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4/2 其中实验/实战学时:32 先倦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 后续课程支撑:物理化学、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精细有机合成与单元反应、精细化学品工艺学等 授课时间:813周,星期一5-8节/星期三5-8节, 授课地点:12E401.403 授课对象:2020应用化学1、2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赵鸿斌教授、廖俊旭副教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课堂:每次上课课前、课间和课后进行答疑:2课外:可直接到12号楼12F201办公室进行答疑:3.线上:建立微信课程群, 实施线上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1.高占先,于丽梅主编.《有机化学实验》(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教学参考资料:1.兰州、复旦,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姚映钦主编,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和《有机化学》理论课同时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是有机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实 验必修课程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应用化学、探讨应用化学的兴 趣。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学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及鉴定方法:熟练使用 现代仪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规范化的操作技能,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验技能、实验设计、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等 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1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4/2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32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 后续课程支撑:物理化学、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精细有机合成与单元反应、精细化学品工艺学等 授课时间:8-13 周,星期一 5-8 节/星期三 5-8 节, 授课地点: 12E401-403 授课对象:2020 应用化学 1、2 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赵鸿斌 教授、廖俊旭副教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课堂:每次上课课前、课间和课后进行答疑;2.课外:可直接到 12 号楼 12F201 办公室进行答疑;3.线上:建立微信课程群, 实施线上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1. 高占先,于丽梅主编.《有机化学实验》(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 教学参考资料:1. 兰州、复旦,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姚映钦主编,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和《有机化学》理论课同时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是有机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实 验必修课程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应用化学、探讨应用化学的兴 趣。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及鉴定方法;熟练使用 现代仪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规范化的操作技能,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验技能、实验设计、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等 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敕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1: 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掌 43能够对实验过程加以控制,可以及 4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学领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制备、分离、提纯及鉴定方法: 时发现和理解实验问题,合理地分析和 和分析,包括设计实验、处理与解释数据得到合理 熟练使用现代仪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 处理实验结果,并得到有效的结论。 有效的结论。 验习惯。 目标2: 通过性质实验(借助课件和录像),验证各类常见有机物 5 能够针对化学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和使用 5-2能够采用正确的试验方法并选择合 的主要性质和鉴定方法,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巩固和 恰当的技术和资源,应用现代工程和信息技术工 适的现代工具,检测、分析和鉴定样品 加深有机化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观察实验现象, 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 特性: 合理处理数据,查阅化学手册,准确描绘仪器装置简图, 解其局限性。 撰写实验报告。 目标3: 了解当代有机化学实验新技术,结合实际,了解有机化合 6能够基于化学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 6-2在化学实验设计中具备综合考虑多 物及其典型反应在工业生产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具 应用化学实践和相关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 种制约因素的意识,能够合理分析和评 备精细有机化工产品分析和开发实验的能力:初步具备运 康、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工程伦理的影响,并理解 价工程实践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 用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和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解决精细 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有机化工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验散学进程表 周次 项目类型(验证综合 教学 支排课 实验项目名称 授课教师 学时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没计) 方式 程目标 2
2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 1: 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 掌 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制备、分离、提纯及鉴定方法; 熟练使用现代仪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 验习惯。 4-3 能够对实验过程加以控制,可以及 时发现和理解实验问题,合理地分析和 处理实验结果,并得到有效的结论。 4 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学领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和分析,包括设计实验、处理与解释数据得到合理 有效的结论。 目标 2: 通过性质实验(借助课件和录像),验证各类常见有机物 的主要性质和鉴定方法,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巩固和 加深有机化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观察实验现象, 合理处理数据,查阅化学手册,准确描绘仪器装置简图, 撰写实验报告。 5-2 能够采用正确的试验方法并选择合 适的现代工具,检测、分析和鉴定样品 特性; 5 能够针对化学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和使用 恰当的技术和资源,应用现代工程和信息技术工 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 解其局限性。 目标 3: 了解当代有机化学实验新技术,结合实际,了解有机化合 物及其典型反应在工业生产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具 备精细有机化工产品分析和开发实验的能力;初步具备运 用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和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解决精细 有机化工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6-2 在化学实验设计中具备综合考虑多 种制约因素的意识,能够合理分析和评 价工程实践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 6 能够基于化学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 应用化学实践和相关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工程伦理的影响,并理解 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实验教学进程表 周次 实验项目名称 授课教师 学时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项目类型(验证/综合 /设计) 教学 方式 支撑课 程目标
有机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要求:掌握基本技 能:学会合成、分离、提纯和分析方法。(重 点)掌握蒸馏的原理及操作方法:掌握分馏的 安全及要求、仪器认识 赵鸿斌 原理及操作方法。(难点) 5 综合验证 实验 目标一 及清洗:蒸馏和分馏 课程思政融入点:要求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必须 坚持实事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求学生实 验过程中主动思考理论原理,在实验过程中去 验正实验原理,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赵鸿斌/ 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 掌握熔点测定的原理及测定方法:熟练掌握重 3 验证 实验 目标一 9 结晶、热过滤、抽滤的原理及操作。(重点) 赵鸿斌/ 目标一 乙酰苯胺的合成 2 掌握乙酰苯胺的制备原理和方法:掌握重结 综合 实验 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重点) 目标二 赵鸿斌/ 掌握环己烯的制备原理及方法:掌握分馏实验 目标一 10 环己烯的制备 5 技术:(重点)掌握液体产物的洗涤和干燥操 综合 实验 目标二 作,蒸馏操作。(难点) 赵鸿斌/ 目标一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3 学握酯化反应的原理,掌握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综合 实验 方法:(重点)掌握分水器回流分水。(难点)》 目标二 11 赵鸿斌/ 学握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 目标二 阿斯匹林的合成 3 酯化反应合成阿斯匹林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 综合 实验 目标三 法:(重点)掌握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 3
3 8 安全及要求、仪器认识 及清洗 ;蒸馏和分馏 赵鸿斌 / 5 有机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要求;掌握基本技 能;学会合成、分离、提纯和分析方法。 ( 重 点 )掌握蒸馏的原理及操作方法;掌握分馏的 原理及操作方法。 (难点 ) 课程思政融入点:要求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必须 坚持实事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求学生实 验过程中主动思考理论原理,在实验过程中去 验证实验原理,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综合 /验证 实验 目标 一 9 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 赵鸿斌 / 3 掌握熔点测定的原理及测定方法;熟练掌握重 结晶、热过滤、抽滤的原理及操作。 (重点 ) 验证 实验 目标 一 乙酰苯胺的合成 赵鸿斌 / 2 掌握乙酰苯胺的制备原理和方法;掌握重结 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 (重点 ) 综合 实验 目标 一 目标二 10 环己烯的制备 赵鸿斌 / 5 掌握环己烯的制备原理及方法;掌握分馏实验 技术; (重点 )掌握液体产物的洗涤和干燥操 作,蒸馏操作。 (难点 ) 综合 实验 目标 一 目标二 11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赵鸿斌 / 3 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掌握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方法; (重点 )掌握分水器回流分水。 (难点 ) 综合 实验 目标 一 目标二 阿斯匹林的合成 赵鸿斌 / 3 掌握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 酯化反应合成阿斯匹林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 法; (重点 )掌握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 综合 实验 目标 二 目标三
基本操作。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难点) 课程思政融入点:引入更多有机化学在实际生 产生活中应用的案例,让课本的理论知识变成 现实物品,通过更具直观性实例诠释理论联系 实际、知行合一。 掌握环己酮的制备原理和方法,醇的氧化法: 赵鸿斌/ (里点)掌握搅拌操作的原理和方法,搅拌器 目标二 12 环己酮的合成 综合 实验 的安装使用及滴液漏斗的使用:掌握水蒸汽蒸 目标三 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难点) 掌握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原理和方法,加深 对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提取产物的理解:(重 赵鸿斌/ 点)学习索氏提取的提取原理和方法。(难点) 目标二 13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课程思政融入点:在对天然材料进行处理时要 设计 实验 目标三 有耐心,在一遍一遗的重复操作中一点点积 累,通过这样的实验操作让同学们领会做事情 要有韧性,不能一瞰而就的道理。 合计 32 课程考核 支撑毕业要求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课程目标 指标点 预习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4 基本操作。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难点) 课程思政融入点:引入更多有机化学在实际生 产生活中应用的案例,让课本的理论知识变成 现实物品,通过更具直观性实例诠释理论联系 实际、知行合一。 12 环己酮的合成 赵鸿斌/ 5 掌握环己酮的制备原理和方法,醇的氧化法; (重点)掌握搅拌操作的原理和方法,搅拌器 的安装使用及滴液漏斗的使用;掌握水蒸汽蒸 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难点) 综合 实验 目标二 目标三 13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赵鸿斌/ 6 掌握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原理和方法,加深 对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提取产物的理解;(重 点)学习索氏提取的提取原理和方法。(难点) 课程思政融入点:在对天然材料进行处理时要 有耐心,在一遍一遍的重复操作中一点点积 累,通过这样的实验操作让同学们领会做事情 要有韧性,不能一蹴而就的道理。 设计 实验 目标二 目标三 合计 32 课程考核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预习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目标一 4-3 1 7 15 34 目标二 5-2 7 7 15 5 34 目标三 6-2 6 6 10 10 32 20 20 40 20 100 备注:1)根据《东莞理工学院考试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广课3次(或6课时)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终考核。2)各项考核标准见附件所示。 大纲编写时间:2022年2月22日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 日期:2022年2月22日 5
5 目标一 4-3 7 7 15 5 34 目标二 5-2 7 7 15 5 34 目标三 6-2 6 6 10 10 32 20 20 40 20 100 备注:1)根据《东莞理工学院考试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旷课 3 次(或 6 课时)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终考核。2)各项考核标准见附件所示。 大纲编写时间:2022 年 2 月 22 日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 日期:2022 年 2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