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调用 上一页下一页 返回章首 (二)封建制国家的财政 收入 支出 (1)田赋捐税收入 (1)军事支出 (2)官产收入 (2)国家机构支出 [(3 )专卖收入 (3)王室费用 (4)特权收入 (4)文化、教育、宗教支出 (5)生产建设性及公共工程支出 特点:(1)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个人收支逐步分离 (2)财政分配形式由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转化; (3)税收特别是农业税收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 (4)产生了新的财政范畴国家预算
1-1-3 收入 支出 (1)田赋捐税收入 (1)军事支出 (2)官产收入 (2)国家机构支出 (3)专卖收入 (3)王室费用 (4)特权收入 (4)文化、教育、宗教支出 (5)生产建设性及公共工程支出 特点:(1)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个人收支逐步分离; (2)财政分配形式由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转化; (3)税收特别是农业税收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 (4)产生了新的财政范畴——国家预算。 (二)封建制国家的财政 返回调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章首
返回调用 上一页下一页 返回章首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 收入 支出 (1)税收 (1)军事支出 (2)债务收入 (2)国家管理经费支出 (3)国家企业收入 (3)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福利支出 (4)经济和社会发展支出 (5)国债还本付息支出 特点:(1)财政收支全面货币化; (2)财政逐渐成为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刺激生产、干预社会经济的 重要手段; (3)发行国债、实行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政策,成为国家增加财政 收入的经常的和比较隐蔽的手段; (4)有比较健全的财政机构和较为严密的财政法律制度
1-1-4 收入 支出 (1)税收 (1)军事支出 (2)债务收入 (2)国家管理经费支出 (3)国家企业收入 (3)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福利支出 (4)经济和社会发展支出 (5)国债还本付息支出 特点:(1)财政收支全面货币化; (2)财政逐渐成为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刺激生产、干预社会经济的 重要手段; (3)发行国债、实行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政策,成为国家增加财政 收入的经常的和比较隐蔽的手段; (4)有比较健全的财政机构和较为严密的财政法律制度。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 返回调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章首
返回调用 上一页下一页 返回章首 (四)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建立 1、新民主主义财政 特点(1)财政收入主要是农民交纳的公粮; (2)财政支出主要用于革命战争的供给; (3)财政管理基本上是分散的。 社会主义财政
1-1-5 (四)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建立 1、新民主主义财政 特点(1)财政收入主要是农民交纳的公粮; (2)财政支出主要用于革命战争的供给; (3)财政管理基本上是分散的。 2、社会主义财政 返回调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章首
返回调用 上一页下一页 返回章首 第二节财政学说简介 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资产阶级财政学说 1、古典时期:亚当斯密语亲 2、凯恩斯时期 3、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财政学说的发展时期 (1)货币主义:弗里德曼 (2)供给学派:拉弗曲线语 (3)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谱亲 (4)公共选择学派:布坎南
1-2-1 第二节 财政学说简介 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二、资产阶级财政学说 1、古典时期:亚当·斯密 2、凯恩斯时期: 3、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财政学说的发展时期 (1)货币主义:弗里德曼 (2)供给学派:拉弗曲线 (3)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 (4)公共选择学派:布坎南 语录 语录 语录 语录 语录 返回调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章首
返回调用 上一页下一页 返回章首 语录 每个人都在力图运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 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 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 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 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 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 到的效果大得多。 我从来不知道那些假装为了公共利益而从事交易的人能做出 多少好事来。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亚当斯密语录 语 录 每个人都在力图运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 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 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 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 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 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 到的效果大得多。 我从来不知道那些假装为了公共利益而从事交易的人能做出 多少好事来。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返回调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