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降充通大粤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化学问题的实验探究 组号3:系列化学实验 小组成员:孙密广,吴慧珺,柴云凡,张驰 水中花园(现象) 一.原理: 通过金属盐与硅酸钠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金属硅酸盐胶体,在 固体、液体的接触面形成半透膜,由于渗透压的关系,水不断渗入膜 内,膜胀破半透膜又与硅酸钠接触,生成新的胶状金属硅酸盐。反复 渗透,硅酸盐生成芽状或树枝状,从而产生水中花园现象 CuCI2+Na2SiO3=====Cusio3(蓝色沉淀)+2NaC MnCl2+Na2SiO3=====MnSiO3(浅红色沉淀)+2NaCl CoCI2+Na2SiO3====CoSiO3(紫色沉淀)+2NaCl 2FeC3+3Na2SiO3=====Fe2(SiO3)3(棕红色沉淀)+6NaCl NiSO4+Na2SiO3=====NiSiO3(翠绿色)+Na2SO4 ZnCl2+Na2SiO3=====ZnSio3(绿黄色、苹果绿色或硫黄色)+2NaCl CaCI2+Na2SiO3=====CaSio3(白色)+2NaCl 二.实验用品: 大烧杯/玻璃瓶/玻璃水缸(用来做容器),白色的小石子,硅酸 钠(或20%硅酸钠溶液),烧杯,滤纸,漏斗,吸虹管(清理) 氯化铜,氯化锰,氯化钴,三氯化铁,硫酸镍,氯化锌,氯化钙 三.实验步骤与预计现象: 1.配置20%的硅酸钠溶液(100g硅酸钠,400ml水,即水玻璃)。固 体的大小应该和黄豆差不多,每一种固体要多准备几粒 2找一只大烧杯/玻璃瓶/玻璃水缸,在烧杯底上(或者玻璃缸底)铺一层 洗净的砂子和白色的小石子,然后在烧杯中加满20%硅酸钠溶液。 3.装满硅酸钠溶液的烧杯或玻璃水缸要放在稳固的桌子上,实验中需 要减少外部的扰动 3.依此加入氯化铜、氯化锰、氯化钴、三氯化铁、硫酸镍、氯化锌和 氯化钙固体。 4.金属盐与硅酸钠的反应很慢,在烧杯底上的各种晶体的顶端上,正 在慢慢地往上生长出各种颜色的"花草"硅酸盐,这些"植物"生长的方 向大都是向上的。 5.半小时后,再去看烧杯或玻璃缸时,烧杯里已经长满了各种颜色的 "植物":硅酸钴像蓝色的海草;硅酸铜和硅酸像绿色的小丛;有红棕 色的灵芝(硅酸铁);甚至还有硅酸锌、硅酸锰、硅酸钙组成的白色、 红色的钟乳石柱
化学问题的实验探究 组号 3:系列化学实验 小组成员:孙密广,吴慧珺,柴云凡,张驰 水中花园(现象) 一.原理: 通过金属盐与硅酸钠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金属硅酸盐胶体,在 固体、液体的接触面形成半透膜,由于渗透压的关系,水不断渗入膜 内,膜胀破半透膜又与硅酸钠接触,生成新的胶状金属硅酸盐。反复 渗透,硅酸盐生成芽状或树枝状,从而产生水中花园现象 CuCl2+Na2SiO3=====CuSiO3(蓝色沉淀)+2NaCl MnCl2+Na2SiO3=====MnSiO3(浅红色沉淀)+2NaCl CoCl2+Na2SiO3=====CoSiO3(紫色沉淀)+2NaCl 2FeCl3+3Na2SiO3=====Fe2(SiO3)3(棕红色沉淀)+6NaCl NiSO4+Na2SiO3=====NiSiO3(翠绿色)+Na2SO4 ZnCl2+Na2SiO3=====ZnSiO3(绿黄色、苹果绿色或硫黄色)+2NaCl CaCl2+Na2SiO3=====CaSiO3(白色)+2NaCl 二.实验用品: 大烧杯/玻璃瓶/玻璃水缸(用来做容器),白色的小石子,硅酸 钠(或 20%硅酸钠溶液),烧杯,滤纸,漏斗, 吸虹管(清理) 氯化铜,氯化锰,氯化钴,三氯化铁,硫酸镍,氯化锌,氯化钙 三.实验步骤与预计现象: 1.配置 20%的硅酸钠溶液(100g 硅酸钠,400ml 水,即水玻璃)。 固 体的大小应该和黄豆差不多,每一种固体要多准备几粒 2.找一只大烧杯/玻璃瓶/玻璃水缸,在烧杯底上(或者玻璃缸底)铺一层 洗净的砂子和白色的小石子,然后在烧杯中加满 20%硅酸钠溶液。 3.装满硅酸钠溶液的烧杯或玻璃水缸要放在稳固的桌子上,实验中需 要减少外部的扰动 3.依此加入氯化铜、氯化锰、氯化钴、三氯化铁、硫酸镍、氯化锌和 氯化钙固体。 4.金属盐与硅酸钠的反应很慢,在烧杯底上的各种晶体的顶端上,正 在慢慢地往上生长出各种颜色的"花草"-硅酸盐,这些"植物"生长的方 向大都是向上的。 5.半小时后,再去看烧杯或玻璃缸时,烧杯里已经长满了各种颜色的 "植物":硅酸钴像蓝色的海草;硅酸铜和硅酸像绿色的小丛;有红棕 色的灵芝(硅酸铁);甚至还有硅酸锌、硅酸锰、硅酸钙组成的白色、 红色的钟乳石柱
上降充通大粤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化学问题的实验探究 6.一天之后,利用虹吸法抽取水玻璃溶液:把玻璃滴管或吸虹管轻轻 地插入硅酸钠溶液中,将烧杯中的硅酸钠溶液吸出。等硅酸钠溶液基 本上吸完后,再慢慢地沿着烧杯的内壁把清水注入烧杯中。 四.注意事项 1.各种晶体加入时要用镊子或筷子小心轻放,沿瓶壁滑下。 2按照顺序加入物质,一般顺序为铜盐、铁盐、钙盐 桔皮香精油的提取 1.试剂:石灰水、小苏打、硫酸钠溶液、明矾 2仪器:手动压榨机、烧杯、布袋、冰箱、离心机、吸管、滤纸(或 石棉纸滤层的漏斗)、PH试纸 3.实验步骤: 实验流程:石灰水浸泡一一漂洗一一压榨一一过滤一一静置一一再次 过滤一一橘皮油 4.操作要点: (1)将浸泡后的橘皮,用流动的水漂洗,洗净后捞起,沥干.切记一定要 将橘皮彻底冲洗干净.然后将橘皮粉碎至3m大小,放入家用榨汁机 或手动压榨机中粉碎粉碎时加入与橘皮同质量的质量分数为0.25% 的小苏打和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并调节pH为7~8. (2)在榨出的油水混合液中加入明矾,然后用布袋过滤,除去糊状残渣 再将得到的混合物,用6000rmin~8000rmin的转速进行高速离心. (3)分离出的香精油往往带有少量水分和蜡质等杂质,为了进一步除 去杂质,可以将分离的产品放在5℃~10℃的冰箱中,静置5~7d, 让杂质与水下沉.然后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的油层,再通过垫有滤纸或 石棉纸的漏斗进行减压抽滤,得到黄色油状的橘皮精油. 4.注意事项:
化学问题的实验探究 6.一天之后,利用虹吸法抽取水玻璃溶液:把玻璃滴管或吸虹管轻轻 地插入硅酸钠溶液中,将烧杯中的硅酸钠溶液吸出。等硅酸钠溶液基 本上吸完后,再慢慢地沿着烧杯的内壁把清水注入烧杯中。 四.注意事项 1.各种晶体加入时要用镊子或筷子小心轻放,沿瓶壁滑下。 2.按照顺序加入物质,一般顺序为铜盐、铁盐、钙盐 桔皮香精油的提取 1.试剂:石灰水、小苏打、硫酸钠溶液、明矾 2.仪器:手动压榨机、烧杯、布袋、冰箱、离心机、吸管、滤纸(或 石棉纸滤层的漏斗)、PH 试纸 3.实验步骤: 实验流程: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 过滤——橘皮油 4.操作要点: (1)将浸泡后的橘皮,用流动的水漂洗,洗净后捞起,沥干.切记一定要 将橘皮彻底冲洗干净.然后将橘皮粉碎至 3 mm 大小,放入家用榨汁机 或手动压榨机中粉碎.粉碎时加入与橘皮同质量的质量分数为 0.25% 的小苏打和质量分数为 5%的硫酸钠溶液,并调节 pH 为 7~8. (2)在榨出的油水混合液中加入明矾,然后用布袋过滤,除去糊状残渣. 再将得到的混合物,用 6000 r/min~8000 r/min 的转速进行高速离心. (3)分离出的香精油往往带有少量水分和蜡质等杂质,为了进一步除 去杂质,可以将分离的产品放在 5 ℃~10 ℃的冰箱中,静置 5~7 d, 让杂质与水下沉.然后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的油层,再通过垫有滤纸或 石棉纸的漏斗进行减压抽滤,得到黄色油状的橘皮精油. 4. 注意事项:
上降充通大粤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化学问题的实验探究 (1)实验中要注意避免石灰水与皮肤接触 (2)为了能将橘皮均匀地浸泡在水中,橘皮可以放入家用榨汁机粉 碎,但要注意安全。 (3)可以将未经浸泡的样品作为对照,探究浸泡时间对出油率的影 响 (4)两次过滤:第一次用布袋,第二次用滤纸。 (5)低温要处理好温度(5~10°C)和时间(5~7d)。 碘钟反应(现象+基本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用初速法测定过硫酸根与碘离子的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级反 应活化能 2、掌握碘钟反应过程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在水溶液中,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发生如下反应: S20+3r=2S0+I5 (1) 事先同时加入少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和淀粉指示剂,则(1)式中产生 的少量的5会优先和S,0反应而被还原成r: 2S,0+15=S,O6+31 (2) 这样,当溶液中的硫代硫酸钠全部反应掉后,(1)式生成的碘才会和 淀粉指示剂反应,使溶液呈蓝色。由上可知,控制在每个反应中硫代 硫酸钠的物质的量均相同,这样从反应开始到出现蓝色的这段时间即 可用来度量本反应的初速。 当反应温度和离子强度相同时,(1)式的反应速率方程可写为: _dS,O1=kS,0-[V丁r dt (3) 根据(1)式中的反应计量关系,可以认为: _dS,O」_dL51_△1 dt dt △t (4) 根据(2)式的反应计量关系结合硫代硫酸钠的等量假设,可知 △1-2A[S,O] △t △ (5) 根据(3)(4)(5)可知, 2AIS O 1=S,O TUT △1 (6) 移项,两边取对数可得 (7)
化学问题的实验探究 (1)实验中要注意避免石灰水与皮肤接触 (2)为了能将橘皮均匀地浸泡在水中,橘皮可以放入家用榨汁机粉 碎,但要注意安全。 (3)可以将未经浸泡的样品作为对照,探究浸泡时间对出油率的影 响 (4)两次过滤:第一次用布袋,第二次用滤纸。 (5)低温要处理好温度(5~10°C)和时间(5~7d)。 碘钟反应(现象+基本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用初速法测定过硫酸根与碘离子的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级反 应活化能 2、掌握碘钟反应过程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在水溶液中,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发生如下反应: 2 2 2 8 4 3 S O I SO I 3 2 (1) 事先同时加入少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和淀粉指示剂,则(1)式中产生 的少量的 3 I 会优先和 2 2 3 S O 反应而被还原成I : 2 2 2 3 3 4 6 2 3 S O I S O I (2) 这样,当溶液中的硫代硫酸钠全部反应掉后,(1)式生成的碘才会和 淀粉指示剂反应,使溶液呈蓝色。由上可知,控制在每个反应中硫代 硫酸钠的物质的量均相同,这样从反应开始到出现蓝色的这段时间即 可用来度量本反应的初速。 当反应温度和离子强度相同时,(1)式的反应速率方程可写为: 2 2 8 2 2 8 [ ] [ ] [ ] d S O m n k S O I dt (3) 根据(1)式中的反应计量关系,可以认为: 2 2 8 3 3 d S O d I I [ ] [ ] [ ] dt dt t (4) 根据(2)式的反应计量关系结合硫代硫酸钠的等量假设,可知 2 3 2 3 [ ] 2 [ ] I S O t t (5) 根据(3)(4)(5)可知, 2 2 3 2 2 8 2 [ ] [ ] [ ] S O m n k S O I t (6) 移项,两边取对数可得 2 2 2 8 2 3 1 ln ln ln[ ] ln[ ] 2 [ ] k m S O n I t S O (7)
上降充通大粤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化学问题的实验探究 因而固定],以“应对S,0]作图,根据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出m;固 定S,0],同理可以求出n。然后根据求出的m和n,计算出在室温下 “碘钟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 最后改变温度,测出不同温度下从反应开始到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 △r,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由Arrhenius公式,以lnk对 T作图,根据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出活化能。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恒温水浴槽一套;50mL烧杯两个;玻璃棒一支;秒表一只: 0.20MNH,S,O溶液; 0.20MM溶液;0.01MNa,S,O溶液;4%淀粉溶液;0.20Mv0溶液; 0.20MNH,2S0,溶液。 四、实验步骤 1、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测定 按照表1所列数据将每组的NH,hS,O溶液、(WH,hSO溶液和淀粉溶 液放入烧杯A中混合均匀,M溶液、Na,S,O溶液和O溶液放入B烧 杯中混合均匀,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恒温10分钟,设置恒温温度为 26℃,然后将两份溶液混合,当混合至一半时开始计时,并不断搅拌, 当溶液出现蓝色时即停止计时。 表1“碘钟反应”动力学数据测量的溶液配制表 序号 1 2 3 4 5 0.20MNH,hSO溶液 10.0 5.0 2.5 10 10.0 /mL 0.20MK溶液/mL 10.0 10.0 10.0 5.0 2.5 0.01MNa,S,0溶液 4.0 4.0 4.0 4.0 4.0 /mL 0.4%淀粉溶液/mL 1.0 1.0 1.0 1.0 1.0 0.20MvO溶液mL 0 0 0 5.0 7.5 0.20M(WH,hS0,溶液 0 5.0 7.5 0 0 /mL 2、反应活化能的测定 按照表1中第1组反应的溶液配制方案配制溶液,分别在19和33℃ 下按照3.1中的操作步骤测量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并记录。 五、实验数据记录 1、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测定的数据记录(T=℃)
化学问题的实验探究 因而固定[ ] I ,以 1 ln t 对 2 2 8 [ ] S O 作图,根据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出m;固 定 2 2 8 [ ] S O ,同理可以求出n。然后根据求出的m 和n,计算出在室温下 “碘钟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 。 最后改变温度,测出不同温度下从反应开始到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 t ,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由 Arrhenius 公式,以ln k对 1 T 作图,根据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出活化能。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恒温水浴槽一套;50mL 烧杯两个;玻璃棒一支;秒表一只; 0.20M 4 2 2 8 ( ) NH S O 溶液; 0.20M KI 溶液;0.01M Na S O 2 2 3溶液;4%淀粉溶液;0.20M KNO3溶液; 0.20M 4 2 4 ( ) NH SO 溶液。 四、实验步骤 1、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测定 按照表 1 所列数据将每组的 4 2 2 8 ( ) NH S O 溶液、 4 2 4 ( ) NH SO 溶液和淀粉溶 液放入烧杯 A 中混合均匀,KI 溶液、Na S O 2 2 3溶液和KNO3溶液放入 B 烧 杯中混合均匀,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恒温 10 分钟,设置恒温温度为 26℃,然后将两份溶液混合,当混合至一半时开始计时,并不断搅拌, 当溶液出现蓝色时即停止计时。 表 1 “碘钟反应”动力学数据测量的溶液配制表 序号 1 2 3 4 5 0.20M 4 2 2 8 ( ) NH S O 溶液 /mL 10.0 5.0 2.5 10 10.0 0.20M KI 溶液/mL 10.0 10.0 10.0 5.0 2.5 0.01M Na S O 2 2 3溶液 /mL 4.0 4.0 4.0 4.0 4.0 0.4%淀粉溶液/mL 1.0 1.0 1.0 1.0 1.0 0.20M KNO3溶液/mL 0 0 0 5.0 7.5 0.20M 4 2 4 ( ) NH SO 溶液 /mL 0 5.0 7.5 0 0 2、反应活化能的测定 按照表 1 中第 1 组反应的溶液配制方案配制溶液,分别在 19 和 33℃ 下按照 3.1 中的操作步骤测量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t 并记录。 五、实验数据记录 1、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测定的数据记录(T=____℃)
上游文通大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化学问题的实验探究 序号 2 3 4 5 (NH)S,0,浓度(mol/) KI浓度(mol/) NaS,0浓度(mol/) 时间ts 2、不同温度下反应1时间记录 温度/℃ 19 26 33 时间t5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制备) 1.基本原理: 当入射光照射到电极上时,染料分子(Dye)吸收光子跃迁到激发态,由于 激发态不稳定,释放的电子快速注入到紧邻的Ti02的导带上,进入Ti02导带中 的电子最终进入导电膜,然后通过外回路产生光电流。被氧化了的染料分子通过 电解液扩散过来的I-还原回到基态,使染料分子得到再生,I被氧化成I3;同 时电解质中的I3扩散回到对电极被电子还原成Iˉ。然后DSSC电池在光作用下将 进行下一个循环。T02不能被可见光激发,因而要在Ti02表面吸附一层对可见 光吸收特性良好的敏化剂。在可见光作用下,敏化剂分子通过吸收光能跃迁到激 发态,由于激发态的不稳定性,敏化剂分子与Ti02表面发生相互作用,电子很 快跃迁到较低能级Ti02的导带,进入Ti02导带的电子将最终进入导电膜,然后 通过外回路,产生光电流。同时,处于氧化态的染料分子被电解质中的碘离子 还原回到基态,而被氧化为I3ˉ,I3很快被从阴极进入的电子还原成I构成了 一个循环。 TIOz 染料(Dy心) 前电解质(electro1lyte) ·电子(electron) □导电玻离(FT0/ela8s) ☐对电极镀铂导电玻璃(Pt/1as) 二. 实验仪器与试剂:二氧化钛粉(Degussa P25),硝酸或乙酸(乙酰丙酮水溶 液),导电玻璃,胶带,酒精灯或天然气灯,万用表,新鲜的或冰冻的黑莓、山 莓和石榴籽,铅笔(在玻璃上涂上碳膜),乙醇,夹子,含碘和碘离子的电解质 溶液 三.制作步骤: 二氧化钛膜的制备
化学问题的实验探究 序号 1 2 3 4 5 (NH4)2S2O8浓度(mol/L) KI 浓度(mol/L) Na2S2O3浓度(mol/L) 时间 t/s 2、不同温度下反应 1 时间记录 温度 /℃ 19 26 33 时间 t/s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制备) 1.基本原理: 当入射光照射到电极上时,染料分子(Dye)吸收光子跃迁到激发态,由于 激发态不稳定,释放的电子快速注入到紧邻的 TiO2 的导带上,进入 TiO2 导带中 的电子最终进入导电膜,然后通过外回路产生光电流。被氧化了的染料分子通过 电解液扩散过来的 I-还原回到基态,使染料分子得到再生,Iˉ被氧化成 I3ˉ;同 时电解质中的 I3ˉ扩散回到对电极被电子还原成 Iˉ。然后 DSSC 电池在光作用下将 进行下一个循环。TiO2 不能被可见光激发,因而要在 TiO2 表面吸附一层对可见 光吸收特性良好的敏化剂。在可见光作用下,敏化剂分子通过吸收光能跃迁到激 发态,由于激发态的不稳定性,敏化剂分子与 TiO2 表面发生相互作用,电子很 快跃迁到较低能级 TiO2 的导带,进入 TiO2 导带的电子将最终进入导电膜,然后 通过外回路,产生光电流。同时,处于氧化态的染料分子被电解质中的碘离子 Iˉ 还原回到基态,而 Iˉ被氧化为 I3ˉ,I3ˉ很快被从阴极进入的电子还原成 Iˉ构成了 一个循环。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二氧化钛粉(Degussa P25),硝酸或乙酸(乙酰丙酮水溶 液),导电玻璃,胶带,酒精灯或天然气灯,万用表,新鲜的或冰冻的黑莓、山 莓和石榴籽,铅笔(在玻璃上涂上碳膜),乙醇,夹子,含碘和碘离子的电解质 溶液 三.制作步骤: ↓ 二氧化钛膜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