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寄居泌尿生殖道,传播途径为性接触和母 婴传播。致病机制与侵袭性酶有关。吸附 后产生磷脂酶分解胞膜中的磷脂,脲酶分 解尿素产氨,影响宿主细胞生物合成。产 生IgA蛋白酶,破坏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 有利于粘附和致病
1.寄居泌尿生殖道,传播途径为性接触和母 婴传播。致病机制与侵袭性酶有关。吸附 后产生磷脂酶分解胞膜中的磷脂,脲酶分 解尿素产氨,影响宿主细胞生物合成。产 生IgA蛋白酶,破坏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 有利于粘附和致病
2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上行感染, 可引起前列腺炎或附睾炎;阴道炎和宫颈 炎,并可导致流产。因为与人精子膜有共 同抗原,对精子可造成免疫损伤而致不育
2.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 ,上行感染, 可引起前列腺炎或附睾炎;阴道炎和宫颈 炎,并可导致流产。因为与人精子膜有共 同抗原,对精子可造成免疫损伤而致不育
微生物特性 1.形态结构在液体培养基中以球形为主, 直径约50-300mm,单个或呈双排列,能通 过微孔漶膜;G-但不易着色,姬姆萨染色 呈紫蓝色。无细胞壁,细胞膜由三层膜构 成。内、外两层由蛋白质组成,中层为类 脂质,胞内含核糖体和双股DNA。DNA中 G十C含量为26.9~29.8mo%
微生物特性 1.形态结构 在液体培养基中以球形为主, 直径约50-300nm,单个或呈双排列,能通 过微孔滤膜;G-但不易着色,姬姆萨染色 呈紫蓝色。无细胞壁,细胞膜由三层膜构 成。内、外两层由蛋白质组成,中层为类 脂质,胞内含核糖体和双股DNA。DNA中 G十C含量为26.9~29.8mol%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需要供给胆固醇和酵母,常 用的基础培养基为牛心消化液。37℃生长良 好,22℃生长差,42℃不生长,最适pH为 5.5-6.5。在含95%N2和5%C02气体环境 下培养2天形成很小菌落,呈“荷包蛋”样 放大200倍才能观察到,故称T株。生长除胆 固醇外,尚需尿素,有脲酶能水解尿素产氨, 不分解葡萄糖和精氨酸
2.培养特性 ◼ 营养要求较高,需要供给胆固醇和酵母,常 用的基础培养基为牛心消化液。37℃生长良 好,22℃生长差,42℃不生长,最适pH为 5.5-6.5。在含95%N2和5%C02气体环境 下培养2天形成很小菌落,呈“荷包蛋”样, 放大200倍才能观察到,故称T株。生长除胆 固醇外,尚需尿素,有脲酶能水解尿素产氨, 不分解葡萄糖和精氨酸
3.抗原构造 有脂多糖、脲酶和蛋白质抗原,有16个血清 型划分为A、B两大群,其中以4型引起疾病 频率高。A群各型均含有16kD和17kD多肽; B群各型仅含17kD多肽;而13血清型只含有 16kD多肽,以能识别16kD和17kD多肽的单 抗,为区别血清群特异性标志
3.抗原构造 ◼ 有脂多糖、脲酶和蛋白质抗原,有16个血清 型划分为A、B两大群,其中以4型引起疾病 频率高。A群各型均含有16kD和17kD多肽; B群各型仅含17kD多肽;而13血清型只含有 16kD多肽,以能识别16kD和17kD多肽的单 抗,为区别血清群特异性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