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英文名称:Fluid Drive and Pneumatic Technique 课程编号:ZF16305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 学时:总学时36、理论课学时36、实验课学时0 学分:2 适用对像:机械电子工程,机电技术教育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 课程简介: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液压元件的工 作原理及结构,具有对基本液压元件的拆装能力和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参照说明书, 阅读本专业机械设备上的液压系统图,并只有对一般液压系统进行调试和放障分析的能力。 -. 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液压和气压传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设计方法。要求学生 在牢固掌握液压和气压传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具备对简单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的 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36学时
《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英文名称:Fluid Drive and Pneumatic Technique 课程编号:ZF16305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 学 时:总学时 36、理论课学时 36、实验课学时 0 学 分:2 适用对象:机械电子工程,机电技术教育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 课程简介: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液压元件的工 作原理及结构,具有对基本液压元件的拆装能力和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参照说明书, 阅读本专业机械设备上的液压系统图,并具有对一般液压系统进行调试和故障分析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液压和气压传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设计方法。要求学生 在牢固掌握液压和气压传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具备对简单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的 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 36 学时
序号 教学内容 课时 序号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第七章 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应用 2学时 与分析 第二章 动力元件 6学时 第八章 气压传动基础知识 1学时 第三章 执行元件 4学时 第九章 气源装置及气动元件 1学时 第四章 控制元件 8学时 第十章 气动基本回路 1学时 第五章 辅助元件 2学时 第十一章 气动系统实例及其设计 1学时 第六章 液压基本回路 8学时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及其功用: 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及应用和发展。 流压格的酸门电合:波。气低传动的基术工作尿关于压力和流量的丙个展要念:系统超成。 教学内容: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特征,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液压与气压传动 的优缺点,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第一节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1.液压与气压工作原理 2.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能量转换 3.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参数 第二节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1.液压与气压的组成 2.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符号表示 第三节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 1.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优点 2.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缺点 第四节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与进展 1.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2.液压与气压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3.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的前沿动态 本章习题要点: 1.液、气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
序号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序号 教 学 内 容 课时 第一章 绪论 2 学时 第七章 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应用 与分析 2 学时 第二章 动力元件 6 学时 第八章 气压传动基础知识 1 学时 第三章 执行元件 4 学时 第九章 气源装置及气动元件 1 学时 第四章 控制元件 8 学时 第十章 气动基本回路 1 学时 第五章 辅助元件 2 学时 第十一章 气动系统实例及其设计 1学时 第六章 液压基本回路 8 学时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 (2 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及其功用; 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及应用和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液、气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关于压力和流量的两个重要概念;系统组成。 液压油的黏度。 教学内容: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特征,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液压与气压传动 的优缺点,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第一节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1.液压与气压工作原理 2.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能量转换 3.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参数 第二节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1.液压与气压的组成 2.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符号表示 第三节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 1.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优点 2.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缺点 第四节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与进展 1.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2.液压与气压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3.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的前沿动态 本章习题要点: 1.液、气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
2.液压传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传动相比有那些优点?为什么有这些优点? 第一篇液压传动 第二章液压动力元件(6学时) 教学要求: 了掌握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解其结构,会合理选用。重点掌 握常用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和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泵的性能参数: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液压泵基本原理及分类、主要性能参数及特性曲线:齿轮泵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叶片泵工作 原理、结构特点,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柱塞泵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液压泵的选用。 第一节液压泵的橘述 ,容积泵的工作原理和符号 2.泵的性能参数 第二节齿轮液压泵 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排量计算 3.结构特点 第三节叫 片液压系 1,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排量计算 3.结构特点 4.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变量原理、特性曲线 第四节柱塞液压泵 L,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2.排量计算 第五节液压泵的气穴现象、噪声及其选用 本竞习题要点 要提高齿轮泵的压力需解决哪些关键问题?通常都采用哪些措施? 2. 叶片泵能否实现 及转?说出理由开进行分 3.简述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第三章液压执行元件(4学时) 教学要求:握各种液压缸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所:拿程双杆活塞缸、单杆活寒红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握活塞式 柱塞 和其它几种液压缸的特点及图形符号:了解液压缸的设计要点,强度及刚度的 校核:了解液压缸密封的种类:了解缓冲装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液压缸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设计计算:单杆活塞缸的三种连接方法的分 析和计算:液压缸基本参数的确定:差动连接。 教学内容:液压缸类型、工作原理及特点,主要工作参数计算,典型结构:液压马达类型及工作原 主要特性参数 第一节直线往复运动执行元件 1.液压缸的类型和主要参数分析计算
2.液压传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传动相比有那些优点?为什么有这些优点? 第一篇 液压传动 第二章 液压动力元件(6 学时) 教学要求: 了掌握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解其结构,会合理选用。重点掌 握常用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和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泵的性能参数;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液压泵基本原理及分类、主要性能参数及特性曲线;齿轮泵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叶片泵工作 原理、结构特点,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柱塞泵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液压泵的选用。 第一节液压泵的概述 1.容积泵的工作原理和符号 2.泵的性能参数 第二节齿轮液压泵 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排量计算 3.结构特点 第三节叶片液压泵 1.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排量计算 3.结构特点 4.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变量原理、特性曲线 第四节柱塞液压泵 1.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2.排量计算 第五节液压泵的气穴现象、噪声及其选用 本章习题要点: 1.要提高齿轮泵的压力需解决哪些关键问题?通常都采用哪些措施? 2.叶片泵能否实现正、反转?请说出理由并进行分析。 3.简述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第三章 液压执行元件(4 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各种液压缸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所;掌握双杆活塞缸、单杆活塞缸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掌握活塞式、柱塞式和其它几种液压缸的特点及图形符号;了解液压缸的设计要点,强度及刚度的 校核;了解液压缸密封的种类;了解缓冲装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液压缸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设计计算;单杆活塞缸的三种连接方法的分 析和计算;液压缸基本参数的确定;差动连接。 教学内容:液压缸类型、工作原理及特点,主要工作参数计算,典型结构;液压马达类型及工作原 理,主要特性参数。 第一节 直线往复运动执行元件 1.液压缸的类型和主要参数分析计算
2.液压缸的典型结构和组成 3.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第二节旋转 1,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与结构: 2.高速及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 第三节缓冲装置的工作原理 本章习题要点: 1.液压缸的类型 2.液压缸主要参数计算。 第四章液压控制元件(8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常用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常用液压控制阀的职能符号:掌握常用液 压和气压控制阀的应用:了解常用液压和气压控制阀的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换向阀的换向原理和滑阀机能。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减压阀和溢流 阀的主要区别:节流口的形式,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最大承载能力及效率。 教学内容:液压阀的基本结构与原理,液压阀的分类,液压阀的性能参数: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 阀、流量控制阀、插装阀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第一节概述 1.液压阀的分类 2.对液压阀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方向阀 1.单向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换向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三节压力阀 1.溢流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减压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顺序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压力徘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节流量阀 1.节流口的流量特性 2.节流阀和调速阀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第五节插装阀 1.插装方向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插装压力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插装流量阀的结构与工作 本章习题要点 1.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各阀的工作原理? 2.试比较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三者之间的异同。 3.画出下列各种名称的方向阀的图形符号: (1)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2)二位 通行程换向阀(常开) (3)三位四通P型机能的电磁换向阀: (4)二位五通手动换向阀: (5)二位三通液动换向阀:
2.液压缸的典型结构和组成 3.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第二节 旋转执行元件 1.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与结构; 2.高速及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 第三节 缓冲装置的工作原理 本章习题要点: 1.液压缸的类型。 2.液压缸主要参数计算。 第四章 液压控制元件(8 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常用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常用液压控制阀的职能符号;掌握常用液 压和气压控制阀的应用;了解常用液压和气压控制阀的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换向阀的换向原理和滑阀机能。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减压阀和溢流 阀的主要区别;节流口的形式,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最大承载能力及效率。 教学内容:液压阀的基本结构与原理,液压阀的分类,液压阀的性能参数;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 阀、流量控制阀、插装阀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第一节 概述 1.液压阀的分类。 2.对液压阀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方向阀 1.单向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换向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三节 压力阀 1.溢流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减压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顺序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压力继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节 流量阀 1.节流口的流量特性。 2.节流阀和调速阀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第五节 插装阀 1.插装方向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插装压力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插装流量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本章习题要点: 1. 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各阀的工作原理? 2. 试比较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三者之间的异同。 3.画出下列各种名称的方向阀的图形符号: ( 1 )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 2 )二位二通行程换向阀(常开); ( 3 )三位四通 P 型机能的电磁换向阀; ( 4 )二位五通手动换向阀; ( 5 )二位三通液动换向阀;
(6)液控单向阀: (7)二位四通型机能的由液拖向阀。 4.电液换向阀中的电磁先导阀为什么采用Y型中位机能?能否用0型、P型或其它型机能? 第五章液压辅助元件(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油箱、蓄能器的作用、分类和选用及容量计算,了解过滤器的作用、类型和选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蓄能器、过滤器、油箱、管件、密封装置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教学内容:滤油器、蓄能器、油箱及热交换器及其它辅件的结构原理和使用。 第一节滤油器 1.滤油器的选用和过滤精度 2.油油器的典型结构 3.滤油器的选用 4.滤油器的安装位置 第二节蓄能器 1.蓄能器的类型 2.蓄能器的功用 3.蓄能器的容量计算 第二节油箱及热交换器 1.油箱 2.热交换器 第四节其他辅件 1.管道 2.管接头 3.压力龙 本章习题要点 1.简述蓄能器的作用。 2.滤油器的选用、滤油器的安装位置 第六章液压基本回路(8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 、方向控制回路和多执行元件控制回路的组成、工作 原理及其应用,重点掌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的特性。对其它回路可敬一股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快速运动回路、速度切换回路、顺序动作回路的工作原理,学会自己设计一些简单 的基本回路。 教学内容:调压、卸载、减压、增压、平衡、保压、泄压等压力控制回路:节流调速、容积调速回 路:快速和速度换接回路:换向、锁紧、制动等方向控制回路:顺序动作、同步、互不干扰、多路 换向阀控制等多执行元件控制回路:二次调节回路 第一节调速回路 1.调速原理和调速回路的分类 2.采用节流阀的节流调速回路 3突积调速可路 4.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5.调速回路的比较 第二节快速运动和速度换接回路 1.快速运动回路
( 6 )液控单向阀; ( 7 )三位四通 M 型机能的电液换向阀; 4. 电液换向阀中的电磁先导阀为什么采用 Y 型中位机能?能否用 O 型、 P 型或其它型机能? 第五章 液压辅助元件(2 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油箱、蓄能器的作用、分类和选用及容量计算,了解过滤器的作用、类型和选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蓄能器、过滤器、油箱、管件、密封装置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教学内容:滤油器、蓄能器、油箱及热交换器及其它辅件的结构原理和使用。 第一节滤油器 1.滤油器的选用和过滤精度 2.滤油器的典型结构 3.滤油器的选用 4.滤油器的安装位置 第二节蓄能器 1.蓄能器的类型 2.蓄能器的功用 3.蓄能器的容量计算 第三节油箱及热交换器 1.油箱 2.热交换器 第四节其他辅件 1.管道 2.管接头 3.压力表 本章习题要点: 1.简述蓄能器的作用。 2.滤油器的选用、滤油器的安装位置 第六章 液压基本回路(8 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方向控制回路和多执行元件控制回路的组成、工作 原理及其应用,重点掌握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的特性。对其它回路可做一般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快速运动回路、速度切换回路、顺序动作回路的工作原理,学会自己设计一些简单 的基本回路。 教学内容:调压、卸载、减压、增压、平衡、保压、泄压等压力控制回路;节流调速、容积调速回 路;快速和速度换接回路;换向、锁紧、制动等方向控制回路;顺序动作、同步、互不干扰、多路 换向阀控制等多执行元件控制回路;二次调节回路。 第一节 调速回路 1.调速原理和调速回路的分类 2.采用节流阀的节流调速回路 3.容积调速回路 4.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5.调速回路的比较 第二节 快速运动和速度换接回路 1.快速运动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