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座 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 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禅师(chan)腼腆(dian)五行缺土(xing) B.蚝油(mao) 嗔怪(chen 强聒不舍(guo) C.怄气(ou) 栈桥(zhan 抔黄土(bei) D.脚踝(huai)单于(chan)方柄圆凿(rui)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斑纹班师回朝具备与日具增 B.计谋费尽心计阴晦 诲人不倦 C.遐想目不暇接风采 文采藻饰 D.伦理满腹经纶勤奋 孤军愤战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由于频频出头露面,疯狂教授、超级教授等词汇成了易中天的称谓,不 少“反易”人士对他所谓教授本分的质疑也因此而起。 ②新昌布袋木偶戏消亡,精通此艺术的只剩一八旬老人,振兴布袋木 偶戏困难重重。 ③郁达夫在抗战全面以及在新加坡另辟抗日战场的实践再次证明,他 不但是名副其实的文人,真正的作家,也是真正的战士。 A.背弃濒临暴发 B.背离面临爆发 C.背离濒临爆发 D.背弃面临暴发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07年5月《解放日报》连载的《毛泽东的亲情世界》中,写了十 岁的女儿李敏用天真活泼的童心和一份舐犊之情,勾起了毛泽东的无 限柔情 B.中国足协副主席阎世铎走了,新任谢亚龙来了,后者会重蹈覆辙又犯 前任的错误吗? C.为了吸引眼球,媒体往往会对发言者的原话断章取义,他们忘了新闻 铁律 真实”。 D.浙江雪窦山中的千丈岩瀑布一落千丈,若银河倒悬,轰声如雷,飞花
1 2008 年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座 位号。 3. 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 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基础知识(3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禅.师(chán) 腼腆.(diǎn) 五行.缺土(xínɡ) B.蚝.油 (máo) 嗔.怪(chēn) 强聒.不舍(ɡuō) C.怄.气 (òu) 栈.桥(zhàn) 一抔.黄土(bēi) D.脚踝. (huái) 单.于(chán) 方枘.圆凿(r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 分) A.斑纹 班师回朝 具备 与日具增 B.计谋 费尽心计 阴晦 诲人不倦 C.遐想 目不暇接 风采 文采藻饰 D.伦理 满腹经纶 勤奋 孤军愤战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①由于频频出头露面,疯狂教授、超级教授等词汇成了易中天的称谓,不 少“反易”人士对他所谓_____教授本分的质疑也因此而起。 ②新昌布袋木偶戏___消亡,精通此艺术的只剩一八旬老人,振兴布袋木 偶戏困难重重。 ③郁达夫在抗战全面____以及在新加坡另辟抗日战场的实践再次证明,他 不但是名副其实的文人,真正的作家,也是真正的战士。 A.背弃 濒临 暴发 B.背离 面临 爆发 C.背离 濒临 爆发 D.背弃 面临 暴发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07 年 5 月《解放日报》连载的《毛泽东的亲情世界》中,写了十三 岁的女儿李敏用天真活泼的童心和一份舐犊之情 ....,勾起了毛泽东的无 限柔情。 B.中国足协副主席阎世铎走了,新任谢亚龙来了,后者会重蹈覆辙 ....又犯 前任的错误吗? C.为了吸引眼球,媒体往往会对发言者的原话断章取义 ....,他们忘了新闻 铁律——“真实”。 D.浙江雪窦山中的千丈岩瀑布一落千丈 ....,若银河倒悬,轰声如雷,飞花
散雪,蔚为壮观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走进那片山野,看到那一段山中旭日照耀不到的地方,留一角幽暗,像 荒草般落寞。一道山涧在幽暗中奔流,落水银亮,水花雪白, ①像在幽暗中点起灯盏,垂挂一帘皎洁于天地之间 ②像垂挂一帘皎洁于天地之间,在幽暗中点起灯盏 ③跌落时激起的声响,撕开阴郁的时光 ④阴郁的时光,被跌落时激起的声响撕开。 ⑤总有平衡颠覆后的和谐,这,纷乱的世界。 ⑥这纷乱的世界,总有平衡颠覆后的和谐。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D.①③⑤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 残 B.在京都岚山,在农户长浜家,在东京代代木公园,温家宝广泛接触 日本民众,给人留下了亲和、友善的印象 C.浙江省文联主席黄亚洲创作的诗歌《行吟长征路》获得鲁迅文学奖 他认为“作家的责任就是传播真、善、美”。 D.谈到贾平凹的新作主角为什么是“破烂王”时,他承认在城市里生 活了几十年,但仍然有严重的农民意识,内心深处厌恶城市。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3小题)(3分)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2)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3)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8.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 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中国留学生看到外国人在圣诞节全家团聚,有时心中会有一丝羡慕 ②圣诞节是一个西方节日。 ③从感情上来说,圣诞节要比春节淡得多。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虚拟世界的信息爆炸正悄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①特别是青少 年他们在心智尚未完全的情况下对于信息的取舍往往缺乏切实的指导。 ②为青少年引导聚焦内容清新健康、精神积极向上的阅读网站,浙江图书 馆推出“绿色网络——青少年的绿色阅读空间”活动。③活动中,图书馆 向社会各界征集适合青少年阅读 10.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日子一页一页地被撕去,像秋天里的落叶,但日子里留下的风景却依然
2 散雪,蔚为壮观。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走进那片山野,看到那一段山中旭日照耀不到的地方,留一角幽暗,像 荒草般落寞。一道山涧在幽暗中奔流,落水银亮,水花雪白,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①像在幽暗中点起灯盏,垂挂一帘皎洁于天地之间。 ②像垂挂一帘皎洁于天地之间,在幽暗中点起灯盏。 ③跌落时激起的声响,撕开阴郁的时光。 ④阴郁的时光,被跌落时激起的声响撕开。 ⑤总有平衡颠覆后的和谐,这,纷乱的世界。 ⑥这纷乱的世界,总有平衡颠覆后的和谐。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①③⑤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 残。 B.在京都岚山,在农户长浜家,在东京代代木公园,温家宝广泛接触 日本民众,给人留下了亲和、友善的印象。 C.浙江省文联主席黄亚洲创作的诗歌《行吟长征路》获得鲁迅文学奖, 他认为“作家的责任就是传播真、善、美”。 D.谈到贾平凹的新作主角为什么是“破烂王” 时,他承认在城市里生 活了几十年,但仍然有严重的农民意识,内心深处厌恶城市 。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 3 小题)(3 分) (1)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2)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3)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4)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8.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 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 分) ①中国留学生看到外国人在圣诞节全家团聚,有时心中会有一丝羡慕。 ②圣诞节是一个西方节日。 ③从感情上来说,圣诞节要比春节淡得多。 9.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 分) 虚拟世界的信息爆炸正悄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①特别是青少 年,他们在心智尚未完全的情况下,对于信息的取舍往往缺乏切实的指导。 ②为青少年引导聚焦内容清新健康、精神积极向上的阅读网站,浙江图书 馆推出“绿色网络——青少年的绿色阅读空间”活动。③活动中,图书馆 向社会各界征集适合青少年阅读。 10. 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 分) 日子一页一页地被撕去,像秋天里的落叶,但日子里留下的风景却依然
美丽。日子,是乳白的芽儿拱出土层,勃发生命的英姿; 即使岁月把日子 砍伐成一株轰隆倒場的大树,也会有泥土下斩不断、挖不绝的根系,会重新 繁殖出新的苗圃来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乌窝·菊花 ①有两样东西,无论在什么地方看见,我的心里,总会腾起细波来,碎 碎的,是轻风拂过,每道褶皱里,都是柔软与温情。这两样东西,一是鸟窝, 一是菊花。 ②鸟窝筑在高高的树上,树是刺槐树,或苦楝树。乡村里,这两种树特 别好长,家家房前屋后,都有几棵几人合抱才抱得过来的刺槐和苦楝,也不 知它们到底生长了多少年,它们应该比村庄还要老。春生家的白眉毛老爷爷 说,他小时,就在这样的树上掏乌窝的 ③鸟窝都是喜鹊们筑的。乡村多喜鹊,一领一大群,在人家房屋顶上喳 喳喳,在田野上空喳喳喳。这种鸟,天生的憨厚,只要一扯开嗓子,就欢快 得很,仿佛从不知忧愁。它们筑的窝,大,有面盆那么大,托在高高的枝丫 上。窝筑得简陋,枯树枝乱七八糟搭在-起。它们是憨夫憨妇过日子,搭了 窝棚住,也能将就着的,只要毎天能看到太阳升起,日子里就有快乐 ④天气开始转凉的时候,村庄的鸟儿,都远飞温暖的他乡去了,只剩麻 雀和喜鹊。麻雀四处流浪着,飞到哪儿住哪儿柴禾里,竹林里芦苇丛里……. 得过目过着。只有喜鹊,还守着它们的窝,一板一腔地过着日子。 ⑤风一阵紧似一阵,刺槐树上的叶,掉了。苦楝树上的叶,掉了。直到 一个村庄的叶,都掉得差不多了。天空开始变得又高又远,村庄呈苍茫色 光秃的枝丫上,喜鹊的窝,有些孤零零的,是最后守着的一片叶,守着树。 秋深得很彻底了。 ⑥这时,却有另外的艳丽色彩跳出来。那是屋檐下的一丛菊,并不曾留 意,它们什么时候生长的。从冒芽,长叶,到打花苞儿,它们都是默默的
3 美丽。 日 子 , 是 乳 白 的 芽 儿 拱 出 土 层 , 勃 发 生 命 的 英 姿 ; _______, , ; , , 。即使岁月把日子 砍伐成一株轰隆倒塌的大树,也会有泥土下斩不断、挖不绝的根系,会重新 繁殖出新的苗圃来。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 鸟窝·菊花 ①有两样东西,无论在什么地方看见,我的心里,总会腾起细波来,碎 碎的,是轻风拂过,每道褶皱里,都是柔软与温情。这两样东西,一是鸟窝, 一是菊花。 ②鸟窝筑在高高的树上,树是刺槐树,或苦楝树。乡村里,这两种树特 别好长,家家房前屋后,都有几棵几人合抱才抱得过来的刺槐和苦楝,也不 知它们到底生长了多少年,它们应该比村庄还要老。春生家的白眉毛老爷爷 说,他小时,就在这样的树上掏鸟窝的。 ③鸟窝都是喜鹊们筑的。乡村多喜鹊,一领一大群,在人家房屋顶上喳 喳喳,在田野上空喳喳喳。这种鸟,天生的憨厚,只要一扯开嗓子,就欢快 得很,仿佛从不知忧愁。它们筑的窝,大,有面盆那么大,托在高高的枝丫 上。窝筑得简陋,枯树枝乱七八糟搭在一起。它们是憨夫憨妇过日子,搭了 窝棚住,也能将就着的,只要每天能看到太阳升起,日子里就有快乐。 ④天气开始转凉的时候,村庄的鸟儿,都远飞温暖的他乡去了,只剩麻 雀和喜鹊。麻雀四处流浪着,飞到哪儿住哪儿,柴禾里,竹林里,芦苇丛里…… 得过且过着。只有喜鹊,还守着它们的窝,一板一腔地过着日子。 ⑤风一阵紧似一阵,刺槐树上的叶,掉了。苦楝树上的叶,掉了。直到 一个村庄的叶,都掉得差不多了。天空开始变得又高又远,村庄呈苍茫色。 光秃的枝丫上,喜鹊的窝,有些孤零零的,是最后守着的一片叶,守着树。 秋深得很彻底了。 ⑥这时,却有另外的艳丽色彩跳出来。那是屋檐下的一丛菊,并不曾留 意,它们什么时候生长的。从冒芽,长叶,到打花苞儿,它们都是默默的
一朝花绽开,就映亮了一个庄子。每家的茅草房,都变得黄灿灿。邻家女子 这时节有人来相亲,没有胭脂水粉好打扮,就掐一朵黄菊花,插到发里面。 见了人,温柔地低了头,羞涩地笑,寻常女子,竟变得那么动人起来。 ⑦李清照有词,人比黄花瘦″。词里的黄花,是指菊么?我却不认同的。 菊哪里瘦了?我记忆里的菊,是一大朵一大朵怒放着的,有着丰腴的美。黄 巢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好,把菊的声势写出来了。而当一个村庄的菊 都盛开时,是满村庄尽带黄金甲了。你远远归来,旅途劳顿,你望见村庄 这时,跳入你眼里的有两样东西,一是高高的树上,大大的乌窝。一是铺开 片金黄的菊。寒潮欲来了,风卷着灰灰的云,可是,你的心里是暖的,你 会想着温暖的炉子,冒着热气的玉米粥,还有拌了两滴麻油的咸菜,倚门而 望的亲人。 ⑧有家可归,有人在等,是幸福的。这种幸福的味道,经年之后,还能 咂摸出那层浓烈。对故乡的感情,原是深入到骨子里的。 ⑨我在另一个秋天,去拜访一个朋友。这时候,离我小时的秋天,已好 些年了。朋友住在一个小镇上,房前有树,房后也有树。我惊喜地看到,朋 友家房前的树上,竟有两个大大的鸟窝。屋檐下,一丛黄菊花,盛开得正好。 我脱口对朋友说,我喜欢你这里,很喜欢 ⑩来年的春天,朋友到我居住的小城有事,遇到我,我尚未开口,他就 说,你放心,那鸟窝还在,那菊花也还在的,到秋天,就会开花 选自《中国教师报》2007年11月刊) 11.根据全文,用几个恰当的词语概括鸟窝和菊花的特点。(4分) 12.为什么作者无论在哪里看见鸟窝和菊花,心里的每道褶皱里,都是柔软 与温情?(3分) 13.文中第四节把麻雀和喜鹊进行对比,有何作用?(3分) 有人评价说,作者的文字特别的人情化,带着生活的清香,是让人慢慢 欣赏的。请你细细品析下面两例,进行具体赏析。(6分) (1)天空开始变得又高又远,村庄呈苍茫色。光秃的枝丫上,喜鹊的窝 有些孤零零的,是最后守着的一片叶,守着树。秋深得很彻底了。 (2)从冒芽,长叶,到打花苞儿,它们都是默默的。一朝花绽开,就映
4 一朝花绽开,就映亮了一个庄子。每家的茅草房,都变得黄灿灿。邻家女子, 这时节有人来相亲,没有胭脂水粉好打扮,就掐一朵黄菊花,插到发里面。 见了人,温柔地低了头,羞涩地笑,寻常女子,竟变得那么动人起来。 ⑦李清照有词,“人比黄花瘦”。词里的黄花,是指菊么?我却不认同的。 菊哪里瘦了?我记忆里的菊,是一大朵一大朵怒放着的,有着丰腴的美。黄 巢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好,把菊的声势写出来了。而当一个村庄的菊 都盛开时,是满村庄尽带黄金甲了。你远远归来,旅途劳顿,你望见村庄, 这时,跳入你眼里的有两样东西,一是高高的树上,大大的鸟窝。一是铺开 一片金黄的菊。寒潮欲来了,风卷着灰灰的云,可是,你的心里是暖的,你 会想着温暖的炉子,冒着热气的玉米粥,还有拌了两滴麻油的咸菜,倚门而 望的亲人。 ⑧有家可归,有人在等,是幸福的。这种幸福的味道,经年之后,还能 咂摸出那层浓烈。对故乡的感情,原是深入到骨子里的。 ⑨我在另一个秋天,去拜访一个朋友。这时候,离我小时的秋天,已好 些年了。朋友住在一个小镇上,房前有树,房后也有树。我惊喜地看到,朋 友家房前的树上,竟有两个大大的鸟窝。屋檐下,一丛黄菊花,盛开得正好。 我脱口对朋友说,我喜欢你这里,很喜欢。 ⑩来年的春天,朋友到我居住的小城有事,遇到我,我尚未开口,他就 说,你放心,那鸟窝还在,那菊花也还在的,到秋天,就会开花。 (选自《中国教师报》2007 年 11 月刊) 11.根据全文,用几个恰当的词语概括鸟窝和菊花的特点。(4 分) 12.为什么作者无论在哪里看见鸟窝和菊花,心里的每道褶皱里,都是柔软 与温情?(3 分) 13.文中第四节把麻雀和喜鹊进行对比,有何作用?(3 分) 14.有人评价说,作者的文字特别的人情化,带着生活的清香,是让人慢慢 欣赏的。请你细细品析下面两例,进行具体赏析。(6 分) (1) 天空开始变得又高又远,村庄呈苍茫色。光秃的枝丫上,喜鹊的窝, 有些孤零零的,是最后守着的一片叶,守着树。秋深得很彻底了。 (2) 从冒芽,长叶,到打花苞儿,它们都是默默的。一朝花绽开,就映
亮了一个庄子。毎家的茅草房,都变得黄灿灿 (二) 天山雪莲有谁怜? ①天山雪莲,别名雪荷花,主要生长在天山、阿勒泰山和昆仑山脉海 拔3000米以上雪线附近的高寒冰碛地带的悬崖峭壁之中,独有的生存习性 和独特的生长环境使其稀有而珍贵,并造就了它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药用价 值,人们奉之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 ②近年来,新疆天山野生雪莲惨遭破坏,不法分子采挖猖獗,专家不得 不发出警告∶如果再不加以保护,不出20年,它就可能从地球上消失 ③因为天山雪莲具有独特的药用功效,全国各地到新疆求购者络绎不 绝,收购价格逐年递增,品质好一点的天山野生雪莲收购价,一株甚至在 20元至30元之间。随着产量锐减,价格战势必愈演愈烈。由此,采挖、 收购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 ④现在,天山野生雪莲就像是一块“唐僧肉”,谁都垂涎三尺。每年七 八月天山雪莲花盛开的季节,成群结队的不法分子来到3000米以上的雪线 采挖天山野生雪莲。由于缺乏采挖雪莲的基本知识,他们经常在雪莲尚未开 花时就连根挖走,使它们失去继续生长开花以及播撒花粉繁衍的机会,造成 毁灭性破坏。被采集来的雪莲很多都成了私自叫卖的旅游产品。以前采挖者 以当地牧民为主,现在很多旅行者也加入了这支队伍,随身携带一些“战利 品”成了他们旅行的“额外任务 ⑤过去,冰川上的雪莲两三朵一丛,五六朵一簇,繁茂旺盛,十分好看。 现在这样的盛景已不复存在。只有在人迹罕至的岩石缝里,才能看到零星含 苞待放的雪莲花。 ⑥除了人为的疯狂采挖导致天山野生雪莲陷入生存困境以外全球气候 变暖也给它们“雪上加霜”。因为气候“暖化”导致山脉积雪面积逐渐减少, 雪线上升,积雪时间也相对缩短,适宜天山野生雪莲生存的区域不断缩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约有300万公顷,现 在仅剩下1/5了。新疆境内的天山野生雪莲已不足3000万株,而且每年都
5 亮了一个庄子。每家的茅草房,都变得黄灿灿。 (二) 天山雪莲有谁怜? ①天山雪莲,别名雪荷花,主要生长在天山、阿勒泰山和昆仑山脉海 拔 3000 米以上雪线附近的高寒冰碛地带的悬崖峭壁之中,独有的生存习性 和独特的生长环境使其稀有而珍贵,并造就了它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药用价 值,人们奉之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 ②近年来,新疆天山野生雪莲惨遭破坏,不法分子采挖猖獗,专家不得 不发出警告:如果再不加以保护,不出 20 年,它就可能从地球上消失。 ③因为天山雪莲具有独特的药用功效,全国各地到新疆求购者络绎不 绝,收购价格逐年递增,品质好一点的天山野生雪莲收购价,一株甚至在 20 元至 30 元之间。随着产量锐减,价格战势必愈演愈烈。由此,采挖、 收购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 ④现在,天山野生雪莲就像是一块“唐僧肉”,谁都垂涎三尺。每年七 八月天山雪莲花盛开的季节,成群结队的不法分子来到 3000 米以上的雪线 采挖天山野生雪莲。由于缺乏采挖雪莲的基本知识,他们经常在雪莲尚未开 花时就连根挖走,使它们失去继续生长开花以及播撒花粉繁衍的机会,造成 毁灭性破坏。被采集来的雪莲很多都成了私自叫卖的旅游产品。以前采挖者 以当地牧民为主,现在很多旅行者也加入了这支队伍,随身携带一些“战利 品”成了他们旅行的“额外任务”。 ⑤过去,冰川上的雪莲两三朵一丛,五六朵一簇,繁茂旺盛,十分好看。 现在这样的盛景已不复存在。只有在人迹罕至的岩石缝里,才能看到零星含 苞待放的雪莲花。 ⑥除了人为的疯狂采挖导致天山野生雪莲陷入生存困境以外,全球气候 变暖也给它们“雪上加霜”。因为气候“暖化”导致山脉积雪面积逐渐减少, 雪线上升,积雪时间也相对缩短,适宜天山野生雪莲生存的区域不断缩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约有 300 万公顷,现 在仅剩下 1/5 了。新疆境内的天山野生雪莲已不足 3000 万株,而且每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