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内容标准】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内容标准】 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选择题 (2016·江苏扬州·21)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A.天竺B.波斯 C.新罗D.日本 【答案】D 2.(2016·广东省·4)“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 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②叶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④马可波 罗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3.(2016·四川自贡·2)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 现的主题是() 空海纪念稗(陕西西安) 招提寺(日本奈良)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B.唐代的对外交往 C.明朝的建筑成就 D.清朝的经济繁荣 【答案】 4.(2016·四川成都·3)隋唐时期,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借鉴 汉字草书,创造了日文“平假名”的高僧是() A.空海 B.鉴真 C.玄奘 D.阿倍仲麻吕 【答案】A (2016·湖北孝感·3)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第 4 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内容标准】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内容标准】 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16·江苏扬州·21)唐代鉴真 6 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 【答案】D 2.(2016·广东省·4)“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 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叶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 罗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3.(2016·四川自贡·2)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 现的主题是( )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唐代的对外交往 C.明朝的建筑成就 D.清朝的经济繁荣 【答案】B 4.(2016·四川成都·3)隋唐时期,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借鉴 汉字草书,创造了日文“平假名”的高僧是( ) A.空海 B.鉴真 C.玄奘 D.阿倍仲麻吕 【答案】A 5.(2016·湖北孝感·3)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答案】B 6.(2016·山东烟台·6)“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国民族积 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有 ①文成公主②玄奘③鉴真④郑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②③ 【答案】C 7.(2016·湖南湘西州·4)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 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 使者,他是() A.班超B.玄奘 C.鉴真D.郑和 【答案】B 8.(2016·内蒙古赤峰·3)“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 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 A.张骞 玄奘 鉴真 D.郑和 【答案】B 9.(2016·辽宁沈阳·13)日本在不同时代都留下了寻道图强的足迹。将下列图片相关的日本重大 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展 a效法西方,文明开化b仿效中国,佛寺唐风c科技立国,飞速发 A. acb C. bac D. cba 【答案】C 10.(2016·福建莆田·4)在一次故事会上,主持人讲述了“魏征进谏”“玄奘西行”的故事。这 些故事发生在()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答案】B 6.(2016·山东烟台·6)“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国民族积 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有 ( ) ①文成公主 ②玄奘 ③鉴真 ④郑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②③ 【答案】C 7.(2016·湖南湘西州·4)2015 年 5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 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 使者,他是( ) A.班超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答案】B 8.(2016·内蒙古赤峰·3)“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 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答案】B 9.(2016·辽宁沈阳·13)日本在不同时代都留下了寻道图强的足迹。将下列图片相关的日本重大 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acb B.cab C.bac D.cba 【答案】C 10.(2016·福建莆田·4)在一次故事会上,主持人讲述了“魏征进谏”“玄奘西行”的故事。这 些故事发生在( )
秦朝 B.唐朝 C.元朝 明朝 【答案】 11.(2016·湖北十堰·19)某班同学准备办一期主题为“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图片展板,你 认为下列哪些图片可以入选() 医围 ①马可·波罗东来②玄奘西行③鉴真东渡 ④文成公主入藏 A.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非选择题 12.(2016·山东青岛·44)(10分)公元2008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工程启动。岁月的年轮已 湮没了历史的痕迹,但是,时间抹不掉的是曾经铸就的荣耀。或许,在这个国家遗址公园,我 们可以回味大明宫曾经的辉煌,我们可以感受魂牵梦萦的大唐 材料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 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 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 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 寸刃。 —一杜佑《通典》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归纳开元年间繁荣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元年 间的哪些措施对上述局面的出现起到了促进作用?(2分) (2)大唐是一个中国人创造性和想象力大爆发的时代,它成就了一个魅力无穷,让后世中国人 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旷古盛世。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等方面, 选取一个或几个角度,自拟题目,以“回望大唐,开启未来”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 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文采斐然。(6分)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B 11.(2016·湖北十堰·19)某班同学准备办一期主题为“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图片展板,你 认为下列哪些图片可以入选( )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2.(2016·山东青岛·44)(10 分)公元 2008 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工程启动。岁月的年轮已 湮没了历史的痕迹,但是,时间抹不掉的是曾经铸就的荣耀。或许,在这个国家遗址公园,我 们可以回味大明宫曾经的辉煌,我们可以感受魂牵梦萦的大唐。 材料 至(开元)十三年(725 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 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 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 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 寸刃。 ——杜佑《通典》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归纳开元年间繁荣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2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元年 间的哪些措施对上述局面的出现起到了促进作用?(2 分) (2)大唐是一个中国人创造性和想象力大爆发的时代,它成就了一个魅力无穷,让后世中国人 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旷古盛世。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等方面, 选取一个或几个角度,自拟题目,以“回望大唐,开启未来”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历 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文采斐然。(6 分)
【答案】(1)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唐玄宗任用姚崇做宰相,“厉精为治”,整顿吏治,烧毁珠玉绣, 表示不再用奢侈品的决心。 (2)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唐朝是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王朝。唐朝曾与日本、朝鲜等许多国或地区都有往来,唐太宗以 博大的胸怀,看待外国。他认为,外国的风俗人情与中国不同,“不必猜忌”,如与他们搞好 关系,则“四夷可使如一家”。 唐朝的周边民族,与唐朝政权之间也不断有战争,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一直存在。但是,那是 政权之间的征服与被征服,被征服的政权尽管是少数民族的政权,但他们并不以唐朝为外族。 当贞观四年二月打败突厥,俘颉利可汗以后,西北各族君长诣请唐太宗为“天可汗”,此后,唐 太宗给西北君长的文件都署称“天可汗”。 唐朝真是让后世中国人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旷古盛世 13.(2016·云南昆明·27)(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 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 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一场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有何积极意义?(3分) 材料二 图三日本唐招提寺 图四日本遣唐使船 (2)材料二中的日本唐昭提寺与中国唐朝哪位高僧有关?日本遣唐使回国后推动了哪次重大社 会变革?(3分) 材料三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方面 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政治方面 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答案】(1)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唐玄宗任用姚崇做宰相,“厉精为治”,整顿吏治,烧毁珠玉绣, 表示不再用奢侈品的决心。 (2)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唐朝是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王朝。唐朝曾与日本、朝鲜等许多国或地区都有往来,唐太宗以 博大的胸怀,看待外国。他认为,外国的风俗人情与中国不同,“不必猜忌”,如与他们搞好 关系,则“四夷可使如一家”。 唐朝的周边民族,与唐朝政权之间也不断有战争,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一直存在。但是,那是 政权之间的征服与被征服,被征服的政权尽管是少数民族的政权,但他们并不以唐朝为外族。 当贞观四年二月打败突厥,俘颉利可汗以后,西北各族君长诣请唐太宗为“天可汗”,此后,唐 太宗给西北君长的文件都署称“天可汗”。 唐朝真是让后世中国人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旷古盛世。 13.(2016·云南昆明·27)(12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 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 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一场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有何积极意义?(3 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日本唐昭提寺与中国唐朝哪位高僧有关?日本遣唐使回国后推动了哪次重大社 会变革?(3 分) 材料三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方面 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政治方面 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办 文教方面 报、译书、出国留学 军事方面 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拉开这场维新运动序幕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中“文教方面”的内容,分析其影响。(4分)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案】(1)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意义: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 了条件。(2分) (2)鉴真;(1分)大化改新。(2分) (3)公车上书。(2分)影响:改革旧的考试制度,创办新式学堂,学习西方文化,起了思想启 蒙的作用,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2分) (4)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要善于学习先进民族和国家的文明成 果,才能促进自身发展和进步。(2分) 14.(2016·黑龙江大庆·21)(12分)中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连一连。(6分) A汉朝 D郑和 G天竺 B唐朝 E张謇 H西洋 C明朝 F玄奘 西域 (2)识别下图,填一填。(6分) A 克坦岛 巴 郎一度! 洋 好望
文教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办 报、译书、出国留学 军事方面 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拉开这场维新运动序幕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中“文教方面”的内容,分析其影响。(4 分)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得到哪些启示?(2 分) 【答案】(1)北魏孝文帝改革;(1 分) 意义: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 了条件。(2 分) (2)鉴真;(1 分)大化改新。(2 分) (3)公车上书。(2 分)影响:改革旧的考试制度,创办新式学堂,学习西方文化,起了思想启 蒙的作用,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2 分) (4)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要善于学习先进民族和国家的文明成 果,才能促进自身发展和进步。(2 分) 14.(2016·黑龙江大庆·21)(12 分)中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 根据所学,连一连。(6 分) (2)识别下图,填一填。(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