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言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了统计学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包括统计的起源、发展、 能和任务;统计的涵义、统计学的硏究对象、统计学的硏究方法和统计工作程序 统计学的分类及其他学科的关系;统计学的基本范畴;统计的基本任务、统计的 组织与管理以及统计立法等等。通过本章学习,使学员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等,为进一步学好本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本要求】 学习本章內容要求学习者正确理解统计的三种涵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发展史上的几个主要学派的观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统计学的 研究方法以及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学的分类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统计的基本 任务及统计的组织与管理;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几个基本范畴。 【学习内容】 1.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性质
1 第 1 章 绪 言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了统计学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包括统计的起源、发展、职 能和任务;统计的涵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和统计工作程序; 统计学的分类及其他学科的关系;统计学的基本范畴;统计的基本任务、统计的 组织与管理以及统计立法等等。通过本章学习,使学员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等,为进一步学好本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本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习者正确理解统计的三种涵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发展史上的几个主要学派的观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统计学的 研究方法以及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学的分类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统计的基本 任务及统计的组织与管理;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几个基本范畴。 【学习内容】 1.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性质
1.1.1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统计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早在远古时代,自 从有了国家,统治者为了赋税、兵役和徭役等方法的需要,就开始了对人口、土 地和生产等方面的统计。根据记载,夏禹时代分中国为九州,人口达1355万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中国为36郡,人口达2000多万:到了西汉末年,我国人 口已达5900多万。可见,我国古代已有了人口等方面的统计资料。春秋时期 常以兵车乘数论诸侯实力,可见,当时已注意到军力的调查与研究。以后,唐代 有“记口授田”的统计计算;明初由黄册和鱼鳞籍的调查制度。黄册系全国户口 名册,记载着各户的丁、粮,以此作为核定赋、役的依据;鱼鳞籍系全国土地图 籍,绘其地形,记明地域、位置及其所有人,深具现代统计图表的意味。这些情 况说明了我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统计工作,但没有专门从事统计工作的人 员,因而统计工作一直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没有涉及到学理的探求 在欧洲,古希腊、罗马时代,已经有了人口、居民、财产等方面的统计。中 世纪许多国家搜集了有关人口、军事、世袭领土、居民职业、财产、农业生产等 方面的统计资料,并编制了详细的财产目录。但是,在资本主义前社会,由于封 建割据和自然经济的约東,社会生产发展缓慢,统计工作仅处于原始调査、登记 和简单记数的初级阶段,也没有涉及到统计理论的探求 到16世纪,欧洲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工业、商业、交通、航海业等都得 到了空前的发展,统计工作开始从国家管理领域扩大到社会经济管理的许多方 面。随着统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和统计实践经验的日益丰富,统计学应运而生。它 源于研究经济问题,至今仍然是我们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但其发展曾经历 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国势学派阶段 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凯尔曼。康令 (Herman Corning 1606-1681年)和高尔费里德阿亨华尔( Cottfried achenwall I1719-1772年) 康令以“国势学”为题,讲授政治家应具备的知识,记述和比较国家的领土、人 口、财政、军事、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内容,从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 法上初步形成了统计学的体系。他的继承者阿亨华尔于1749出版了《欧洲国势 学派纲要》一书,在该书的序言中首先使用了“统计学”一词,而且他搜集了大
2 1.1.1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统计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早在远古时代,自 从有了国家,统治者为了赋税、兵役和徭役等方法的需要,就开始了对人口、土 地和生产等方面的统计。根据记载,夏禹时代分中国为九州,人口达 1355 万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中国为 36 郡,人口达 2000 多万;到了西汉末年,我国人 口已达 5900 多万。可见,我国古代已有了人口等方面的统计资料。春秋时期, 常以兵车乘数论诸侯实力,可见,当时已注意到军力的调查与研究。以后,唐代 有“记口授田”的统计计算;明初由黄册和鱼鳞籍的调查制度。黄册系全国户口 名册,记载着各户的丁、粮,以此作为核定赋、役的依据;鱼鳞籍系全国土地图 籍,绘其地形,记明地域、位置及其所有人,深具现代统计图表的意味。这些情 况说明了我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统计工作,但没有专门从事统计工作的人 员,因而统计工作一直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没有涉及到学理的探求。 在欧洲,古希腊、罗马时代,已经有了人口、居民、财产等方面的统计。中 世纪许多国家搜集了有关人口、军事、世袭领土、居民职业、财产、农业生产等 方面的统计资料,并编制了详细的财产目录。但是,在资本主义前社会,由于封 建割据和自然经济的约束,社会生产发展缓慢,统计工作仅处于原始调查、登记 和简单记数的初级阶段,也没有涉及到统计理论的探求。 到 16 世纪,欧洲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工业、商业、交通、航海业等都得 到了空前的发展,统计工作开始从国家管理领域扩大到社会经济管理的许多方 面。随着统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和统计实践经验的日益丰富,统计学应运而生。它 源于研究经济问题,至今仍然是我们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但其发展曾经历 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1. 国势学派阶段 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凯尔曼。康令(Herman Corning 1606—1681 年)和高尔费里德.阿亨华尔(Cottfried Achenwall 1719—1772 年)。 康令以“国势学”为题,讲授政治家应具备的知识,记述和比较国家的领土、人 口、财政、军事、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内容,从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 法上初步形成了统计学的体系。他的继承者阿亨华尔于 1749 出版了《欧洲国势 学派纲要》一书,在该书的序言中首先使用了“统计学”一词,而且他搜集了大
量的实际资料,分门别类地记述了有关国情、国力的系统知识,进一步发展了国 势学派的统计知识体系。该学派的特点是“用文字的方法来记述”和“用哲学的 观点来论证”社会经济现象的特征。 2.政治算术学派阶段 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配第( Willian Petty I623-1687年), 他著有《政治算术》一书,该书成为该学派的代表名称。《政治算术》一书原是 为让英国人了解国情,树立信心而撰写的。当时英国面临着两个强大的敌国:荷 兰和法国,面对这两个强国,英国人对国家的现状和前途倍觉悲观。配第运用了 大量的实际资料,对英、法、荷三国的国情国力作了系统的数量对比与分析,论 证了英国潜在的力量,阐明了英国的地位和发展方向。他的另一本著作《爱尔 的政治解剖》阐明了爱尔兰的社会结构,以及“均衡、组织和比例”的核心。实 际上,这两本著作的方法是二位一体的,其目的也是一致的,即“用数字、重量 和尺度来表达”客观事实。配第所阐明的统计学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 为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所创造的统计方法如分组法、比 较法、推算法、图表法等,都成为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基本原理。配第是统计发展 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马克思曾称他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明人,从某种程度 上来讲也是统计学的创始人”。后人尊称他为统计学之父 政治算术学派与国势学派同时并存,相互影响,相互争论了很长时间。直 到19世纪中叶,统计具有了数量特征的论点才被确定下来。 数理统计学阶段 19世纪下半叶以后,欧洲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相应地统计学也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以比利时的数学家、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 A Quetelet1796 1874)为代表的学者,把古典概率引进了统计学研究领域,初步完成了统计学 与概率论的结合,使统计方法发生了重大飞跃,研究范围大大拓宽。他认为正态 分布适用于各类学科,而正态分布规律只有借助概率论才能得到确切的解释。他 的有关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平均人”的概念及犯罪理论等,为 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数理统计对于统计方法的研究,早期着重于现象总体特征的描述和比较,成 为描述统计学;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统计方法又发展到以随机抽样为基础推
3 量的实际资料,分门别类地记述了有关国情、国力的系统知识,进一步发展了国 势学派的统计知识体系。该学派的特点是“用文字的方法来记述”和“用哲学的 观点来论证”社会经济现象的特征。 2. 政治算术学派阶段 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配第(Willian Petty 1623—1687 年), 他著有《政治算术》一书,该书成为该学派的代表名称。《政治算术》一书原是 为让英国人了解国情,树立信心而撰写的。当时英国面临着两个强大的敌国:荷 兰和法国,面对这两个强国,英国人对国家的现状和前途倍觉悲观。配第运用了 大量的实际资料,对英、法、荷三国的国情国力作了系统的数量对比与分析,论 证了英国潜在的力量,阐明了英国的地位和发展方向。他的另一本著作《爱尔兰 的政治解剖》阐明了爱尔兰的社会结构,以及“均衡、组织和比例”的核心。实 际上,这两本著作的方法是二位一体的,其目的也是一致的,即“用数字、重量 和尺度来表达”客观事实。配第所阐明的统计学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 为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所创造的统计方法如分组法、比 较法、推算法、图表法等,都成为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基本原理。配第是统计发展 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马克思曾称他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明人,从某种程度 上来讲也是统计学的创始人”。后人尊称他为统计学之父。 政治算术学派与国势学派同时并存,相互影响,相互争论了很长时间。直 到 19 世纪中叶,统计具有了数量特征的论点才被确定下来。 3. 数理统计学阶段 19 世纪下半叶以后,欧洲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相应地统计学也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以比利时的数学家、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A.Quetelet 1796 —1874)为代表的学者,把古典概率引进了统计学研究领域,初步完成了统计学 与概率论的结合,使统计方法发生了重大飞跃,研究范围大大拓宽。他认为正态 分布适用于各类学科,而正态分布规律只有借助概率论才能得到确切的解释。他 的有关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平均人”的概念及犯罪理论等,为 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数理统计对于统计方法的研究,早期着重于现象总体特征的描述和比较,成 为描述统计学;进入 20 世纪 20 年代后,统计方法又发展到以随机抽样为基础推
论有关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成为推论统计学。可见,数理统计学派对统计学的 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为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奠定了基础。从目前统计 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看,统计既受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影响,使统计认 识方法朝着系统描述、系统推断和系统分析的方向发展:社会经济统计学又受经 济学等学科的影响,使统计描述和抽象方面不仅分门别类,而且描述和抽象的层 次及数量特征更加细致、搜集的统计资料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全面:尤其是计算 机技术在统计中的广泛使用和快速发展,更进一步加速了统计学发展的进程。 1.12统计的涵义 现代统计的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统计工作(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的统一体。 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是指人们对社会现象、经济现象、自然现象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 整理、分析研究的工作过程的总称。也就是实际从事统计的实践活动。例如,国 家专职统计人员所进行的国情国力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经营管理人员为 了推销产品需要对该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等, 这些活动都是统计工作。做好统计工作,不仅需要有统计理论的指导,而且更需 要做统计工作的人具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因为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用 主观想象出的数字或出于主观意愿,在统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在统计资料上搞数 字游戏,那么,人们从统计那里得到的便是假信息,这样的信息不仅无用,反而 会害了国家,害了人民。所以,所有做统计工作的人都必须切记:真实是统计的 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2.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和其他与之相联系的资料的 总称。它既是统计工作的结果,也是统计信息的载体。统计资料中有形象的图形, 但大多数是数据资料。真实反映实际经济活动的准确、及时、科学的统计资料本 身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有了这些资料可以方便、合理地搞科研活动,可以适时 地指导经济活动和人民的生活与工作,其结果意义可能更为重大。但必须设法及
4 论有关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成为推论统计学。可见,数理统计学派对统计学的 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为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奠定了基础。从目前统计 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看,统计既受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影响,使统计认 识方法朝着系统描述、系统推断和系统分析的方向发展;社会经济统计学又受经 济学等学科的影响,使统计描述和抽象方面不仅分门别类,而且描述和抽象的层 次及数量特征更加细致、搜集的统计资料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全面;尤其是计算 机技术在统计中的广泛使用和快速发展,更进一步加速了统计学发展的进程。 1.1.2 统计的涵义 现代统计的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统计工作(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的统一体。 1. 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是指人们对社会现象、经济现象、自然现象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 整理、分析研究的工作过程的总称。也就是实际从事统计的实践活动。例如,国 家专职统计人员所进行的国情国力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经营管理人员为 了推销产品需要对该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等, 这些活动都是统计工作。做好统计工作,不仅需要有统计理论的指导,而且更需 要做统计工作的人具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因为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用 主观想象出的数字或出于主观意愿,在统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在统计资料上搞数 字游戏,那么,人们从统计那里得到的便是假信息,这样的信息不仅无用,反而 会害了国家,害了人民。所以,所有做统计工作的人都必须切记:真实是统计的 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2. 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和其他与之相联系的资料的 总称。它既是统计工作的结果,也是统计信息的载体。统计资料中有形象的图形, 但大多数是数据资料。真实反映实际经济活动的准确、及时、科学的统计资料本 身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有了这些资料可以方便、合理地搞科研活动,可以适时 地指导经济活动和人民的生活与工作,其结果意义可能更为重大。但必须设法及
时地开发利用这些统计资料,否则它们躺在纸堆里是毫无用处的 3.统计学 统计学是阐明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统计学是对 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它不是直接去调查研究现象的数量表现, 而是研究怎样去搜集、整理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综合数量特征的科学。例如,《统 计学原理》就是阐明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 技能的。将这些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应用到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 说明这些领域的统计资料是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就形成了工业统计学、农 业统计学、商业统计学等 统计三个方面的含义之间存在下列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 学是对统计工作的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反过来又指导统计工作,使统计资料 准确可靠 1.1.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学按其研究对象包括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广义统计学和狭义统计学 广义统计学以社会现象、经济现象、自然现象的数量方面作为其研究对象。广 统计学既不属于社会学科,也不属于自然学科,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独立的通用方 法论科学。狭义统计学是指社会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等。本书阐述狭义统计 学中的社会经济统计学。本书所涉及的统计工作系指社会经济统计工作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 系,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研究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现状和发展变化 的规律性。 统计作为一种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的活动,作为 种具体定量认识与研究的技术和方法,有着它自身的特征,也正是这些特征决 定了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 1.数量性 所谓数量性,就是用数据表述客观事实和依据客观事实的逻辑归纳作出定量
5 时地开发利用这些统计资料,否则它们躺在纸堆里是毫无用处的。 3. 统计学 统计学是阐明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统计学是对 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它不是直接去调查研究现象的数量表现, 而是研究怎样去搜集、整理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综合数量特征的科学。例如,《统 计学原理》就是阐明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 技能的。将这些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应用到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 说明这些领域的统计资料是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就形成了工业统计学、农 业统计学、商业统计学等。 统计三个方面的含义之间存在下列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 学是对统计工作的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反过来又指导统计工作,使统计资料 准确可靠。 1.1.3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学按其研究对象包括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广义统计学和狭义统计学。 广义统计学以社会现象、经济现象、自然现象的数量方面作为其研究对象。广义 统计学既不属于社会学科,也不属于自然学科,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独立的通用方 法论科学。狭义统计学是指社会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等。本书阐述狭义统计 学中的社会经济统计学。本书所涉及的统计工作系指社会经济统计工作。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 系,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研究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现状和发展变化 的规律性。 统计作为一种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的活动,作为 一种具体定量认识与研究的技术和方法,有着它自身的特征,也正是这些特征决 定了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 1. 数量性 所谓数量性,就是用数据表述客观事实和依据客观事实的逻辑归纳作出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