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浮沉录 曾几何时,Yhoo还是全球最顶级的技术公司之一,“唯一的例 外是Google,”曾负责Y怡hoo数据技术及产品的前资深副总裁Bassel Ojeh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大数据出自这里…而不是由沃 尔玛来指出纸尿片和啤酒之间的联系。” 的确,Yahoo是帮助塑造了现代的、注重数据的web。它率先发 起了像Hadoop那样几乎已在所有we由公司内部署的项目,它最终让 Google把搜索发挥到了极致,并通过个性化的努力展示了未来的内容 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没有hoo,Twitter、.Facebook及Netflix也许也 一样会出现,但他们的服务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但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坏的Google最终还是让Yahoo屈服了。 ahoo还没有死,但它的躯体早已被试图诊断它出了什么毛病、下一 个伟大CE0的遭遇如何的技术媒体人及分析师剖检过无数次了。 “Yahoo是大家不喜欢的公司里面最知名的一个,”RaymieStata, Yahoo前CTo,现在是一家Hadoop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兼CEO给老东 家下的结论是:“一个著名的失败。” ahoo的前执行副总裁兼CDO(首席数据官)Usama Fayyad认为, 直到2006年Yahoo仍很有机会压倒Google等新兴web公司。技术、 用户、数据、品牌、成熟的业务,这些Yahoo都不缺。再看看现在的 hoo,俱往矣,只能为自己的地位苦苦挣扎,他说:“我想说的是‘怎 么会这样?’
Yahoo 浮沉录 曾几何时,Yahoo 还是全球最顶级的技术公司之一。“唯一的例 外是 Google,”曾负责 Yahoo 数据技术及产品的前资深副总裁 Bassel Ojjeh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大数据出自这里……而不是由沃 尔玛来指出纸尿片和啤酒之间的联系。” 的确,Yahoo 是帮助塑造了现代的、注重数据的 web。它率先发 起了像 Hadoop 那样几乎已在所有 web 公司内部署的项目,它最终让 Google 把搜索发挥到了极致,并通过个性化的努力展示了未来的内容 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没有 Yahoo,Twitter、Facebook 及 Netflix 也许也 一样会出现,但他们的服务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但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坏的 Google 最终还是让 Yahoo 屈服了。 Yahoo 还没有死,但它的躯体早已被试图诊断它出了什么毛病、下一 个伟大 CEO 的遭遇如何的技术媒体人及分析师剖检过无数次了。 “Yahoo 是大家不喜欢的公司里面最知名的一个,” Raymie Stata , Yahoo 前 CTO,现在是一家 Hadoop 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兼 CEO 给老东 家下的结论是:“……一个著名的失败。” Yahoo 的前执行副总裁兼 CDO(首席数据官)Usama Fayyad 认为, 直到 2006 年 Yahoo 仍很有机会压倒 Google 等新兴 web 公司。技术、 用户、数据、品牌、成熟的业务,这些 Yahoo 都不缺。再看看现在的 Yahoo,俱往矣,只能为自己的地位苦苦挣扎,他说:“我想说的是‘怎 么会这样?’
怎么会这样?我们来听听那些Yhoo为争取成为Google、微软及 Faceb0ok的体面竞争对手做最后努力期间的前高管的答案。2004一 2009年是怡ho0巨大失望与机遇错失交织的几年,但也是它展示先 见之明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技术创新的时光,后者也许可让怡oo 不至于沦落,甚至还有可能让它再度崛起。 把Yahoo的现金牛变成金矿 要说有一样东西是Yahoo水远不会拿不到,那这样东西就是用 户。在公司全盛期,大量用户意味着许多人会看到网站上的展示广告: 其中也许有些人还会点击进去。Yhco统治展示广告的收入及创新长 达10年之久。对于Yhoo来说,这意味着大笔的金钱,同样重要的 是,大量的数据。 Fayyad用那一堆数据去引诱计算机科学家进入他新成立的Yahoo 研究部门,但这件工作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一许多工程师认为,oo 更像是一家广告运营公司而非关心真正技术之地,对计算机科学的研 究就更少了一Fayyad的工作就是改变这种印象。 几年之后,“我们(对Go0ge和微软)取得了系统性的胜利,” Fayyad说,甚至即便怡hoo为研究人员提供的薪水远比对手低。(尽 管他承认研究部门随后日渐衰落,他招到的人后来大部分都去了微软 和Google。)Yahoo研究部门能吸引人才,是因为这里研究人员用来 做实验的有趣数据比微软多得多,发表论文的机会也比Google多得 多。 人才汇聚最终产生红利,2004年Fayyad到了Yahoo,这一年
怎么会这样?我们来听听那些 Yahoo 为争取成为 Google、微软及 Facebook 的体面竞争对手做最后努力期间的前高管的答案。2004— 2009 年是 Yahoo 巨大失望与机遇错失交织的几年,但也是它展示先 见之明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技术创新的时光,后者也许可让 Yahoo 不至于沦落,甚至还有可能让它再度崛起。 把 Yahoo 的现金牛变成金矿 要说有一样东西是 Yahoo 永远不会拿不到,那这样东西就是用 户。在公司全盛期,大量用户意味着许多人会看到网站上的展示广告; 其中也许有些人还会点击进去。Yahoo 统治展示广告的收入及创新长 达 10 年之久。对于 Yahoo 来说,这意味着大笔的金钱,同样重要的 是,大量的数据。 Fayyad用那一堆数据去引诱计算机科学家进入他新成立的 Yahoo 研究部门。但这件工作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许多工程师认为,Yahoo 更像是一家广告运营公司而非关心真正技术之地,对计算机科学的研 究就更少了—Fayyad 的工作就是改变这种印象。 几年之后,“我们(对 Google 和微软)取得了系统性的胜利,” Fayyad 说,甚至即便 Yahoo 为研究人员提供的薪水远比对手低。(尽 管他承认研究部门随后日渐衰落,他招到的人后来大部分都去了微软 和 Google。)Yahoo 研究部门能吸引人才,是因为这里研究人员用来 做实验的有趣数据比微软多得多,发表论文的机会也比 Google 多得 多。 人才汇聚最终产生红利。2004 年 Fayyad 到了 Yahoo,这一年
Google上市并成为世界主宰,但横幅广告仍然是Yahoo的现金牛,因 此Yahoo花了许多时间通过定向广告来让它赚更多的钱。而传统的模 式仅仅是出售广告位置,靠页面浏览总量来刺激笨蛋买家的兴奋。 Yhoo用于定向广告的位置实际非常有限,但它通过向特定人口 展示特定广告的方式说服了广告主支付额外费用,Fayyad说:“那是 一笔意外之财。” Fayyad到Yahoo时,定向广告的年收入大约为2000万美元。而 到了他离开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飙升至5亿美元。BasselOjjeh的 团队负责开发许多数据产品卖给广告商,他说到了他2009年离开 Yahoo的时候,流经数据系统的大约是7亿美元。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被当作销售工具来使用,”他解释说。他 的团队每周至少要为客户和合作伙伴解释一次,说明为什么他们的工 作能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你只能多谈谈Yahoo Mail的新功能,”他 补充道,暗示仅仅把广告摆在人们(及次佳产品)面前未必能带来点 击。 克服搜索引擎冷淡症 表面上看,只要公司从中获得的现金流保持稳定,聚焦于展示广 告不至于郑么糖糕。然而,对Yao0来说,要卖展示广告就得有媒体 公司(唯一的另一种主要靠广告赚钱的公司)的样子。因此ahco的 使命就是去创作更多的内容一文章、游戏、电子邮件、搜索引擎,靠 这些是吸引用户,安放广告。 “我认为在执行层那里产生了认同危机,”David Ku说。Ku2004
Google 上市并成为世界主宰,但横幅广告仍然是 Yahoo 的现金牛,因 此 Yahoo 花了许多时间通过定向广告来让它赚更多的钱。而传统的模 式仅仅是出售广告位置,靠页面浏览总量来刺激笨蛋买家的兴奋。 Yahoo 用于定向广告的位置实际非常有限,但它通过向特定人口 展示特定广告的方式说服了广告主支付额外费用,Fayyad 说:“那是 一笔意外之财。” Fayyad 到 Yahoo 时,定向广告的年收入大约为 2000 万美元。而 到了他离开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飙升至 5 亿美元。Bassel Ojjeh 的 团队负责开发许多数据产品卖给广告商,他说到了他 2009 年离开 Yahoo 的时候,流经数据系统的大约是 7 亿美元。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被当作销售工具来使用,”他解释说。他 的团队每周至少要为客户和合作伙伴解释一次,说明为什么他们的工 作能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你只能多谈谈 Yahoo Mail 的新功能,”他 补充道,暗示仅仅把广告摆在人们(及次佳产品)面前未必能带来点 击。 克服搜索引擎冷淡症 表面上看,只要公司从中获得的现金流保持稳定,聚焦于展示广 告不至于那么糟糕。然而,对 Yahoo 来说,要卖展示广告就得有媒体 公司(唯一的另一种主要靠广告赚钱的公司)的样子。因此 Yahoo 的 使命就是去创作更多的内容—文章、游戏、电子邮件、搜索引擎,靠 这些是吸引用户,安放广告。 “我认为在执行层那里产生了认同危机,”David Ku 说。Ku 2004
至2010年间一直呆在怡ho0(最后一个职位是负责广告产品的副总 裁),现在是微软在线服务部的副总裁。hoo到底是媒体公司还是 搜索公司,抑或是技术公司?没人能够确定。这种反复折腾导致了团 队凝聚力的缺失,最终引发认同危机。 现在当然许多人可以放马后炮说怡oo应该早点把更多的资源 投入到搜索上面。Yahoo并不是不知道搜索web的价值一毕竟搜索引 擎它一直都有,只是它不理解搜索的价值。“在治hOo,永远都是少 数几个家伙对搜索满怀激情,而从CE0开始的另一些人则无法与之 心意相通。” 好吧,至少Yahoo的第一位CEO Timothy Koogle不是这样的. Koogle兄自1995前就担任Yahoo的CE0直至2001年。实际上,他 在2000年就曾把Yahoo的搜索外包给了Google(注:希望他不是看 在Google跟自己“同名"的份上).YCombinator的创始人Paul Graham 在2010年时曾写过一篇措辞严厉的博客,指出他看到的Yaho0当时 存在的问题(1998年Paul Graham的初创企业Viaweb被Yahoo收购, 他也加盟了Yahoo)。关于Yahoo对搜索的无动于衷,他是这么写的: 我记得在1998年末或1999年初的时候曾告诉(Yaho0联合创始 人)David Filo Yahoo应该收购Google,因为我和其他大多数的程序员 都用Google而不是Yahoo来搜索。他告诉我说这不值得担心。搜索 仅占我们流量的6%,而我们每个月的增长率是10%。没必要把搜索 做得更好。 (2001一2007年在ahoo任职的CE0 Terry Semel,因两柱收购
至 2010 年间一直呆在 Yahoo(最后一个职位是负责广告产品的副总 裁),现在是微软在线服务部的副总裁。Yahoo 到底是媒体公司还是 搜索公司,抑或是技术公司?没人能够确定。这种反复折腾导致了团 队凝聚力的缺失,最终引发认同危机。 现在当然许多人可以放马后炮说 Yahoo 应该早点把更多的资源 投入到搜索上面。Yahoo 并不是不知道搜索 web 的价值—毕竟搜索引 擎它一直都有,只是它不理解搜索的价值。“在 Yahoo,永远都是少 数几个家伙对搜索满怀激情,而从 CEO 开始的另一些人则无法与之 心意相通。” 好吧,至少 Yahoo 的第一位 CEO Timothy Koogle 不是这样的。 Koogle 兄 自 1995 前就担任 Yahoo 的 CEO 直至 2001 年。实际上,他 在 2000 年就曾把 Yahoo 的搜索外包给了 Google(注:希望他不是看 在 Google 跟自己“同名”的份上)。Y Combinator 的创始人 Paul Graham 在 2010 年时曾写过一篇措辞严厉的博客,指出他看到的 Yahoo 当时 存在的问题(1998 年 Paul Graham 的初创企业 Viaweb 被 Yahoo 收购, 他也加盟了 Yahoo)。关于 Yahoo 对搜索的无动于衷,他是这么写的: 我记得在 1998 年末或 1999 年初的时候曾告诉(Yahoo 联合创始 人)David Filo Yahoo 应该收购 Google,因为我和其他大多数的程序员 都用 Google 而不是 Yahoo 来搜索。他告诉我说这不值得担心。搜索 仅占我们流量的 6%,而我们每个月的增长率是 10%。没必要把搜索 做得更好。 (2001—2007 年在 Yahoo 任职的 CEO Terry Semel,因两桩收购
失败而出名,一桩是2002年未能以30亿美元买下Go0gle,然后2006 年想以10亿美元收购Facebook未果) 从这往前推进几年就能看得很清楚,Google追求的是把搜索当作 产品。“我的天哪,门户未必就是主要焦点,”Ku说,解释Yaoo对 有人把搜索不仅仅当作日常功能来看时的反应。“他们渴望把搜索当 作起点。” 因此,大概2003年的时候,Yahoo确实像搜索敞开了怀抱,傲 开了一点点,彼时的CE0 Semel收购了另一家在苦苦挣扎的搜索公司 Inktomi,指定后者来开发Y治hoo的搜索功能。到2005年,该公司的 确开发出了一个非常令人尊敏的搜索引擎(后面会详细讨论),仅用 时2年就实现了Google耗时将近10年才完成的事情,Usama Fayyad 说。 “我们并没有因为搜索产品令人讨厌而导致失去用户,”前CTO Stata说。 ahoo失去用户是因为它没有将其业务模式演进为拥抱真正的搜 索体验。如果你要卖广告空间,搜索是赚钱的好办法,因为用户会告 诉你他们想找什么。“(定向广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理解用户的需求 和意图,”Ku解释说:“…意图就是金钱。” 广告进入搜索是从付费搜索开始的一即那些显示在顶部及侧栏 的付费搜索结果。直到2007年以前,Yhoo注入付费搜索的方法基 本上都是价高者得(部分归功于其16.3亿美元对Overture的收购)。 而Google不仅要看出价而且还要看用户点击率的办法,用Stata的话
失败而出名,一桩是 2002 年未能以 30 亿美元买下 Google,然后 2006 年想以 10 亿美元收购 Facebook 未果) 从这往前推进几年就能看得很清楚,Google 追求的是把搜索当作 产品。“我的天哪,门户未必就是主要焦点,”Ku 说,解释 Yahoo 对 有人把搜索不仅仅当作日常功能来看时的反应。“他们渴望把搜索当 作起点。” 因此,大概 2003 年的时候,Yahoo 确实像搜索敞开了怀抱,敞 开了一点点。彼时的 CEO Semel 收购了另一家在苦苦挣扎的搜索公司 Inktomi,指定后者来开发 Yahoo 的搜索功能。到 2005 年,该公司的 确开发出了一个非常令人尊敬的搜索引擎(后面会详细讨论),仅用 时 2 年就实现了 Google 耗时将近 10 年才完成的事情,Usama Fayyad 说。 “我们并没有因为搜索产品令人讨厌而导致失去用户,”前 CTO Stata 说。 Yahoo失去用户是因为它没有将其业务模式演进为拥抱真正的搜 索体验。如果你要卖广告空间,搜索是赚钱的好办法,因为用户会告 诉你他们想找什么。“(定向广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理解用户的需求 和意图,”Ku 解释说:“……意图就是金钱。” 广告进入搜索是从付费搜索开始的—即那些显示在顶部及侧栏 的付费搜索结果。直到 2007 年以前,Yahoo 注入付费搜索的方法基 本上都是价高者得(部分归功于其 16.3 亿美元对 Overture 的收购)。 而 Google 不仅要看出价而且还要看用户点击率的办法,用 Stata 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