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井筒(硐)沿走向方向的有利位置 大巷运输工作量 L/2 储量U=L×(W/osa) m 井筒在井田一侧: 大巷运输工作量=U×L/2 井筒在井田中央: L/4 大巷运输工作量 U/2×L/4×2=U×L4 在走向方向上井筒位于井田 中央大巷运输工作量最小
(一) 井筒(硐)沿走向方向的有利位置 1、大巷运输工作量 L W L / 2 储量 U = L ×(W/cos α) ×m ×γ L W l 井筒在井田中央 L / 4 : 大巷运输工作量 = U / 2×L/ 4 × 2=U × L/4 在走向方向上井筒位于井田 中央大巷运输工作量最小 • 井筒在井田一侧: 大巷运输工作量=U×L/ 2
2、均衡生产及矿井生产能力 井筒在井田中央,两翼能均衡生产,生产能 力大。 井筒在井田一侧,单翼开采,生产能力小 3、通风 L/4 井筒在井田中央, 两翼风量分配较均衡, 风路短,风压小。 井筒在井田一侧,风路 长,大巷通过风量大, LP/2 风压大。欲降风压,巷 h 道断面个
2、均衡生产及矿井生产能力 井筒在井田中央,两翼能均衡生产,生产能 力大。 井筒在井田一侧,单翼开采,生产能力小 3、通风 L W L / 4 Q S LP h 2 3 井筒在井田中央, 两翼风量分配较均衡, 风路短,风压小。 井筒在井田一侧,风路 长,大巷通过风量大, 风压大。欲降风压,巷 道断面
3、采掘接替 井筒在井田中央,两翼基本同时结束,较快 转入下水平 井筒在井田一侧,生产能力相同时,后期一 翼生产,运输、通风过分集中,采掘相互干 扰,不能较快转入下水平 L/4
3、采掘接替 井筒在井田中央,两翼基本同时结束,较快 转入下水平 井筒在井田一侧,生产能力相同时,后期一 翼生产,运输、通风过分集中,采掘相互干 扰,不能较快转入下水平 L W L / 4
实际中形成单翼井田的原因 地质勘探资料不足,井筒需要靠近髙级储量 范围; 受地形限制; 后期增产,改建扩大井田范围。 如范各庄矿,后把毕各庄扩进去,井型由 180->320万ta,井筒位于非储量中心
实际中形成单翼井田的原因: 地质勘探资料不足,井筒需要靠近高级储量 范围; 受地形限制; 后期增产,改建扩大井田范围。 如范各庄矿,后把毕各庄扩进去,井型由 180→320万t/a,井筒位于非储量中心
(二~四)井筒(硐)沿倾斜方向的有利位置 1、立井 1水平 2水平 3水平 4水平 5水平 Ⅱ 石门工程量初期工程量 井筒在Ⅱ位置石门长度最短,初期工程量较小
(二~四)井筒(硐)沿倾斜方向的有利位置 1、立井 4水平 1水平 Ⅰ Ⅱ Ⅲ 3水平 2水平 5水平 石门工程量 初期工程量 井筒在Ⅱ位置石门长度最短,初期工程量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