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卷第6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46No.62006年11月Nov.2006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刘昀献1.2(1.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2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上海201204)摘要:资本主义的历史是一部波澜起伏、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运动史。在其自身基本矛盾的推动下,它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目前处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控制国际生产、国际投资、国际市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资本主义,是走向世界社会主义的末级台阶。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二是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三是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正在形成全球寡头垒断市场:四是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更加高级化;五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的全球霸权。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主义还没有成熟到能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地步,因而必须树立共存、团结、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新理念,倡导构建和谐世界,在和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走向强盛。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历史定位:国际断:基本特征中图分类号:D0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42(2006)06-0027-08主义阶段。5(P464)笔者是第二种观点的一个倡导者和当代资本主义究竞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制度还有多大发展空间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关系到我支持者,在2001年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们党对所处时代方位的认识,关系到党如何认识和处思考》6]一文中,曾提出了对国际断资本主义的初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外交方针政策。步看法。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尚未有以马克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大多数人都认识到自20世纪50思主义的观点对当代资本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历史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资本主义已定位及其基本特征进行周详的阐述的论著,本文拟对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对这种变化的性质和资本主义当此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今所处的发展阶段的看法,则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绘。一、当代资本主义处于国际垒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学者多使用“新资本主义”“后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这些含义较为模糊的称谓。中国学术界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社会制度的更迭往往则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资本主义是以百年乃至千年来计算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社会上依次更替的社会制度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结构大有变化,国家政府的社会职能和全球各国的竞进步性。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存在阶争与协作大为增强,社会主义因素逐步增长,当代资段对立的社会制度,在它存在的合理性和自身历史进本主义处于社会资本主义阶段。2第二种观点认为,步性消失之前必然会经历一个产生、发展,并逐步灭随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亡的漫长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是资产阶导力量,国际垄断资本控制了国际投资、国际市场的级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出卖劳动力。只要这一生主导权,当代资本主义处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产关系不改变,资本主义仍旧是资本主义,不管它的段。[3](P98)[4](F70)第三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与列形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然而,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宁当年的阐述没有实质变化,仍然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不但包含其制度层面,也包含着体制层面。这后一层收稿日期:2006-06-1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资本主义新变化与社会主义必然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01AKS001)作者简介:刘昀献(1956-),男,河南汝州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教授。273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m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 46 卷 第 6 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46 No. 6 2006 年 11 月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Nov. 2006 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 刘 昀 献1 ,2 (11 华中科技大学 哲学系 ,湖北 武汉 430074 ; 21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科研部 ,上海 201204) 摘 要 : 资本主义的历史是一部波澜起伏、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运动史。在其自身基本矛盾的推 动下 ,它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目前处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控制国际生产、国际投资、国际市场 ,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 压迫和经济剥削的资本主义 ,是走向世界社会主义的末级台阶。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五个方面。一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二是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 ;三是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正在形成全球寡头垄断市场 ;四是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更加高级化 ;五是以美 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的全球霸权。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社 会主义还没有成熟到能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地步 ,因而必须树立共存、团结、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新 理念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 ,在和谐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走向强盛。 关键词 : 当代资本主义 ;发展阶段 ;历史定位 ;国际垄断 ;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 : D033.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5242 (2006) 06 - 0027 - 08 收稿日期 :2006 - 06 - 16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资本主义新变化与社会主义必然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01A KS001) 作者简介 :刘昀献(1956 - ) ,男 ,河南汝州人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教授。 当代资本主义究竟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 制度还有多大发展空间 ,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关系到我 们党对所处时代方位的认识 ,关系到党如何认识和处 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外交方针政策。 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大多数人都认识到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 ,世界资本主义已 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对这种变化的性质和资本主义当 今所处的发展阶段的看法 ,则是见仁见智 ,众说纷纭。 西方学者多使用“新资本主义”“、后资本主义”“、晚期 资本主义”这些含义较为模糊的称谓。[1 ] 中国学术界 则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由于资本主义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社会 结构大有变化 ,国家政府的社会职能和全球各国的竞 争与协作大为增强 ,社会主义因素逐步增长 ,当代资 本主义处于社会资本主义阶段。[2 ] 第二种观点认为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 导力量 ,国际垄断资本控制了国际投资、国际市场的 主导权 ,当代资本主义处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 段。[3 ] ( P98) [4 ] (P70) 第三种观点认为 ,当代资本主义与列 宁当年的阐述没有实质变化 ,仍然处于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阶段。[5 ] (P464) 笔者是第二种观点的一个倡导者和 支持者 ,在 2001 年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 思考》[6 ]一文中 ,曾提出了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初 步看法。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尚未有以马克 思主义的观点对当代资本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历史 定位及其基本特征进行周详的阐述的论著 ,本文拟对 此作一探讨 ,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一、当代资本主义处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 ,社会制度的更迭往往 是以百年乃至千年来计算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历史 上依次更替的社会制度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 进步性。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存在阶 段对立的社会制度 ,在它存在的合理性和自身历史进 步性消失之前必然会经历一个产生、发展 ,并逐步灭 亡的漫长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是资产阶 级占有生产资料 ,雇佣工人出卖劳动力。只要这一生 产关系不改变 ,资本主义仍旧是资本主义 ,不管它的 形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然而 ,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不但包含其制度层面 ,也包含着体制层面。这后一层 27
面相比之下更具变动性更容易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影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以电机的发明和问而不断变化,由此便使资本主义的发展区分出不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从蒸气的阶段来。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内燃机化学工业、钢铁技术等资本主义的历史是一部波澜起伏、不断变化的社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会运动史。如同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本主义除非与此同时,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主要现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不断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生产的不断发展到私人垄断阶段。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并走向成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熟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生产力出现飞跃性发展,市动这就是资本主义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世代的地场机制为垒断组织操纵,垄断取代了自由竞争,私人方。M7)(P275)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史,如果从1640年英垒断成为社会经济结构的主体;资本社会化程度提国资产阶价级革命算起.已有360多年了。在这360多高大量的资本输出促进了生产和资本国际化:世界年中,它的演变与发展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基本矛盾领土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形成了以殖民体系为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大体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格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46-1974)义四个阶段。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主义制度,是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私人垒断资本主义的时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产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它解放了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生了。但是,它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社会财富。资本主义的四个发展阶段伴随看四次科技革命,资本的扩张推动着资本主义的改革和体制创位,则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是资本主义与新,资本主义的改革和体制创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社会主义共存、斗争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以供了动力机制和制度支持但资本的私人属性决定了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它的历史局限性,因而资本主义如同历史上相继更替D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电子化时代,生产的自动化和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创造了的社会制度一样,也要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1640-1871)薪新的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是以自由竞20多年生产的产品,超过了过去200多年生产的产品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时代。在整个资本主义生命史的总和。1948年至1973年,世界工业增长了353%。中,这是一个不成熟的初级阶段,也是资本主义的上因此,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世界经济的黄金时代”。升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与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国家对社会初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经济的调节作用日益加大,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实现了自然力代替人力的变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垒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国家的革,导致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蓬勃兴起和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性变革,使人类从工场手工业进入机器大工业时经济作用大大加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一切部期,欧美发达国家普遍确立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生门,以保障垒断资本的最大利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稳产方式。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主要表定。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来看,国有成分有所扩大,这种现象在西欧最为明显,1972年国有成分在国现为:自由竞争占据主导地位工业资本占统治地位,商品输出是对外输出的主要形式在对殖民地进行经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奥地利为35%、法国为33%、济掠夺的同时,开始了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和占领。自意大利为30%、美国为29%。当然,在垒断资本主义由竞争一方面刺激了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掌握政权的情况下,国家所有制只能为垒断资产阶级率的积极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服务,从分配形式来看,国家通过预算,系统地、集中成了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日地掌握了很大一部分国民收入大规模地进行国民收趋严重。竞争的结果是大资本吞并小资本,使生产和入再分配这一份额大都占整个国民收入的1/4到资本日益集中,从而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必1/3。当然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也是有利于资产阶级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国家通过订货、收购、津贴、利息等方式使断集(二)私人断资本主义阶段(1872-1945)团的利润成倍增长:从各阶级和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被垒来看,国家的“调控”作用日益增强,对劳资关系的干断所代替,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私人垄断预越来越多。他们还从垄断组织的利益出发引导国28D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m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net
面相比之下更具变动性 ,更容易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影 响而不断变化 ,由此便使资本主义的发展区分出不同 的阶段来。 资本主义的历史是一部波澜起伏、不断变化的社 会运动史。如同马克思恩格斯所说“: 资本主义除非 对生产工具 ,从而对生产关系 ,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 不断进行革命 ,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 .生产的不断 变革 ,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 ,永远的不安定和变 动 ,这就是资本主义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世代的地 方。”[7 ] (P275) 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史 ,如果从 1640 年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 ,已有 360 多年了。在这 360 多 年中 ,它的演变与发展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基本矛盾 的推动下 ,资本主义大体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 义四个阶段。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主义制度 ,是人 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它解放了生产力 ,创造了巨大的 社会财富。资本主义的四个发展阶段伴随着四次科 技革命 ,资本的扩张推动着资本主义的改革和体制创 新 ,资本主义的改革和体制创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 供了动力机制和制度支持 ,但资本的私人属性决定了 它的历史局限性 ,因而资本主义如同历史上相继更替 的社会制度一样 ,也要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1640 - 1871) 从 17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 70 年代 ,是以自由竞 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时代。在整个资本主义生命史 中 ,这是一个不成熟的初级阶段 ,也是资本主义的上 升时期。在这一时期中 ,从 18 世纪中后期到 19 世纪 初 ,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 技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实现了自然力代替人力的变 革 ,导致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蓬勃兴起和交通运输业的 革命性变革 ,使人类从工场手工业进入机器大工业时 期 ,欧美发达国家普遍确立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主要表 现为:自由竞争占据主导地位 ,工业资本占统治地位 , 商品输出是对外输出的主要形式 ,在对殖民地进行经 济掠夺的同时 ,开始了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和占领。自 由竞争一方面刺激了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 率的积极性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造 成了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日 趋严重。竞争的结果是大资本吞并小资本 ,使生产和 资本日益集中 ,从而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必 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872 - 1945)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被垄 断所代替 ,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即私人垄断 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一时期 ,发生了以电机的发明和 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使人类从蒸气 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 ,内燃机、化学工业、钢铁技术等 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 ,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 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主要现象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 发展到私人垄断阶段。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并走向成 熟的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生产力出现飞跃性发展 ;市 场机制为垄断组织操纵 ,垄断取代了自由竞争 ,私人 垄断成为社会经济结构的主体;资本社会化程度提 高 ,大量的资本输出促进了生产和资本国际化;世界 领土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 ,形成了以殖民体系为 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格局。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46 - 1974)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转变 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时候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产 生了。但是 ,它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 位 ,则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是资本主义与 社会主义共存、斗争的时期。在这一时期 ,发生了以 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 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电子化 时代 ,生产的自动化和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 ,创造了 崭新的巨大的劳动生产率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 20 多年生产的产品 ,超过了过去 200 多年生产的产品 的总和。1948 年至 1973 年 ,世界工业增长了 353 %。 因此 ,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世界经济的黄金时代”。 与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国家对社会 经济的调节作用日益加大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 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 本特点是: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 ,国家的 经济作用大大加强 ,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一切部 门 ,以保障垄断资本的最大利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稳 定。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来看 ,国有成分有所扩 大 ,这种现象在西欧最为明显 ,1972 年国有成分在国 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奥地利为 35 %、法国为 33 %、 意大利为 30 %、美国为 29 %。当然 ,在垄断资本主义 掌握政权的情况下 ,国家所有制只能为垄断资产阶级 服务;从分配形式来看 ,国家通过预算 ,系统地、集中 地掌握了很大一部分国民收入 ,大规模地进行国民收 入再分配 ,这一份额大都占整个国民收入的 1/ 4 到 1/ 3。当然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也是有利于资产阶级 的 ,国家通过订货、收购、津贴、利息等方式使垄断集 团的利润成倍增长 ;从各阶级和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 来看 ,国家的“调控”作用日益增强 ,对劳资关系的干 预越来越多。他们还从垄断组织的利益出发引导国 28
家经济的发展,调解各个垄断组织之间的矛盾,避免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国际断资本国民经济失调。但即使在这一阶段,生产过剩的周期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五个方面。性经济危机,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危机依然存在。(一)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四)国际垒断资本主义阶段(1975-)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定义,跨国公司资本主义的繁荣与危机总是相伴而生、交替出现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资产,包括工厂、的。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内矿山、销售和其他营业机构的所有企业“典型的跨国外矛盾明显加剧。特别是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公司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厂商以嘉头垄断为主,拥有布停止各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年底又宣布美成亿美元的销售额,其子公司分散在几个国家(P378)跨国公司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结元贬值,以美元为中心的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西方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汇率的波动果,是从事国际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业务,以搜取高频紧而猛烈。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自由化额垒断利润为目的的国际化垄断企业。和资本自由流动受阻。正在西方国家经济陷入动荡跨国公司的原始形态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英的时候,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国东印度公司。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的出现则大幅度提高油价,这使依赖石油进口的资本主义国家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情。1863年,德国的弗里的生产成本大增触发了1973-1975年的世界经济法里克·拜耳化学公司在科隆建立公司,两年后购危机。这次危机席卷所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买了美国纽约州爱尔班尼的苯胺工厂的股份,然后将仅动摇了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中的“正统地位”而其吞并为分厂:1866年瑞典的阿佛列·诺贝尔公司且暴露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理论与政策的严重弊端。在德国的汉堡开办了一家炸药分厂,1867年,美国的随后,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抛弃了凯恩斯主义,胜家缝纫机公司在英国的格拉斯哥建立了一家工厂,从而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批跨国公司。19世纪转而实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与政策。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走强,不仅结束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深重的O末20世纪初随看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上资本的巨额过剩和政治上的掠夺、扩张使经济危机,而且在治理凯恩斯主义的后果、帮助发达国家重新走出困境的同时,推动了以微电子技术为标跨国公司渐成气候。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跨国公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兴起。这次科技革命,与美国的新司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其经济实力也十分有限,对国经济革命密切相关均始于石油危机与布雷顿森林体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微不足道。第二三次世界系终结后的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石油危机在客大战后随着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观上要求一场既可以节省能源,又可以节省原材料的本主义的支持下,跨国公司的发展势头日益加快。特产业革命: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引发了大规模的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无论从规模金融创新。这两者的结合导致了新的科技革命和美数量上还是从影响力上来讲,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国新经济的崛起。新科技革命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1》提供的数开始了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计算机据可知2000年跨国公司总数为63312家,国外分支的不断普及全球互联网的出现通讯和计算机技术机构数量为821818家,国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为的“数字化”,以及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156800亿美元。目前,跨国公司的产出已占世界总产的全球化。资本的社会化由国内扩展到全球,当代资值的40%和发达国家总产值的50%,其内部贸易额本主义已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和外部贸易额约占全世界贸易总额的80%控制看主义的新阶段。75%的技术转让,90%的生产技术,8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和90%以上的民用科技研究和开发。跨国二、国际垒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公司在母国的地位和影响大大增强。在美国,三大汽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发达国家的垫车公司基本上控制了国内汽车业,三大网站控制了该断资本向全球扩张,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创造了条行业市场的66%,五大公司已经垄断了美国的车工件,同时,发达国家的政府为垒断公司的全球扩张鸣行业。同时,跨国公司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锣开道,用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手段推进华断资本越来越大,目前世界上100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中,51的全球化从而使国际垄断资本第一次在组织上、技个是跨国公司。1999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值术上、资金上和意识形态上有能力把全世界作为一个(1806亿美元)超过波兰的GNP(1608亿美元),德国一体化单位来管理。进入国际断资本主义阶段,资奔驰汽车公司的产值(1501亿美元)相当手印尼的293C 1994-2009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家经济的发展 ,调解各个垄断组织之间的矛盾 ,避免 国民经济失调。但即使在这一阶段 ,生产过剩的周期 性经济危机 ,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危机依然存在。 (四)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75 - ) 资本主义的繁荣与危机总是相伴而生、交替出现 的。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后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内 外矛盾明显加剧。特别是 1971 年 8 月 15 日 ,美国宣 布停止各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 ,年底又宣布美 元贬值 ,以美元为中心的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际货币 体系瓦解 ,西方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 ,汇率的波动 频繁而猛烈。同时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贸易自由化 和资本自由流动受阻。正在西方国家经济陷入动荡 的时候 ,1973 年 10 月中东战争爆发 ,石油输出国组织 大幅度提高油价 ,这使依赖石油进口的资本主义国家 的生产成本大增 ,触发了 1973 - 1975 年的世界经济 危机。这次危机席卷了所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 仅动摇了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中的“正统地位”,而 且暴露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理论与政策的严重弊端。 随后 ,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抛弃了凯恩斯主义 , 转而实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与政策。新自由主义的 兴起和走强 ,不仅结束了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深重的 经济危机 ,而且在治理凯恩斯主义的后果、帮助发达 国家重新走出困境的同时 ,推动了以微电子技术为标 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兴起。这次科技革命 ,与美国的新 经济革命密切相关 ,均始于石油危机与布雷顿森林体 系终结后的 20 世纪 70 年代后半期。石油危机在客 观上要求一场既可以节省能源 ,又可以节省原材料的 产业革命;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引发了大规模的 金融创新。这两者的结合导致了新的科技革命和美 国新经济的崛起。新科技革命 ,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开始了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 ,计算机 的不断普及 ,全球互联网的出现 ,通讯和计算机技术 的“数字化”,以及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 ,促进了经济 的全球化。资本的社会化由国内扩展到全球 ,当代资 本主义已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 主义的新阶段。 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为发达国家的垄 断资本向全球扩张 ,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创造了条 件;同时 ,发达国家的政府为垄断公司的全球扩张鸣 锣开道 ,用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手段推进垄断资本 的全球化 ,从而使国际垄断资本第一次在组织上、技 术上、资金上和意识形态上有能力把全世界作为一个 一体化单位来管理。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资 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国际垄断资本 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定义 ,跨国公司 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资产 ,包括工厂、 矿山、销售和其他营业机构的所有企业“, 典型的跨国 公司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厂商 ,以寡头垄断为主 ,拥有 成亿 美 元 的 销 售 额 , 其 子 公 司 分 散 在 几 个 国 家”[8 ] (P378) ,跨国公司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结 果 ,是从事国际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业务 ,以攫取高 额垄断利润为目的的国际化垄断企业。 跨国公司的原始形态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初的英 国东印度公司。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的出现则 是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情。1863 年 ,德国的弗里 法里克 ·拜耳化学公司在科隆建立公司 ,两年后 ,购 买了美国纽约州爱尔班尼的苯胺工厂的股份 ,然后将 其吞并为分厂 ;1866 年 ,瑞典的阿佛列 ·诺贝尔公司 在德国的汉堡开办了一家炸药分厂;1867 年 ,美国的 胜家缝纫机公司在英国的格拉斯哥建立了一家工厂 , 从而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批跨国公司。19 世纪 末 20 世纪初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 义 ,经济上资本的巨额过剩和政治上的掠夺、扩张使 跨国公司渐成气候。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跨国公 司的发展还比较缓慢 ,其经济实力也十分有限 ,对国 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微不足道。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 ,随着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发展 ,在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的支持下 ,跨国公司的发展势头日益加快。特 别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 ,跨国公司无论从规模 数量上还是从影响力上来讲 ,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 2001》提供的数 据可知 ,2000 年跨国公司总数为 63312 家 ,国外分支 机构数量为 821818 家 ,国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为 156800 亿美元。目前 ,跨国公司的产出已占世界总产 值的 40 %和发达国家总产值的 50 % ,其内部贸易额 和外部贸易额约占全世界贸易总额的 80 % ,控制着 75 %的技术转让 ,90 %的生产技术 ,80 %以上的对外 直接投资和 90 %以上的民用科技研究和开发。跨国 公司在母国的地位和影响大大增强。在美国 ,三大汽 车公司基本上控制了国内汽车业 ,三大网站控制了该 行业市场的 66 % ,五大公司已经垄断了美国的军工 行业。同时 ,跨国公司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 越来越大 ,目前世界上 100 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中 ,51 个是跨国公司。1999 年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值 (1806 亿美元)超过波兰的 GNP(1608 亿美元) ,德国 奔驰汽车公司的产值 (1501 亿美元) 相当于印尼的 29
GNP1537亿美元)。91(N5》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中起看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前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和第(三)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正在形成全球寡头断三产业都已纳入跨国公司的一体化国际生产流通和市场服务的网络中。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企业兼并,对于国际垄断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从而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作用。一个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共发生过五(二)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次企业兼并浪潮。第一、二次兼并浪潮分别以“横向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兼并”“纵向兼并”为特征先后发生在19世纪末20的投资效益,并拥有对企业和公司的控制权和经营权世纪初和20世纪20年代。它们使西方资本主义完而进行的在国外直接建立企业和公司的投资活动。成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向私人华断阶段的转变。第三国际直接投资不同于国际间接投资和国际灵活投资,次兼并浪潮以“混合兼并”为特征,发生在20世纪五它的投资周期长、风险大,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六十年代它促进了国家型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为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是真实资产,不构成东道国的债企业经营的多元化、跨国化打下了基础。20世纪七务负担。八十年代发生的第四次兼并浪潮,则以跨国公司为推19世纪6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在英国产生;20行全球战略而展开的战略兼并和重组为特征,同时开世纪初,在英法、德、美等国的推动下得到了较大的始有了一定规模的跨国界的企业兼并、收购和整合。发展。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手受战争和世界经济危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第五次兼并浪潮,则是第机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处手低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四次兼并浪潮的深化和扩大特别是大规模的跨国兼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并越来越引人注自。与以往四次大规模的企业兼并着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出现了商品资本、货市相比,这次兼并浪潮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数量多、规模大。全球并购事件在1992年只有1800多起,到资本、生产资本全面国际化的趋势,尤其是生产资本国际流动的规模空前扩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国了1999年达到24万起。全球并购总额,1992年只有O直接投资的流入和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出量急剧扩726亿美元1999年达到了34000亿美元。前四次兼张,大大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并浪潮中比较罕见的几十亿、上百亿的兼并在当代已增长速度。据统计,1973年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是司空见惯。二是全方位。兼并收购几乎遍及所有资总额为2069亿美元,2000年达到10463亿美元。行业其中金融业、通讯业尤为突出。三是跨国界。西方工业七国(美、英、德、法、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不同国籍的巨型跨国公司彼此联姻是20世纪90年1990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为1122.4亿美元代兼并案的一个重要特点。从1992年到1998年,1998年达到3285.9亿美元;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美、英、法、德、日、意大利、加拿大西方工业七国跨国额由1604.8亿美元,增加到4312.4亿美元。对外直并购购买额一直保持在世界总额的70%左右。美国接投资流出额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平均增长速度1990年的跨国并购购买额为216.81亿美元,1998年不仅超过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而且超过对外贸易的达到1374.21亿美元.8年间增加了5.3倍。在跨国增长速度。以1973-1979年为例发达资本主义国兼并中大额的兼并案日益增多。据统计,1999年在家的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为2.1%对外贸易年均增跨国兼并中,兼并总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有109次,长率为4%,而对外直接投资平均增长率达18%。进兼并金额为5007亿美元:兼并金额在100亿美元以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受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上的有10次兼并总额为2205亿美元。近儿年发动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变化,直接投达国家企业的跨国兼并以及美国企业相互兼并的重资增长势头曾一度有所减弱,但其增长率仍然保持在大案例有:英国沃达丰通信公司继收购美国空中联系两位数,如1986-1990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通信公司(兼并金额603亿美元)之后,又兼并德国曼年均增长率为16%。内斯曼公司兼并金额为1850亿美元:德国戴姆勒随看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流出量的迅猛增长,外奔驰汽车公司在兼井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国直接投资流入和流出累计额选创新高。1990年,公司(兼并金额405亿美元)之后,又并购日本三菱汽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累计额为17363.3亿美元,车公司:法国电信公司兼并英国奥兰治电话公司,兼1998年达到40152.6亿美元:同期,全球对外直接投并金额400亿美元;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兼并美国莫资流出累计额由16900.8亿美元增至40657.9亿美比尔石油公司,兼并金额864亿美元,美国在线公司元。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越兼并美国时代华纳公司,兼并金额1830亿美元等30DC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GNP(1537 亿美元) 。[9 ] (P45) 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 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和第 三产业都已纳入跨国公司的一体化国际生产流通和 服务的网络中。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 从而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 国际直接投资 ,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 的投资效益 ,并拥有对企业和公司的控制权和经营权 而进行的在国外直接建立企业和公司的投资活动。 国际直接投资不同于国际间接投资和国际灵活投资 , 它的投资周期长、风险大 ,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 联系在一起 ,形成的是真实资产 ,不构成东道国的债 务负担。 19 世纪 60 年代 ,国际直接投资在英国产生 ;20 世纪初 ,在英、法、德、美等国的推动下得到了较大的 发展。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由于受战争和世界经济危 机的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处于低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 ,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后 ,随 着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出现了商品资本、货币 资本、生产资本全面国际化的趋势 ,尤其是生产资本 国际流动的规模空前扩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国 直接投资的流入和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出量急剧扩 张 ,大大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 增长速度。据统计 ,1973 年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 资总额为 2069 亿美元 , 2000 年达到 10463 亿美元。 西方工业七国(美、英、德、法、日本、意大利、加拿大) 1990 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为 1122. 4 亿美元 , 1998 年达到 3285. 9 亿美元;同期 ,对外直接投资流出 额由 1604. 8 亿美元 ,增加到 4312. 4 亿美元。对外直 接投资流出额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平均增长速度 不仅超过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 ,而且超过对外贸易的 增长速度。以 1973 - 1979 年为例 ,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的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为 2. 1 % ,对外贸易年均增 长率为 4 % ,而对外直接投资平均增长率达 18 %。进 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由于受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 动的影响 ,以及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变化 ,直接投 资增长势头曾一度有所减弱 ,但其增长率仍然保持在 两位数 ,如 1986 - 1990 年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 年均增长率为 16 %。 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流出量的迅猛增长 ,外 国直接投资流入和流出累计额迭创新高。1990 年 ,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累计额为 17363. 3 亿美元 , 1998 年达到 40152. 6 亿美元;同期 ,全球对外直接投 资流出累计额由 16900. 8 亿美元增至40657. 9亿美 元。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 ,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越 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三)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正在形成全球寡头垄断 市场 企业兼并 ,对于国际垄断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 作用。一个世纪以来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共发生过五 次企业兼并浪潮。第一、二次兼并浪潮分别以“横向 兼并”“、纵向兼并”为特征 ,先后发生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和 20 世纪 20 年代。它们使西方资本主义完 成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向私人垄断阶段的转变。第三 次兼并浪潮以“混合兼并”为特征 ,发生在 20 世纪五 六十年代 ,它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并为 企业经营的多元化、跨国化打下了基础。20 世纪七 八十年代发生的第四次兼并浪潮 ,则以跨国公司为推 行全球战略而展开的战略兼并和重组为特征 ,同时开 始有了一定规模的跨国界的企业兼并、收购和整合。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发生的第五次兼并浪潮 ,则是第 四次兼并浪潮的深化和扩大 ,特别是大规模的跨国兼 并越来越引人注目。与以往四次大规模的企业兼并 相比 ,这次兼并浪潮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数量多、 规模大。全球并购事件在 1992 年只有 1800 多起 ,到 了 1999 年达到 24 万起。全球并购总额 ,1992 年只有 726 亿美元 ,1999 年达到了 34000 亿美元。前四次兼 并浪潮中比较罕见的几十亿、上百亿的兼并在当代已 是司空见惯。二是全方位。兼并收购几乎遍及所有 行业 ,其中金融业、通讯业尤为突出。三是跨国界。 不同国籍的巨型跨国公司彼此联姻是 20 世纪 90 年 代兼并案的一个重要特点。从 1992 年到 1998 年 , 美、英、法、德、日、意大利、加拿大西方工业七国跨国 并购购买额一直保持在世界总额的 70 %左右。美国 1990 年的跨国并购购买额为 216. 81 亿美元 , 1998 年 达到 1374. 21 亿美元 ,8 年间增加了 5. 3 倍。在跨国 兼并中 ,大额的兼并案日益增多。据统计 ,1999 年在 跨国兼并中 ,兼并总额在 10 亿美元以上的有 109 次 , 兼并金额为 5007 亿美元;兼并金额在 100 亿美元以 上的有 10 次 ,兼并总额为 2205 亿美元。近几年 ,发 达国家企业的跨国兼并以及美国企业相互兼并的重 大案例有:英国沃达丰通信公司继收购美国空中联系 通信公司(兼并金额 603 亿美元)之后 ,又兼并德国曼 内斯曼公司 ,兼并金额为 1850 亿美元 ;德国戴姆勒 - 奔驰汽车公司在兼并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 公司(兼并金额 405 亿美元) 之后 ,又并购日本三菱汽 车公司;法国电信公司兼并英国奥兰治电话公司 ,兼 并金额 400 亿美元 ;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兼并美国莫 比尔石油公司 ,兼并金额 864 亿美元;美国在线公司 兼并美国时代华纳公司 ,兼并金额 1830 亿美元 ,等 30
等。(四)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更加高级化企业兼并浪潮推进了国际生产的集中和垄断。从资本主义发展史看,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产生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并于19世纪末,当时其主要形式是国际卡特尔。传统购的范围跨越了国界并购的目的不再是单纯追求在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局限于生产与购销等职能部门。国内市场上的断地位主要是谋求在国际市场上占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生产和资本的国际据支配地位。企业并购使巨型募头垒断企业的数目化出现了以技术开发和成果共享为核心内容的跨国不断增加,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使越来越多的行业操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以及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等纵在越来越少的巨型企业手中。20世纪90年代,资更为高级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形式。本主义世界出现的企业兼并高潮在推动生产社会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具备全球的竞争能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催生出了一批“巨无霸”企力,实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逐步建立起跨国战略联业。它们在通讯石油、金融、医药等行业占据着主导盟以形成全球合作体系。跨国公司国际战略联盟包地位,成为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的超级寡头。美括两种形式:一是联合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二是技国拥有10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特大型公司于1960年术互换。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作为现代国际技术开始出现,1970年只有两家,1998年上升为220家。垄断同盟的具体形式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科技成果的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特大型企业也不断增多。这些集中与垄断,增强了跨国公司的国际技术的垄断地巨型募头占有的资产、产值、销售额及利润的份额都位并成为其实现全球垄断的重要组织形式。正是因远远高于其他企业。据统计,1994年,世界500强企为如此近年来掀起广一股跨国公司缔结战略联盟的热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意大利菲亚特集团宣布业的销售额为102450亿美元,利润额为2820亿美元,1998年分别增至114634亿美元和4403亿美元。结成“历史性联盟”·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与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结盟,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1994年世界500强企业的总资产为308480亿美元5平均每家企业的资产为617亿美元;1998年,世界尔公司与世界最大的软件商微软公司结成联盟:摩托O罗拉公司与索尼公司、三菱公司和加拿大贝尔公司签500强企业的总资产为389890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的资产为779.8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的资产增长了订联合协议,共同开发新一代的芯片,波音公司与空162.78亿美元。中客车工业公司共同投资40亿美元,联合开发高级经过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推动,在主要资本主客机这些联合引起全世界的震动。据统计,在世界义国家,几乎所有的竞争性行业排序前几名的大企业150多家大型跨国公司中,以不同形式结成战略联盟都占据了本行业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成为该行业的的高达90%。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已经成为当今世寡头。就美国国内而言,企业疯狂并购的结果使美国界国际垄断同盟的重要组织形式。的铁路汽车、电话、百货、计算机、烟草、广告和饮料当今世界,国际贸易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而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等行业的市场,均被垄断和操纵在五个募头公司手国际化生产更是在不断扩大,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特里。西方工业国家国内市场垄断性的不断增强,推动着全球化市场断的发展。目前多个行业全球范围征日益突出。一国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及经济活动内的寡头断格局已经形成。全球10大化学公司,的效果,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别国的政策和行10大半导体公司分别型断了各自行业90%以上的国动为维护共同的利益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措施来际市场:10大轮胎企业则一直占据着世界轮胎市场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行为。同时,随着经济交往的增多,各国之间的磨擦和矛盾也日益突出,为了80%以上的份额:在航空制造业,自麦道公司被波音公司兼并后,全世界只剩下波音公司和欧洲空中客车使矛盾不至于发展到对抗的地步,避免在斗争中两败工业公司在汽车领域,美国两大汽车公司外加大众、俱伤,就需要各国进行商和协调。此外,当代发达戴勒姆-克莱斯勒、丰田等少数厂商控制着全球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强化,政府在国内社90%以上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在钢铁领域,10-12家会再生产各领域和各环节深入的参与和调控,为其全大企业控制着世界钢产量的2/3:在移动通信领域面参与国际经济调节奠定了基础。点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松下、西门子和飞利浦手当代国际经济的协调和合作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机占据了国际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企业的兼并催金融、国际投资以及各国微观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多方生了垄断本国市场及国际市场的“巨无霸”企业,生产面的协调和合作。它是通过国际会议、国际条约和协和资本的集中正在促使全球募头垄断市场的形成。定、区域经济集团和国际经济组织等形式开展的。目313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m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等。 企业兼并浪潮推进了国际生产的集中和垄断。 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 ,并 购的范围跨越了国界 ,并购的目的不再是单纯追求在 国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主要是谋求在国际市场上占 据支配地位。企业并购使巨型寡头垄断企业的数目 不断增加 ,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使越来越多的行业操 纵在越来越少的巨型企业手中。20 世纪 90 年代 ,资 本主义世界出现的企业兼并高潮 ,在推动生产社会化 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 ,催生出了一批“巨无霸”企 业。它们在通讯、石油、金融、医药等行业占据着主导 地位 ,成为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的超级寡头。美 国拥有 100 亿美元以上资产的特大型公司于 1960 年 开始出现 ,1970 年只有两家 ,1998 年上升为 220 家。 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特大型企业也不断增多。这些 巨型寡头占有的资产、产值、销售额及利润的份额都 远远高于其他企业。据统计 ,1994 年 ,世界 500 强企 业的销售额为 102450 亿美元 ,利润额为 2820 亿美 元 ,1998 年分别增至 114634 亿美元和 4403 亿美元。 1994 年世界 500 强企业的总资产为 308480 亿美元 , 平均每家企业的资产为 617 亿美元;1998 年 ,世界 500 强企业的总资产为 389890 亿美元 ,平均每家企业 的资产为 779. 8 亿美元 ,平均每家企业的资产增长了 162. 78 亿美元。 经过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推动 ,在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 ,几乎所有的竞争性行业排序前几名的大企业 都占据了本行业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成为该行业的 寡头。就美国国内而言 ,企业疯狂并购的结果使美国 的铁路、汽车、电话、百货、计算机、烟草、广告和饮料 等行业的市场 ,均被垄断和操纵在五个寡头公司手 里。西方工业国家国内市场垄断性的不断增强 ,推动 着全球化市场垄断的发展。目前 ,多个行业全球范围 内的寡头垄断格局已经形成。全球 10 大化学公司 , 10 大半导体公司分别垄断了各自行业 90 %以上的国 际市场;10 大轮胎企业则一直占据着世界轮胎市场 80 %以上的份额 ;在航空制造业 ,自麦道公司被波音 公司兼并后 ,全世界只剩下波音公司和欧洲空中客车 工业公司;在汽车领域 ,美国两大汽车公司外加大众、 戴勒姆 - 克莱斯勒、丰田等少数厂商控制着全球 90 %以上的汽车生产和销售 ;在钢铁领域 ,10 - 12 家 大企业控制着世界钢产量的 2/ 3 ;在移动通信领域 , 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松下、西门子和飞利浦手 机占据了国际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企业的兼并催 生了垄断本国市场及国际市场的“巨无霸”企业 ,生产 和资本的集中正在促使全球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 (四)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更加高级化 从资本主义发展史看 ,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产生 于 19 世纪末 ,当时其主要形式是国际卡特尔。传统 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局限于生产与购销等职能部门。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生产和资本的国际 化 ,出现了以技术开发和成果共享为核心内容的跨国 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 ,以及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等 更为高级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形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为了具备全球的竞争能 力 ,实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逐步建立起跨国战略联 盟 ,以形成全球合作体系。跨国公司国际战略联盟包 括两种形式:一是联合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二是技 术互换。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 ,作为现代国际技术 垄断同盟的具体形式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科技成果的 集中与垄断 ,增强了跨国公司的国际技术的垄断地 位 ,并成为其实现全球垄断的重要组织形式。正是因 为如此 ,近年来掀起了一股跨国公司缔结战略联盟的 热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意大利菲亚特集团宣布 结成“历史性联盟”;德国戴姆勒 - 克莱斯勒公司与韩 国现代汽车公司结盟;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 尔公司与世界最大的软件商微软公司结成联盟;摩托 罗拉公司与索尼公司、三菱公司和加拿大贝尔公司签 订联合协议 ,共同开发新一代的芯片;波音公司与空 中客车工业公司共同投资 40 亿美元 ,联合开发高级 客机 ,这些联合引起全世界的震动。据统计 ,在世界 150 多家大型跨国公司中 ,以不同形式结成战略联盟 的高达 90 %。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已经成为当今世 界国际垄断同盟的重要组织形式。 当今世界 ,国际贸易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各国金 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而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 国际化生产更是在不断扩大 ,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特 征日益突出。一国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及经济活动 的效果 ,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别国的政策和行 动 ,为维护共同的利益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措施来 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行为。同时 ,随着经济交 往的增多 ,各国之间的磨擦和矛盾也日益突出 ,为了 使矛盾不至于发展到对抗的地步 ,避免在斗争中两败 俱伤 ,就需要各国进行磋商和协调。此外 ,当代发达 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强化 ,政府在国内社 会再生产各领域和各环节深入的参与和调控 ,为其全 面参与国际经济调节奠定了基础。 当代国际经济的协调和合作包括国际贸易、国际 金融、国际投资以及各国微观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多方 面的协调和合作。它是通过国际会议、国际条约和协 定、区域经济集团和国际经济组织等形式开展的。目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