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共聚物(copolymer):两种单体相互连接形成的聚合物1.4.3 二元组(diad):两个相邻的旋光构型1.3.3 反式构象((trans-.conformation):s单键两端的原子或基团相距最近或相互作用最强的排列方式2.1 反式构型《((trans--configuration)):相似原子或基团分处于双键两侧的键接方式1.3.2 非牛顿流体(non-Newtonian liquid):流动过程中应力与应变速率不成线性关系的流体3.13 非稳态(unstable):会自动发生相分离的溶液2.14 沸点升高法(ebulliometry):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沸点相对于纯溶剂沸点的升高值测定数均分子量的 方法2.13 分级(fractionation):将多分散聚合物样品分离成若干个窄分布级分过程1.7 分子链(molecular chain):高分子链的简称1.2 分子量分布(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不同长度的分子链在各分子量范围的分配情况1.7, 3.14.1 分子量分布函数(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function):分为积分型与微分型。积分型为累积重量 分数随分子量变化的函数,微分型为重量分数密度随分子量变化的函数1.7 附晶片(subsidiary lamellae):附生于聚合物球晶边缘与缝隙中的晶片4.4 复介电常数(complex dielectric constant)):在复平面上表示的介电常数,由电容部分的实部与电阻部 分的虚部组成3.18 复模量(complex modulus):在复平面上表示的模量,由弹性部分的实部与粘性部分的虚部组成3.9 复粘度(complex viscosity):在复平面上表示的粘度,由粘性部分的实部与弹性部分的虚部组成3.9, 3.15 高弹态:对橡胶态的俗称3.1 高分子(macromolecule):小分子相互连接而成的链状大分子1.2 高分子链(polymer chain)):聚合物中分子的代称,因其多呈以共价键相连结的重复单元的链状结构而 得名1.2 高分子液晶(macromolecular liquid):具有液晶性质的聚合物4.11 格位((lattice site):格子模型中的单独位置2.11 格子模型(lattice model):将混合物的空间想像成一个空间格子,物种处于格位之中,每个小分子占 据一个格位,每个大分子链节占据一个格位,以此计算混合过程的热力学函数2.11 共混(blending):两种聚合物的混合3.4.5 共聚物(copolymer):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相互连接而成的聚合物1.2,3.4.4,4.7 共聚物序列(copolymer sequence):共聚物中不同结构单元的排列顺序1.4.3 构象(conformation):分子内原子或基团的空间排列,可随绕s单键的旋转而变化2.1,4.1
二元共聚物(copolymer):两种单体相互连接形成的聚合物1.4.3 二元组(diad):两个相邻的旋光构型1.3.3 反式构象(trans-conformation):s单键两端的原子或基团相距最近或相互作用最强的排列方式 2.1 反式构型(trans-configuration):相似原子或基团分处于双键两侧的键接方式 1.3.2 非牛顿流体(non-Newtonian liquid):流动过程中应力与应变速率不成线性关系的流体 3.13 非稳态(unstable):会自动发生相分离的溶液2.14 沸点升高法(ebulliometry):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沸点相对于纯溶剂沸点的升高值测定数均分子量的 方法2.13 分级(fractionation):将多分散聚合物样品分离成若干个窄分布级分过程 1.7 分子链(molecular chain):高分子链的简称 1.2 分子量分布(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不同长度的分子链在各分子量范围的分配情况 1.7, 3.14.1 分子量分布函数(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function):分为积分型与微分型。积分型为累积重量 分数随分子量变化的函数,微分型为重量分数密度随分子量变化的函数1.7 附晶片(subsidiary lamellae):附生于聚合物球晶边缘与缝隙中的晶片4.4 复介电常数(complex dielectric constant):在复平面上表示的介电常数,由电容部分的实部与电阻部 分的虚部组成3.18 复模量(complex modulus):在复平面上表示的模量,由弹性部分的实部与粘性部分的虚部组成3.9 复粘度(complex viscosity):在复平面上表示的粘度,由粘性部分的实部与弹性部分的虚部组成3.9, 3.15 高弹态:对橡胶态的俗称3.1 高分子(macromolecule):小分子相互连接而成的链状大分子 1.2 高分子链(polymer chain):聚合物中分子的代称,因其多呈以共价键相连结的重复单元的链状结构而 得名 1.2 高分子液晶(macromolecular liquid):具有液晶性质的聚合物4.11 格位(lattice site):格子模型中的单独位置2.11 格子模型(lattice model):将混合物的空间想像成一个空间格子,物种处于格位之中,每个小分子占 据一个格位,每个大分子链节占据一个格位,以此计算混合过程的热力学函数2.11 共混(blending):两种聚合物的混合 3.4.5 共聚物(copolymer):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相互连接而成的聚合物 1.2, 3.4.4, 4.7 共聚物序列(copolymer sequence):共聚物中不同结构单元的排列顺序1.4.3 构象(conformation):分子内原子或基团的空间排列,可随绕s单键的旋转而变化 2.1, 4.1
构型(configuration):分子中原子或链节的键接方式1.3 构造(architecture):高分子的几何形状1.4.1 观察时间(observing time):外力作用于样品的时间3.3 官能度(crosslink functionality)):交汇于一个交联点的网链数2.16 广义Kelvin模型(generalized Kelvin model):多个或无数个Kelvin模型串联构成的粘弹性模型3.7 广义Maxwell模型(generalized Maxwell model:多个或无数个Maxwell模型并联构成的粘弹性模 型3.6 过冷度(degree of supercooling):结晶温度与平衡熔点之差4.4 行成核(row nucleation):聚合物熔体受到啦伸或剪切时,在应变方向上形成密集的一维晶核阵列的 过程4.8 海岛结构(sea--island structure):一相为分散相,另一相为连续相的混合状态2.15 虎克固体(Hookean solid):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的固体,即理想弹性体3.5 互穿网络(IPN,interpenetrating network):没有化学连接的两个聚合物网络通过物理嵌套形成的结 构1.4.2 互接网络:分子链A只通过B链相互连接,分子链B也只通过A链相互连接,A、B链自身无化学连接 形成的结构,又称AB网络1.4.2 化学规整性(chemical regularity)):高分子链化学组成、几何构造的均匀性与对称性1.5.2 环度(cycle rank):将一个网络变成-个不含任何闭合环的树状结构所必须打断的键数2.16.1,2.18 环境银纹化(environmental crazing):聚合物在溶剂作用下发生银纹的过程5.3 幻影模型(phantom network model):一种不作相似假设的橡胶形变模型,认为只有形成环状结构所 必须的网链才贡献应力,其余的网链对应力无贡献218 混合热(energy of mixing)):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前后的能量变化2.11.2 混合熵(entropy of mixing):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前后的熵变化2.1.1 混合自由能(free energy of mixing):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前后的自由能变化2.11 活化体积(activation volume):材料形变过程中运动单元的体积5.2 积分分布曲线(integral distribution curve):累积重量分数与分子量的关系曲线1.7 级分(fraction):聚合物样品中分子量单一或分布较窄的一部分1.6,2.10 极化(polarization):材料中电荷沿旬加电场的重新分布3.17 极限力学性能(ultimate mechanical properties):处于或接近断裂点的力学性质5.1.1 几何异构(geometric isomerism):双键两侧碳原子上原子或基团的键接方式1.3.2 假塑性流体(pseudoplastic liquid)):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的流体3.13 间隔链(spacer):聚液晶中连接液晶核的柔性结构4.11
构型(configuration):分子中原子或链节的键接方式 1.3 构造(architecture):高分子的几何形状 1.4.1 观察时间(observing time):外力作用于样品的时间3.3 官能度(crosslink functionality):交汇于一个交联点的网链数2.16 广义Kelvin模型(generalized Kelvin model):多个或无数个Kelvin模型串联构成的粘弹性模型3.7 广义Maxwell模型(generalized Maxwell model):多个或无数个Maxwell模型并联构成的粘弹性模 型 3.6 过冷度(degree of supercooling):结晶温度与平衡熔点之差4.4 行成核(row nucleation):聚合物熔体受到拉伸或剪切时,在应变方向上形成密集的一维晶核阵列的 过程4.8 海岛结构(sea-island structure):一相为分散相,另一相为连续相的混合状态2.15 虎克固体(Hookean solid) :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的固体,即理想弹性体3.5 互穿网络(IPN,interpenetrating network):没有化学连接的两个聚合物网络通过物理嵌套形成的结 构1.4.2 互接网络:分子链A只通过B链相互连接,分子链B也只通过A链相互连接,A、B链自身无化学连接 形成的结构,又称AB网络1.4.2 化学规整性(chemical regularity):高分子链化学组成、几何构造的均匀性与对称性1.5.2 环度(cycle rank):将一个网络变成一个不含任何闭合环的树状结构所必须打断的键数2.16.1, 2.18 环境银纹化(environmental crazing):聚合物在溶剂作用下发生银纹的过程 5.3 幻影模型(phantom network model):一种不作相似假设的橡胶形变模型,认为只有形成环状结构所 必须的网链才贡献应力,其余的网链对应力无贡献2.18 混合热(energy of mixing):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前后的能量变化2.11.2 混合熵(entropy of mixing):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前后的熵变化2.11.1 混合自由能(free energy of mixing):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前后的自由能变化 2.11 活化体积(activation volume):材料形变过程中运动单元的体积5.2 积分分布曲线(integral distribution curve):累积重量分数与分子量的关系曲线 1.7 级分(fraction):聚合物样品中分子量单一或分布较窄的一部分1.6, 2.10 极化(polarization):材料中电荷沿旬加电场的重新分布 3.17 极限力学性能(ultimate mechanical properties):处于或接近断裂点的力学性质 5.1.1 几何异构(geometric isomerism):双键两侧碳原子上原子或基团的键接方式 1.3.2 假塑性流体(pseudoplastic liquid):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的流体3.13 间隔链(spacer):聚液晶中连接液晶核的柔性结构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