茈胡(柴胡) 释名亦名地薰、芸蒿、山菜、茹草 气味(根)苦、平、无毒 1、伤寒余热(伤寒之后,体瘦肌热)。用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二 钱,煎服。 2、小儿骨热(十五岁以下小儿遍身如火,盗汗、咳嗽、烦渴,日渐黄瘦) 用柴胡四两、丹砂三钱,共研为末,拌猪胆汁和饭蒸熟,做成丸子,如 绿豆大。每服一丸,桃仁、鸟梅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虛劳发热。用柴胡、人参等分,毎服三钱,加姜枣同水煎服。 4、湿热黄疸。用柴胡一两、甘草二钱半,白茅根一小把,加水一碗, 煎至七成,适当分次服完。 5、眼睛昏暗。用柴胡二钱半、决明子七钱半,共研为末,人乳调勻, 敷眼上。 6、积热下痢。用柴胡、黄芩等分,半酒半水煎至七成,待冷定后空心 服下。 释名 《唐韵》作湔胡。 气味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 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 李时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 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 防风 释名亦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根、百枝、百蜚。 气味甘、温、无毒
茈胡(柴胡) 释名 亦名地薰、芸蒿、山菜、茹草。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1、伤寒余热(伤寒之后,体瘦肌热)。用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二 钱,煎服。 2、小儿骨热(十五岁以下小儿遍身如火,盗汗、咳嗽、烦渴,日渐黄瘦)。 用柴胡四两、丹砂三钱,共研为末,拌猪胆汁和饭蒸熟,做成丸子,如 绿豆大。每服一丸,桃仁、乌梅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3、虚劳发热。用柴胡、人参等分,每服三钱,加姜枣同水煎服。 4、湿热黄疸。用柴胡一两、甘草二钱半,白茅根一小把,加水一碗, 煎至七成,适当分次服完。 5、眼睛昏暗。用柴胡二钱半、决明子七钱半,共研为末,人乳调匀, 敷眼上。 6、积热下痢。用柴胡、黄芩等分,半酒半水煎至七成,待冷定后空心 服下。 前胡 释名 《唐韵》作湔胡。 气味 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 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 李时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 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 防风 释名 亦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 根、百枝、百蜚。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1、自汘不止。用防风,去掉芦头(按:芦头是指接近根部的叶柄残基), 每服二钱,浮麦煎汤送下。又方:防风用面炒过,猪皮煎汤迷下。 2、盗汗。用防风二两、芎一两、人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临 睡时服。 3、老人便秘。用防风、枳壳(麸炒)各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 服二钱,饭前服,开水送下。 4、偏头风与正头风。用防风、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三匙。童便 五升煎至四升,分两次送药服下。 5、破伤风(牙关紧闭)。用天南星、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三匙。 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两次送药服下。 6、小儿解颅(按:指囟门久不闭合)。用防风、白及、柏子仁,等分为 末,乳汁调涂囟门。一天换药一次。 7、妇女崩中。用防风(去芦头),灸赤为末,每服一钱,以面糊酒调下 此方称“独圣散”。 8、中乌头、芫花、野菌等毒。用防风煎汁服。 独活 释名亦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长生草。李 明珍说: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囯者为独活。 气味苦、甘、平、无毒。 主治 1、中风,通风发冷,不知人事。用独活四两,加好酒一升,煎半升服。 又方:独活一两,加酒二升,煮成一升;另用大豆五合,炒至爆裂,以 药酒倒入,盖好。过一段时间,温服三合。 2、瘫痪。用羌活二斤、构子一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三 3、产后中风,四肢抽筋,不能言语。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4、产后腹痛,甚至肠出。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5、妊妇浮肿或风水浮肿。用羌活、萝卜子同炒香,只取羌活硏细。毎 服二钱,温酒调下。第一天服一次,第二天服二次,第三天服三次。 6、关节痛。用独活、羌活、松节等分,酒煮过。每天一杯,空心饮。 7、风牙肿痛。用独活煮酒热漱。又方:独话、地黄各三两,共研为末
1、自汗不止。用防风,去掉芦头(按:芦头是指接近根部的叶柄残基), 每服二钱,浮麦煎汤送下。又方:防风用面炒过,猪皮煎汤送下。 2、盗汗。用防风二两、芎 一两、人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临 睡时服。 3、老人便秘。用防风、枳壳(麸炒)各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 服二钱,饭前服,开水送下。 4、偏头风与正头风。用防风、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三匙。童便 五升煎至四升,分两次送药服下。 5、破伤风(牙关紧闭)。用天南星、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三匙。 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两次送药服下。 6、小儿解颅(按:指囟门久不闭合)。用防风、白及、柏子仁,等分为 末,乳汁调涂囟门。一天换药一次。 7、妇女崩中。用防风(去芦头),灸赤为末,每服一钱,以面糊酒调下。 此方称“独圣散”。 8、中乌头、芫花、野菌等毒。用防风煎汁服。 独活 释名 亦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长生草。李 明珍说:“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 气味 苦、甘、平、无毒。 主治 1、中风,通风发冷,不知人事。用独活四两,加好酒一升,煎半升服。 又方:独活一两,加酒二升,煮成一升;另用大豆五合,炒至爆裂,以 药酒倒入,盖好。过一段时间,温服三合。 2、瘫痪。用羌活二斤、构子一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三 次。 3、产后中风,四肢抽筋,不能言语。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4、产后腹痛,甚至肠出。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5、妊妇浮肿或风水浮肿。用羌活、萝卜子同炒香,只取羌活研细。每 服二钱,温酒调下。第一天服一次,第二天服二次,第三天服三次。 6、关节痛。用独活、羌活、松节等分,酒煮过。每天一杯,空心饮。 7、风牙肿痛。用独活煮酒热漱。又方:独话、地黄各三两,共研为末
毎取三钱,加水一碗煎服,连渣服下。睡前再服一次。 8、喉闭口禁。用羌活三两、牛蒡子二两,煎水一大杯,加白矾少许灌 下 9、睛垂至鼻(眼睛下垂到鼻部,大便下血,痛不可忍。病名“肝胀”)。 用羌活煎汁服,几碗之后,病自全愈。 10、太阳头痛。用羌活,防风、红豆,等分为末。每取少许吸入鼻孔。 升麻 释名亦名周麻。 气味甘、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 1、豌豆斑疮(状如豌豆,有白浆,由头面传及躯体,不急救有生命危险) 用蜜煎升麻,随时取食。另以水煮升麻,棉花沾药汁洗疮。 2、突发肿毒。用升麻磨醋,随时涂搽 3、喉痹。用升麻片含咽,或以升麻半两煎水服,引吐为效 4、胃热牙痛。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5、口舌生疮。用升麻一两、黄连三分,共研为末。棉裹药末含咽。 6、痱子热痒。用升麻煎汤服并洗痱子。 7、产后恶血不尽。用升麻三两,加清酒五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下。 8、解莨菪、野葛等毒。用升麻煮汁,多服。 苦参 释名亦名苦、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白茎。 气味苦、寒、无毒 1、热病发狂。用苦參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 汤下。也可用苦参末二钱,水煎服。 2、伤寒结胸(伤寒流行时,感病四、五日,胸满痛,大发烧)。用苦参 两,加醋三升,煮成一升二合,服后能吐即愈
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服,连渣服下。睡前再服一次。 8、喉闭口禁。用羌活三两、牛蒡子二两,煎水一大杯,加白矾少许灌 下。 9、睛垂至鼻(眼睛下垂到鼻部,大便下血,痛不可忍。病名“肝胀”)。 用羌活煎汁服,几碗之后,病自全愈。 10、太阳头痛。用羌活,防风、红豆,等分为末。每取少许吸入鼻孔。 升麻 释名 亦名周麻。 气味 甘、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 1、豌豆斑疮(状如豌豆,有白浆,由头面传及躯体,不急救有生命危险)。 用蜜煎升麻,随时取食。另以水煮升麻,棉花沾药汁洗疮。 2、突发肿毒。用升麻磨醋,随时涂搽。 3、喉痹。用升麻片含咽,或以升麻半两煎水服,引吐为效。 4、胃热牙痛。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5、口舌生疮。用升麻一两、黄连三分,共研为末。棉裹药末含咽。 6、痱子热痒。用升麻煎汤服并洗痱子。 7、产后恶血不尽。用升麻三两,加清酒五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下。 8、解莨菪、野葛等毒。用升麻煮汁,多服。 苦参 释名 亦名苦 、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白茎。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1、热病发狂。用苦参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 汤送下。也可用苦参末二钱,水煎服。 2、伤寒结胸(伤寒流行时,感病四、五日,胸满痛,大发烧)。用苦参 一两,加醋三升,煮成一升二合,服后能吐即愈
3、谷疸(头昏、心慌、发黄。这是大病后暴食伤胃所引起)。用苦参二 龙胆一合,共研为末,加牛胆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 大麦煎汁送下。一天服三次 4、毒热足肿。用苦参煮酒多擦。 5、梦遗食减。用苦参三两、白术五两、牡蛎粉四两,共三为末;另取 雄猪肚一个,洗净,在沙罐中煮烂,和荺捣匀,做成丸子,如小豆大。 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每天服三次。久服能使身体转健,食量増加, 不再梦遗。 6、饮食中毒。用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成八合,分两次服,取吐 即愈。 7、血痢。用苦参炒焦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 米汤送下。 8、脱肛。用苦参、五倍子、陈壁土等分,煎汤洗患处,并以木贼末敷 上 9、齿缝出血。用苦参一两、枯矾一钱,共研为末。一天擦齿三次,有 效 10、鼻疮流脓发臭。用苦参、枯矾各一两,生地黄汁三合,加水煎浓, 随时滴疮上。 11、遍身风疹(痛不可咫,涎痰多,夜难睡)。用苦参末一两,另用皂角 二两,在水一升中操滤取汁,瓦器内熬成膏,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 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温水送下。 12、大风癞(按:即麻风)。用苦参五两,切片,浸在酒三斗中,过一 月后,毎取取酒饮一合。一天三次。宜常服不断。又方:苦参末二两, 缝在豬肚子中煮熟,把药去掉。病人先饿一天,第二天早晨,饮清水一 碗后,即取食猪肚,如吐出,须再吃。过一、二时后,以肉汤调“无忧 散五、六钱服下。有恶物排出时,即为见效。再服皂角一斤(去皮,去 子)煮汁,汁中调入苦参末,另加何首乌末二两、防风末一两半、当归 末一两、芍药末五钱、人参末三钱,一起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 十至五十丸,温酒或茶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时,还用麻黄、苦参、荆 芥煎水洗癞。又方:治大风癞及热毒、风疮、疥癣等,用苦参(去皮, 晒干)一斤、枳壳(麸炒六两,共研为末,加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 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白天两次,夜间一次) 13、皮肤疥癞,手足坏烂,时出黄水。用苦参三十一两、荆芥穗十六两, 共研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14、上下诸瘘(或在颈部,或在下部)。用苦参五升,在苦酒一斗中浸泡
3、谷疸(头昏、心慌、发黄。这是大病后暴食伤胃所引起)。用苦参二 两、龙胆一合,共研为末,加牛胆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生 大麦煎汁送下。一天服三次。 4、毒热足肿。用苦参煮酒多擦。 5、梦遗食减。用苦参三两、白术五两、牡蛎粉四两,共三为末;另取 雄猪肚一个,洗净,在沙罐中煮烂,和药捣匀,做成丸子,如小豆大。 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每天服三次。久服能使身体转健,食量增加, 不再梦遗。 6、饮食中毒。用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成八合,分两次服,取吐 即愈。 7、血痢。用苦参炒焦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 米汤送下。 8、脱肛。用苦参、五倍子、陈壁土等分,煎汤洗患处,并以木贼末敷 上。 9、齿缝出血。用苦参一两、枯矾一钱,共研为末。一天擦齿三次,有 效。 10、鼻疮流脓发臭。用苦参、枯矾各一两,生地黄汁三合,加水煎浓, 随时滴疮上。 11、遍身风疹(痛不可忍,涎痰多,夜难睡)。用苦参末一两,另用皂角 二两,在水一升中揉滤取汁,瓦器内熬成膏,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 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温水送下。 12、大风癞(按:即麻风)。用苦参五两,切片,浸在酒三斗中,过一个 月后,每取取酒饮一合。一天三次。宜常服不断。又方:苦参末二两, 缝在猪肚子中煮熟,把药去掉。病人先饿一天,第二天早晨,饮清水一 碗后,即取食猪肚,如吐出,须再吃。过一、二时后,以肉汤调“无忧 散”五、六钱服下。有恶物排出时,即为见效。再服皂角一斤(去皮,去 子)煮汁,汁中调入苦参末,另加何首乌末二两、防风末一两半、当归 末一两、芍药末五钱、人参末三钱,一起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 十至五十丸,温酒或茶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时,还用麻黄、苦参、荆 芥煎水洗癞。又方:治大风癞及热毒、风疮、疥癣等,用苦参(去皮, 晒干)一斤、枳壳(麸炒)六两,共研为末,加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 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白天两次,夜间一次)。 13、皮肤疥癞,手足坏烂,时出黄水。用苦参三十一两、荆芥穗十六两, 共研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14、上下诸瘘(或在颈部,或在下部)。用苦参五升,在苦酒一斗中浸泡
三、四天后服下。 15、瘰疬结核。用苦参末四两,加牛膝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 十丸,热开水送下。 16、汤火伤。用油调苦参末敷伤处。 18、赤白带下。用苦参二两、牡蛎粉一两五钱,共研为末:另以雄猪肚 一个,在水三碗中煮烂后,再捣成泥,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 服百丸,温酒送下。 白鲜 释名鲜,音仙。亦名白、白羊鲜、金雀儿椒。 气味(根皮)苦、寒、无毒。 主治 头风、黄疸、咳逆、风疮、疥癣、赤烂等症。 产后中风,但体虚不能服他药的病人,可用白癣皮加新汲水三升煮成· 升,温服。李时珍指出:白鲜是治各种黄疸病和风痹的要药,但许多医 生只用之于疮科,这是不够的 延胡索 释名本名玄胡索。 气味(根辛、平、无毒 主治 l、咳嗽。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软糖 块和药含咽 2、尿血。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3、皮下气痛或气块痛。用延胡索研细,将猪胰一个,切成小块,灸热 蘸药末随时吃下。 4、久患心痛,身热足寒。用延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 服二钱,温酒或白开水送下。 5、下痢腹痛。用延胡索三钱,米汤送下。 6、妇女血气前(月经不调,腹中刺痛)。用延胡索(去皮,醋炒)、当归(酒
三、四天后服下。 15、瘰疬结核。用苦参末四两,加牛膝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 十丸,热开水送下。 16、汤火伤。用油调苦参末敷伤处。 18、赤白带下。用苦参二两、牡蛎粉一两五钱,共研为末;另以雄猪肚 一个,在水三碗中煮烂后,再捣成泥,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 服百丸,温酒送下。 白鲜 释名 鲜,音仙。亦名白 、白羊鲜、金雀儿椒。 气味 (根皮)苦、寒、无毒。 主治 头风、黄疸、咳逆、风疮、疥癣、赤烂等症。 产后中风,但体虚不能服他药的病人,可用白癣皮加新汲水三升煮成一 升,温服。李时珍指出:白鲜是治各种黄疸病和风痹的要药,但许多医 生只用之于疮科,这是不够的。 延胡索 释名 本名玄胡索。 气味 (根)辛、平、无毒。 主治 1、咳嗽。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软糖一 块和药含咽。 2、尿血。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3、皮下气痛或气块痛。用延胡索研细,将猪胰一个,切成小块,灸热 蘸药末随时吃下。 4、久患心痛,身热足寒。用延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 服二钱,温酒或白开水送下。 5、下痢腹痛。用延胡索三钱,米汤送下。 6、妇女血气前(月经不调,腹中刺痛)。用延胡索(去皮,醋炒)、当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