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全过程。 6.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或: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自己的要求 的?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阅读参考书目 1.[苏]弗·阿凡纳西耶夫:《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一一劳动二重性学说 的方法论作用》,中译本,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烘银兴:《现代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3.魏杰:《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3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规律 【教学要求】 理解货币发生、发展的历史,认识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掌握货币流通 规律以及纸币流通规律,正确认识纸币流通条件下与货币相关的经济现 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货币、价值形式、价值尺度、价格、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6 5.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全过程。 6.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或: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自己的要求 的?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阅读参考书目 1.[苏]弗·阿凡纳西耶夫:《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劳动二重性学说 的方法论作用》,中译本,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2.烘银兴:《现代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第三版。 3.魏杰:《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4.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第 1-3 章,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规律 【教学要求】 理解货币发生、发展的历史,认识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掌握货币流通 规律以及纸币流通规律,正确认识纸币流通条件下与货币相关的经济现 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 货币流通规律 一、 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二、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货币、价值形式、价值尺度、价格、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3.货币有哪些职能?货币执行职能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有哪些? 4.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如何产生的? 5.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质上的背离,这种背离又是如何产生的? 6.货币流通量是如何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3章,陕西人民出 版社2002年版。 4.[美]唐·帕尔伯格:《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中译本,中国发展 出版社1998年版 5.[美]A·加利·西林:《通货紧缩》,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年版 第四章资本和资本运动 【教学要求】 了解资本范畴的含义、形态、职能和构成,理解价值增殖的过程和利 润的形成以及平均利润规律,正确认识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的动因 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掌握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基本原理。[教学目的 和要求]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 生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一般理论和资本主义积 累的一般规律, [教学要点]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与资 本集中 [教学时数]4课时
7 3.货币有哪些职能?货币执行职能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有哪些? 4.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如何产生的? 5.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质上的背离,这种背离又是如何产生的? 6.货币流通量是如何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第 3 章,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2.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 3 章,陕西人民出 版社 2002 年版。 4.[美]唐·帕尔伯格:《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中译本,中国发展 出版社 1998 年版。 5.[美]A·加利·西林:《通货紧缩》,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四章 资本和资本运动 【教学要求】 了解资本范畴的含义、形态、职能和构成,理解价值增殖的过程和利 润的形成以及平均利润规律,正确认识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的动因 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掌握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基本原理。[教学目的 和要求] 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 生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一般理论和资本主义积 累的一般规律。 [教学要点]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与资 本集中。 [教学时数] 4 课时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本及其价值增殖 、资本及资本的运动公式 资本价值增殖和利润 第二节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 二、保证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三、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四、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资本实物资本无形资产剩余劳动生产成本 利润利润率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资本循环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2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3.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资 本积聚、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4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成思危等:《风险投资在中国》,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2.董浩岩:《中国风险投资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3.王守梅翟留栓:《政治经济学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版 第五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8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及其价值增殖 一、资本及资本的运动公式 二、资本价值增殖和利润 第二节 资本积累 一、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一、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 二、保证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三、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四、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资本 实物资本 无形资产 剩余劳动 生产成本 利润 利润率 资本积累 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2.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3.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资 本积聚、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4.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成思危等:《风险投资在中国》,民族出版社 2000 年版。 2.董浩岩: 《中国风险投资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2 年版。 3.王守梅 翟留栓:《政治经济学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版。 第五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