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教师违反了首先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则,他很想做出成绩,弄得学生都很讨厌他,结果适得其反。我对这些 教师有一个描述,叫做:立功心切,结果反而用力过猛,翻了过去。 本文开头讲的这位班主任,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用力过猛,败相已露。事到如此,他已经没有什么取胜 的机会了。他和学生的关系已经弄僵了,在师生关系中已经被动了,就好像下棋一样,一着受制,步步受制 一着被动,步步被动。一开始不谨慎,后面无论如何补救,都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在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 反复考虑,这样做有没有副作用,这样做会不会有不良后果产生,没有把握的教育,就暂时放一放,没有深 思熟虑,就不要说过头的话。通常来说,多一些鼓励赞扬是没有错的,尽量不要盲目地批评学生,因为不当 的批评是很容易使教师陷入被动的。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是深刻的耐人寻味的道理。胜利的军队总是先造成胜利的条件 才同敌人作战,失败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打起来然后侥幸求胜。其实我们很多教师就是这样的。对付不同的 学生,采用同样的办法,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就进行教育,就算是成功了也是侥幸的。真正高明的教师必须 把情况调査清楚了,胸有成竹了再出手。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可是要把工作做好我们就必须对自己高 标准严要求,而不能两眼一抹黑,碰运气。教到好的学生便是运气好,教到不好的学生便认为自己比较倒霉 经验是可以积累的,方法也是可以学的。错误可以犯,但是相同的错误不能重复,时间长了,我们总能摸索 到教育的一些正确途径 决定教育成败的因素是很多的。而学生的发展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一所学校 个班级,一位教师的教育工作可能成功还是可能失败,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就像成功的战争一样,成功 的教育是可以预见到的,而不是通过蛮干取得的。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教育是否能够成功,我们通常可以观 察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个学校或班级的规章制度的情况执行得怎么样?邓小平说,好的制度,坏人也可以做好事,不好的 制度,好人也能做坏事。可见制度是很重要的。学校、班级是不是有法可依,是不是有法必依,教师是不是 赏罚分明,学生是不是有榜样,正气是不是压倒邪气?这些都是对学生发展影响很大的因素。好的规章制度 应该是符合人的心理特征的,应该是能够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的。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一个凝聚力强的集 体,纪律一定是严明的,制度一定是合理健全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一次演讲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1979年 他来广州看他的姐姐,那时候广州晚上全是黑的,街上没有灯:市场上连一只鸡蛋都买不到,到外面吃饭很 难找到一家好的餐馆,有时候叫了菜也没有白米饭,因
- 26 - 26 205205205205雨林木风 第 页 2021-2-11 26 位教师违反了首先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则,他很想做出成绩,弄得学生都很讨厌 他,结果适得其反。我对这些 教师有一个描述,叫做:立功心切,结果反而用力过猛,翻了过去。 本文开头讲的这位班主任,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用力过猛,败相已露。 事到如此,他已经没有什么取胜 的机会了。他和学生的关系已经弄僵了,在师 生关系中已经被动了,就好像下棋一样,一着受制,步步受制, 一着被动,步 步被动。一开始不谨慎,后面无论如何补救,都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在做出决 定之前,一定要 反复考虑,这样做有没有副作用,这样做会不会有不良后果产 生,没有把握的教育,就暂时放一放,没有深 思熟虑,就不要说过头的话。通 常来说,多一些鼓励赞扬是没有错的,尽量不要盲目地批评学生,因为不当 的 批评是很容易使教师陷入被动的。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是深刻的耐人寻味的道理。 胜利的军队总是先造成胜利的条件 才同敌人作战,失败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打 起来然后侥幸求胜。其实我们很多教师就是这样的。对付不同的 学生,采用同 样的办法,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就进行教育,就算是成功了也是侥幸的。真正 高明的教师必须 把情况调查清楚了,胸有成竹了再出手。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 很高,可是要把工作做好我们就必须对自己高 标准严要求,而不能两眼一抹黑, 碰运气。教到好的学生便是运气好,教到不好的学生便认为自己比较倒霉。 经 验是可以积累的,方法也是可以学的。错误可以犯,但是相同的错误不能重复, 时间长了,我们总能摸索 到教育的一些正确途径。 决定教育成败的因素是很多的。而学生的发展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以 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一所学校,一 个班级,一位教师的教育工作可能成功还是 可能失败,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就像成功的战争一样,成功 的教育是可以 预见到的,而不是通过蛮干取得的。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教育是否能够成功, 我们通常可以观 察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个学校或班级的规章制度的情况执行得怎么样?邓小平说,好的 制度,坏人也可以做好事,不好的 制度,好人也能做坏事。可见制度是很重要 的。学校、班级是不是有法可依,是不是有法必依,教师是不是 赏罚分明,学 生是不是有榜样,正气是不是压倒邪气?这些都是对学生发展影响很大的因素。 好的规章制度 应该是符合人的心理特征的,应该是能够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的。 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一个凝聚力强的集 体,纪律一定是严明的,制度一定是 合理健全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一次演讲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1979 年 他来广 州看他的姐姐,那时候广州晚上全是黑的,街上没有灯;市场上连一只鸡蛋都 买不到,到外面吃饭很 难找到一家好的餐馆,有时候叫了菜也没有白米饭,因
为那时候白米是要配给的。22年之后的一个农历新年,他又到广州来,到佛山一家酒家吃午饭。那酒家里 有一条食街,你可以随意选购东西让他们煮,有汤水部,有海鲜部,有小炒部,有烧腊部….光是海鲜部里 就有六种虾,任君选择,琳琅满目,多得不得了。那酒家全坐满了人。22年时间,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人 产权制度改了,生活就可以有这么大的变化。如果中国还是70年代那种制度,那就连一只鸡蛋都买不到。 所以说制度很重要,我们现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反思应试教育的危害,搞课程改革,考试改革,就是为了 创造一种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制度。 第二,学生的成长环境如何?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得已经很明了了。学生不是个体的人,是社会的 人,受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受他的朋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青少年学生自控力弱,由于不慎交了不良的 朋友,轧了坏道,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好的教师一定是注重校风、班风的建设。好的环境和风气对学生 的影响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有些家长愿意出很多钱把孩子送到一个好一点的学校读书,就是看中那里 的氛围了。一些名校,由于历史悠久,积淀很厚,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这种氛围是几代人共同创造的 是金钱所不能换来的,是弥足珍贵的。我们看一个人的成长,可以先分析他所处的环境,环境对一个人的 影响是一生的。有一个这样的实验: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车子停放在类似的环境中,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 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保持不动。打开的车辆在三天之内就被人破坏无遗,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 但是当实验人员将这辆好车子的窗户打破一个之后,一天之内,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了,内部的东西 也偷得一空。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所以在不良的环境中,人的本性中不好的一面完全暴露出来 而且因不良环境而放大,使环境更糟,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这一点,教师不可不察。 第三,教师是不是有人格魅力?学生长大之后仍然记忆如新,不能忘怀的教师一定是有人格魅力的。这样的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学生时代是很容易崇拜一个人的,如果教师能有幸成为学生的崇拜者,对 教师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荣誉,对学生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益事呢?尤其若学生所崇拜的教师又是一位优秀 的教师。好的教师不但会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起点,更能够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一个人一旦有了目 标,他的成功的机会就很大了。苏格拉底有一天外出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径上遇到一个年轻人迎面而来 苏格拉底首先问他在哪里可以买到这样的东西:在哪里可以买到那样的东西?年轻人一一回答苏格拉底的 询问。然后苏格拉底问道:“那你可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制造良善和美德的人?”年轻人回答:“不知道。” 苏格拉底说:“那么就跟我来学吧!”俗语说,经师易找,人师难寻。遇到苏格拉底这样的良师,是每一位 学生的幸运。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更重要的是要修身养性,让你的
- 27 - 27 205205205205雨林木风 第 页 2021-2-11 27 为那时候白米是要配给的。22 年之后的一个农历新年,他又到广州来,到佛山 一家酒家吃午饭。那酒家里 有一条食街,你可以随意选购东西让他们煮,有汤水部,有海鲜部,有小炒部,有烧腊部……光是海鲜部里 就有六种虾,任君选 择,琳琅满目,多得不得了。那酒家全坐满了人。22 年时间,同样的地方,同 样的人, 产权制度改了,生活就可以有这么大的变化。如果中国还是 70 年代那种制度,那就连一只鸡蛋都买不到。 所以说制度很重要,我们现在进行基础教 育改革,反思应试教育的危害,搞课程改革,考试改革,就是为了 创造一种更 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制度。 第二,学生的成长环境如何?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得已经很明了 了。学生不是个体的人,是社会的 人,受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受他的朋友 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青少年学生自控力弱,由于不慎交了不良的 朋友,轧了坏 道,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好的教师一定是注重校风、班风的建设。好的环境 和风气对学生 的影响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有些家长愿意出很多钱把孩子 送到一个好一点的学校读书,就是看中那里 的氛围了。一些名校,由于历史悠 久,积淀很厚,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这种氛围是几代人共同创造的, 是金 钱所不能换来的,是弥足珍贵的。我们看一个人的成长,可以先分析他所处的 环境,环境对一个人的 影响是一生的。有一个这样的实验:将两辆外形完全相 同的车子停放在类似的环境中,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 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 辆则保持不动。打开的车辆在三天之内就被人破坏无遗,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 损。 但是当实验人员将这辆好车子的窗户打破一个之后,一天之内,车上所有 的窗户都被人打破了,内部的东西 也偷得一空。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 所以在不良的环境中,人的本性中不好的一面完全暴露出来, 而且因不良环境 而放大,使环境更糟,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这一点,教师不可不察。 第三,教师是不是有人格魅力?学生长大之后仍然记忆如新,不能忘怀的 教师一定是有人格魅力的。这样的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学生时代 是很容易崇拜一个人的,如果教师能有幸成为学生的崇拜者,对 教师来说是一 种很大的荣誉,对学生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益事呢?尤其若学生所崇拜的教师 又是一位优秀 的教师。好的教师不但会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起点,更能够让学生 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一个人一旦有了目 标,他的成功的机会就很大了。苏 格拉底有一天外出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径上遇到一个年轻人迎面而来, 苏格 拉底首先问他在哪里可以买到这样的东西;在哪里可以买到那样的东西?年轻 人一一回答苏格拉底的 询问。然后苏格拉底问道:“那你可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 找到制造良善和美德的人?”年轻人回答:“不知道。” 苏格拉底说:“那么就跟 我来学吧!”俗语说,经师易找,人师难寻。遇到苏格拉底这样的良师,是每一 位 学生的幸运。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更重要的是要修身养性,让你的
学生无时无刻都感觉得到你的人性光辉 第四,学生的潜能是不是受到激发?要知道人的潜能是无穷的。这个观点已为许多心理学的实验所证实。美 国一个心理研究组织曾做过一项实验:安排几个志愿人员,先测量每个人的握力平均是一O一磅,然后将这 些人催眠,并暗示他们现在是软弱无力,浑身没劲。经过这种催眠暗示之后,再重新测量他们的握力,结果 发现,他们的平均握力居然只有六十磅左右了。但是,在同样被催眠的情况下,如果给予他们一种完全相反 的暗示,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大力士,强壮无比。如此一来,其平均握力竟可达到一百四十磅。换句话说, 他们的平均握力在瞬间增加了百分之四十。教师应当懂得心理学,应当善于激发学生的向上的愿望。苏霍姆 林斯基说,要象保护幼苗一样保护学生的上进心,所谓气可鼓而不可泄,也正是这个道理。学生在他原有的 基础上是不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他是受压抑还是蓬勃发展的,他是不是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是学校教育要着重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师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我怎么来评判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教育是否成功?就看以上四点。如果以上四点都做得很好,我可以这样说 它的教育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即使有个别小的地方不尽如人意,但是已经无碍大局了。学生在这样的教育 下成长,他不可能学坏!如果我是学生的家长,我会很放心地把小孩送到这样的学校去读书。 孙子说,胜利者作战,就像掘开八百丈高山溪谷中的积水那样奔流直下,具有雷霆万钧之力,不可阻挡。善于 做教育工作的教师也是这样,成功只是时间问题,为大势所趋,这是因为他关键的因素都抓住了,都做得很 好。为什么我们许多教师觉得自己对教育事业已经很投入了,付出也很多了,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感 到很郁闷,究其原因,其中一点就是力气没有花在刀刃上,他所做的事情大多是没有效率的。决定教育成败的 主要因素没有抓住,花再大的力气也是收效甚微。这样的教师,只能屡战屡败 七、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是《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中的观点。 意思是,凡是作战的人,都是用正面交锋,用奇兵制胜。 奇与正看起来是相反的两方面,但其实正是符合事物本来的规律的。奇正相生相成,互相映衬,互相补充 对将军来说,它是作战的法宝,对教师来说,它同样也是工作的利器 教师平时做工作,一定是要以正面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常规工作、常规方
- 28 - 28 205205205205雨林木风 第 页 2021-2-11 28 学生无时无刻都感觉得到你的人性光辉。 第四,学生的潜能是不是受到激发?要知道人的潜能是无穷的。这个观点 已为许多心理学的实验所证实。美 国一个心理研究组织曾做过一项实验:安排 几个志愿人员,先测量每个人的握力平均是一〇一磅,然后将这 些人催眠,并 暗示他们现在是软弱无力,浑身没劲。经过这种催眠暗示之后,再重新测量他 们的握力,结果 发现,他们的平均握力居然只有六十磅左右了。但是,在同样 被催眠的情况下,如果给予他们一种完全相反 的暗示,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大 力士,强壮无比。如此一来,其平均握力竟可达到一百四十磅。换句话说, 他 们的平均握力在瞬间增加了百分之四十。教师应当懂得心理学,应当善于激发 学生的向上的愿望。苏霍姆 林斯基说,要象保护幼苗一样保护学生的上进心, 所谓气可鼓而不可泄,也正是这个道理。学生在他原有的 基础上是不是能获得 更大的发展,他是受压抑还是蓬勃发展的,他是不是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 生态度, 这是学校教育要着重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师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我怎么来评判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教育是否成功?就看以上四点。如果以 上四点都做得很好,我可以这样说, 它的教育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即使有个 别小的地方不尽如人意,但是已经无碍大局了。学生在这样的教育 下成长,他 不可能学坏!如果我是学生的家长,我会很放心地把小孩送到这样的学校去读 书。 孙子说,胜利者作战,就像掘开八百丈高山溪谷中的积水那样奔流直下,具有雷霆万钧之力,不可阻挡。善于 做教育工作的教师也是这样,成功只是时 间问题,为大势所趋,这是因为他关键的因素都抓住了,都做得很 好。为什么我们许多教师觉得自己对教育事业已经很投入了,付出也很多了,但是没有得 到应有的回报,感 到很郁闷,究其原因,其中一点就是力气没有花在刀刃上,他所做的事情大多是没有效率的。决定教育成败的 主要因素没有抓住,花再大 的力气也是收效甚微。这样的教师,只能屡战屡败。 七、势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是《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中的观点。 意思是,凡是作战的人,都是用正面交锋,用奇兵制胜。 奇与正看起来是相反的两方面,但其实正是符合事物本来的规律的。奇正 相生相成,互相映衬,互相补充。 对将军来说,它是作战的法宝,对教师来说, 它同样也是工作的利器。 教师平时做工作,一定是要以正面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常规工作、常规方
法不可缺少。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大量现有的规章制度、常规固定的做法都是“以正合”,这是我们的基本 功,是必须做好也是能够做好的。但是,要想使工作达到好的效果,则不能因循守旧,不能受旧有思维的限制, 要想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方法,出奇制胜。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会创新 “以正合”要求教师要做好常规工作。没有常规工作哪来的“奇”?教师要建立班级的规章制度,为班级发 展打下一个合理的框架。既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又对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学校的课程设置、班干 部队伍、班级日常管理、每天的作息制度、校园和班级环境等等都是一旦定下来就相对比较稳定的东西,它 们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很大,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受到影 响 “以正合”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有些教师,也发挥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而忽视了教师 在其中的作用。在班级工作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扬民主,但是也需要一定的集中,不能什么事情都由学生说 了算,以至于对班级不闻不问。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该表扬的要表扬,该批评的要批评,赏罚分明,张弛有 度。在碰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时,教师应当迅速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不能一味躲避、忍让。对于班级中出现的 问题,教师要有直面的勇气。对于一些班级中不良的倾向和不好的苗头,教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 采取有效措施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以正合”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思想问题,教师不是任其自 生自灭,而是正面迎上去,及时地给与辅导和帮助。大道理是必须要讲的,但是要讲得生动,要讲得让学生 容易接受,能听得进去。讲道理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办法莫过去通过讲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了。生活中有 许许多多的小故事中寓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故事是一个载体,通过故事这个载体,道理会更容易被人接受 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是无原则无节制地批评,而是以理服人。善于讲道理的教师一定是能够让学 生心服口服的。 以正合”要求教师要善于以情感人。情感是人世间永恒的东西,在学生面前,教师能够敞开自己的心灵, 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并且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人是理 性的,也是感性的,学生更是如此。做学生的工作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变化,同时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情 感,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成功的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但是也能改变学生的情感,并且善于创设适当的 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的不正确的情感,教师应有能力加以引导,使学生及时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来 “以奇胜”则是攻心为上的需要。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学生工作虽然
- 29 - 29 205205205205雨林木风 第 页 2021-2-11 29 法不可缺少。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大量现有的规章制度、常规固定的做法都 是“以正合”,这是我们的基本 功,是必须做好也是能够做好的。但是,要想使工作达到好的效果,则不能因循守旧,不能受旧有思维的限制, 要想出一些出 人意料的方法,出奇制胜。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会创新。 “以正合”要求教师要做好常规工作。没有常规工作哪来的“奇”?教师 要建立班级的规章制度,为班级发 展打下一个合理的框架。既给学生充分发展 的空间,又对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学校的课程设置、班干 部队伍、班级 日常管理、每天的作息制度、校园和班级环境等等都是一旦定下来就相对比较 稳定的东西,它 们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很大,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在这些方面下 功夫,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受到影 响。 “以正合”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有些教师,也发挥民主,充 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而忽视了教师 在其中的作用。在班级工作中,教师需要充 分发扬民主,但是也需要一定的集中,不能什么事情都由学生说 了算,以至于 对班级不闻不问。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该表扬的要表扬,该批评的要批评,赏 罚分明,张弛有 度。在碰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时,教师应当迅速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不能一味躲避、忍让。对于班级中出现的 问题,教师要有直面的勇气。对于 一些班级中不良的倾向和不好的苗头,教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 采取 有效措施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以正合”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 地产生思想问题,教师不是任其自 生自灭,而是正面迎上去,及时地给与辅导 和帮助。大道理是必须要讲的,但是要讲得生动,要讲得让学生 容易接受,能 听得进去。讲道理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办法莫过去通过讲故事来说明一个道 理了。生活中有 许许多多的小故事中寓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故事是一个载体, 通过故事这个载体,道理会更容易被人接受。 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 是无原则无节制地批评,而是以理服人。善于讲道理的教师一定是能够让学 生 心服口服的。 “以正合”要求教师要善于以情感人。情感是人世间永恒的东西,在学生 面前,教师能够敞开自己的心灵, 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并且用自己的情感去影 响学生。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人是理 性的,也是感 性的,学生更是如此。做学生的工作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变化,同时能够不 断调整自己的情 感,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成功的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但 是也能改变学生的情感,并且善于创设适当的 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学 生的不正确的情感,教师应有能力加以引导,使学生及时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来。 “以奇胜”则是攻心为上的需要。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学生工作虽然
不要也不需要使用阴谋诡计,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总是用老一套的方法去做思想工作,时间长了学生 要厌烦,如果经常能使用一些“奇招”,往往能收到“奇效”。 “以奇胜”是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的。教师如果一张口,学生就知道你要说什么,教师说的内容还有什么意 义?我们做学生工作,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道理学生都懂,可就是记不住,事到临头还是要犯错,对于 这样的学生,你再对他讲大道理是没什么用处的。即使讲了,他也可能不会认真去听。相反,教师别出心裁 想出不一样的方法,必定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把旧的道理用新的形式表达出来,会让学生对这个道理 有新的认识 以奇胜”是有效的工作方法。我们上课也好,做学生工作也好,常感觉效率低下,跟学生讲的东西讲了无 数遍,可是还是有学生不能做到或忘记。有时我们忍不住要罚学生,为的是让他印象深刻。但是罚是有副作 用的,必须谨慎采用。既然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那么为什么不出奇制胜呢?用学生 想不到的方法,给学生一个鲜明的剌激,学生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教师的目的也达到了。何乐而不为? “以奇胜”要求教师要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学生是很聪明的,他们也会经常地作出判断,他们也会时常揣 摩教师的意图,从而制定自己的对策。比如说,学生犯了错,总是心中惴惴不安,他们等着接受批评,但是 也想好了很多借口,教师如果知道学生的这些思想活动,不是一上来就批评学生,而是从其它角度入手,出 乎学生所料,反而更能收到效果。反过来,若是我们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学生已经有了准备,做好了思想 防线,教师用常规方法就很难攻破了。教师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学生准备不充分,无以应对,从 而一举获胜。 “以奇胜”要求教师要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学生对教师的观察可谓入微,教师的每一丝细小变化都逃 不过学生的眼睛。教师进教室上课,如果脸上挂着笑容,那么这节课学生必定会稍微胆大一些,因为他们知 道教师很高兴;反之,如果教师寒霜罩脸,学生自然噤若寒蝉,不敢轻举妄动。当然我不是鼓励教师不苟言 笑,只是要说明一个道理:太容易被学生摸透的教师很难在学生中有威信。出奇制胜的教师是不会轻易让学 生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的,否则谜底揭开之时,就没有好的效果了。 战术不过奇正两种,但是奇正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有时候,奇就是正,正反而是奇,个中变化,很难用 言语说清楚。奇正如何搭配,则要看“势”了。激流飞下,能够冲走石头,这是由于迅猛的水势造成的;鸷 鸟急飞猛扑,毁骨折翼,则是因为没有控制住势。奇是一种势,正也是一种势,当奇正搭配对比
- 30 - 30 205205205205雨林木风 第 页 2021-2-11 30 不要也不需要使用阴谋诡计,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总是用老一套的方法 去做思想工作,时间长了学生 要厌烦,如果经常能使用一些“奇招”,往往能收到“奇效”。 “以奇胜”是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的。教师如果一张口,学生就知道你要 说什么,教师说的内容还有什么意 义?我们做学生工作,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感 觉,道理学生都懂,可就是记不住,事到临头还是要犯错,对于 这样的学生, 你再对他讲大道理是没什么用处的。即使讲了,他也可能不会认真去听。相反, 教师别出心裁, 想出不一样的方法,必定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把旧的道 理用新的形式表达出来,会让学生对这个道理 有新的认识。 “以奇胜”是有效的工作方法。我们上课也好,做学生工作也好,常感觉 效率低下,跟学生讲的东西讲了无 数遍,可是还是有学生不能做到或忘记。有 时我们忍不住要罚学生,为的是让他印象深刻。但是罚是有副作 用的,必须谨 慎采用。既然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那么为什么不出奇 制胜呢?用学生 想不到的方法,给学生一个鲜明的刺激,学生可能很长时间都 不会忘记,教师的目的也达到了。何乐而不为? “以奇胜”要求教师要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学生是很聪明的,他们也会 经常地作出判断,他们也会时常揣 摩教师的意图,从而制定自己的对策。比如 说,学生犯了错,总是心中惴惴不安,他们等着接受批评,但是 也想好了很多 借口,教师如果知道学生的这些思想活动,不是一上来就批评学生,而是从其 它角度入手,出 乎学生所料,反而更能收到效果。反过来,若是我们在做学生 思想工作时,学生已经有了准备,做好了思想 防线,教师用常规方法就很难攻 破了。教师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学生准备不充分,无以应对,从 而 一举获胜。 “以奇胜”要求教师要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学生对教师的观察可谓 入微,教师的每一丝细小变化都逃 不过学生的眼睛。教师进教室上课,如果脸 上挂着笑容,那么这节课学生必定会稍微胆大一些,因为他们知 道教师很高兴; 反之,如果教师寒霜罩脸,学生自然噤若寒蝉,不敢轻举妄动。当然我不是鼓 励教师不苟言 笑,只是要说明一个道理:太容易被学生摸透的教师很难在学生 中有威信。出奇制胜的教师是不会轻易让学 生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的,否则谜 底揭开之时,就没有好的效果了。 战术不过奇正两种,但是奇正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有时候,奇就是正, 正反而是奇,个中变化,很难用 言语说清楚。奇正如何搭配,则要看“势”了。 激流飞下,能够冲走石头,这是由于迅猛的水势造成的;鸷 鸟急飞猛扑,毁骨 折翼,则是因为没有控制住势。奇是一种势,正也是一种势,当奇正搭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