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题(语言表达)完全详解汇编 六、(15分)(安徽卷) 18.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一则手机短信压缩到15字以内。(3分) 我正在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9点到达目的地。等我到了目的地,会给你打电 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18.【答案】示例:车上不便通话,9点后联系。(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提供的文字只有三句话,要从整体上把握主要意思,前一句交待原因,后两句 交待如何再联系,只要理解了这一层意思应该是不难作答的,如此看来压缩的关键是对陈述 对象的把握。还要注意的是字数不能超过要求 19.请围绕“节约”这一话题,用“少一点…,多一点……”的句式写三句话,每句 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6分) 19.【答案】示例:少一点大手大脚,多一点精打细算 少一点取用无度,多一点细水长流 少一点腹胀浪费,多一点勤俭节约 【解析】本题属句式仿写,句子结构已经作了要求,用“少一点……,多一点……”的 句式,而从“少一点……,多一点……”的句式看,显然是一组前后对比的句子。内容要求 围绕“节约”这一话题,并写三句话,每句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实际上是一组排比句 所以只要按要求去完成,此题并不难。(符合要求即可) 20.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 由。(6分) 第1组:孔子与庄子 第2组:项羽与刘邦 第3组:李白与杜甫 第4组:林黛玉与薛宝钗 【要求】①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 ③字数在5070字之间。 20.【答案】示例 唐代诗坛的两位泰斗一一李白与杜甫,我更喜欢李白。喜欢他“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才 气,喜欢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骨气,喜欢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傲气 【解析】此题应该说出得很新颖,既考査了学生对语文的知识面,又考査了学生如何驾 驭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当然,学生在选择对象时,首先就要选取自己非常熟悉的对 象,在陈述喜欢的理由时,应当从喜欢该人物突击的特点上思考,还要考虑到字数要求,才 会言简意赅。此题应该说是很能分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下的。 六、本大题3小题,共12分。(北京卷 22.“小葱拌豆腐”本是老百姓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后来衍生出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 不久前,某行政部门征公益广告创意,以一盘“小葱拌豆腐”为主本图案的广告创意,因有
2006 年全国各地高考题(语言表达)完全详解汇编 六、(15 分)(安徽卷) 18.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一则手机短信压缩到 15 字以内。(3 分) 我正在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9 点到达目的地。等我到了目的地,会给你打电 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18.【答案】示例:车上不便通话,9 点后联系。(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提供的文字只有三句话,要从整体上把握主要意思,前一句交待原因,后两句 交待如何再联系,只要理解了这一层意思应该是不难作答的,如此看来压缩的关键是对陈述 对象的把握。还要注意的是字数不能超过要求。 19.请围绕“节约”这一话题,用“少一点……,多一点……”的句式写三句话,每句 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6 分) 19.【答案】示例:少一点大手大脚,多一点精打细算。 少一点取用无度,多一点细水长流。 少一点腹胀浪费,多一点勤俭节约。 【解析】本题属句式仿写,句子结构已经作了要求,用“少一点……,多一点……”的 句式,而从“少一点……,多一点……”的句式看,显然是一组前后对比的句子。内容要求 围绕“节约” 这一话题,并写三句话,每句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实际上是一组排比句。 所以只要按要求去完成,此题并不难。(符合要求即可) 20.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 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 由。(6 分) 第 1 组:孔子与庄子 第 2 组:项羽与刘邦 第 3 组:李白与杜甫 第 4 组:林黛玉与薛宝钗 【要求】①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 ③字数在 50~70 字之间。 20.【答案】示例: 唐代诗坛的两位泰斗——李白与杜甫,我更喜欢李白。喜欢他“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才 气,喜欢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骨气,喜欢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傲气。 【解析】此题应该说出得很新颖,既考查了学生对语文的知识面,又考查了学生如何驾 驭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当然,学生在选择对象时,首先就要选取自己非常熟悉的对 象,在陈述喜欢的理由时,应当从喜欢该人物突击的特点上思考,还要考虑到字数要求,才 会言简意赅。此题应该说是很能分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下的。 六、本大题 3 小题,共 12 分。(北京卷) 22.“小葱拌豆腐”本是老百姓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后来衍生出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 不久前,某行政部门征公益广告创意,以一盘“小葱拌豆腐”为主本图案的广告创意,因有
积极的比喻意义被采纳了。请你为该“主体图案”配一句恰当、简明的广告语,不少于8 字。(3分) 22.【答案示例】:希望你们对我们的评价,就像这道菜:一青二白 23.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在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 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4分)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 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 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23.【答案点评示例】:“爱心大巴”遭尴尬,不是献“爱心”这一善举出了“问题”,而 是整个社会心态有问题 【解析】确实,不是因为表现“爱心”这一善举出了“问题”,而是因为整个社会在长 期培育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上出了问题,以致于当人们真心去献爱心时,引起了人们怀疑或误 解。爱心的“土壤”的“肥沃度方面”出了问题。如果我们的社会真正形成浓厚的关爱氛围, 人与人之间普遍地真诚友善以待,互敬互助形成厚重的社会从善的风气,那么在“爱心”出 现时,人的心底决不会再冒出问句,而是共同打造出彼此心灵相通的连接号! 24.请以“我的一条建议”为标题写出一段文字,为办妤北京奧运进言献策。(5分) 要求:①内容合理、具体、语言通顺,不少于80字。 ②不得写出建议人的单位、姓名。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出题人的动机是想引导青年学生关注北京奥运,这无可 非议,但作为语文考试题目,就有些不太妥当,此题想考查学生写应用文,还是想考学生语 言能力?出得并不太好。 六、(三小题12分)(福建卷) 16.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加以改正。(4分)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我国于1998 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 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16.【答案】 第一处错误是“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改为“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或改为“开 了短信文化的先河” 第二处错误是“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与日俱増”, 或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加”。 第三处错误是“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丈本形式的进化”,改为“随着手机短 信由纯文本形式到多媒体形式的进化” 17.为下面的短文续写一个画龙点睛的结尾。(4分)
积极的比喻意义被采纳了。请你为该“主体图案”配一句恰当、简明的广告语,不少于 8 字。(3 分) 22.【答案示例】:希望你们对我们的评价,就像这道菜:一青二白。 23.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在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 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 30 字(4 分)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 3 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 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 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23.【答案点评示例】:“爱心大巴”遭尴尬,不是献“爱心”这一善举出了“问题”,而 是整个社会心态有问题。 【解析】确实,不是因为表现“爱心”这一善举出了“问题”,而是因为整个社会在长 期培育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上出了问题,以致于当人们真心去献爱心时,引起了人们怀疑或误 解。爱心的“土壤”的“肥沃度方面”出了问题。如果我们的社会真正形成浓厚的关爱氛围, 人与人之间普遍地真诚友善以待,互敬互助形成厚重的社会从善的风气,那么在“爱心”出 现时,人的心底决不会再冒出问句,而是共同打造出彼此心灵相通的连接号! 24.请以“我的一条建议”为标题写出一段文字,为办好北京奥运进言献策。(5 分) 要求:①内容合理、具体、语言通顺,不少于 80 字。 ②不得写出建议人的单位、姓名。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出题人的动机是想引导青年学生关注北京奥运,这无可 非议,但作为语文考试题目,就有些不太妥当,此题想考查学生写应用文,还是想考学生语 言能力?出得并不太好。 六、(三小题 12 分)(福建卷) 16.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加以改正。(4 分) 1992 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我国于 1998 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 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 2005 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16.【答案】: 第一处错误是“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改为“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或改为“开 了短信文化的先河”。 第二处错误是“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与日俱增”, 或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加”。 第三处错误是“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丈本形式的进化”,改为“随着手机短 信由纯文本形式到多媒体形式的进化”。 17.为下面的短文续写一个画龙点睛的结尾。(4 分)
创造时尚的人 天,在英国小镇莱切,一个青年人走到一家化工厂楼下时,被楼上倒下来的一桶化学 物质弄脏了头发。他没钱去理,就那么留着,红红黄黄的留了几天,惹得大街上许多青年人 纷纷追逐,然后又去效仿。结果,有家理发店抓住时机,专门找人研制出各种染发的颜料, 满足了新奇者的愿望 现象一直扩大到全球,成为一种典型的时尚 在巴西,一个乡下女孩进城时,她的姥姥在她的裤子上绣了几朵花,这本来是很土很落 后的手工艺,早就被淘汰了。可老太大太实在没钱打扮自己的孙女,只能力所能及地绣上几 朵花。但没想到,那时候城里的女人正为“没得穿”而发愁,她们看到女孩子的裤子时,不 觉眼睛一亮,爱美的城里女人纷纷效仿。于是,满大街都是绣了花的裤子。这种裤子先是在 欧洲流行,后来又传到了亚洲 17.【答案】 示例一:许多时尚的创造,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或者干脆就是穷人的无奈之举 示例二:许多时尚的发明,开始并非都是乐事,而往往源白普通人的苦涩经历 (意思答对即可。) 18.今年4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到福建祭祖,请你以福建学子的身份写一段 真切自然,简洁得体的欢迎辞。(不得出现与考生真实身份有关的人名、市县名及山水地理 名等信息;不超过60字)(4分) 18.【答案】 示例:尊敬的连战先生,我们福建学子热烈欢迎您回乡祭祖,愿您“寻根之旅”顺利、 圆满和愉快,期盼您和家人常回家看看。(意思答对即可) 六.(共三题15分)(广东卷) 19.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4分)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的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 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 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一舍弃客观 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19.【答案】:书法、意象、体味、神髓 20.科学家培根等人曾提出一种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如下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这一模式。(5分) 观察(经验事实)→科学规律→科学理论→解释和预见 0.【答案】答题要点:在大量地观察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相关的科学定律,通 过实践检验形成科学理论,凭借科学理论指导可以演绎、推断诸多现象,预见发展趋势 21.北京、广州等城市最近兴起了一种名为“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一些公共场所书
创造时尚的人 一天,在英国小镇莱切,一个青年人走到一家化工厂楼下时,被楼上倒下来的一桶化学 物质弄脏了头发。他没钱去理,就那么留着,红红黄黄的留了几天,惹得大街上许多青年人 纷纷追逐,然后又去效仿。结果,有家理发店抓住时机,专门找人研制出各种染发的颜料, 满足了新奇者的愿望。这一现象一直扩大到全球,成为一种典型的时尚。 在巴西,一个乡下女孩进城时,她的姥姥在她的裤子上绣了几朵花,这本来是很土很落 后的手工艺,早就被淘汰了。可老太大太实在没钱打扮自己的孙女,只能力所能及地绣上几 朵花。但没想到,那时候城里的女人正为“没得穿”而发愁,她们看到女孩子的裤子时,不 觉眼睛一亮,爱美的城里女人纷纷效仿。于是,满大街都是绣了花的裤子。这种裤子先是在 欧洲流行,后来又传到了亚洲。 17.【答案】: 示例一:许多时尚的创造,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或者干脆就是穷人的无奈之举。 示例二:许多时尚的发明,开始并非都是乐事,而往往源白普通人的苦涩经历。 (意思答对即可。) 18.今年 4 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到福建祭祖,请你以福建学子的身份写一段 真切自然,简洁得体的欢迎辞。(不得出现与考生真实身份有关的人名、市县名及山水地理 名等信息;不超过 60 字)(4 分) 18.【答案】 示例:尊敬的连战先生,我们福建学子热烈欢迎您回乡祭祖,愿您“寻根之旅”顺利、 圆满和愉快,期盼您和家人常回家看看。(意思答对即可) 六.(共三题 15 分)(广东卷) 19.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4 分)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的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 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 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 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19.【答案】:书法、意象、体味、神髓 20.科学家培根等人曾提出一种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如下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这一模式。(5 分) 观察(经验事实)→科学规律→科学理论→解释和预见 20.【答案】答题要点:在大量地观察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相关的科学定律,通 过实践检验形成科学理论,凭借科学理论指导可以演绎、推断诸多现象,预见发展趋势。 21.北京、广州等城市最近兴起了一种名为“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一些公共场所书
架上的图书贴着纸条,纸条上写着“您可以随意取阅,读完后,请把它放回‘漂流书架’; 您如果有想‘放漂’的图书,也可随时上架”。请你也“放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一本, 写一段话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提醒他继续参与“图书漂流”活动。要求字数在90字 以内(含标点符号)。(6分) 21.【答案】作答要点: (1)要注意抓住“放漂”一书最鲜明最突出的特点。如内容的、主题的、语言的、 手法的,等。 (2)为能有效吸引读者兴趣,语言上要注意简洁、生动,有感染力。可考虑适当 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 (3)除了简要评介图书外,还应有提醒其他读者继续参与该活动的内容。 (4)注意按要求控制字数。 六、(12分)(湖北卷) 0.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35字)(4分)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是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厦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汩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 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箸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0.【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 民间传统节日。 【解析】此题是考査句式变换及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在语境上又结合了楚地特色, 较有新意 21.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 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40字。(4分)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1):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由高二(1)班演出。 串联词(2) 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西厢记。长亭送别》。 21.【答案】:示例一:(1)旧中国的雷雨令我们震撼。让我们走出雷雨,穿越时空,去 聆听一曲爱情与自由的赞歌。(2)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离我们远去。遥望十里长亭,崔莺莺 与张生正向我们走来
架上的图书贴着纸条,纸条上写着“您可以随意取阅,读完后,请把它放回‘漂流书架’; 您如果有想‘放漂’的图书,也可随时上架”。请你也“放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一本, 写一段话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提醒他继续参与“图书漂流”活动。要求字数在 90 字 以内(含标点符号)。(6 分) 21.【答案】作答要点: (1)要注意抓住“放漂”一书最鲜明最突出的特点。如内容的、主题的、语言的、 手法的,等。 (2)为能有效吸引读者兴趣,语言上要注意简洁、生动,有感染力。可考虑适当 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 (3)除了简要评介图书外,还应有提醒其他读者继续参与该活动的内容。 (4)注意按要求控制字数。 六、(12 分)(湖北卷) 20.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 35 字)(4 分)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是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厦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汩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 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 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箸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20.【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 民间传统节日。 【解析】此题是考查句式变换及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在语境上又结合了楚地特色, 较有新意。 21.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 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 40 字。(4 分)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1):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由高二(1)班演出。 串联词(2): 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西厢记。长亭送别》。 21.【答案】:示例一:(1)旧中国的雷雨令我们震撼。让我们走出雷雨,穿越时空,去 聆听一曲爱情与自由的赞歌。(2)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离我们远去。遥望十里长亭,崔莺莺 与张生正向我们走来
示例二:(1)雷雨震荡,埋葬了旧中国一个错乱的时代:爱情悲壮,谱写出意大利文艺 复兴的赞歌。(2)千古悲剧,朱丽叶血溅断魂墓;十里长亭,崔莺莺小洒黄花地 【解析】考査写串词,注意要结合课文内容,衔接自然,讲究文采。 22.《三楚中学报》设有四个版面,请在版面名称之后填写体现版面宗旨的句子。要求 第二版与第一版、第四版与第三版字数相同,结构一致。(4分) 第次 版面名称 版面宗旨 第一版 校园新闻 聚焦学校大事发布热点新闻 第二版 班级采风 校际链接 信息交流汇四面八方新资讯 第四版 文学园地 22.【答案】:第二版:关注班级动态展示青春风采 第四版:诗情抒写赏千姿百态美文章 【解析】这首题从题型上来说归于仿写类,一是要注意句式特点,二要结合版面特征。 此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注重实用,颇有新意 六、(15分)(江苏卷) 18.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 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5分) 【参考示例}:静谧的夏夜,银河横空,群星璀璨。灿烂的星光隐隐映出村庄周围婆娑 的树影。微风掠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伴和着四周稻田里传来的阵阵蛙声,宛如一曲动听 的田园交响乐,令人陶醉 【解析】注意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根据提供的几个词语,应是夏季有月亮的夜晚的景象。 还要注意“情景交融”的要求,不能纯客观的写景,要能融情于景。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 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 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以……为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 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 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 19.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 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5分)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淸水淸,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 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 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19.【参考示例】:①唯在清明,江南江北,共披一蓑细雨;或在除夕,将一锅锅水饺 煮成万代永传的顺顺当当与和和美美。②唯在除夕,江南江北,共鸣一串爆竹:或在端午, 将一只只粽子,煮成千年不变的香香甜甜与平平安安。③唯在重阳,江南江北,共品一块蒸
示例二:(1)雷雨震荡,埋葬了旧中国一个错乱的时代;爱情悲壮,谱写出意大利文艺 复兴的赞歌。(2)千古悲剧,朱丽叶血溅断魂墓;十里长亭,崔莺莺小洒黄花地。 【解析】考查写串词,注意要结合课文内容,衔接自然,讲究文采。 22.《三楚中学报》设有四个版面,请在版面名称之后填写体现版面宗旨的句子。要求 第二版与第一版、第四版与第三版字数相同,结构一致。(4 分) 第 次 版面名称 版面宗旨 第一版 校园新闻 聚焦学校大事 发布热点新闻 第二版 班级采风 第三版 校际链接 信息交流 汇四面八方新资讯 第四版 文学园地 22.【答案】:第二版:关注班级动态 展示青春风采 第四版:诗情抒写 赏千姿百态美文章 【解析】这首题从题型上来说归于仿写类,一是要注意句式特点,二要结合版面特征。 此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注重实用,颇有新意。 六、(15 分)(江苏卷) 18.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 言连贯,不少于 40 个字。(5 分) 【参考示例】:静谧的夏夜,银河横空,群星璀璨。灿烂的星光隐隐映出村庄周围婆娑 的树影。微风掠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伴和着四周稻田里传来的阵阵蛙声,宛如一曲动听 的田园交响乐,令人陶醉。 【解析】注意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根据提供的几个词语,应是夏季有月亮的夜晚的景象。 还要注意“情景交融”的要求,不能纯客观的写景,要能融情于景。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 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 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以……为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 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 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 19.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 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5 分)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 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 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19.【参考示例】:①唯在清明,江南江北,共披一蓑细雨;或在除夕,将一锅锅水饺, 煮成万代永传的顺顺当当与和和美美。②唯在除夕,江南江北,共鸣一串爆竹;或在端午, 将一只只粽子,煮成千年不变的香香甜甜与平平安安。③唯在重阳,江南江北,共品一块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