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8年7月) C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8 年 7 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 目录 报告术语界定… 内容摘要 第一章调查介绍 10 调查背景 调查方法 第二章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14 网民规模 (一)总体网民规模 (二)不同接入方式网民规模… 、网民结构特征 16 (一)性别 (二)年龄 16 (三)学历 (四)网民身份 (五)收入婚烟状况 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基础资源概述 IP地址 三、域名 四、网站 五、国际出口带宽 第四章上网条件… 6 、上网接入设备情况… 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 2 目 录 报告术语界定 ......................................................................................................................................................4 内容摘要 ...............................................................................................................................................................5 第一章 调查介绍............................................................................ 10 一、调查背景 ................................................................................................................................................... 10 二、调查方法 ................................................................................................................................................... 11 第二章 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14 一、网民规模 ................................................................................................................................................... 14 (一)总体网民规模................................................................................................................................. 14 (二)不同接入方式网民规模............................................................................................................... 15 二、网民结构特征 .......................................................................................................................................... 16 (一)性别................................................................................................................................................... 16 (二)年龄................................................................................................................................................... 16 (三)学历................................................................................................................................................... 17 (四)网民身份.......................................................................................................................................... 18 (五)收入/婚姻状况................................................................................................................................ 19 第三章 互联网基础资源................................................................. 20 一、基础资源概述 .......................................................................................................................................... 20 二、IP 地址....................................................................................................................................................... 20 三、域名 ............................................................................................................................................................ 22 四、网站 ............................................................................................................................................................ 23 五、国际出口带宽 .......................................................................................................................................... 24 第四章 上网条件............................................................................ 26 一、上网接入设备情况.................................................................................................................................. 26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 上网地点… 、上网时长 四、上网费用 五、手机上网情况 第五章网络应用情况… 、网络应用概述 互联网基础应用 三、网络媒体 四、数字娱乐 37 五、电子商务… 六、网络社区 七、其他网络应用 第六章网民对互联网的评价…42 互联网对网民的帮助度 、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 三、网民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度 附录1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 附录2表目录……5 附录3调查支持单位. 58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 3 二、上网地点 ................................................................................................................................................... 27 三、上网时长 ................................................................................................................................................... 28 四、上网费用 ................................................................................................................................................... 29 五、手机上网情况 .......................................................................................................................................... 30 第五章 网络应用情况.................................................................... 33 一、网络应用概述 .......................................................................................................................................... 33 二、互联网基础应用...................................................................................................................................... 35 三、网络媒体 ................................................................................................................................................... 36 四、数字娱乐 ................................................................................................................................................... 37 五、电子商务 ................................................................................................................................................... 39 六、网络社区 ................................................................................................................................................... 40 七、其他网络应用 .......................................................................................................................................... 41 第六章 网民对互联网的评价......................................................... 42 一、互联网对网民的帮助度......................................................................................................................... 42 二、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 44 三、网民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度................................................................................................................ 45 附录 1 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 47 附录 2 表目录................................................................................ 55 附录 3 调查支持单位....................................................................... 58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 报告术语界定 ◇网民 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 ◇宽带 指专线(光纤入户、以太网等)、xDSL、 CABLE MODEM和电力线等互联网接入方式 ◇手机网民 指半年内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网民。 家庭上网计算机 指网民在家中上网时使用的计算机,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 IP地址 IP地址是互联网络协议即P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P协议中对网络和网络中特定 主机的全球唯一标识。目前使用的IP地址类型为IPv4,IPv4地址为32位,以点分十 进制表示,如172.1600。IPV是新一代互联网络协议,与之对应的地址是IPv6地址 采用128位地址长度。 ◇域名 本报告中仅指英文域名,是指由点()分割、仅由数字、英文字母和连字符(-)组成 的字串,是与IP地址相对应的层次结构式互联网地址标识。常见的域名分为两类:一 类是国家或地区顶级域名(cTLD),如以CN结尾的域名代表中国;一类是类别顶级 域名(g∏LD),如以COM,NET,ORG结尾的域名等。 ◇网站 是指以域名本身或者“wWW+域名”为网址的Web站点,其中包括国家顶级域名(如CN 等)和类别顶级域名(gLD)(如COM等)下的web站点。如:对域名 cnnIc. cn来说, 它的网站只有一个,其对应的网址为cnnic.cn或www.cnniccn,除此以外,whoiscnnic.cn, mail. cnnic. cn.等以该域名为后缀的网址只被视为该网站的不同频道 调查范围 除非明确指出,本报告中的数据均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 ◇调查数据截止日期 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08年6月30日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 4 报告术语界定 ◇ 网民 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 6 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 ◇ 宽带 指专线(光纤入户、以太网等)、xDSL、CABLE MODEM 和电力线等互联网接入方式。 ◇ 手机网民 指半年内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网民。 ◇ 家庭上网计算机 指网民在家中上网时使用的计算机,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 ◇ IP 地址 IP 地址是互联网络协议即 IP 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IP 协议中对网络和网络中特定 主机的全球唯一标识。目前使用的 IP 地址类型为 IPv4,IPv4 地址为 32 位,以点分十 进制表示,如 172.16.0.0。IPv6 是新一代互联网络协议,与之对应的地址是 IPv6 地址, 采用 128 位地址长度。 ◇ 域名 本报告中仅指英文域名,是指由点(.)分割、仅由数字、英文字母和连字符(-)组成 的字串,是与 IP 地址相对应的层次结构式互联网地址标识。常见的域名分为两类:一 类是国家或地区顶级域名(ccTLD),如以.CN 结尾的域名代表中国;一类是类别顶级 域名(gTLD),如以.COM,.NET,.ORG 结尾的域名等。 ◇ 网站 是指以域名本身或者“WWW.+域名”为网址的 Web 站点,其中包括国家顶级域名(如.CN 等)和类别顶级域名(gTLD)(如.COM 等)下的 Web 站点。如:对域名 cnnic.cn 来说, 它的网站只有一个,其对应的网址为cnnic.cn或www.cnnic.cn,除此以外,whois.cnnic.cn, mail.cnnic.cn……等以该域名为后缀的网址只被视为该网站的不同频道。 ◇ 调查范围 除非明确指出,本报告中的数据均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 ◇ 调查数据截止日期 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 2008 年 6 月 30 日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 内容摘要 (一)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1.网民规模 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普 及率只有19.1%,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1.1%)。 ◇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100万人,同比增 长56.2%。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4300万人。 ◇中国网民中接入宽带比例为847%,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 ◇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中的28%在过去半年曾经使用手机上过网,手机网民 规模达到7305万人。手机上网成为网络接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网民结构特征 ◇中国网民中女性比例上升到464%,比2007年底上升了36个百分点,中国网民逐渐 走向性别均衡。目前中国男性居民中的互联网普及率为199%,女性为183 ◇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 超过网民总数的2/3 ◇从学历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显现向下扩散的趋势。目前高中学历的网民比例最大,占 到39%。随着网民规模的逐渐扩大,网民的学历结构正逐渐向中国总人口的学历结构 趋近,这是互联网大众化的表现 (二)互联网基础资源 1.|P地址 ◇IPV4地址数量为1.58亿个,年增长率为33.7%比其他三类互联网基础资源中的增长 水平低,IPV4地址平稳增长。2008年6月份,中国IP4地址拥有量己经超过日本, 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IPV4地址的人均拥有水平为6251个/万网民,与2007年12月相比,网民万人拥有量 减少了191个,P地址的增速落后于中国网民规模的增速。如果IP地址数和网民人 数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可能制约中国互联网的整体发展。 2域名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 5 内容摘要 (一)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1.网民规模 截至 2008 年 6 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 2.53 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普 及率只有 19.1%,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1.1%)。 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9100 万人,同比增 长 56.2%。在 2008 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 4300 万人。 中国网民中接入宽带比例为 84.7%,宽带网民数已达到 2.14 亿人。 截至 2008 年 6 月底,中国网民中的 28.9%在过去半年曾经使用手机上过网,手机网民 规模达到 7305 万人。手机上网成为网络接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网民结构特征 中国网民中女性比例上升到 46.4%,比 2007 年底上升了 3.6 个百分点,中国网民逐渐 走向性别均衡。目前中国男性居民中的互联网普及率为 19.9%,女性为 18.3%。 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 超过网民总数的 2/3。 从学历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显现向下扩散的趋势。目前高中学历的网民比例最大,占 到 39%。随着网民规模的逐渐扩大,网民的学历结构正逐渐向中国总人口的学历结构 趋近,这是互联网大众化的表现。 (二)互联网基础资源 1.IP 地址 IPv4 地址数量为 1.58 亿个,年增长率为 33.7%。比其他三类互联网基础资源中的增长 水平低,IPv4 地址平稳增长。2008 年 6 月份,中国 IPv4 地址拥有量已经超过日本, 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IPv4 地址的人均拥有水平为 6251 个/万网民,与 2007 年 12 月相比,网民万人拥有量 减少了 191 个,IP 地址的增速落后于中国网民规模的增速。如果 IP 地址数和网民人 数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可能制约中国互联网的整体发展。 2.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