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42 其中实验/实战学时:32 先倦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后续课程支撑: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 授课时间:双周星期二,5-8节(应化1班): 授课地点:12E201、12E203 星期五,58节(应化2班) 授课对象:2021级应化1班、2021级应化2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李超/讲师、朝洁/讲师 答展时间、地点与方式: 1课堂: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进行答疑: 2.课外:可直接到机电楼12L302办公室进行答疑: 3线上:建立QQ微信课程群,实施线上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实验报告 使用敦材:《无机化学实验》,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究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教学参考资料:《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究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课程葡介:无机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工艺专业开设的第一门实验类基础课,是后续实验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教学任务:一是巩固、验证和 加深对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二是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三 是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中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半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掉:
1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4/2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32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后续课程支撑: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 授课时间:双周 星期二,5-8 节(应化 1 班); 星期五,5-8 节(应化 2 班) 授课地点:12E201、12E203 授课对象:2021 级应化 1 班、2021 级应化 2 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李超/讲师、朝洁/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1.课堂: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进行答疑; 2.课外:可直接到机电楼 12L302 办公室进行答疑; 3.线上:建立 QQ/微信课程群,实施线上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实验报告 使用教材:《无机化学实验》,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究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教学参考资料:《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究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课程简介:无机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工艺专业开设的第一门实验类基础课,是后续实验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教学任务:一是巩固、验证和 加深对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二是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三 是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中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华业要求 目标1:通过标准物质的配制,使学生对玻璃仪器及化学 51掌握应用化学中相关分析技术和工 5能够针对化学领域的复杂问题,选择和使用恰当 实验的称重、加热、过滤、蒸发、浓缩、干燥、烘干等基 具的使用方法,能够识别复杂问题中的 的技术和资源,应用现代工程和信息技术工具,包 本操作和技能得到良好的训练:学握化工生产的实际实验 各种制约条件,明确各种方法的局限 括对复杂化学问题的预测,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思路和方法及综合实践技能。 性: 目标2: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严谨认真 6能够基于化学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 的科学的工作态度:通过实验分组和组员分工与协作的实 61了解化学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 应用化学实践和相关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 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工程伦理的影响, 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康、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工程伦理的影响,并理解 并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目标3: 71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通过实验安全事故及工作方法和态度习惯的培养,让学生 内涵和意义,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 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 法规: 7 能够理解和评价化学化工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德。 7-2:能针对实际的精细化工、能源利 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用等方面,分析研究项目对环境、人类 生存、社会发展产生的可能影响和损 害: 实践散学进程表 项目类型(验证综合 教学 支撑课 周次 实验项目名称 授课教师 学时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设计) 方式 程目标 9 一、 实验室基本知识、 李超/朝 4 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器材和玻璃仪器的认 演示/验证性 讲授、演示、 目标1 2
2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 1:通过标准物质的配制,使学生对玻璃仪器及化学 实验的称重、加热、过滤、蒸发、浓缩、干燥、烘干等基 本操作和技能得到良好的训练;掌握化工生产的实际实验 思路和方法及综合实践技能。 5-1 掌握应用化学中相关分析技术和工 具的使用方法,能够识别复杂问题中的 各种制约条件,明确各种方法的局限 性; 5 能够针对化学领域的复杂问题,选择和使用恰当 的技术和资源,应用现代工程和信息技术工具,包 括对复杂化学问题的预测,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目标 2: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严谨认真 的科学的工作态度;通过实验分组和组员分工与协作的实 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6-1 了解化学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 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工程伦理的影响, 并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6 能够基于化学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 应用化学实践和相关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工程伦理的影响,并理解 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目标 3: 通过实验安全事故及工作方法和态度习惯的培养,让学生 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 德。 7-1 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内涵和意义,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 法规; 7-2:能针对实际的精细化工、能源利 用等方面,分析研究项目对环境、人类 生存、社会发展产生的可能影响和损 害; 7 能够理解和评价化学化工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实践教学进程表 周次 实验项目名称 授课教师 学时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项目类型(验证/综合 /设计) 教学 方式 支撑课 程目标 9 一、实验室基本知识、 李 超 / 朝 4 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器材和玻璃仪器的认 演示/验证性 讲授、演示、 目标 1
玻璃仪器认领与洗涤, 洁 识: 实操 目标2 溶液配制 重点:实验安全知识:常用玻璃仪器洗涤 难点:溶液配制及方法 课程思政融入点:要求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必须 坚持实事求实、严蘧的科学态度;要求学生实 验过程中主动思考理论原理,在实验过程中去 验证实验原理,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讲解演示 二、 醋酸解离常数的测 李超/朝 重点:试管实验操作:PH计使用:缓冲溶液 操作实验 目标1 10 定 洁 配制 演示/设计性 现场督导 目标2 难点:溶液PH计算 随时答疑 讲解演示 李超/朝 重点:加热、过滤、蒸发、浓缩、干燥、烘干 分组实验 目标1 11 三、氯化钠的提纯 洁 基本实验技能操作 演示综合性 现场督导 目标2 难点:过滤效率及浓缩结晶判断 随时答疑 讲解演示 李超/朝 重点:纸色谱的操作,离子的分类与鉴定 分组实验 目标1 12 四、无机纸上色谱 6 综合/设计性 洁 难点:显色及实验原理的理解 现场督导 随时答疑 五、氧、硫、氯、溴、 李超/朝 重点:过氧化氢、硫化氢、亚硫酸及盐的性质: 讲解演示 13 6 演示/验证性 目标1 碘 洁 卤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反应 分组实验 3
3 玻璃仪器认领与洗涤, 溶液配制 洁 识; 重点:实验安全知识;常用玻璃仪器洗涤 难点:溶液配制及方法 课程思政融入点:要求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必须 坚持实事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求学生实 验过程中主动思考理论原理,在实验过程中去 验证实验原理,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实操 目标 2 10 二、醋酸解离常数的测 定 李 超 / 朝 洁 4 重点:试管实验操作;PH 计使用;缓冲溶液 配制 难点:溶液 PH 计算 演示/设计性 讲解演示 操作实验 现场督导 随时答疑 目标 1 目标 2 11 三、氯化钠的提纯 李 超 / 朝 洁 4 重点:加热、过滤、蒸发、浓缩、干燥、烘干 基本实验技能操作 难点:过滤效率及浓缩结晶判断 演示/综合性 讲解演示 分组实验 现场督导 随时答疑 目标 1 目标 2 12 四、无机纸上色谱 李 超 / 朝 洁 6 重点:纸色谱的操作,离子的分类与鉴定 难点:显色及实验原理的理解 综合/设计性 讲解演示 分组实验 现场督导 随时答疑 目标 1 13 五、氧、硫、氯、溴、 碘 李 超 / 朝 洁 6 重点:过氧化氢、硫化氢、亚硫酸及盐的性质; 卤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反应 演示/验证性 讲解演示 分组实验 目标 1
难点:各种离子的分离鉴定 现场督导 随时答疑 重点:铜、银、锌、镉、汞氧化物及氢化物的 性质反应 难点:各种离子的分离鉴定 讲解演示 六、铜、银、锌、镉、 李超/朝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工业生产中污水的成 分组实验 目标2 14 4 演示验证性 汞 洁 分、毒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 现场督导 目标3 能力能力,引导学生疆专业本领,鼓励学生 随时答疑 运用自已的所学知识,为实现“天更蓝、山更 绿、水更清”而努力。 重点: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难点:酸碱性、浓度等因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 讲解演示 李超/朝 影响 分组实验 目标2 15 七、氧化还原反应 洁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池, 演示综合性 现场督导 阐述我国在电化学和电池领域的各项成就,鼓 随时答疑 励学生运用自已的所学知识,为建设社会经济 体系,提高科技竞争力而努力。 目标1 八、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李超/朝 重点:了解复盐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实验 16 设计/综合性 目标2 及组成分析 洁 难点:组成分析及鉴定 考核项目 目标3 合计 32 4
4 难点:各种离子的分离鉴定 现场督导 随时答疑 14 六、铜、银、锌、镉、 汞 李 超 / 朝 洁 4 重点:铜、银、锌、镉、汞氧化物及氢化物的 性质反应 难点:各种离子的分离鉴定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工业生产中污水的成 分、毒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 能力能力,引导学生掌握专业本领,鼓励学生 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为实现 “天更蓝、山更 绿、水更清”而努力。 演示/验证性 讲解演示 分组实验 现场督导 随时答疑 目标 2 目标 3 15 七、氧化还原反应 李 超 / 朝 洁 4 重点: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难点:酸碱性、浓度等因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 影响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池, 阐述我国在电化学和电池领域的各项成就,鼓 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为建设社会经济 体系,提高科技竞争力而努力。 演示/综合性 讲解演示 分组实验 现场督导 随时答疑 目标 2 16 八、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及组成分析 李 超 / 朝 洁 重点:了解复盐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难点:组成分析及鉴定 设计/综合性 实验 考核项目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合计 32
课程考核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权量(%) 实验表现 实验报告 目标1 1.1 10 20 30 目标2 6-1 20 40 60 目标3 7-1、7-2 10 0 10 总计 40 60 100 备注:1)根据《东莞理工学晓考试管理规定》第土二条规定:旷课3次(或6课时)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终考核。2)各项考核标准见附件所示。 3)实验进度、实验次序及授课教师以实际进行为准,根据需要可能会适当调整。4)实验课具体的时间可能会有所调整,高以指导教师公布的实验时间 为准。 大纲编写时间:2022年2月20日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 多个 日期:2022年2月22日
5 课程考核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权重(%) 实验表现 实验报告 目标 1 1-1 10 20 30 目标 2 6-1 20 40 60 目标 3 7-1、7-2 10 0 10 总计 40 60 100 备注:1)根据《东莞理工学院考试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旷课 3 次(或 6 课时)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终考核。2)各项考核标准见附件所示。 3)实验进度、实验次序及授课教师以实际进行为准,根据需要可能会适当调整。4)实验课具体的时间可能会有所调整,需以指导教师公布的实验时间 为准。 大纲编写时间:2022 年 2 月 20 日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 日期:2022 年 2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