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的准确性,以及用来解释这些数据 地面监测范围主要包括小区或样地,空中和卫星等遥感监测的训练区监测等,比例尺一般不大于 1:1000面测量对只有从地面监测才能获得最好属性的对象特别适用,例如:土壤流失量、泥沙输 二、水士保持监测周期 移及其它许多环境属性 监测的时间颁率依据监测范围的大小有所变化,一般情况下,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率为全国和 在地面监测时,要充分利用GPS定位技术,以便记录监测对象的位置属性,分析诸如位置,画积、长省级5~8年舆型城市和典型县1年小流域为1年,对于突发性的事件,必须做到”一即发”,进行 度、体积、等高线和坡度等。GS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对象属性的实时分析等。 2.航空监测 及时、准确快速的监测 通感监测适用于大范围的地表及其覆盖物、侵蚀类型区等信息的获取,具有较强的宏观性和时教 对于水小区试验观测,应按次降雨进行或按照降雪融化情况进行。对于风蚀量观测,应按次大 性,利用感信息源及其处理软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快速获得区域土壤侵蚀及其防游状况风(风速大于起沙风速进行;对于降尘量观测,应按照天气情况确定监测频率 些信息可以为水土保持宏观规划和制定防治政策提供决策依据,遥感監测包括航空監测和卫星监测 结合地面观测,航空监测的数据可以用来校验卫星膨像判读的正确性和判读精度等,煞摄带宽 关于监测的定量化问题 制图比例尺要求变化。比例尺一般在110100间扫措描宽度为2~10km 为了做到监测结果的定位和定量,监测结果必须按照统一的要求全部建立数字化文档。数据库、地 前空监测可以用来监测典型地区的地形地水士流失类型与面积土地利用状况,植被的分布类信息系统和数理分析等为监测结果的精确定量和定位提供了技术和方法水士保持监测成果数据库 型与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分布及其数量、面积等,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合分析水土保持对象建立的过程,就是数据内容,结构、表示和相互关系等的分析过程,良好的数据库为数据的定量表征、有 对监效果、时闻和经济可行性等的要求,航空監测一般可以用于小流域(5~30km)、中型流域(1~机管理及其准确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将对象的空间性质及其属性联结起来,为定位定 10c等范围的监测, 3.卫星监测 量地表达信息提供了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技术与方法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大流域或大范围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进行监测,与地面调查和航空遥感技 术结合,可以判读植被覆盖、作物状况、地面组成物质区别等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分析水土流失的分布 四、水士保持监测方案的展开 与强度、治理面积等 卫星监测的最大优点是资料以很颊繁的间辐重复,这就意味着可以利用卫星技术实理动态监。期和定量工作后,就可以展开一项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另外,包括询问、收集资料、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等在内的调查方法可以获取公众和专家对相关政 如果不考虑实能水土保持监测项目的实体一监测单位和监测费用,当确定了监测的尺度范围周 开监测的基本步骤可以参考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监测手册)的流程来说明。总体上, 策与法规对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的了解、认识与评价,总结水土流失防治方面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盆测的基本步骤包括:一)确定监测内容,实施初步分层;设计监测方法二)在研究区确定初步操作边 的办法,了解和掌揠与水土保持有关的社会经济情况,收集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资料及相关的圈件、卫界(没置监测范围),收集地面观测、航空照片和遥感影像等三种尺度上的数据,分析数据,产生初步报 片和影像等取得水土流失型事例及灾害性事故资料,等。调查可以用于全国重点治理流域、示范告(三)审核所获得资料的深度和广度,为监测结果应用单位准备报告;四)当继续开展日常窯测时开 区和开发建没项目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等也可以用来对宏观的遥感监测解译结果进行检验。 始后续方案, 综合运用多种监测技术和方法可以实现至少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快速清查宏观区城水土流失状 按照上述步骤开监测,相对来讲可以很快得到结果;没有理由在确定了监测单位后的18个月内 况;二是定量检查,验收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三是实时分析监督执法对象的有关属性;四是预测预报水土不达到审核阶段,因此,在监测项目开始后的两年内应该能够得出初步报告。如有必要,也可能抄 流失及其防治发展趋势 路达到初步报告在6个月内提交的程度。“抄近路”是以资料的积累、对研究区糖悉程度和监测单位的 第四节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人员配置和素质为基础的,尤其是监测单位的专业结构、技术能力、工作经验及其后動装备等。监测单 成应包括项目管理员、技术专家和现场工作人员,专家必须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农业 水利工通感与数据分等中在的人员,事实上水士保待测单位可以熏少到不有少 距入人是士获水数生态方的专线手同分 在监测工作开以前必需提前微出三项决定这三项快定应规定出要收集资料的类型和如何对资影像和处理空间数都,野外能时人均多加现场工作,过间题时,各人独立发表度见夫同讨 料进行分析其一,什么样的空间尺度适合这一方案目标:其二什么样的时间频率适合这个方案目标;意见分块时,少数聚从多数,其实设置三人,主要是为了过论题同时预防野外出现困时,租互 其三,为了提供充分的与时间尺度相一致的信息,应该怎样进行监测的定量工作。针对水土保持监测对照应 层次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要求提出如下的尺度范围和周期 、水土保持监测尺度范围 盐測的空间尺度依据监测对象和监测区域大小而变化,除水土流失小区观测外(比例尺为1:1) 监测区域可以分为六个层次,即:全国大江大河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区、县和小液域等,不 同层次的监测结果图比例尺要求不同,全国、大江大河流域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小于1:100 1000)0重点区一般为1:500100减100 Pdfcreatedwithpdi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y.com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在广泛条件 下确定区域 研究文献和地图 订购 LANDSAT图象 准备未经修改的资源卫星 1:1000000人造色镶嵌图象 鉴别并画出主要地形 鉴别并画出人类和动物 植物/土壤系统草图 可能的大的话动区域 沿干早梯度选择 感兴趣的广泛区域 订期1:260000的 资源卫星彩色合成图 在感兴趣的区域里,沿土地 重新确定图象 及活动单位的边界飞行 边界是否符合要求? 选择研究区峨 研究工作的后劲工作 地图、空中照片、资源卫星图象 准备 工作计划 飞机供应 长机战略 训练计划 一安排数据分析 其他 数据管理系统 □进行初步的艇市度飞行 订购空中照片 在地图、图象上设置研究 区域边界、并确定之 收集气象数 设置采样飞行带 评估土地系统 植物/土壤复合体 设置地区采样地点 初步的土壤 植物、土地系统图 初步地面 系统勘察飞行 初步资源 监测方案 (2次敲察飞行/年 卫星方案 初步沙漠化地图 数据分析 沙漠化图 修订计划 数据是否适用? 评估动物种群规模 告 动物分布图 生景特点分布图 建议的管理和计 准备报告等 划替代方案 动物/植物相互关系 初级生产力评估等 方法手册 气候图等 后续建议 量概率等的报告 开始后续方案 Pdfcrea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y.com9 图1-1生态监测流程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二)泥石流监测 开发建设项目的泥石流监测应首先进行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然后进行重点监测。危险性评价应 根据沟道特征、降水量、原有堆积物与弃土弃渣量、排放工艺等进行 具体监测时,应在每次暴雨后对项目区泥石流的发生情况、运动特征及固体物质的搬运量进行一次 调查,以估算一次泥石流过程的总输移量。对有可能危害重点工程的泥石流沟道,进行监测预报,方法 与常规方法相同。 1.选址 选每年泥石流发生场次多、危害大且有代表性的流域。具体站址选择时应考虑有关部门已有的基 础和条件,且水、电、交通、通讯、场地等比较便利。站址选在流域下游流通堆积段附近,以便控制整个输 出信息。同时还要布设能控制整个流域的观测断面和观测点,达到观测的同步性、连续性。 2.监测内容 包括泥石流暴发的流态、历时、流速、泥位、流量、容重、沟床纵比降等 3.监测方法 (1)水文气象要素 流域内土壤前期含水量、降雨量、暴雨强度等的监测,在所选流域内布设遥测雨量装置和土壤水分 测定仪等设备。 (2)运动要素 根据泥石流运动时特有的振动频率、振幅,选择比较顺直的流通段,布设2~3个测量断面,断面间 距100m,对泥石流的流速、泥深、表面比降等进行观测。 (3)“3S”技术的应用 利用“3S”技术和TM影像等先进技术,确定泥石流的危害、面积、程度等 (4)观测设备 MEA自动气象站、遥测自计雨量计、土壤水分测定仪、雷达测速仪、UL-1型超声波泥位计、NCH1 型数传泥石流冲击力设备、泥石流地声仪、泥石流采样器、SHL-1型砂浆流变仪、DET-1型无线泥位报 警器、N-2A型泥石流地声警报器等。 第六节监测项目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 )项目建设区 1.永久性占地 永久性占地是指项目建设征地红线范围内、由项目建设者(或业主)负责管辖和承担水土保持法律 贲任的地方。永久性占地面积由国土部门按权限批准。水土保持监测是对红线围地认真核查,监测建 设单位或开发商有无超越红线开发的情况、各阶段永久性占地变化情况。 2.临时性占地 临时性占地是指因主体工程开发需要、临时占用的部分土地,土地管辖权仍属于原单位(或个人), 建设单位无土地管辖权。临时性占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工棚;②施工便道;③土、石方临时转运场;④ 材料仓库;⑤砼搅拌场地;⑥其他需要临时占用的土地 临时性占地的特点是:①土地管辖权不变;②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前必须恢复原貌 269 Pdfcrea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y.com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水土保持监测内容:①有否超范使用临时性占地情况;②各种临时占地的临时性水土保持措施 由于受降雨在坡面上的再分配而沿程变化的影响,一般低雨强降雨时,坡长越长,单位面积侵蚀量越小 施工结束以后,原貌恢复情况 大于低雨强后坡长越长浸蚀量越大而且集中雨强越大,坡长的侵蚀作用越大 水久性占地和时性占地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均属于项目建设区,由建设者(或业主)负责治理 3.林草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恢复植被,或恢复原地类 植包括乔、灌、草,是控制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据试验观测,植被覆盖度高的林草地与农地相 3.扰动地表面积 比,可减少士壤冲动量9%以上,减少地表径流量6%以上,草地植被控制水土流失能力与植物覆盖 1)3次动地表的行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原有地表植被或地形地貌发生变的行为,均属于状 度及草地类型有关。在一定强条件下植被覆盖度在5%以上时,倒馘土壤侵蚀的作用比较稳定;植 动地表行为,主要有以下儿种 被覆盖度在40%以下时,作用则不稳定。森林控制防治水士流失作用与树种林冠层状况、郁闭度、林 ①要坏地表植被。全部或部分毁坏地表植薇,但不犹动表土。例如候倒余泥液土压理植被 下植被及枯按落叶层有关,当森林郁闵度>.75且林下有很好的植被和枯枝落叶层时,水土流失基本 表土被剥离。按規定,开发建设过程中被剿离的表土应集中雕存,以保护珍貴的土壤资源。表 得到控制,森林郁闭度<0.4,且林下植被差及枯枝落叶层薄紂,防止水土流大作用差。植被因子的作 土部分或全部被剥离时毁坏地表植被 用与降强度有密切的关系。雨强越大,植被的作用越小, ③改变地形,挖填方过程中改变原地形的行为 4.土壤抗蚀性与抗冲性 (2)水土保持监测内容 土壤抗蚀性是指土体在水中的抗悬浮分散能力;土壤抗冲性是指土体抵抗对水力冲刷等机械碳坏 动地表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包括心扰动地表面积;②地表堆存面积;③地表堆存处的临时性水土 的能力,这两个特性是影响水蚀内在因素,在相同的植被、降雨条件下,抗恒性和抗冲忙越强,土壤侵 保持措施④被扰动部分能够恢复植被的地方植被恢复能况 蚀量越小 (二)直接影响区 (二)风力侵蚀影响因子 主要指因工程建没引起的水士流失影响范内(项目建设区以外) 1.土壤抗蚀性 对下游和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及其趋势,取决于开发建设项目的工程规模、占鮑面积、地形地貌、敏 不同质地土狼抗风蚀性不同,切皮尔的分析表明,当土壤中粘粒含量约在2%时,最有利于抗风 感地带、水土流失预防措施等。危害范包括附近河道、居民住宅、城市下水道或其他市政设施、海滨浴 性团聚体或土的形成小于15%时,很难形成抗风蚀的团豪结构,粗沙和砾石很难被风所移动,有 场或其他旅游景点、水资源保护区等。凡是其失的泥沙能到达最远点的范围内均界定为直接影响 助于提高土壤的抗蚀性, 区,随着工程的进展和水土保持设施效益的发挥危害程度会逐步减弱,许多开发建没项目对周边地 2.地表土垄 区或下造成的危害,主要发生在工期,特别是施工高峰期或雨季施工中, 过程形成地表土垄,能够通过降低地表风速和拦截运动的泥沙颗粒来减缓士壤风性,当土垄 (三)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界定 边坡比为1:4高5-1m时,减缓凤蚀的效果最好:低于这个高度的土垄在降低风速和拦截土壤物质 方面,效果不明显;当土垄高度大于10m时在其顶部产生较多的窝旋,摩阻流速增大,从而加剧了风 项目建設区根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面积确定:直接影响区视工程类型、施工工艺等情况确定。 蚀的发展 新建水库施工期,其设计王常水位以下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建成以后则不纳人水土流失防治 责任范围 降雨增加土壤含水量,而土壤含水量越高风蚀量越小,同时,降雨还可以促进植物生长,间接地减 少风蚀,特别是在干旱地区,这种作用更加明显,但雨滴打击破坏了地表抗蚀性,从而提高了土壤可蚀 二、水士流失背景值监测 性:一旦表层土壤变干将会发生更严重的风蚀, 4.土丘坡度 指开发建设齣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由水土流失词查资料或地面现测确定,用以与开发建 在水平地面及坡度为1.5%的缓坡地形上,一般风速梯度和摩阻流速基本不变,但对于短而陡的 设后水士流失状况的比较 坡顶处的流线密集,风速梯度变大使高风速层更耻近地面。这就使坡顶部的摩阻流速比其他部位 更大,风蚀程度也较严重 三、水士流失影响因子监測 5.棵露地块长度 风力侵蚀强度随被侵蚀地块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对于一定的风力它的接沙能力是一定的,当风沙 (-)水力侵蚀影响因子 流达到饱和后,还可能将土壤物质吹起带人气流,但同时也会有大约相等重量的土壤物质从风沙中沉积 影响水蚀的因子很多,主要包括降雨因子、地形因子、植被因子、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 6.植被覆盖 植被的保护作用与榷物种类,植物个体形状和群体结构、行約走向等有关,风障及防护林带降低风 包括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过程等。一般自然地貌的水土流失量(指土壤侵蚀量、径流 速的作用与其高度及疏透度有关 量)与降雨量和雨强关系密切 (三)其它侵烛形式的影响因子 2.地形 地形因子中坡度、坡长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较大,同时与降雨强度有关,一殷侵蚀量随度增大而 滑坡、塌影响因子主要是地质因子,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节理、风化其次是降雨、地下水 增加,低雨强(2<0.25mmn时相关性差;高雨强(l2>0.5~1.75mmin)时相关性好,对坡长, 度、榷被等。泥石流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地形地貌、流形态、降爾、植核和沟道松散堆积物,滦侵蚀 271 Pdfcreatedwithpdi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v.com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治责任范围面积的百分比, 根据有关规定,乔灌木郁闭度大于2%以上的小班作为林地面积统计,并计算出项目区林草覆盖 率(%) 二、防治指标及其概念 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等六项指 第七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标的概念如第六节所述 开发建设项日水土失防治标准是水土保持设验收水土保持监测和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的重要 三、不同防治标准的适用范围 依据,现根据目前拟定的标准作一介绍, )按开发建设项目所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位置划分 水士流失防治要求与规定 )-级标准,依法划定的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監督区 (2)二级标准。依法划定的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 (-)原则要求 3)三级标准。一级标准和二级标准未涉及的其它区域 龈器水土保持法和开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水土流失防治应壑持以下几项原则: (二)按开发建设项目所处地理位置、水系水资源及水功能、防洪功能等划分 (1)建设单位应依法对生产建没话动引起的水士流失进行防治,使防治责任区范围内的各类土地 的水士流失量下降到国家規定的容许流失量, (1)-级标准,开发建设项目生产建设活动对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 (2)开发建没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话动过程中,应按标准好排水,沉沙等设 重要江河,湖泊的防洪河段水源保护区、水库周边、生态保护区、景观保护区经济开发区等直接产生重 (3)不得在防洪法规定約河道、治管理范围内弃土弃渣,防止土石渣流失和直接进人河道,禁止 大水土流失影响的,并经水土保持方案论证确认作为一级标准防治的区域 在滑坡和泥石流易发区取士挖砂采石,防止由此引起灾害 (2)二级标准,开发建没项目生产建设活动对国家、省(自治区辖区市)地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 (4)建设和生产过程应实態水土保持监测,以便控劊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保证各胸段的 的重要江河、湖治的防洪河段、水源保护区水库周边生态保护区、景观保护区经济开发区等直接产生 水土流失防治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较大水土流失影响的并经水土保持方案论证确认作为二级标准防治的区域 3稳定边坡确保安全,对开挖或填理形成的高边披,要儆边稳定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描 3)三级标准,一、二級标准未涉及的区域 稳定边坡 同一项目所处区域出两个标准时,釆用高一级标准;线型工程项目应分区采用不同的标准, (二)基本要求 四、项目类型及时段划分 (1)在建没和生产话动过程中必须釆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对因建设 1.建设类项目 和生产活动造成的弃土弃渣(石、渣等废弃固体物)必须有专门设计的存放地,并采取拦挡措施,傲到先 后弃,防止弃土弃渣流失,禁止向江间湖泊水库和专门存故地以外的其它任何地方倾倒、堆置弃土 包括公路、铁路、水工程电工程(水电、核电、输变电工程)输拍输气管道等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建 弃渣 设期的项目,其时段标准划分为施工期、林草恢复期(林草恢复期通常2~3年,最长不超过5年)。 2.生产类项目 2)应对开挖排弃、墊等场地进行整治,并采取必要的护姣、截排水措施。对建设和生产活动可 能引起滑坡泥石流的地段应采取有效措施,控製和防止滑拔、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包括矿山企业、火力发电、冶金、建材等水土流失发生在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的项目,其时段标准划 分为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 (3)对建设和生产形成的根露土地应恢复植被有条件的应进行开发利用, (三)基本规定 五、分类分级分时段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从项目建议书阶段应有水土保持专章;可行性研究段编制专项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预测主体工程不同比选方案引起的水土流失及其应采取的措施,并论证确定水土流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应执行分类分级分时段标准指标值。见表和表72 失防治的椓准;初步计、蕉工图设计阶段,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水土保持措专项设计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竣工验收及生产运行管理等均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分类分 (2)在招标、工、监理等合同或协议中应有水土保持的内容,应合理划分招标标段,优化施工组织 级分时段防治标准的指标值要求,在域工验收时,除端足规定的验收指标外,各项水土保持设施质量必 设计,尽量做到土石方开挖平衡,以减少建设活动产生的弃土弃渣和水土流失。落实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氖达到有关技术质量标准的要求 监理制,严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特别要加强对临时堆渣、施工场地、施工营地、临时运输道路等 (3)水土流失治理度(%),林草覆盖率(%)、植被恢复系数(%),以0~60m多年平均年降水 的临时防护措,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量为基准,可根据降水量大小适当增减:30m以下地区,可根降水量与有无灌溉条件及当地生产实 (3)应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背景慵况、慈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进行监测,并定 践经验分析确定:3000m降水量,表中的值可降低3~5:60~80m降水量,表中的值可增加 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监测报告 1-2:)m降水量以上,表中的值可增加2以上 4)土壤流失控制率以中度侵蚀为基准,具体开发建设项目,可根据项目区平均土襄流失量的背景 Pdfcrea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v.com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