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质量测试 语文 2019.04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当我们仰望星空,放眼(hao)瀚,这(wei)蓝色的星球是宇宙给人类最好 的礼物;当我们低头思索,凝神注目,自然界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最宜人的礼物孩 子是父母的礼物,江河是大地的礼物,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多i0)江山的礼物,五千 年的锦(xu 华章是悠久历史的礼物 (1)(ho)瀚 (2)(wei)蓝 2.下列新闻标题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1)她年愈古稀,为充实自己加入“自考大军” (2)宿豫公路管理站提前布署“五一”会路养护工作 (3)2017中国开化钱江源国家会园马拉松赛事准备就序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天接云涛连晓雾, 《渔家傲》)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十二章》) (7)是故 ,教然后知困。(《<礼记>一则》) (8)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 4名著阅读。(6分) (1)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朝花夕拾范爱农》 范爱农在哪件事情上故意反对鲁迅?“究竟是什么缘故”让他故意反对?你认为最终 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成为“非常相熟”的人? (2)假如要从梁山好汉中选拔一人去参加长跑比赛,你打算推荐谁?请写出他的姓名和绰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质量测试 语 文 2019. 04 第一部分(26 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当我们仰望星空,放眼(hào) 瀚,这(wèi) 蓝色的星球是宇宙给人类最好 的礼物;当我们低头思索,凝神注目,自然界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最宜人的礼物;孩 子是父母的礼物,江河是大地的礼物,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多(jiāo) 江山的礼物,五千 年的锦(xiù) 华章是悠久历史的礼物。 (1) (hào) 瀚 (2) (wèi) 蓝 (3)多(jiāo) (4)锦(xiù) 华章 2.下列新闻标题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 分) (1)她年愈古稀,为充实自己加入“自考大军” (2)宿豫公路管理站:提前布署“五一”会路养护工作 (3)2017 中国开化钱江源国家会园马拉松赛事准备就序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天接云涛连晓雾, 。( 《渔家傲》)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十二章》) (7)是故 ,教然后知困。(《<礼记>一则》) (8)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 》) 4.名著阅读。(6 分) (1)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朝花夕拾 范爱农》 范爱农在哪件事情上故意反对鲁迅?“究竟是什么缘故”让他故意反对?你认为最终 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成为“非常相熟”的人? (2)假如要从梁山好汉中选拔一人去参加长跑比赛,你打算推荐谁?请写出他的姓名和绰 号
并简述理由。 5.“细菌和杀死它们的抗生素之间的战争,就如同大国之间的军备竞争,精益求精,交互胜 出。”下列哪一项的解释最能说明上述比喻的内涵?(3分) A.在抗生素的强势攻击下,通常会有少数突变的细菌存活下来,它们会繁殖,并保护它们 的基因传递下去。 B面对抗生素,存活下来具有抵抗力的细菌不断繁衍壮大;为了消灭这些细菌,人类又研 发出更强的抗生素 C.在细菌与抗生素的这场战争中,细菌逐渐占据了优势,和抗生素的关系就像一个慢慢 失去平衡的跷跷板。 D人类要研发出能对抗细菌又不伤害人体的抗生素非常困难。若硏发失败,人类可能得 和细菌共处一段不愉快的时间。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6-8题。 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咸阳:今属陕西。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 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此题一作《咸 阳城西楼晚眺》。②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③溪 阁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④当年:一作“前朝 6诗人在首联中是如何表达愁绪的?请作简要分析。(2分) 7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画面。联系全诗,说说这个诗句有怎样的表 达作用。(4分) 8.根据诗句推测,尾联中的“当年事”指的是什么事?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并简述理由。 5.“细菌和杀死它们的抗生素之间的战争,就如同大国之间的军备竞争,精益求精,交互胜 出。”下列哪一项的解释最能说明上述比喻的内涵?(3 分) A.在抗生素的强势攻击下,通常会有少数突变的细菌存活下来,它们会繁殖,并保护它们 的基因传递下去。 B.面对抗生素,存活下来具有抵抗力的细菌不断繁衍壮大;为了消灭这些细菌,人类又研 发出更强的抗生素。 C.在细菌与抗生素的这场战争中,细菌逐渐占据了优势,和抗生素的关系就像一个慢慢 失去平衡的跷跷板。 D.人类要研发出能对抗细菌又不伤害人体的抗生素非常困难。若研发失败,人类可能得 和细菌共处一段不愉快的时间。 第二部分(44 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 6-8 题。 咸阳①城东楼 许浑②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③,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④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咸阳:今属陕西。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 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此题一作《咸 阳城西楼晚眺》。②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③溪、 阁: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④当年:一作“前朝”。 6.诗人在首联中是如何表达愁绪的?请作简要分析。(2 分) 7.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画面。联系全诗,说说这个诗句有怎样的表 达作用。(4 分) 8.根据诗句推测,尾联中的“当年事”指的是什么事?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9-12 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乙】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如齐之田 忌、田婴、田文,韩之公仲、公叔,赵之奉阳、平原君,魏王至以太子为相。独秦不然。其 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卫人公孙鞅也。_其他若楼缓赵人,张仪、魏冉、范雎皆魏人,蔡 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燕 昭王任郭隗、剧辛、乐毅,几灭强齐,辛、毅皆赵人也。楚悼王任吴起为相,诸侯患楚之强, 盖卫人也 (节选自南宋洪迈《容斋随笔》)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2分) A.管夷吾举于士 B然后知生于忧患 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然六国所用相 C独秦不然 D诸侯患楚之强 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 (2)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卫人公孙鞅也。 11.乙文作者认为秦国能统一天下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2.甲、乙两篇短文,都列举了多位历史人物,其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5题。 【材料一】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时间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一正月十 五。它起源于汉文帝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被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过了 这夭,就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活,所以人们欢庆元宵节,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 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 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 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淸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 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灯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其中还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文化活动。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丈化遗产。 (根据相关网络材料编辑) 【材料二】苏州灯事之妙,妙在灯品不断创新,其形制有提灯、挂灯、摆灯,外形有各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乙】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如齐之田 忌、田婴、田文,韩之公仲、公叔,赵之奉阳、平原君,魏王至以太子为相。独秦不然。其 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卫人公孙鞅也。 其他若楼缓赵人,张仪、魏冉、范雎皆魏人,蔡 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燕 昭王任郭隗、剧辛、乐毅,几灭强齐,辛、毅皆赵人也。楚悼王任吴起为相,诸侯患楚之强, 盖卫人也。 (节选自南宋洪迈《容斋随笔》)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2 分) A.管夷吾举.于士 B.然.后知生于忧患 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然.六国所用相 C.独.秦不然 D.诸侯患.楚之强 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 (2)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卫人公孙鞅也。 11.乙文作者认为秦国能统一天下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 12.甲、乙两篇短文,都列举了多位历史人物,其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3 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 13-15 题。 【材料一】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时间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 五。它起源于汉文帝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被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过了 这天,就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活,所以人们欢庆元宵节,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 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 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 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 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灯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其中还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文化活动。2008 年 6 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丈化遗产。 (根据相关网络材料编辑) 【材料二】苏州灯事之妙,妙在灯品不断创新,其形制有提灯、挂灯、摆灯,外形有各
种亭台、鸟兽、瓜果等。从质料上分,又有无骨灯、荷花灯、珠子灯、罗皂灯、栅子灯、夹 纱灯等。在其灯身又集剪纸、绘画,以及挂坠排须、流苏等多种工艺于一体。真个是造型优 美、灯饰华丽、色彩鲜艳、花样出奇。有种龙灯,它长有7节、9节、11节、13节之分, 其龙头巨口大眼,形神兼备;龙身绘以鳞片,纹饰精彩。舞动时,头逐珠转,身随势旋,动 澜翻波,眼花缭乱;十分撼人心弦。又如走马灯、外形如碧瓦飞甍的亭台,灯璧内侧画有山 水、花卉、人物等图案,点燃灯中心的蜡烛,始现出精美纹样。又因燃烛后空气对流,灯内 壁自动旋转,循环呈现出手工绘制的“庆丰收”、“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等吉庆图 案或戏文典故,妙趣横生,民间用它作为“时运好转”的象征。 (摘录自《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板) 【材料三】近几年来,各地逢元宵彩灯大放,今年尤其甚。热闹归热闹,但精髓尽失。 过去逛灯,灯是静中有动,灯不动光在晃,而人是动中有静,走走停停,动脑动眼。百姓融 入灯彩之中,构成生活美丽画卷,否则也不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今天各地的灯会,基本都是高科技的激情展现,向晚会迪厅的灯光学习,让百姓由参与 变成观望,公家破费银子不少,百姓也大大热闹高兴了一番,但令人担忧的是,这热闹中少 了过去元宵夜的含蓄优美静谧祥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硬核一不小心丢了。 (节选自马未都《上元灯彩,热闹背后却丢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硬核!》) 13.根据材料内容,下面的说法哪一项不符合文意?(3分) A.“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希望通过庆祝活动,求 得来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B自古以来,观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虽然各个朝代的节期各不相同,但夜间燃灯、 观灯的习俗始终保持不变 C.元宵节的节期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节俗活动也从最初的观灯不断增加舞龙狮、跑旱 船、踩高跷等“百戏”内容。 D传统元宵灯品材质多样,形态各异,纹饰精美,制作精巧。近年来,各种高科技声光 电手段让灯彩越发绚丽夺目。 14对照下面的资料,结合三则材料,列出元宵节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条理 由。(3分) 资料链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 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15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这热闹中少了过去元宵夜的含蓄优美静谧祥和,中国传统文化精 神的硬核一不小心丢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3分)
种亭台、鸟兽、瓜果等。从质料上分,又有无骨灯、荷花灯、珠子灯、罗皂灯、栅子灯、夹 纱灯等。在其灯身又集剪纸、绘画,以及挂坠排须、流苏等多种工艺于一体。真个是造型优 美、灯饰华丽、色彩鲜艳、花样出奇。有种龙灯,它长有 7 节、9 节、11 节、13 节之分, 其龙头巨口大眼,形神兼备;龙身绘以鳞片,纹饰精彩。舞动时,头逐珠转,身随势旋,动 澜翻波,眼花缭乱;十分撼人心弦。又如走马灯、外形如碧瓦飞甍的亭台,灯壁内侧画有山 水、花卉、人物等图案,点燃灯中心的蜡烛,始现出精美纹样。又因燃烛后空气对流,灯内 壁自动旋转,循环呈现出手工绘制的“庆丰收”、“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等吉庆图 案或戏文典故,妙趣横生,民间用它作为“时运好转”的象征。 (摘录自《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板) 【材料三】近几年来,各地逢元宵彩灯大放,今年尤其甚。热闹归热闹,但精髓尽失。 过去逛灯,灯是静中有动,灯不动光在晃,而人是动中有静,走走停停,动脑动眼。百姓融 入灯彩之中,构成生活美丽画卷,否则也不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今天各地的灯会,基本都是高科技的激情展现,向晚会迪厅的灯光学习,让百姓由参与 变成观望,公家破费银子不少,百姓也大大热闹高兴了一番,但令人担忧的是,这热闹中少 了过去元宵夜的含蓄优美静谧祥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硬核一不小心丢了。 (节选自马未都《上元灯彩,热闹背后却丢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硬核!》) 13.根据材料内容,下面的说法哪一项不符合文意?(3 分) A.“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希望通过庆祝活动,求 得来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B.自古以来,观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虽然各个朝代的节期各不相同,但夜间燃灯、 观灯的习俗始终保持不变。 C.元宵节的节期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节俗活动也从最初的观灯不断增加舞龙狮、跑旱 船、踩高跷等“百戏”内容。 D.传统元宵灯品材质多样,形态各异,纹饰精美,制作精巧。近年来,各种高科技声光 电手段让灯彩越发绚丽夺目。 14.对照下面的资料,结合三则材料,列出元宵节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条理 由。(3 分) 资料链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 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15.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这热闹中少了过去元宵夜的含蓄优美静谧祥和,中国传统文化精 神的硬核一不小心丢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消逝的灯火 张炜 ①现在的灯比过去更亮也更多了。城街的灯璀璨逼人,形状各异,是现代城市最得意的 装饰,已经超出了实际照明的需要。这是一种浪费,还是适得其所的艺术,还得好好讨论· 下才好。 ②增多的灯饰使一切场所变得更亮,在给人方便和享受的同时也似乎带来另一种不适。 白天就已经很亮了,夜晚如果太亮,就使昼与夜的区别减少了。我们还会想念朦胧的灯火, 想念街巷里的阴郁感。大树滴着夜露,月亮爬上来,地上浮一层荧光。这一切都会被强大的 现代照明破坏, ③另有一些灯火消失了。它们也曾经是先进和文明的象征,不久又成为落后的代表。煤 油灯、罩灯、桅灯、汽灯,它们当年使人产生了多少惊喜,连关于它们的回忆都是温暖和亲 切的。 ④在野外,那些于远处闪亮的灯火可能是看林人的煤油灯,也可能是鱼铺老人的桅灯。 在瓜田里,看瓜老汉的灯也是桅灯,它就被挂在草铺的柱子上。神秘可人的夜之原野,有多 少美好的感觉源自这些闪烁的、若有若无的灯火?如果没有它们,那么原野就是空洞的,没 有眼睛的,没有召唤的,没有希望的 ⑤夜晩的点点灯火从遥远处透过来,那是多么好的安慰和期许。只要走近它们,就有故 事,有水甚至吃的东西,有未知的一切。孩子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单纯,他们不会过多地想 到其他危险,而只会热情地兴冲冲地走过去。如豆的光明也有更大的感召力,他们只需迎向 它们。 ⑥鱼铺里的老人是最有意思的,他们让童年趣味横生。老人日夜伴着海浪,孤独了只会 抽烟喝酒。因为太孤独了,所以他们酒喝得太多,烟也抽得太多。他们周身的酒气直啥人的 鼻子,见了小孩子就两眼发亮,像打鱼的人发现了大鱼。他们捉住小孩,想让他哭。小孩不 哭,他们就掀开羊皮大衣,把他收到衣襟内,然后往他颈上喷一口浓浓的烟。一番捉弄之后, 小孩就哭了。为了哄小孩止住哭声,他们就拿出鱼干和地瓜糖之类,小孩就笑了。之后就是 讲故事,讲有头无尾的妖怪故事,小孩又吓哭了。 ⑦看林人的铺子比鱼铺高大,主人个个有枪。他们的故事总是与枪有关。这些人的枪 子上堵了一撮棉花,这个景象让人永远难忘。看林人的身体比鱼铺老人的强壮,因为他们常 常要离开铺子去林中追赶猎物。这些人到了夜晩就把大狗唤进铺子里,让它挨紧他们睡觉。 大狗偶尔抬头谛听,嘴里发出声音,大人就丢下一句:“毛病!”大狗于是又垂头睡了。主人 讲故事时,大的又抬起了头,听着,再抬高一点头,叫一声,主人于是说:“又来人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消逝的灯火 张炜 ①现在的灯比过去更亮也更多了。城街的灯璀璨逼人,形状各异,是现代城市最得意的 装饰,已经超出了实际照明的需要。这是一种浪费,还是适得其所的艺术,还得好好讨论一 下才好。 ②增多的灯饰使一切场所变得更亮,在给人方便和享受的同时也似乎带来另一种不适。 白天就已经很亮了,夜晚如果太亮,就使昼与夜的区别减少了。我们还会想念朦胧的灯火, 想念街巷里的阴郁感。大树滴着夜露,月亮爬上来,地上浮一层荧光。这一切都会被强大的 现代照明破坏。 ③另有一些灯火消失了。它们也曾经是先进和文明的象征,不久又成为落后的代表。煤 油灯、罩灯、桅灯、汽灯,它们当年使人产生了多少惊喜,连关于它们的回忆都是温暖和亲 切的。 ④在野外,那些于远处闪亮的灯火可能是看林人的煤油灯,也可能是鱼铺老人的桅灯。 在瓜田里,看瓜老汉的灯也是桅灯,它就被挂在草铺的柱子上。神秘可人的夜之原野,有多 少美好的感觉源自这些闪烁的、若有若无的灯火?如果没有它们,那么原野就是空洞的,没 有眼睛的,没有召唤的,没有希望的。 ⑤夜晚的点点灯火从遥远处透过来,那是多么好的安慰和期许。只要走近它们,就有故 事,有水甚至吃的东西,有未知的一切。孩子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单纯,他们不会过多地想 到其他危险,而只会热情地兴冲冲地走过去。如豆的光明也有更大的感召力,他们只需迎向 它们。 ⑥鱼铺里的老人是最有意思的,他们让童年趣味横生。老人日夜伴着海浪,孤独了只会 抽烟喝酒。因为太孤独了,所以他们酒喝得太多,烟也抽得太多。他们周身的酒气直啥人的 鼻子,见了小孩子就两眼发亮,像打鱼的人发现了大鱼。他们捉住小孩,想让他哭。小孩不 哭,他们就掀开羊皮大衣,把他收到衣襟内,然后往他颈上喷一口浓浓的烟。一番捉弄之后, 小孩就哭了。为了哄小孩止住哭声,他们就拿出鱼干和地瓜糖之类,小孩就笑了。之后就是 讲故事,讲有头无尾的妖怪故事,小孩又吓哭了。 ⑦看林人的铺子比鱼铺高大,主人个个有枪。他们的故事总是与枪有关。这些人的枪筒 子上堵了一撮棉花,这个景象让人永远难忘。看林人的身体比鱼铺老人的强壮,因为他们常 常要离开铺子去林中追赶猎物。这些人到了夜晚就把大狗唤进铺子里,让它挨紧他们睡觉。 大狗偶尔抬头谛听,嘴里发出声音,大人就丢下一句:“毛病!”大狗于是又垂头睡了。主人 讲故事时,大的又抬起了头,听着,再抬高一点头,叫一声,主人于是说:“又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