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染整工程概述 (一)引言 当前纺织品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精加工、深加工、高档次、多样化、时新化、装饰化、功能化 等方向发展,并以增加纺织品的“附加价值”为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 印染后整理加工向“多样化、多变化”方向发展是当代印染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对不同产 品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再辅以各类新型染化助剂和高速、高效的先进设备,使印染产品的质量 和档次不断提高,同时也更快的促进了与染整技术相关的工艺、技术、染料、助剂及设备的发展 目前,染整设备的发展趋势是型号变化快,配套全,单元机台多,组成快,适应性强,并向“高 效、智能、快捷”方向发展。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采用缩短工艺流程、高速高 效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在线质量检测和控制的设备,从而提高了产品性能及其附加价值,使各 种染色工艺、化学整理、物理整理技术发展迅速, 第一章前处理 未经染整加工的织物统称为原布或坯布,其中仅少量供应市场,绝大多数原布尚需在印染厂 进一步加工成漂布、色布或花布供消费者使用。坯布中常含有相当数量的杂质,其中有棉纤维伴 生物及杂质、织造时经纱上浆料、化纤上油剂以及在纺织过程中沾附的油污等。这些杂质污物如 不除去,不但影响织物色泽、手感,而且影响织物吸湿性能,使织物上色不均匀,色泽不鲜艳, 还影响染色牢度。 前处理的目的就是在使坯布受损很小的条件下,除去织物上的各类杂质,使坯织物成为洁白、 柔软并有良好润湿性能的染印半制品。前处理是卬染加工的准备工序,也称为练漂,对于棉及棉 型织物的前处理有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等工序,但对不同品种的织物,对前处 理要求不一致,各地区工厂的生产条件也不相同,因而织物在前处理车间所经受的加工过程次序 (工序)和工艺条件也常不同 第一节前处理用水与主要助剂 、前处理用水 (一)水质要求印染厂是用蒸汽、水量较大的企业,而前处理工序用水量在整个印染过程
1 绪 论 一、染整工程概述 (一) 引言 当前纺织品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精加工、深加工、高档次、多样化、时新化、装饰化、功能化 等方向发展,并以增加纺织品的“附加价值”为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 印染后整理加工向“多样化、多变化”方向发展是当代印染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对不同产 品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再辅以各类新型染化助剂和高速、高效的先进设备,使印染产品的质量 和档次不断提高,同时也更快的促进了与染整技术相关的工艺、技术、染料、助剂及设备的发展。 目前,染整设备的发展趋势是型号变化快,配套全,单元机台多,组成快,适应性强,并向“高 效、智能、快捷”方向发展。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采用缩短工艺流程、高速高 效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在线质量检测和控制的设备,从而提高了产品性能及其附加价值,使各 种染色工艺、化学整理、物理整理技术发展迅速。 第一章 前处理 未经染整加工的织物统称为原布或坯布,其中仅少量供应市场,绝大多数原布尚需在印染厂 进一步加工成漂布、色布或花布供消费者使用。坯布中常含有相当数量的杂质,其中有棉纤维伴 生物及杂质、织造时经纱上浆料、化纤上油剂以及在纺织过程中沾附的油污等。这些杂质污物如 不除去,不但影响织物色泽、手感,而且影响织物吸湿性能,使织物上色不均匀,色泽不鲜艳, 还影响染色牢度。 前处理的目的就是在使坯布受损很小的条件下,除去织物上的各类杂质,使坯织物成为洁白、 柔软并有良好润湿性能的染印半制品。前处理是印染加工的准备工序,也称为练漂,对于棉及棉 型织物的前处理有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等工序,但对不同品种的织物,对前处 理要求不一致,各地区工厂的生产条件也不相同,因而织物在前处理车间所经受的加工过程次序 (工序)和工艺条件也常不同。 第一节 前处理用水与主要助剂 一、前处理用水 (一)水质要求 印染厂是用蒸汽、水量较大的企业,而前处理工序用水量在整个印染过程
中所占比例又较大,据统计,印染厂每生产1km棉印染织物,耗水量近20t,其中前处理用水约 占50%。水的质量不仅对前处理及其它工序制品质量影响很大,而且还影响到染化料、助剂的消 耗。虽然水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加以改善,但由于印染厂用水量很大,无论用哪种方法改善水质, 都将占用设备、场地,并且耗用能源、化学药剂,导致成本增加。因而印染厂应建立在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并有污水排放条件的地点。 印染厂水质质量要求如下: 透明度>30 色度≤10(铂钴度) pH值6.5~8.5 含铁量≤0.1mg/L 含锰量≤0.1mg/L 总硬度:染液、皂洗用水<0.36mg当量/L,一般洗涤用水3.6mg当量/L (二)硬水及其软化方法通常将含有钙、镁盐类的水称为硬水(硬水中钙镁盐类含量用硬 度表示),钙镁盐类含量低的水称为软水。天然水的软水、硬水区分标准大致如下 软水0~57ppm 略硬水57~100ppm 硬水100~280pm 极硬水〉280ppm 硬水中的钙镁盐类对印染加工大都不利,如与肥皂作用生成难溶的钙镁肥皂,沉淀在织物上, 在碱性溶液中还会生成难溶的水垢,附着在前处理设备上(如杋槽内壁、阀门、导辊),妨碍生产 正常进行。水中含有铁、锰盐类的量超过规定限量时,在煮练过程中会产生锈斑及催化氧化棉纤 维。用氧化剂漂白时,铁、锰盐也起催化分解漂白剂的作用,使棉纤维脆损。锅炉用水必须是软 水,否则水垢沉淀紧紧附着锅炉管壁上,降低了锅炉壁的导热系数,会多耗燃料:水垢沉积还会 引起锅炉爆炸事故 从天然水中除去钙镁盐类,称为硬水的软化。软化的方法有多种,根据需要可采取适宜的方 法。一般用于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水洗的水,只要水质洁净,接近中性,硬度在3.6mg当量 /L(180pp)以下的水,如河水及城市自来水就可以满足要求。配制前处理用化学药剂溶液,应使 用硬度小于0.36mg当量/L的软水。烘干机散热器的回汽水,是上等软水,用于配制溶液最好
2 中所占比例又较大,据统计,印染厂每生产 1km 棉印染织物,耗水量近 20t,其中前处理用水约 占 50%。水的质量不仅对前处理及其它工序制品质量影响很大,而且还影响到染化料、助剂的消 耗。虽然水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加以改善,但由于印染厂用水量很大,无论用哪种方法改善水质, 都将占用设备、场地,并且耗用能源、化学药剂,导致成本增加。因而印染厂应建立在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并有污水排放条件的地点。 印染厂水质质量要求如下: 透明度>30 色度≤10(铂钴度) pH 值 6.5~8.5 含铁量≤0.1mg/L 含锰量≤0.1mg/L 总硬度:染液、皂洗用水< 0.36mg 当量/L,一般洗涤用水 3.6mg 当量/L (二)硬水及其软化方法 通常将含有钙、镁盐类的水称为硬水(硬水中钙镁盐类含量用硬 度表示),钙镁盐类含量低的水称为软水。天然水的软水、硬水区分标准大致如下: 软水 0~57ppm 略硬水 57~l00ppm 硬水 100~280ppm 极硬水 〉280ppm 硬水中的钙镁盐类对印染加工大都不利,如与肥皂作用生成难溶的钙镁肥皂,沉淀在织物上, 在碱性溶液中还会生成难溶的水垢,附着在前处理设备上(如机槽内壁、阀门、导辊),妨碍生产 正常进行。水中含有铁、锰盐类的量超过规定限量时,在煮练过程中会产生锈斑及催化氧化棉纤 维。用氧化剂漂白时,铁、锰盐也起催化分解漂白剂的作用,使棉纤维脆损。锅炉用水必须是软 水,否则水垢沉淀紧紧附着锅炉管壁上,降低了锅炉壁的导热系数,会多耗燃料;水垢沉积还会 引起锅炉爆炸事故。 从天然水中除去钙镁盐类,称为硬水的软化。软化的方法有多种,根据需要可采取适宜的方 法。一般用于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水洗的水,只要水质洁净,接近中性,硬度在 3.6mg 当量 /L(180ppm)以下的水,如河水及城市自来水就可以满足要求。配制前处理用化学药剂溶液,应使 用硬度小于 0.36mg 当量/L 的软水。烘干机散热器的回汽水,是上等软水,用于配制溶液最好
如供应量不足或无回收设备时,也可用化学软化法,即在水中先加入软化剂,再加入染整化学药 剂。常用的化学软水方法有下列几种。 1.纯碱-石灰法现以钙盐中的碳酸氢钙代表硬水中的钙镁盐类,硬水中的碳酸氢钙易溶解 于水,加热时容易分解成为碳酸钙而从水中析出,也称为暂时硬质。硬水中硫酸钙在水煮沸时并 不析出,称为永久硬质。软化作用可以下列化学反应式代表 Ca(HCO3 )2+ Ca( OH)2-2CaCO3 + 2H20 CaSO4+ Na2 CO3- CaCO: +Na2S04 纯碱也可单独使用,常用于印花、染色后皂洗液中。一般先在水中加入纯碱,煮沸后使水软 化,再加入肥皂或其它净洗剂,这样效果最好 2.磷酸三钠与六偏磷酸钠法 3Ca(HCO3 )2+ 2Na3 P04- Ca3(PO4)2++6NaHCO 3CaSO4+ 2Na2P04-Ca3(PO4 )2+3Na2S04 因磷酸是中强酸,弱酸如醋酸类难与Cas(PO)作用,常在配制煮练液时加入磷酸三钠为软 化剂。 六偏磷酸钠与钙盐或镁盐起化学作用生成可溶性复盐,复盐内的钙、镁成分不易分解岀来, 因此降低了水的硬度,反应如下所示 Naz[Na(PO3)]+2CaS04- Na2[Ca2(PO3 )6+ 2Na2S04 Naz[Na( PO3)6]+ 2MgS04-NazMg2(PO3 )6+ 2NazS04 化学软化法不需要专门设备,方法简单方便,经济实用。软水剂用量可根据水的硬度及用水 量计算后定量施加 对于要求较高的软水,用化学法软化常有残余硬度,不能达到软化目的,可采用离子交换法, 用泡沸石、磺化煤可除去水中的钙、镁、铁等离子。如欲获得纯水可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先后 处理,或同时混合处理,能够得到不含溶盐的纯水。离子交换法需用专门设备,并耗费动力及化 学药剂,成本较高。锅炉用水对水质要求高,目前都用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水中钙镁离子,以供 使用。 、前处理用助剂 前处理用剂常用的有碱类、酸类,以氧化型为主的漂白剂,表面活性剂,用于淀粉浆退浆的 酶制剂等
3 如供应量不足或无回收设备时,也可用化学软化法,即在水中先加入软化剂,再加入染整化学药 剂。常用的化学软水方法有下列几种。 1.纯碱-石灰法 现以钙盐中的碳酸氢钙代表硬水中的钙镁盐类,硬水中的碳酸氢钙易溶解 于水,加热时容易分解成为碳酸钙而从水中析出,也称为暂时硬质。硬水中硫酸钙在水煮沸时并 不析出,称为永久硬质。软化作用可以下列化学反应式代表: Ca(HCO3)2 + Ca(OH)2 → 2CaCO3↓ + 2H20 CaS04 + Na2CO3 → CaCO3 + Na2S04 纯碱也可单独使用,常用于印花、染色后皂洗液中。一般先在水中加入纯碱,煮沸后使水软 化,再加入肥皂或其它净洗剂,这样效果最好。 2.磷酸三钠与六偏磷酸钠法 3Ca(HCO3)2 + 2Na3P04 → Ca3(PO4)2↓ + 6NaHCO3 3CaSO4 + 2Na2P04 → Ca3(PO4)2 + 3Na2S04 因磷酸是中强酸,,弱酸如醋酸类难与 Ca3(PO4)2 作用,常在配制煮练液时加入磷酸三钠为软 化剂。 六偏磷酸钠与钙盐或镁盐起化学作用生成可溶性复盐,复盐内的钙、镁成分不易分解出来, 因此降低了水的硬度,反应如下所示: Na2[Na4(PO3)6] + 2CaS04 → Na2[Ca2(PO3)6 + 2Na2S04 Na2[Na4(PO3)6] + 2MgS04 → Na2[Mg2(PO3)6 + 2NazS04 化学软化法不需要专门设备,方法简单方便,经济实用。软水剂用量可根据水的硬度及用水 量计算后定量施加。 对于要求较高的软水,用化学法软化常有残余硬度,不能达到软化目的,可采用离子交换法, 用泡沸石、磺化煤可除去水中的钙、镁、铁等离子。如欲获得纯水可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先后 处理,或同时混合处理,能够得到不含溶盐的纯水。离子交换法需用专门设备,并耗费动力及化 学药剂,成本较高。锅炉用水对水质要求高,目前都用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水中钙镁离子,以供 使用。 二、前处理用助剂 前处理用剂常用的有碱类、酸类,以氧化型为主的漂白剂,表面活性剂,用于淀粉浆退浆的 酶制剂等
(一)碱和酸 1.碱类以烧碱为常用。工业用烧碱中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有固体烧碱(一般纯度为95% 以上)与液体烧碱(含量30%~42%),固体烧碱便于长途运输及贮存保管,液体烧碱使用方便, 但体积较大。由于烧碱用食盐电解法制造,空气中二氧化碳也容易与烧碱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 烧碱中的纯碱含量应不大于1%~3%,氯化钠含量不大于1.5%~3%。烧碱是强碱,对皮肤及粘膜腐 蚀性极强,使用时应注意劳动保护,尤其溶解固体烧碱开桶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烧碱在棉及棉型织物印染厂中是重要化学用剂,在前处理工序中常用于织物退浆、煮练、 光等。每百米织物标准碱耗为0.8~1.2Kg。 纯碱在化学分类上属于盐类,在水溶液中水解后呈碱性,碱性较弱,不能代替烧碱,一般用 作软水剂、色织物的煮练剂及蛋白质纤维的精练剂 氨水在棉印染厂中很少使用,有时用于液氨丝光及醋酯纤维织物的煮练等。 其它尚有泡花碱(又名水玻璃),是煮练及双氧水漂白时的助剂。 2.酸类以硫酸为常用。用于退浆、煮练及漂白的酸洗,丝光后的中和等。工业用硫酸一般 HS04含量为92.5%~98%。由于含有少量铁质、二氧化硫及有机物,使商品带棕色。浓硫酸腐蚀 性较强,搬运时应轻放。浓硫酸加水时能产生大量热能,稀释浓硫酸时,只能将酸慢慢倾λ冷水 中,适当搅拌,绝对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因为硫酸为热的不良导体,并且具有极强的吸水性 能,遇水产生的高热如不能立即散发,一部分水将迅速沸腾,使硫酸随蒸汽飞溅伤人,腐蚀皮肤 及衣物。浓硫酸贮存时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处所,避免受热或雨水浸入容器内,从而引起爆炸 盐酸作用与硫酸作用相同,也可用于中和碱剂。但硫酸价格较廉,含酸量高,中和能力强, 工业盐酸浓度低,中和能力不如浓硫酸,所以在前处理时仍以使用硫酸为主 (二)漂白剂棉及棉型织物都用氧化型漂白剂进行漂白,常用氧化型漂白剂有下列数种 1.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用于棉织物及涤棉混纺织物的漂白,效果较好。工业用双氧水含 过氧化氢30%,并含有少量作为稳定剂的硫酸。30%的过氧化氢溶液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与金属 物如铁、铜、铬等接触、受热或日光曝晒即起分解爆炸。贮存时应藏于阴凉遮光处。久贮有效 成分会降低,故不宜长时间贮藏 2.次氯酸盐由氯气与碱反应而成。与石灰反应的产物称为漂白粉(是次氯酸钙与氯化钙的 复盐,一般用 CaOcl2来表示它的分子式),优良的漂白粉含有效氯约30%~35%。含有效氯比普通 漂白粉高的通称漂粉精(有效氯是指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即一定量的漂白粉与酸作用后生成的氯
4 (一)碱和酸 1.碱类 以烧碱为常用。工业用烧碱中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有固体烧碱(一般纯度为 95% 以上)与液体烧碱(含量 30%~42%),固体烧碱便于长途运输及贮存保管,液体烧碱使用方便, 但体积较大。由于烧碱用食盐电解法制造,空气中二氧化碳也容易与烧碱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 烧碱中的纯碱含量应不大于 1%~3%,氯化钠含量不大于 1.5%~3%。烧碱是强碱,对皮肤及粘膜腐 蚀性极强,使用时应注意劳动保护,尤其溶解固体烧碱开桶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烧碱在棉及棉型织物印染厂中是重要化学用剂,在前处理工序中常用于织物退浆、煮练、丝 光等。每百米织物标准碱耗为 0.8~1.2Kg。 纯碱在化学分类上属于盐类,在水溶液中水解后呈碱性,碱性较弱,不能代替烧碱,一般用 作软水剂、色织物的煮练剂及蛋白质纤维的精练剂。 氨水在棉印染厂中很少使用,有时用于液氨丝光及醋酯纤维织物的煮练等。 其它尚有泡花碱(又名水玻璃),是煮练及双氧水漂白时的助剂。 2.酸类 以硫酸为常用。用于退浆、煮练及漂白的酸洗,丝光后的中和等。工业用硫酸一般 H2S04 含量为 92.5%~98%。由于含有少量铁质、二氧化硫及有机物,使商品带棕色。浓硫酸腐蚀 性较强,搬运时应轻放。浓硫酸加水时能产生大量热能,稀释浓硫酸时,只能将酸慢慢倾入冷水 中,适当搅拌,绝对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因为硫酸为热的不良导体,并且具有极强的吸水性 能,遇水产生的高热如不能立即散发,一部分水将迅速沸腾,使硫酸随蒸汽飞溅伤人,腐蚀皮肤 及衣物。浓硫酸贮存时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处所,避免受热或雨水浸入容器内,从而引起爆炸。 盐酸作用与硫酸作用相同,也可用于中和碱剂。但硫酸价格较廉,含酸量高,中和能力强, 工业盐酸浓度低,中和能力不如浓硫酸,所以在前处理时仍以使用硫酸为主。 (二)漂白剂 棉及棉型织物都用氧化型漂白剂进行漂白,常用氧化型漂白剂有下列数种。 1.过氧化氢 俗称双氧水,用于棉织物及涤棉混纺织物的漂白,效果较好。工业用双氧水含 过氧化氢 30%,并含有少量作为稳定剂的硫酸。30%的过氧化氢溶液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与金属 物如铁、铜 、铬等接触、受热或日光曝晒即起分解爆炸。贮存时应藏于阴凉遮光处。久贮有效 成分会降低,故不宜长时间贮藏。 2.次氯酸盐 由氯气与碱反应而成。与石灰反应的产物称为漂白粉(是次氯酸钙与氯化钙的 复盐,一般用 CaOC12 来表示它的分子式),优良的漂白粉含有效氯约 30%~35%。含有效氯比普通 漂白粉高的通称漂粉精(有效氯是指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即一定量的漂白粉与酸作用后生成的氯
气量,用百分率来表示)。由于漂白粉是钙盐,使用不甚方便,除小厂仍有应用外,目前几乎都使 用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氯气与烧碱反应的产物,是次氯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次氯酸钠可以 由印染厂自制,也可使用化工厂供应的产品。市售次氯酸钠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含有效氯100~ 140mg/L。次氯酸钠的性能与用途与漂白粉相同,一般用于低档棉织物、维棉混纺织物漂白 3.亚氯酸钠用于高档织物的漂白,效果比次氯酸盐好,白度稳定。由于亚氯酸钠价格昂贵, 对设备耐腐蚀的要求高,且亚氯酸钠分解产物ClO2毒性较大,目前国内使用不多 (三)表面活性剂印染加工几乎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由于水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使 水溶液不能迅速良好地对纤维润湿、渗透,不利于印染加工的进行。为此,常在水中加入一种能 降低水表面张力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表面活性剂。通常在水中只需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便能 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属于这样的物质有很多,例如常见的肥皂、红油、平平加0等。表面活 性剂按其使用性能,主要可分为润湿渗透剂、乳化剂、分散剂、洗涤剂等。尽管表面活性剂有各 种各样的性能和用途,但从它们分子结构来说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由亲水基和疏水基两 部分组成,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亲水 一水○ 亲水基 亲水基是指与水有较大亲和力的原子团,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常见亲水基有羧基(- COONa)、 磺酸基(-SO3Na)、硫酸酯基(一0-SO3Na)、醚键(-0-)等。疏水基也称亲油基,就是与油有 较大亲和力的原子团,如烃基(C1Hs-、C12H2<○>-)等。 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分类方法是根据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所带电荷的情况,分作离子型与 非离子型两大类,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再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型三类,如下所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 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5 气量,用百分率来表示)。由于漂白粉是钙盐,使用不甚方便,除小厂仍有应用外,目前几乎都使 用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氯气与烧碱反应的产物,是次氯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次氯酸钠可以 由印染厂自制,也可使用化工厂供应的产品。市售次氯酸钠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含有效氯 100~ 140mg/L。次氯酸钠的性能与用途与漂白粉相同,一般用于低档棉织物、维棉混纺织物漂白。 3.亚氯酸钠 用于高档织物的漂白,效果比次氯酸盐好,白度稳定。由于亚氯酸钠价格昂贵, 对设备耐腐蚀的要求高,且亚氯酸钠分解产物 C1O2 毒性较大,目前国内使用不多。 (三)表面活性剂 印染加工几乎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由于水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使 水溶液不能迅速良好地对纤维润湿、渗透,不利于印染加工的进行。为此,常在水中加入一种能 降低水表面张力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表面活性剂。通常在水中只需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便能 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属于这样的物质有很多,例如常见的肥皂、红油、平平加 0 等。表面活 性剂按其使用性能,主要可分为润湿渗透剂、乳化剂、分散剂、洗涤剂等。尽管表面活性剂有各 种各样的性能和用途,但从它们分子结构来说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由亲水基和疏水基两 部分组成,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疏水基 亲水基 疏水基 亲水基 亲水基是指与水有较大亲和力的原子团,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常见亲水基有羧基(-COONa)、 磺酸基(-SO3Na)、硫酸酯基(-0—SO3Na)、醚键(-0-)等。疏水基也称亲油基,就是与油有 较大亲和力的原子团,如烃基(C17H35—、C12H25 —)等。 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分类方法是根据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所带电荷的情况,分作离子型与 非离子型两大类,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再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型三类,如下所 示: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离子型表 - + 面活性剂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 + - 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 -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