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民经济 核算理论 ●一、 两种不同的核算体系 ·二、SNA体系简介 ·三、GNP及其核算方法 ·四、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 。五、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六、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二章 国民经济 核算理论 ⚫ 一、两种不同的核算体系 ⚫ 二、SNA体系简介 ⚫ 三、GNP及其核算方法 ⚫ 四、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 ⚫ 五、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 六、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两种不同的 核算体系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含义 2、生产的含义: (1)综合性生产 (2)限制性生产 (3)市场型生产 3、市场性生产 国名经济帐户体系,简称为 SNA 4、限制性生产—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为 MPS 5、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过程
一、两种不同的 核算体系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含义 2、生产的含义: (1)综合性生产 (2)限制性生产 (3)市场型生产 3、市场性生产——国名经济帐户体系,简称为 SNA 4、限制性生产——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为 MPS 5、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过程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的发展过程 1 (1952年一1984年),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MPS)。 (1985年一1992年),MPS和SNA两种核算体系共存阶 2 段。 3 (1993年至今),取消MPS、采用SNA基本核算框架、 核算原则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建立中国新国民经 济核算体系的时期,也可称之为与国际接轨时期。以联 合国1993年SNA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设计 和编制了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投入产出表、资金 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一套国民经济 循环帐户,同时取消了MPS的国民收入等有关指标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的发展过程 1(1952年—1984年),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MPS)。 2(1985年—1992年),MPS和SNA两种核算体系共存阶 段。 3(1993年至今),取消MPS、采用SNA基本核算框架、 核算原则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建立中国新国民经 济核算体系的时期,也可称之为与国际接轨时期。以联 合国1993年 SNA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设计 和编制了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投入产出表、资金 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一套国民经济 循环帐户,同时取消了 MPS的国民收入等有关指标
二、SNA体系简介 O1、SNA ·2、SNA核算方式 。帐户法、矩阵法、图示法 。3、SNA国民收入的概念 。国民生产、国民收入 。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总产出与增加值 。生产性非市场交易与非生产性市场交易 4、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国民收入/物价指数 =潜在国民收入 。5、“奥肯定律” 6、SNA国民收入综合指标
二、SNA体系简介 ⚫ 1、SNA ⚫ 2、SNA核算方式 ⚫ 帐户法、矩阵法、图示法 ⚫ 3、 SNA国民收入的概念 ⚫ 国民生产、国民收入 ⚫ 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 总产出与增加值 ⚫ 生产性非市场交易与非生产性市场交易 ⚫ 4、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国民收入/物价指数 ⚫ =潜在国民收入 ⚫ 5、“奥肯定律” ⚫ 6、SNA国民收入综合指标
国民经济部门划分 国民经济 家庭 企业 政府 外国部门
国民经济部门划分 国民经济 家庭 企业 政府 外国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