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矿学电子教案 能源科学与工程掌院 采矿系2004年5月
采矿学电子教案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采矿系2004年5月
第十七章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 Layout and parameter of preparation roadway in district 第一节采区上山布置 layout of district rise 、上山位置 单一煤层布置 岩层中,煤层中 煤层群联合布置 煤组上部、中部和下部 岩层中,煤层中
第十七章 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 Layout and parameter of preparation roadway in district 第一节 采区上山布置 layout of district rise 一、上山位置 l 单一煤层布置 岩层中,煤层中 l 煤层群联合布置 煤组上部、中部和下部 岩层中,煤层中
(一)煤层上山( rise in coal) 沿煤层布置。(要求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 1、煤层上山特点 掘进速度快,联络巷工程少,费用低; 超前探煤作用;当α变化时,坡度对输送机 不利; 需留煤柱保护; 上山围岩是煤和软岩;维护条件差; 上山与平巷的层面交叉,多开绕道工程; 受采动影响
(一)煤层上山( rise in coal ) 沿煤层布置。(要求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 1、 煤层上山特点 l 掘进速度快,联络巷工程少,费用低; l 超前探煤作用;当变化时,坡度对输送机 不利; l 需留煤柱保护; l 上山围岩是煤和软岩;维护条件差; l 上山与平巷的层面交叉,多开绕道工程; l 受采动影响
(一)煤层上山( coal rise 2、改善维护状况的技术措施: 避免两侧采面同时接近上山。 煤柱越宽,采动影响越小 薄30m±厚30~40m 采用可缩性支护
(一)煤层上山(coal rise ) 2、 改善维护状况的技术措施: l 避免两侧采面同时接近上山。 l 煤柱越宽,采动影响越小。 薄—30 m 厚—3040 m l 采用可缩性支护
(一)煤层上山( rise in coa) 3、适用条件 单薄及中厚煤层采区,服务年限短 采两个分层的单一厚煤层釆区(一次 釆全高或放顶煤),煤及围岩稳定 ●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下部有维护条 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 服务时间短的专用通风或运煤上山
(一)煤层上山( rise in coal ) 3、 适用条件 l 单—薄及中厚煤层采区,服务年限短; l 采两个分层的单一厚煤层采区(一次 采全高或放顶煤),煤及围岩稳定 l 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下部有维护条 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 服务时间短的专用通风或运煤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