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营运资金 【学习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熟悉营运资金的概念与特点,了解现金的持有动机、应付账款与 存货的功能; 2、让学生掌握现金、应收账款、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计算; 4、让学生掌握信用政策的构成与决策方法 5、让学生掌握存货经济批量模型;了解各项流动资产日常管理的内容。 【教学时间】(12学时)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 1.现金的成本、应收账款的成本、存货的成本 2.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型 3.掌握信用政策的构成与决策方法 4.信用条件备选方案的评价; 5.存货经济批量模型 6.存货储存期控制 7.存货ABC分类管理 本章的难点 1.信用条件备选方案的评价 2.存在商业折扣情况下的经济批量决策 3.批进零出的存货储存期控制
第三章 营运资金 【学习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熟悉营运资金的概念与特点,了解现金的持有动机、应付账款与 存货的功能; 2、让学生掌握现金、应收账款、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计算; 4、让学生掌握信用政策的构成与决策方法; 5、让学生掌握存货经济批量模型;了解各项流动资产日常管理的内容。 【教学时间】 (12 学时)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 1.现金的成本、应收账款的成本、存货的成本 2.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型; 3.掌握信用政策的构成与决策方法; 4.信用条件备选方案的评价; 5.存货经济批量模型; 6.存货储存期控制; 7.存货 ABC 分类管理。 本章的难点: 1.信用条件备选方案的评价; 2.存在商业折扣情况下的经济批量决策 3.批进零出的存货储存期控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营运资金的概念 1、营运资金:营运资金亦称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2、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以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 ,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等。 3、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 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必须清偿的债务, 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一年内到期的 长期借款等 、营运资金的特点 营运资金的特点可以通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特点体现出来。 (一)流动资产的特点 1.投资回收期短; 2.流动性强; 3.具有并存性 具有波动性。 (二)流动负债的特点 1.速度 2.弹性高: 3.成本低; 4.风险大。 第二节现金管理 现金的持有动机 (一)交易动机:持有一定的现金以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下的需要。一般 说来;企业为满足交易动机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企业销售水平。 (二)预防动机:持有现金以应付紧急情况的现金需要。企业为应付紧急情 况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三方面:一是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二是企 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三是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 (三)投机动机:持有现金以抓住各种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取较大利益 而准备的现金需要。其持有量大小往往与企业在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及企业对待 风险的态度有关 现金的成本 (一)持有成本: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及丧失的再 投资收益。持有成本包括管理费用和机会成本。管理费用具有固定成本的性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 1、营运资金:营运资金亦称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2、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以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 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等。 3、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必须清偿的债务, 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一年内到期的 长期借款等。 二、营运资金的特点 营运资金的特点可以通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特点体现出来。 (一)流动资产的特点 1.投资回收期短; 2.流动性强; 3.具有并存性 4.具有波动性。 (二)流动负债的特点 1.速度快; 2.弹性高; 3.成本低; 4.风险大。 第二节 现金管理 一、现金的持有动机 (一)交易动机:持有一定的现金以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下的需要。一般 说来;企业为满足交易动机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企业销售水平。 (二)预防动机:持有现金以应付紧急情况的现金需要。企业为应付紧急情 况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三方面:一是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二是企 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三是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 (三)投机动机:持有现金以抓住各种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取较大利益 而准备的现金需要。其持有量大小往往与企业在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及企业对待 风险的态度有关。 二、现金的成本 (一)持有成本: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及丧失的再 投资收益。持有成本包括管理费用和机会成本。管理费用具有固定成本的性质
在一定范围内,它一般与所持现金的数量没有密切的关系。机会成本属于变动成 本,它与现金的持有量存在正比例关系。 (二)转换成本: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所 付出的交易费用。固定性证券转换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例变动关系。 (三)短缺成本: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 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三、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 (一)成本分析模式: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 有量的一种方法 特点: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而不考虑 转换成本和管理费用。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之和最小的现 金持有量 (二)存货模式:将存货经济定货批量模型用于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注意 利用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假设条件 四、现金的日常管理 (一)现金回收管理 1.邮政信箱法 2.集中银行法 (二)现金支出管理 1.采用零余额账户的方法控制现金的支出 2.合理使用现金“浮游量 3.采用承付汇票延迟付款 4.尽量推迟支付应付账款的时间 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的功能 1促进销售的功能 2减少存货的功能 二、应收账款的成本 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将资金投资于应收账款而不能进行其他投资所丧失的投资收 益。这一成本的大小通常与企业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资金成本率有关 2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 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耗费的开支。其主要包括:对顾客 信用情况调查的费用、收集信息的费用、催收账款的费用、账簿的记录费用等 3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 坏账成本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收回而给个业造成的损失。坏 账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数量成正比。 三、信用政策的构成 1.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个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
在一定范围内,它一般与所持现金的数量没有密切的关系。机会成本属于变动成 本,它与现金的持有量存在正比例关系。 (二)转换成本: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所 付出的交易费用。固定性证券转换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例变动关系。 (三)短缺成本: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 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三、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 (一)成本分析模式: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 有量的一种方法。 特点: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而不考虑 转换成本和管理费用。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之和最小的现 金持有量。 (二)存货模式:将存货经济定货批量模型用于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注意 利用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假设条件 四、现金的日常管理 (一)现金回收管理 1.邮政信箱法 2.集中银行法 (二)现金支出管理 1.采用零余额账户的方法控制现金的支出。 2.合理使用现金“浮游量” 3.采用承付汇票延迟付款 4.尽量推迟支付应付账款的时间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 1.促进销售的功能 2.减少存货的功能 二、应收账款的成本 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将资金投资于应收账款而不能进行其他投资所丧失的投资收 益。这一成本的大小通常与企业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资金成本率有关。 2.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 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耗费的开支。其主要包括:对顾客 信用情况调查的费用、收集信息的费用、催收账款的费用、账簿的记录费用等。 3.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 坏账成本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收回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坏 账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数量成正比。 三、信用政策的构成 1.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
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 信用标准的影响因素: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状况。 2.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 依据。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基本表现方式为“2/10, N/30”。 3.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指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绝付款时企业 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 四.信用条件备选方案的评价 信用成本前收益=年赊销额-现金折扣成本-变动成本 信用成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坏账成本+收账费用 信用成本后收益=信用成本前收益一信用成本 决策原则:选择“信用成本后收益”高的备选方案 【互动练习】某企业2001年A产品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总成本为 3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600万元。2002年该企业有两种信用政策可供选 用:甲方案给予客户60天信用期限(n/60),预计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货 款将于第60天收到,其信用成本为140万元;乙方案的信用政策为(2/10 1/20,n/90),预计销售收入为5400万元,将有30%的货款于第10天收到 20%的货款于第20天收到,其余50%的货款于第90天收到(前两部分货款不 会产生坏账,后一部分货款的坏账损失率为该部分货款的4%),收账费用为50 万元。 该企业A产品销售额的相关范围为3000-6000万元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 8%(为简化计算,本题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01年的下列指标 ①变动成本总额; ②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 (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
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 信用标准的影响因素: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状况。 2.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 依据。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基本表现方式为“2/10, N/30”。 3.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指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绝付款时企业 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 四.信用条件备选方案的评价 信用成本前收益=年赊销额-现金折扣成本-变动成本 信用成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坏账成本+收账费用 信用成本后收益=信用成本前收益-信用成本 决策原则:选择“信用成本后收益”高的备选方案。 【互动练习】 某企业 2001 年 A 产品销售收入为 4000 万元,总成本为 3000 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 600 万元。2002 年该企业有两种信用政策可供选 用:甲方案给予客户 60 天信用期限(n/60),预计销售收入为 5000 万元,货 款将于第 60 天收到,其信用成本为 140 万元;乙方案的信用政策为(2/10, 1/20,n/90),预计销售收入为 5400 万元,将有 30%的货款于第 10 天收到, 20%的货款于第 20 天收到,其余 50%的货款于第 90 天收到(前两部分货款不 会产生坏账,后一部分货款的坏账损失率为该部分货款的 4%),收账费用为 50 万元。 该企业 A 产品销售额的相关范围为 3000-6000 万元,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 8%(为简化计算,本题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要求: (1)计算该企业 2001 年的下列指标: ① 变动成本总额; ② 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 (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
②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③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 ④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⑤坏账成本; ⑥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 (3)计算以下指标: ①甲方案的现金折扣 ②乙方案的现金折扣 ③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 ④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 (4)为该企业作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五、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应收账款追踪分析 2.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3.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 4.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 课堂付论 b何降低应收赇款风险? 第四节存货管理 、存货管理的内容 1.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制定存货管理的程序和办法 2.合理确定存货的采购批量和储存期,降低各种相关成本 3对存货实行归口分级企业,使存货管理责任具体化
②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③ 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 ④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⑤ 坏账成本; ⑥ 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 (3)计算以下指标: ① 甲方案的现金折扣; ② 乙方案的现金折扣; ③ 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 ④ 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 (4)为该企业作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五、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应收账款追踪分析 2.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3.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 4.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 第四节 存货管理 一、存货管理的内容 1.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制定存货管理的程序和办法; 2.合理确定存货的采购批量和储存期,降低各种相关成本; 3.对存货实行归口分级企业,使存货管理责任具体化; 课堂讨论: 如何降低应收账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