 卫狱,寻释之。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初,帝监国时,甚憾御 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 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帝怒,降一官。士奇为 白其罔,得复秩。又大理少卿弋谦以言事得罪。士奇曰:“谦应诏陈言。若加之
“我宣誓,从今天开始,我以孝心对父母,以诚心待他人,以热心对社会,以忠 心对国家;我宣誓,从今天开始,在新的起点我将更加努力!因为有我,人民将 更加幸福;因为有我,家园将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祖国将更加昌盛“……”千 余名学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宣誓他们已经成人,将肩负起社会责任。礼毕,学 生们纷纷将鲜花献给身边的家长,并与家长紧紧拥抱。 (摘编自《合肥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示范活动纪实》)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先圣孔子认为“成人”应该在危难、财利等面前仍然不忘道义和担当,能够 在困顿之中坚守人生志向。 B.《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立法形式明确要 求各地举办成人仪式活动。 C.我国的“成人节”仪式应该和公民意识教育以及国家观念教育相结合,从而 给学生成长提供精神动力。 D.成人礼的宣誓词能够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增强学生对 家园和国家的奉献意识。 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传统文化对“成人”十分关注,不仅理论上有所阐发,而且“成人礼” 活动从古至今延续不断。 B.“成人节”早已在许多地方通过各种形式确定下来,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现 了“成人节”省级立法。 C.“成人礼”不仅是仪式,更是具有实质意义的要求,公民在成人之后应当具 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D.“成人礼”不应该只是学校单方面举办的活动,更应该得到来自政府相关部 门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9.中英两国当代的“成人礼”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杨士奇,泰和人。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 王叔英复以史才荐。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永乐五年,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 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帝阅无士奇名,召问。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 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令受否来可知且物微当无他度”帝遽命毁籍。六 年,帝北巡,命与蹇义、黄淮留辅太子。太子喜文辞,王汝玉以诗法进。士奇曰: “殿下当留意六经,暇则观两汉诏令。诗小技,不足为也。”太子称善。初,帝 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既而不得立,怨望。帝又怜赵 王年少,宽异之。由是两王合而间太子,帝颇心动。九年还南京,召士奇问监国 状。士奇以孝敬对,且曰:“殿下天资高,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帝悦。 十二年,帝北征。士奇仍辅太子居守。汉王谮太子益急。帝还,以迎驾缓,尽征 东宫官黄淮等下狱。士奇后至,宥之。行在诸臣交章劾士奇不当独宥,遂下锦衣 卫狱,寻释之。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初,帝监国时,甚憾御 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 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帝怒,降一官。士奇为 白其罔,得复秩。又大理少卿弋谦以言事得罪。士奇曰:“谦应诏陈言。若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