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完毕后,保持拱手姿势,手臂不应下垂,也不可接触未经消 毒的物品,否则应重新刷手消毒。 五、穿手术衣 抓取手术衣,提住衣领两角,将手术衣轻轻抖开,注意勿将衣服 外面对向自己或触碰到其他物品或地面。然后向前上方轻掷手术衣, 两手同时迅速分别插入两侧袖管内。两上肢向前平伸,由巡回护士协 助穿好。最后略弯腰,两手交叉拿住对侧腰带中段,手勿触及手术衣 前面,由两侧向后递,但手不可超过腋中线,巡回护士在身后接带并 系紧。 六、戴无菌手套 打开手套包布,将手套翻折部朝向自己,用左手捏住两手套套口 翻折部,将其向前方抽出。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注意勿触及手 套外面;再用已戴好手套的右手指(拇指除外)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折部 (接触手套的表面),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内。己戴好手套的右手不可接 触左手皮肤。将手套翻折部翻回遮压住手术衣袖口。 七、消毒 如皮肤上有较多油脂或胶布粘贴的残迹,可先用汽油或松节油拭 去
刷手完毕后,保持拱手姿势,手臂不应下垂,也不可接触未经消 毒的物品,否则应重新刷手消毒。 五、穿手术衣 抓取手术衣,提住衣领两角,将手术衣轻轻抖开,注意勿将衣服 外面对向自己或触碰到其他物品或地面。然后向前上方轻掷手术衣, 两手同时迅速分别插入两侧袖管内。两上肢向前平伸,由巡回护士协 助穿好。最后略弯腰,两手交叉拿住对侧腰带中段,手勿触及手术衣 前面,由两侧向后递,但手不可超过腋中线,巡回护士在身后接带并 系紧。 六、戴无菌手套 打开手套包布,将手套翻折部朝向自己,用左手捏住两手套套口 翻折部,将其向前方抽出。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注意勿触及手 套外面;再用已戴好手套的右手指(拇指除外)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折部 (接触手套的表面),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内。已戴好手套的右手不可接 触左手皮肤。将手套翻折部翻回遮压住手术衣袖口。 七、消毒 如皮肤上有较多油脂或胶布粘贴的残迹,可先用汽油或松节油拭 去
手术区的消毒和铺巾由第一助手操作。依手术切口的位置,安置 好病人的体位。 一手拿消毒钳,一手拿消毒碗。皮肤消毒范围因手术不同而异。 一般包括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消毒应以切口为中心向外周扩大, 消毒至周围后不可再返回中心。在向外消毒过程中,每次涂擦应稍有 重叠,不可留有空白区。消毒3遍,第2遍和第3遍的消毒范围应较 前一遍略小1-2cm,不可超过前一遍的范围。 若为感染伤口或为肛门区手术,则由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 会阴、肛门处。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擦清洁处。 婴儿、面部、口腔、会阴等部位选用碘伏等刺激性小的消毒液。 八、铺巾 手术区消毒后,铺无菌巾单。原则是除手术野外,至少要有两层 无菌巾单遮盖。 一般用4块手术巾。每块手术巾近切口缘侧应折叠1/4成双层。 未穿手术衣时应先铺操作者的对侧,或铺相对不洁区(如下腹部、会 阴部),最后铺靠近操作者的一侧;如已穿好手术衣、戴好手套,则 应先铺操作者的本侧。铺妥4块手术巾后用巾钳将交角处夹住固定, 以防止移动。手术巾铺下后,不可随便移动,如位置不正确,只能由 手术野向外移动,而不应向内移动
手术区的消毒和铺巾由第一助手操作。依手术切口的位置,安置 好病人的体位。 一手拿消毒钳,一手拿消毒碗。皮肤消毒范围因手术不同而异。 一般包括切口周围 15cm 的区域。消毒应以切口为中心向外周扩大, 消毒至周围后不可再返回中心。在向外消毒过程中,每次涂擦应稍有 重叠,不可留有空白区。消毒 3 遍,第 2 遍和第 3 遍的消毒范围应较 前一遍略小 1-2cm,不可超过前一遍的范围。 若为感染伤口或为肛门区手术,则由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 会阴、肛门处。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擦清洁处。 婴儿、面部、口腔、会阴等部位选用碘伏等刺激性小的消毒液。 八、铺巾 手术区消毒后,铺无菌巾单。原则是除手术野外,至少要有两层 无菌巾单遮盖。 一般用 4 块手术巾。每块手术巾近切口缘侧应折叠 1/4 成双层。 未穿手术衣时应先铺操作者的对侧,或铺相对不洁区(如下腹部、会 阴部),最后铺靠近操作者的一侧;如已穿好手术衣、戴好手套,则 应先铺操作者的本侧。铺妥 4 块手术巾后用巾钳将交角处夹住固定, 以防止移动。手术巾铺下后,不可随便移动,如位置不正确,只能由 手术野向外移动,而不应向内移动
消毒及铺好手术巾后,操作者再次刷手1遍。由穿好手术衣、戴 好手套的手术者和器械护士覆盖大孔单,要将大孔单的洞对准手术 区,头端盖过麻醉架,两侧和足端应垂下超过手术台边30cm。 九、切开 在确定手术切口的部位,先用手术刀背做一“+’’状皮肤划痕, 或消毒前做一标记,作为切开和缝合皮肤的标志。切开时,按紧切口 两端皮肤,手术刀须与皮肤垂直,使刀尖穿透皮肤全层,切开皮肤后, 逐渐将手术刀放平25°~45°。 至切口终止收刀时手术刀又与皮肤垂直。切开时用力要适中,力 求一次、整齐地切开皮肤全层,避免反复切割。切开时还必须按解剖 层次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等。 十、止血 结扎止血法是手术中最常用的止血法。 先用纱布压住出血处,移开纱布时看清出血点,迅速用血管钳的 尖端准确地夹住出血点,尽量少钳夹其周围组织,更应避免盲目钳夹, 以免损伤重要组织。将血管钳竖起,待术者绕过结扎线后,即将血管 钳放低,并使其尖端朝上。待打完第一个单结后,在打结者的同意下 方可松开并撤走血管钳。此时术者还应进一步将结扎线拉紧,继之打 第二个结。结扎要牢稳,打结时牵拉力不宜过大,以免撕裂血管加重
消毒及铺好手术巾后,操作者再次刷手 1 遍。由穿好手术衣、戴 好手套的手术者和器械护士覆盖大孔单,要将大孔单的洞对准手术 区,头端盖过麻醉架,两侧和足端应垂下超过手术台边 30cm。 九、切开 在确定手术切口的部位,先用手术刀背做一“++’’状皮肤划痕, 或消毒前做一标记,作为切开和缝合皮肤的标志。切开时,按紧切口 两端皮肤,手术刀须与皮肤垂直,使刀尖穿透皮肤全层,切开皮肤后, 逐渐将手术刀放平 25°~45°。 至切口终止收刀时手术刀又与皮肤垂直。切开时用力要适中,力 求一次、整齐地切开皮肤全层,避免反复切割。切开时还必须按解剖 层次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等。 十、止血 结扎止血法是手术中最常用的止血法。 先用纱布压住出血处,移开纱布时看清出血点,迅速用血管钳的 尖端准确地夹住出血点,尽量少钳夹其周围组织,更应避免盲目钳夹, 以免损伤重要组织。将血管钳竖起,待术者绕过结扎线后,即将血管 钳放低,并使其尖端朝上。待打完第一个单结后,在打结者的同意下 方可松开并撤走血管钳。此时术者还应进一步将结扎线拉紧,继之打 第二个结。结扎要牢稳,打结时牵拉力不宜过大,以免撕裂血管加重
出血。结扎较大血管、组织张力较大或用肠线、尼龙线结扎时,须打 三重结,以免滑脱。对较大血管的结扎可以结扎双道或贯穿缝扎,以 保证安全。皮下等浅层组织出血也可用高频电凝止血。 十一、打结(单手打方结) 打结收紧时注意三点(两手拉线用力点与结扎点)成一直线,不可 成角或向上提起,否则结扎时容易撕脱或线结松脱。双手用力均匀。 要打两个方向相反的单结,两手需交叉,否则形成滑结。 打结三要求:三点一线;双手用力均匀;交叉方向相反。 十二、剪线 先张开线剪的前部,沿结扎线下滑至线结处,剪刀略倾斜,然后 剪断结扎线。剪刀倾斜度的大小决定留的线头的长短,即倾斜度越大, 其所留的线头越长。留线长度取决于结扎线的性质或结扎的组织。通 常丝线留1~2mm,滑线或肠线留5mm,皮肤切口的缝线留lcm。结扎 重要组织和较大血管的线头要相应留长些。 十三、缝合 按层次由深层到浅层,将同类型的组织予以正确对齐缝合,垂直 进出针,不留残腔,以免积血、积液而致感染
出血。结扎较大血管、组织张力较大或用肠线、尼龙线结扎时,须打 三重结,以免滑脱。对较大血管的结扎可以结扎双道或贯穿缝扎,以 保证安全。皮下等浅层组织出血也可用高频电凝止血。 十一、打结(单手打方结) 打结收紧时注意三点(两手拉线用力点与结扎点)成一直线,不可 成角或向上提起,否则结扎时容易撕脱或线结松脱。双手用力均匀。 要打两个方向相反的单结,两手需交叉,否则形成滑结。 打结三要求:三点一线;双手用力均匀;交叉方向相反。 十二、剪线 先张开线剪的前部,沿结扎线下滑至线结处,剪刀略倾斜,然后 剪断结扎线。剪刀倾斜度的大小决定留的线头的长短,即倾斜度越大, 其所留的线头越长。留线长度取决于结扎线的性质或结扎的组织。通 常丝线留 l~2mm,滑线或肠线留 5mm,皮肤切口的缝线留 lcm。结扎 重要组织和较大血管的线头要相应留长些。 十三、缝合 按层次由深层到浅层,将同类型的组织予以正确对齐缝合,垂直 进出针,不留残腔,以免积血、积液而致感染
适当的针距、边距和结扎的松紧度:缝合时两针之间和组织两边 缘之间的距离要适当,不应过稀或过密,以组织对合后不出现裂隙残 腔为准。同样,在结扎缝合线时过松,达不到组织的对合结扎过紧可 出现重叠、卷曲,甚至影响血供。例如:缝合皮肤的针距为1cm、边 距各0.5cm,留线头1cm。 不同部位的缝合要选择相应的针和线:三棱针用于皮肤:圆针用 于血管、神经、脏器、筋膜及肌肉等软组织。可吸收线可以被组织吸 收而不留异物,但价格较贵,组织反应较大,且抗张性能在吸收过程 中减退,一般用于膀胱粘膜、输尿管、胆道及子宫壁等处的缝合。 美观和功能:缝合线过粗,不易结扎,且存留异物多。缝合颜面 部和身体裸露部位,针线太粗或对合不齐,均可影响美观。 缝合方法:单纯间断缝合是最简单、最常用的缝合法,用于皮肤、皮 下组织、肌膜和腱膜的缝合。单纯连续缝合法具有快、严密、止血好 的优点,缝合时助手要协助拉紧缝线,注意不能断线。垂直褥式缝合 用于缝合松弛的皮肤,可避免边缘内卷,有利于愈合。胃肠道缝合多 采用间断内翻缝合法。阑尾切除后其残端需用荷包缝合法包埋。 三、实习医师熟悉与掌握的病种 难产及剖宫产手术
适当的针距、边距和结扎的松紧度:缝合时两针之间和组织两边 缘之间的距离要适当,不应过稀或过密,以组织对合后不出现裂隙残 腔为准。同样,在结扎缝合线时过松,达不到组织的对合结扎过紧可 出现重叠、卷曲,甚至影响血供。例如:缝合皮肤的针距为 1cm、边 距各 0.5cm,留线头 1cm。 不同部位的缝合要选择相应的针和线:三棱针用于皮肤;圆针用 于血管、神经、脏器、筋膜及肌肉等软组织。可吸收线可以被组织吸 收而不留异物,但价格较贵,组织反应较大,且抗张性能在吸收过程 中减退,一般用于膀胱粘膜、输尿管、胆道及子宫壁等处的缝合。 美观和功能:缝合线过粗,不易结扎,且存留异物多。缝合颜面 部和身体裸露部位,针线太粗或对合不齐,均可影响美观。 缝合方法:单纯间断缝合是最简单、最常用的缝合法,用于皮肤、皮 下组织、肌膜和腱膜的缝合。单纯连续缝合法具有快、严密、止血好 的优点,缝合时助手要协助拉紧缝线,注意不能断线。垂直褥式缝合 用于缝合松弛的皮肤,可避免边缘内卷,有利于愈合。胃肠道缝合多 采用间断内翻缝合法。阑尾切除后其残端需用荷包缝合法包埋。 三、实习医师熟悉与掌握的病种 难产及剖宫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