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辞典 (释文后的数字代表出现该概念在”聚合物物理学"一书的节号) Q溶剂Q solvent):链段-溶剂相互吸引刚好抵消链段间空间排斥的溶剂,形成高分子溶液时观察不 到远程作用,该溶剂中的高分子链的行为同无扰链2.7 Q温度(Q temperature):溶剂表现出Q溶剂性质的温度2.7 Argon理论(Argon theory):一种银纹扩展过程的模型,描述了分子链被伸展将聚合物材料空化的过 程5.3 Avrami方程(Avrami equation):描述物质结晶转化率与时间关系的方程:,a为转化率,K与n称 Avrami常数(Avrami constants)4.8 Binghami流体(Bingham liquid):此类流体具有一个屈服应力sy,应力低于sy时不产生形变,当应力 大于Sy时才发生流动,应力高于$y的部分与应变速率呈线性关系3.13 Boltzmann叠加原理(Blotzmann superposition principle):Boltzmann提出的粘弹性原理:认为样品 在不同时刻对应力或应变的响应各自独立并可线性叠加3.8 Bravais晶格(Bravais lattice):结构单元在空间的排列方式4.1 Burger's模型(Burger's model):由一个Maxwell模型和一个Kelvint模型串联构成的粘弹性模型3.7 Cauchyl应变(Cauchy strain):拉伸引起的相对于样品初始长度的形变分数,又称工程应变3.16 Charpy冲击测试(Charpy impact test):样品以简支梁形式放置的冲击强度测试,测量样品单位截面 积的冲击能5.4 Considere构图(Considere construction):以真应力对工程应作图以判定细颈稳定性的方法5.2 Eyring模型(Eyring model):一种描述材料形变过程的分子模型,认为形变是结构单元越过能垒的跳 跃式运动5.2 FIory-Huggins参数(FIory--Huggins interaction parameter):描述聚合物链段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 的参数,常用c表示,物理意义为一个溶质分子被放入溶剂中作用能变化与动能之比2.11.2 Flory构图(Flory construction)):保持固定拉伸比所需的力对实验温度作图得到,由截距确定内能对 拉伸力的贡献,由斜率确定熵对拉伸力的贡献2.16.2 Flory特征比(characteristic ratio)):无扰链均方未端距与自由连接链均方未端距的比值2.4 Griffith理论(Griffith theory):一种描述材料断裂机理的理论,认为断裂是吸收外界能量产生新表面 的过程5.4 Hencky应变(Hencky strain):拉伸引起的相对于样品形变分数积分,又称真应变3.16
小辞典 (释文后的数字代表出现该概念在"聚合物物理学"一书的节号) Q溶剂(Q solvent):链段-溶剂相互吸引刚好抵消链段间空间排斥的溶剂,形成高分子溶液时观察不 到远程作用,该溶剂中的高分子链的行为同无扰链2.7 Q温度(Q temperature):溶剂表现出Q溶剂性质的温度2.7 Argon理论(Argon theory):一种银纹扩展过程的模型,描述了分子链被伸展将聚合物材料空化的过 程 5.3 Avrami方程(Avrami equation):描述物质结晶转化率与时间关系的方程:,a为转化率, K与n称 Avrami常数(Avrami constants) 4.8 Bingham流体(Bingham liquid):此类流体具有一个屈服应力sy,应力低于sy时不产生形变,当应力 大于sy时才发生流动,应力高于sy的部分与应变速率呈线性关系3.13 Boltzmann叠加原理(Blotzmann superposition principle):Boltzmann提出的粘弹性原理:认为样品 在不同时刻对应力或应变的响应各自独立并可线性叠加 3.8 Bravais晶格(Bravais lattice):结构单元在空间的排列方式4.1 Burger's模型(Burger's model):由一个Maxwell模型和一个Kelvin模型串联构成的粘弹性模型3.7 Cauchy应变(Cauchy strain):拉伸引起的相对于样品初始长度的形变分数,又称工程应变3.16 Charpy冲击测试(Charpy impact test):样品以简支梁形式放置的冲击强度测试,测量样品单位截面 积的冲击能5.4 Considère构图(Considère construction):以真应力对工程应作图以判定细颈稳定性的方法5.2 Eyring模型(Eyring model):一种描述材料形变过程的分子模型,认为形变是结构单元越过能垒的跳 跃式运动5.2 Flory-Huggins参数(Flory-Huggins interaction parameter):描述聚合物链段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 的参数,常用c表示,物理意义为一个溶质分子被放入溶剂中作用能变化与动能之比2.11.2 Flory构图(Flory construction):保持固定拉伸比所需的力f对实验温度作图得到,由截距确定内能对 拉伸力的贡献,由斜率确定熵对拉伸力的贡献 2.16.2 Flory特征比(characteristic ratio):无扰链均方末端距与自由连接链均方末端距的比值2.4 Griffith理论(Griffith theory):一种描述材料断裂机理的理论,认为断裂是吸收外界能量产生新表面 的过程 5.4 Hencky应变(Hencky strain):拉伸引起的相对于样品形变分数积分,又称真应变3.16
Hermans取向因子(Hermans orientation factor)):描述结构单元取向程度的参数,是结构单元与参考 方向夹角余弦均方值的函数4.8,4.10 Hoffman-Neeks作图法Hoffman-eeks plot)):一种确定平衡榕点的方法。变化结晶温度Tc,得到 不同厚度的晶片,以晶片熔点Tm对Tc作图,所得曲线与Tm=Tc的直线的交点即为平衡熔点4.6 Huggins常数(Huggins coefficient)):描述聚合物链段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参数,在测定特 性粘度时得到2.9 IaN转变(IN transition):向列液晶中因浓度或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向列液体与各向同性液体间的相 互转变,又作Nx转变4.10,4.11 zod冲击测试((lcod impact test)):样品以悬臂梁形式放置的冲击强度测试,测量样品单位厚度的冲击 能5.4 Jeffreys模型(Jeffreys model):由弹簧与Kelvin模型串联而成的粘弹性模型3.7 Kelvint模型(Kelvin model):将弹簧与粘壶并联构成的模型,用于研究材料的粘弹性,又称Voig模型 3.5-3.8 Kuhn单元(Kuhn monomer)):高分子链中作协同运动的独立单元,基本上是链段的同义语2.4 Maltese-十字Maltese cross):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球晶时看到的十字形图案4.4 Mark-Houwink常数Mark-Houwink parameters)):Mark-Houwink公式中的两个常数,一般记作K与 a2.9 Mark-.Houwink2公式(Mark-Houwink equation):特性粘度与粘均分子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式:2.9 Maxwell模型Maxwell model):将弹簧与粘壶串联构成的模型,用于研究材料的粘弹性3.5~3.8 Schlieren花纹(Schlieren texture)):液晶中的旋错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现的花纹,为多个黑色刷子状的 图案4.10 Trouton比(Trouton ratio)):拉伸粘度与剪切粘度之比,牛顿流体的这个比值等于3,粘弹性流体要大 得多3.16 Trouton粘度(Trouton viscosity):即拉伸粘度,拉伸应力与拉伸速率之比3.16 Voigt模型Voigt model)):将弹簧与粘壶并联构成的模型,用于研究材料的粘弹性,又称Kelvin模型 3.5 WLF方程VLF equation)):一个温度下测定的力学性能时间频率曲线可通过在时间频率)坐标上 的平移变换为另一温度下的曲线,该方程建立了平移量与温度差之间的关系3.12 zimm作图法(Zimm plot)):光散射实验数据的一种处理方法,可通过一次作图得到重均分子量、均方 回转半径和第二维利系数三个物理量2.8 z均分子量2-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一种统计平均分子量,其定义为1.6 半互穿网络(semi-PN):线形分子链穿插于一个聚合物网络形成的结构1.4.2
Hermans取向因子(Hermans orientation factor):描述结构单元取向程度的参数,是结构单元与参考 方向夹角余弦均方值的函数4.8, 4.10 Hoffman-Weeks作图法(Hoffman-Weeks plot):一种确定平衡熔点的方法。变化结晶温度Tc,得到 不同厚度的晶片,以晶片熔点Tm对Tc作图,所得曲线与Tm=Tc的直线的交点即为平衡熔点4.6 Huggins常数(Huggins coefficient):描述聚合物链段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参数,在测定特 性粘度时得到2.9 I«N转变(I«N transition):向列液晶中因浓度或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向列液体与各向同性液体间的相 互转变,又作N«I转变4.10, 4.11 Izod冲击测试(Icod impact test):样品以悬臂梁形式放置的冲击强度测试,测量样品单位厚度的冲击 能 5.4 Jeffreys模型(Jeffreys model):由弹簧与Kelvin模型串联而成的粘弹性模型 3.7 Kelvin模型(Kelvin model):将弹簧与粘壶并联构成的模型,用于研究材料的粘弹性,又称Voigt模型 3.5~3.8 Kuhn单元(Kuhn monomer):高分子链中作协同运动的独立单元,基本上是链段的同义语2.4 Maltese十字(Maltese cross):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球晶时看到的十字形图案4.4 Mark-Houwink常数(Mark-Houwink parameters):Mark-Houwink公式中的两个常数,一般记作K与 a 2.9 Mark-Houwink公式(Mark-Houwink equation):特性粘度与粘均分子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式:2.9 Maxwell模型(Maxwell model):将弹簧与粘壶串联构成的模型,用于研究材料的粘弹性3.5~3.8 Schlieren花纹(Schlieren texture):液晶中的旋错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现的花纹,为多个黑色刷子状的 图案4.10 Trouton比(Trouton ratio):拉伸粘度与剪切粘度之比,牛顿流体的这个比值等于3,粘弹性流体要大 得多3.16 Trouton粘度(Trouton viscosity):即拉伸粘度,拉伸应力与拉伸速率之比3.16 Voigt模型(Voigt model):将弹簧与粘壶并联构成的模型,用于研究材料的粘弹性,又称Kelvin模型 3.5 WLF方程(WLF equation):一个温度下测定的力学性能-时间(频率)曲线可通过在时间(频率) 坐标上 的平移变换为另一温度下的曲线,该方程建立了平移量与温度差之间的关系3.12 Zimm作图法(Zimm plot):光散射实验数据的一种处理方法,可通过一次作图得到重均分子量、均方 回转半径和第二维利系数三个物理量2.8 Z均分子量(Z-average molecular weight):一种统计平均分子量,其定义为 1.6 半互穿网络(semi-IPN):线形分子链穿插于一个聚合物网络形成的结构 1.4.2
半结晶(semi-crystalline):结晶聚合物中部分链段处于晶区,部分链段处于无定形区的状态1.5.1 半稀溶液(semi-dilute solution):浓度高于重叠浓度的高分子溶液2.6 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中,从注入溶液到某一级分溶液流出色谱柱经历的时 间2.10 本构方程(constitutive equation):描述流体中应力与应变速率关系的方程3.13 比浓粘度(reduced viscosity)):单位浓度聚合物的粘度增加分数2.9 表观模量(reduced stress):橡胶拉伸时的应力与拉伸比函数-r2)之比,常被视作橡胶的剪切模量 2.17,2.18 表观粘度(apparent viscosity):非牛顿流体中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为剪切速率的函数3.13 冰点降低法(cryometry)):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凝固点相对于纯溶剂凝固点的降低值测定数均分子量 的方法2.13 玻璃化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发生玻璃化转变的温度1.5.1 玻璃化转变(glass transition):无定形物质的坚硬固体状态与柔韧状态之间的过渡1.5.1,3.1-3.4 玻璃化转变区(glass transition zone):模量-温度曲线上模量从10pa的数量级下降到105-6pa的温度 区域,在此区域样品发生玻璃化转变3.1 玻璃区(glassy z0ne:模量-温度曲线上模量在109pa数量级的温度区域,在此区域样品处于玻璃态 , 玻璃态((glassy)):无定形物质在低温下的无序固体状态1.5,1 泊松比(Poisson'sratio):样品受拉伸时侧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的绝对值3.1 不良溶剂(poor solvent):必须通过加热方能溶解聚合物形成滇溶液的溶剂2.7 参考方向((reference direction)):一个基准方向,多用于确定结构单元排列方向的倾向性4.8 参考温度(reference temperature):通过力学性能-时间(频率)曲线的平移构造主曲线时确定的基准温 度3.12 侧链液晶(side-chain liquld crystal polymer)):柔性主链上通过间隔链连接液晶核的聚液晶4.11 插线板模型(switchboard model):一种聚合物晶体模型,认为分子链不必在同一晶片内进行折叠, 多数链都是从无定形区随机地进入任一晶片4.3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一种热分析方法,令样品与参比物保持相 同温度,在升(降)温过程中测量向二者供热速率之差,用于鉴别所发生的物理或化学过程3.2 缠结(entanglement):高分子链之间相互缠统、穿透的现象2.6,2.20,3.1,3.14 缠结点(entanglement point):缠结中的分子链相互限制侧向运动的作用点2.20,3.1 缠结分子量(entanglement molecular weight):发生缠结的聚合物中两缠结点间分子链的平均长 度3.1
半结晶(semi-crystalline):结晶聚合物中部分链段处于晶区,部分链段处于无定形区的状态1.5.1 半稀溶液(semi-dilute solution) :浓度高于重叠浓度的高分子溶液2.6 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中,从注入溶液到某一级分溶液流出色谱柱经历的时 间2.10 本构方程(constitutive equation):描述流体中应力与应变速率关系的方程3.13 比浓粘度(reduced viscosity):单位浓度聚合物的粘度增加分数2.9 表观模量(reduced stress):橡胶拉伸时的应力与拉伸比函数(l-l -2)之比,常被视作橡胶的剪切模量 2.17, 2.18 表观粘度(apparent viscosity):非牛顿流体中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为剪切速率的函数3.13 冰点降低法(cryometry):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凝固点相对于纯溶剂凝固点的降低值测定数均分子量 的方法2.13 玻璃化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发生玻璃化转变的温度1.5.1 玻璃化转变(glass transition):无定形物质的坚硬固体状态与柔韧状态之间的过渡1.5.1, 3.1~3.4 玻璃化转变区(glass transition zone):模量-温度曲线上模量从109Pa的数量级下降到105~6Pa的温度 区域,在此区域样品发生玻璃化转变3.1 玻璃区(glassy zone):模量-温度曲线上模量在109Pa数量级的温度区域,在此区域样品处于玻璃态 3.1 玻璃态(glassy):无定形物质在低温下的无序固体状态1.5.1 泊松比(Poisson’s ratio):样品受拉伸时侧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的绝对值3.1 不良溶剂(poor solvent):必须通过加热方能溶解聚合物形成真溶液的溶剂 2.7 参考方向(reference direction):一个基准方向,多用于确定结构单元排列方向的倾向性4.8 参考温度(reference temperature):通过力学性能-时间(频率)曲线的平移构造主曲线时确定的基准温 度3.12 侧链液晶(side-chain liquld crystal polymer):柔性主链上通过间隔链连接液晶核的聚液晶4.11 插线板模型(switchboard model):一种聚合物晶体模型,认为分子链不必在同一晶片内进行折叠, 多数链都是从无定形区随机地进入任一晶片4.3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一种热分析方法,令样品与参比物保持相 同温度,在升(降)温过程中测量向二者供热速率之差,用于鉴别所发生的物理或化学过程3.2 缠结(entanglement):高分子链之间相互缠绕、穿透的现象2.6, 2.20, 3.1, 3.14 缠结点(entanglement point):缠结中的分子链相互限制侧向运动的作用点 2.20, 3.1 缠结分子量(entanglement molecular weight):发生缠结的聚合物中两缠结点间分子链的平均长 度 3.1
长支化链(ong-chain branched):支链长度高于临界分子量的高分子链1.4.1 长周期((long period):晶叠中晶片厚度与片间无定形区厚度之和4.4 超支化聚合物(hyperbranched polymer).:高度分支呈树枝状结构的高分子,亦称树枝状聚合物1.4.1 成核剂(nucleating agent)):人为添加到结晶物质中能够形成晶核的试剂4.8 成核增长机理(nucleation growth,NG):一种溶液相分离机理,以生成浓相液滴为起点,逐步形成海 岛结构2.15 尺寸排除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将高分子链按流体力学体积进行分级的仪器, 又称凝胶渗透色谱2.10 重叠度(overlap parameter):平均一个扩张体积中所含的高分子链数2.6 重叠浓度(overlap concentration):溶液中高分子线团刚好充满溶液空间时的浓度2.6 重叠体积分数(overlap volume fraction):溶液中高分子线团网刚好充满溶液空间时的聚合物体积分数 2.6 冲击强度(impact strength):样品被快速击断时单位截面积或单位厚度所吸收的能量5.4 冲击阻力(impact resistance):样品被快速击断时所吸收的能量5.4 出口膨胀(extrudate swelling):高分子液体从细管中流出时,流体的直径发生膨胀的现象,又称 Barus效应3.15 储能模量(storage modulus):复模量中的实部,反映形变过程中的弹性响应部分3.9 储能柔量((storage compliance):复模量中的实部,反映形变过程中的弹性响应部分3.9 触变环(thixotropic loop)):触变性流体的剪切速率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变化一周时应力-应变速率曲 线划出的闭合环3.13 触变性流体(hiⅸotropic liquid):粘度随剪切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流体3.13 串晶(shish kebab):结晶聚合物中的一种晶体形态,在拉伸条件下结晶生成。形状类似羊肉串,中 轴为高度取向的纤维,沿中轴的垂直方向生长出多个晶片4.4 次级松弛(secondary relaxation):除玻璃化转变与晶体熔融以外的其它转变,多指体积小于链段的结 构单元运动启动或冻结的转变,此处松弛为转变的同义语3.11 次级银纹(secondary craze)):裂缝扩展路径附近引发的银纹5.4 次级转变(secondary transition):除玻璃化转变与晶体熔融以外的其它转变,多指体积小于链段的结 构单元运动启动或冻结的转变3.11 脆化温度(brittle temperature):聚合物发生脆性响应与韧性响应的转变温度5.1 脆韧转变(britte-ductile transition):材料由发生脆性断裂到韧性断裂的过渡,可由温度、应变速率 或组成的变化引起5.1 脆性响应(brittle response):材料受力时只吸收少量能量就发生断裂的现象5.1
长支化链(long-chain branched):支链长度高于临界分子量的高分子链1.4.1 长周期(long period):晶叠中晶片厚度与片间无定形区厚度之和4.4 超支化聚合物(hyperbranched polymer):高度分支呈树枝状结构的高分子,亦称树枝状聚合物1.4.1 成核剂(nucleating agent):人为添加到结晶物质中能够形成晶核的试剂4.8 成核增长机理(nucleation growth, NG):一种溶液相分离机理,以生成浓相液滴为起点,逐步形成海- 岛结构 2.15 尺寸排除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SEC):将高分子链按流体力学体积进行分级的仪器, 又称凝胶渗透色谱2.10 重叠度(overlap parameter):平均一个扩张体积中所含的高分子链数2.6 重叠浓度(overlap concentration):溶液中高分子线团刚好充满溶液空间时的浓度2.6 重叠体积分数(overlap volume fraction):溶液中高分子线团刚好充满溶液空间时的聚合物体积分数 2.6 冲击强度(impact strength):样品被快速击断时单位截面积或单位厚度所吸收的能量5.4 冲击阻力(impact resistance):样品被快速击断时所吸收的能量 5.4 出口膨胀(extrudate swelling):高分子液体从细管中流出时,流体的直径发生膨胀的现象,又称 Barus效应3.15 储能模量(storage modulus):复模量中的实部,反映形变过程中的弹性响应部分3.9 储能柔量(storage compliance):复模量中的实部,反映形变过程中的弹性响应部分3.9 触变环(thixotropic loop):触变性流体的剪切速率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变化一周时应力-应变速率曲 线划出的闭合环3.13 触变性流体(thixotropic liquid):粘度随剪切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流体3.13 串晶(shish kebab):结晶聚合物中的一种晶体形态,在拉伸条件下结晶生成。形状类似羊肉串,中 轴为高度取向的纤维,沿中轴的垂直方向生长出多个晶片4.4 次级松弛(secondary relaxation):除玻璃化转变与晶体熔融以外的其它转变,多指体积小于链段的结 构单元运动启动或冻结的转变,此处松弛为转变的同义语3.11 次级银纹(secondary craze):裂缝扩展路径附近引发的银纹5.4 次级转变(secondary transition):除玻璃化转变与晶体熔融以外的其它转变,多指体积小于链段的结 构单元运动启动或冻结的转变3.11 脆化温度(brittle temperature):聚合物发生脆性响应与韧性响应的转变温度 5.1 脆-韧转变(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材料由发生脆性断裂到韧性断裂的过渡,可由温度、应变速率 或组成的变化引起 5.1 脆性响应(brittle response):材料受力时只吸收少量能量就发生断裂的现象 5.1
单分散(monodisperse):聚合物分子量的均一性1.7 单晶片(single crystal):从聚合物稀溶液中缓慢结晶得到的片状单晶体4.1,4.3 单晶体((single crystal):由一个晶核生长而成的晶体4.1,4.3 单体(monomer)):合成聚合物的小分子物质1.2 单向拉伸流(uniaxial elongational flow):一种流动过程,流体在一个方向上伸展,同时从另外两个方 向收缩,例败如纺丝过程3.16 胆甾型(cholesteric)液晶:液晶核上含不对称碳原子的液晶物质,因最早发现于胆甾类物质而得名 4.10 等弹性理论(s0-elasicthery)一种玻璃化转变理论,认为处于所有聚合物处于玻璃化温度时均具有 相等形变能力3.3 等规度((isotacticity):全同构型序列在样品中的百分比1.3.3 等效自由连接链(equivalent freely jointed chain)):一种理想链模型,分子链含长度为b的z个链段,链 段之间为任意夹角,完全自由旋转2.4 等粘理论s0-vⅵiscous theory):一种玻璃化转变理论,认为处于所有聚合物处于玻璃化温度时均具有 相等的粘度3.3 低聚物(oligomer)):分子量较低的聚合物1.2 第二维利系数(second virial coefficient)):描述聚合物链段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参数,可通过光 散射或渗透压测量2.8,2.13 电容率(permittivity):单位面积、单位电场强度下材料储存的电量3.17 电子极化(electronic polarization):电场作用下使电子云中心向正极发生偏移3.17 端基分析法(end group analysis):通过分子链未端基团分析测定数均分子量的方法1.6 短支化链(short--chain branched)):支链长度低于临界分子量的高分子链1.4.1 断裂机理试样((fracture mechanism specimen):可以控制裂缝扩展速率的样品,用于测定断裂韧性 与应变能释放速率5.4 断裂韧性(fracture toughness)):材料在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5.1,5.4 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材料在断裂点处的应变,习惯上用百分数表示5.1,5.4 断裂应力((fracture stress):使裂缝发生扩展的最低应力5.4 对数比浓粘度(inherent viscosity):相对粘度的对数与浓度之比2.9 多分散(polydisperse):聚合物分子量的不均-性1.7 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聚合物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比,用以表示分布的宽度1.7 多晶体(polycrystalline):许多个晶粒的紧密结合体4.1,4.2 二次结晶(secondary crystallization):聚合物结晶过程中在球晶边缘或间隙的结晶阶段4.8
单分散(monodisperse):聚合物分子量的均一性 1.7 单晶片(single crystal):从聚合物稀溶液中缓慢结晶得到的片状单晶体4.1, 4.3 单晶体(single crystal):由一个晶核生长而成的晶体4.1, 4.3 单体(monomer):合成聚合物的小分子物质 1.2 单向拉伸流(uniaxial elongational flow):一种流动过程,流体在一个方向上伸展,同时从另外两个方 向收缩,例如纺丝过程 3.16 胆甾型(cholesteric)液晶:液晶核上含不对称碳原子的液晶物质,因最早发现于胆甾类物质而得名 4.10 等弹性理论(iso-elastic theory) 一种玻璃化转变理论,认为处于所有聚合物处于玻璃化温度时均具有 相等形变能力3.3 等规度(isotacticity):全同构型序列在样品中的百分比1.3.3 等效自由连接链(equivalent freely jointed chain):一种理想链模型,分子链含长度为b的z个链段,链 段之间为任意夹角,完全自由旋转2.4 等粘理论(iso-viscous theory):一种玻璃化转变理论,认为处于所有聚合物处于玻璃化温度时均具有 相等的粘度 3.3 低聚物(oligomer):分子量较低的聚合物 1.2 第二维利系数(second virial coefficient):描述聚合物链段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参数,可通过光 散射或渗透压测量2.8, 2.13 电容率(permittivity):单位面积、单位电场强度下材料储存的电量3.17 电子极化(electronic polarization):电场作用下使电子云中心向正极发生偏移3.17 端基分析法(end group analysis):通过分子链末端基团分析测定数均分子量的方法 1.6 短支化链(short-chain branched):支链长度低于临界分子量的高分子链1.4.1 断裂机理试样(fracture mechanism specimen):可以控制裂缝扩展速率的样品,用于测定断裂韧性 与应变能释放速率 5.4 断裂韧性(fracture toughness):材料在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5.1, 5.4 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材料在断裂点处的应变,习惯上用百分数表示 5.1, 5.4 断裂应力(fracture stress):使裂缝发生扩展的最低应力 5.4 对数比浓粘度(inherent viscosity):相对粘度的对数与浓度之比2.9 多分散(polydisperse):聚合物分子量的不均一性 1.7 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聚合物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比,用以表示分布的宽度 1.7 多晶体(polycrystalline):许多个晶粒的紧密结合体4.1,4.2 二次结晶(secondary crystallization):聚合物结晶过程中在球晶边缘或间隙的结晶阶段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