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讲稿 一、 命题的指导思想 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记忆、理解、掌 握程度及基本技能的运用。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题型 本课程考试的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可以携带 计算器。题型如下: 1.,选择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回答这一问题时要求准确无误。约占15%左右。 2.判断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回答这一问题要求先判断正误,然后分析。约占15%左右。 3.,名词解释:检查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考试中的名词 以基本概念、重点概念、中心概念为主。所谓基本概念或重 点概念、中心概念是指在经济学的某一领域中有相当大的涵 盖和解释能力的概念。回答时要求简明扼要,不必要过多解 释,要抓住概念的实质,一语道破。有些名词可能包括其构 成要素及显著特征。约占20%左右
2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讲稿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记忆、理解、掌 握程度及基本技能的运用。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题型 本课程考试的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可以携带 计算器。题型如下: 1.选择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回答这一问题时要求准确无误。约占15%左右。 2.判断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回答这一问题要求先判断正误,然后分析。约占15%左右。 3.名词解释:检查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考试中的名词 以基本概念、重点概念、中心概念为主。所谓基本概念或重 点概念、中心概念是指在经济学的某一领域中有相当大的涵 盖和解释能力的概念。回答时要求简明扼要,不必要过多解 释,要抓住概念的实质,一语道破。有些名词可能包括其构 成要素及显著特征。约占20%左右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讲稿 4. 简答题:检查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回答 这一类问题时,要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对该题所涉及的 要点要叙述全面、完整、准确。同时对每个要点要作简要解 释。约占25%左右。 5.计算题:检查学生对宏微观经济学原理的运用程度。回 答时要求列出答题步骤和计算公式。约占10%左右。 6.论述题:检查对宏观经济学的重点理论、重点原理的掌 握程度。这类问题有两种:一种为深入阐述题,通过对比分 析,说明问题的实质,回答时要求首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 心概念,然后阐述问题的基本要点,要点要完整、全面,分 析时要有条理、要清楚;一种为联系实际题,回答时要求首 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理论要点,从而给 出理论的全貌;其次联系实际时理论要点与现实要扣得准确 适当。要避免所涉及的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最后能根 据要点联系实际得出小结。约占15%左右
3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讲稿 4.简答题:检查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回答 这一类问题时,要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对该题所涉及的 要点要叙述全面、完整、准确。同时对每个要点要作简要解 释。约占25%左右。 5.计算题:检查学生对宏微观经济学原理的运用程度。回 答时要求列出答题步骤和计算公式。约占10%左右。 6.论述题:检查对宏观经济学的重点理论、重点原理的掌 握程度。这类问题有两种:一种为深入阐述题,通过对比分 析,说明问题的实质,回答时要求首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 心概念,然后阐述问题的基本要点,要点要完整、全面,分 析时要有条理、要清楚;一种为联系实际题,回答时要求首 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理论要点,从而给 出理论的全貌;其次联系实际时理论要点与现实要扣得准确、 适当。要避免所涉及的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最后能根 据要点联系实际得出小结。约占15%左右
简答题和判断题: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解决那些经济问题 该问题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实现那些宏观经济 政策目标?"等的提法虽有不同,但所要求的 回答大体是一致的。若按本题,则可这样回 答: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闲置问题,使产 出达到潜在水平;从长期看,应使经济减少 波动,实现稳定均衡增长;宏观经济学还要 研究怎样实现物价稳定;若考虑开放经济, 则还要研究怎样兼顾实现国内目标和改善国 际收支
4 调整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的政策 简答题和判断题: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解决那些经济问题? 该问题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实现那些宏观经济 政策目标?"等的提法虽有不同,但所要求的 回答大体是一致的。若按本题,则可这样回 答: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闲置问题,使产 出达到潜在水平;从长期看,应使经济减少 波动,实现稳定均衡增长;宏观经济学还要 研究怎样实现物价稳定;若考虑开放经济, 则还要研究怎样兼顾实现国内目标和改善国 际收支
2、宏观经济学为何采用总量分析方法? 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对应。宏观经济学以总量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 经济萧条是一个总量经济问题。就是说,不是一些部门萧条,一些部门 繁荣,而是各个部门都萧条,都出现了开工不足、工厂倒闭、工人大量 失业这些现象。通货膨胀也是一个总量经济问题。在发生通货膨胀的时 候,往往不是一些部门价格上涨,一些部门价格下跌,而是几乎各个部 门价格都上涨,当然上涨的比率不一定完全一致。既然问题出在总量上, 就必须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来研究这些总量经济问题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为了把总量问题考察清楚,必须暂时撇开结构问题,单纯地考察总量问 题。当然,这不是说,一个具体的总量经济问题不包含任何结构因素。 例如,某部门相对落后,形成"瓶颈",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 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制约总量的问题。再如,通货膨胀时,各部门价格上 涨的比率并不一致。这说明总量中包含着结构问题。当宏观经济学撇开 结构问题而单纯地研究总量经济问题时,它实际上是在说:即使当不存 在结构问题时,总量问题依然存在。那么,当存在结构问题时,总量问 题是否存在呢?当然存在,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总量问题是以一种叠 加的、复合的、变形的面貌出现。和单纯的时候相比,己经不大容易看 清楚了。这就说明,当作一般性研究时,必须把总量问题和结构问题分 开,分别进行研究;当研究一个具体经济问题时,必须尽可能考虑多方 面因素,综合地进行研究
5 2、宏观经济学为何采用总量分析方法? 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对应。宏观经济学以总量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 经济萧条是一个总量经济问题。就是说,不是一些部门萧条,一些部门 繁荣,而是各个部门都萧条,都出现了开工不足、工厂倒闭、工人大量 失业这些现象。通货膨胀也是一个总量经济问题。在发生通货膨胀的时 候,往往不是一些部门价格上涨,一些部门价格下跌,而是几乎各个部 门价格都上涨,当然上涨的比率不一定完全一致。既然问题出在总量上, 就必须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来研究这些总量经济问题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为了把总量问题考察清楚,必须暂时撇开结构问题,单纯地考察总量问 题。当然,这不是说,一个具体的总量经济问题不包含任何结构因素。 例如,某部门相对落后,形成"瓶颈",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 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制约总量的问题。再如,通货膨胀时,各部门价格上 涨的比率并不一致。这说明总量中包含着结构问题。当宏观经济学撇开 结构问题而单纯地研究总量经济问题时,它实际上是在说:即使当不存 在结构问题时,总量问题依然存在。那么,当存在结构问题时,总量问 题是否存在呢?当然存在,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总量问题是以一种叠 加的、复合的、变形的面貌出现。和单纯的时候相比,已经不大容易看 清楚了。这就说明,当作一般性研究时,必须把总量问题和结构问题分 开,分别进行研究;当研究一个具体经济问题时,必须尽可能考虑多方 面因素,综合地进行研究
3.宏观经济学为什么侧重于流量分析? 在宏观经济学中,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都是必要的,但侧重 于流量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宏观经济学最初的研究重点是 经济萧条问题。凯恩斯认为,经济萧条是一种短期现象,其 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即这一段时期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 必须研究,为什么这一段时期总需求不足,而这正是流量分 析。侧重于流量分析的做法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认识,即认为 经济萧条与该经济体系在长时期积累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存 量并不具有重要的联系,问题只是出在短期总需求不足。这 种认识当然不一定正确,但却可以使分析变得相对简单。因 此,从认识论上说,这种分析上的侧重是可取的。当然,更 进一步的研究还必须考虑存量因素。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 和经济增长的研究非常注重对存量的分析。显然,对这些长 期经济问题的研究是不能撇开存量因素的
6 3.宏观经济学为什么侧重于流量分析? 在宏观经济学中,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都是必要的,但侧重 于流量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宏观经济学最初的研究重点是 经济萧条问题。凯恩斯认为,经济萧条是一种短期现象,其 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即这一段时期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 必须研究,为什么这一段时期总需求不足,而这正是流量分 析。侧重于流量分析的做法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认识,即认为 经济萧条与该经济体系在长时期积累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存 量并不具有重要的联系,问题只是出在短期总需求不足。这 种认识当然不一定正确,但却可以使分析变得相对简单。因 此,从认识论上说,这种分析上的侧重是可取的。当然,更 进一步的研究还必须考虑存量因素。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 和经济增长的研究非常注重对存量的分析。显然,对这些长 期经济问题的研究是不能撇开存量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