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库系统概述 计草机利学与校术学网 ■数据模型 口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到最后在计算机内的数据表示, 需要进行抽象。 数据模型(Data Model)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数据特 征的抽象描述
1.数据库系统概述 ◼ 数据模型 ❑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到最后在计算机内的数据表示, 需要进行抽象。 ❑ 数据模型(Data Model)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数据特 征的抽象描述
1.数据库系统概述 0 什草凤利学与拉未学脑 ·数据模型 口在抽象过程中对应了下面三层数据模型: 从用户的角度,对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建立 概念数据模型 的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 从计算机系统的角度建立数据模型,用于 在数据库系统中实现。 物理数据模型 描述数据在系统内存中的存储结构
1.数据库系统概述 ◼ 数据模型 ❑ 在抽象过程中对应了下面三层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 从用户的角度,对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建立 的数据模型。 从计算机系统的角度建立数据模型,用于 在数据库系统中实现。 描述数据在系统内存中的存储结构
2.数据库设计 计草机利学与校术学网 概念模型中最流行的方法是由Peter Chen在1976年提 出的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 。 (1)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例如:一个学 生、一个职工、一本书,或者一次比赛等。 (2)实体集:有相同属性的实体的集合。 例如:全体职工就是一个实体集,含有若干个职工实体。 (3)属性:用于描述实体的特性。 例如:学生实体用学号、姓名、性别、年龄、院系等属性描述。 (4)联系: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所谓 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2.数据库设计 概念模型中最流行的方法是由Peter Chen在1976年提 出的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 (1)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例如:一个学 生、一个职工、一本书,或者一次比赛等。 (2)实体集:有相同属性的实体的集合。 例如:全体职工就是一个实体集,含有若干个职工实体。 (3)属性:用于描述实体的特性。 例如:学生实体用学号、姓名、性别、年龄、院系等属性描述。 (4)联系: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所谓 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2.数据库设计 0 杜算风利学与技本学脑 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对一的联系(1:1) 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至多与实体集B中的一个实体相联 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为一对一的联系。 记作1:1。 例如,实体集“住院病人”与实体集“床位”之间就存在 一对一的联系,每位住院病人对应一个床位。 学校 校长 学校1。 校长1 学校2● 校长2 学校3 校长3 。 学校n 校长n
2.数据库设计 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有以下三种类型: (l)一对一的联系(1:1) 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至多与实体集B中的一个实体相联 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为一对一的联系。 记作1:1。 例如,实体集“住院病人”与实体集“床位”之间就存在 一对一的联系,每位住院病人对应一个床位。 学校1 学校2 学校3 . 学校n 校长1 校长2 校长3 . 校长n 学校 校长 1 : 1
计草机利学与校术学网 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有以下三种类型: (2)一对多的联系(1:n) 一对多的联系表现为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 的任意个实体有联系,并且实体集B中的每个实体至多与 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相联系。记作1:n。 例如,实体集“学校”和实体集“学生”之间是一对多的 联系,一所学校有诸多学生,每名学生只在一所学校学习。 班级 学生 班级1 学生1 班级2 学生2 班级3 学生3 班级n 学生n
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有以下三种类型: (2)一对多的联系(1:n) 一对多的联系表现为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 的任意个实体有联系,并且实体集B中的每个实体至多与 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相联系。记作1:n。 例如,实体集“学校”和实体集“学生”之间是一对多的 联系,一所学校有诸多学生,每名学生只在一所学校学习。 班级1 班级2 班级3 . 班级n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 学生n 班级 学生 1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