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手段。第1节存储器;第2节中央处理器CPU:第3节输入输出设备。课程思政:在介绍第2节内容时,介绍研究CPU对我国安全的重要意义第5章程序设计重点:结构化程序设计:算法基本概念;数据结构基本概念。难点:算法的描述;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课程思政:介绍我国目前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手段。第1节问题求解与程序设计:第2节数据结构;第3节算法和算法分析;第4节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思政:在介绍第4节内容时,介绍我国目前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第6章操作系统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基本功能。难点:主流的操作系统。课程思政:介绍开发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对国家的重要性。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手段。第1节什么是操作系统;第2节操作系统的功能:第3节几种流行的操作系统。课程思政:在介绍第3节内容时,介绍开发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对国家的重要性。第7章数据库管理系统重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难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极其使用。课程思政:介绍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数据库。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手段。第1节什么是数据库;第2节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5
5 第 1 节 存储器; 第 2 节 中央处理器 CPU; 第 3 节 输入输出设备。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2 节内容时,介绍研究 CPU 对我国安全的重要意义 第 5 章 程序设计 第 1 节 问题求解与程序设计; 第 2 节 数据结构; 第 3 节 算法和算法分析; 第 4 节 程序设计语言。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4 节内容时,介绍我国目前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第 6 章 操作系统 第 1 节 什么是操作系统; 第 2 节 操作系统的功能; 第 3 节 几种流行的操作系统。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3 节内容时,介绍开发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对国家的重要性。 第 7 章 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 1 节 什么是数据库; 第 2 节 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 启发式教学等手段。 重点:结构化程序设计;算法基本概念;数据结构基本概念。 难点:算法的描述;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 课程思政:介绍我国目前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 启发式教学等手段。 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基本功能。 难点:主流的操作系统。 课程思政:介绍开发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对国家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 启发式教学等手段。 重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难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极其使用。 课程思政:介绍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数据库。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 启发式教学等手段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2节内容时,介绍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数据库。第8章软件工程重点:软件工程基本原理:软件生命周期。难点:软件开发模型。课程思政:介绍我国软件工程专业的现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手段。第1节软件危机;第2节什么是软件工程;第3节软件过程;第4节软件质量。课程思政:在介绍第2节内容时,介绍我国软件工程专业的现状。第9章计算机网络重点:OSI模型的七层结构及各层的功能:TCP/IP协议的分层结构及各层的应用。难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参考模型。课程思政:介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手段。第1节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第2节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第3节网络体系结构第4节互联网课程思政:在介绍第1节内容时,介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第10章网络安全重点:主流网络安全技术。难点: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课程思政:介绍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手段。第1节什么是网络安全第2节信息加密;第3节数字认证;第4节网络检测与防范。课程思政:在介绍第1节内容时,介绍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第11章职业道德与择业重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道德准则。6
6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2 节内容时,介绍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数据库。 第 8 章 软件工程 第 1 节 软件危机; 第 2 节 什么是软件工程; 第 3 节 软件过程; 第 4 节 软件质量。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2 节内容时,介绍我国软件工程专业的现状。 第 9 章 计算机网络 第 1 节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第 2 节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第 3 节 网络体系结构 第 4 节 互联网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1 节内容时,介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第 10 章 网络安全 第 1 节 什么是网络安全; 第 2 节 信息加密; 第 3 节 数字认证; 第 4 节 网络检测与防范。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1 节内容时,介绍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 第 11 章 职业道德与择业 重点:软件工程基本原理; 软件生命周期。 难点:软件开发模型。 课程思政:介绍我国软件工程专业的现状。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 启发式教学等手段。 重点:OSI 模型的七层结构及各层的功能; TCP/IP 协议的分层结构及各层的应用。 难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参考模型。 课程思政:介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 启发式教学等手段。 重点:主流网络安全技术。 难点: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 课程思政:介绍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 启发式教学等手段。 重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道德准则
难点:专业岗位与择业。课程思政:介绍我国计算机专业的种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手段。第1节计算专业人员的道德准则:第2节安全与隐私;第3节专业岗位与择业;第4节与计算机专业有关的职业种类。课程思政:在介绍第4节内容时,介绍我国计算机专业的种类。六、学时分配作业对应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题量课程目标讲实实课小讨习章节主要内容授训外计验论题2认识计算机23课程目标112222认识计算机学科课程目标1322计算机的运算基础2课程目标141计算机组成/1课程目标15程序设计1课程目标1116操作系统1课程目标11171课程目标1数据库管理系统/18软件工程21课程目标129计算机网络111课程目标2101网络安全1课程目标211122职业道德与择业2课程目标3合计161616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11黄国兴、丁岳伟、张瑜编著.计算机导论(第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2]胡明.计算机学科概论(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主要参考资料:[1】(美)BehrouzA.Forouzan著,刘艺,段立,钟维亚等译计算机科学导论(原书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6月[2]翟中、刘玲、林丽丹、熊安萍.计算机科学导论(第6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7
7 第 1 节 计算专业人员的道德准则; 第 2 节 安全与隐私; 第 3 节 专业岗位与择业; 第 4 节 与计算机专业有关的职业种类。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4 节内容时,介绍我国计算机专业的种类。 难点:专业岗位与择业。 课程思政:介绍我国计算机专业的种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讲授、专题讨论、 启发式教学等手段。 六、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 题量 对应 课程目标 章节 主要内容 讲 授 实 验 实 训 课 外 讨 论 习 题 小 计 1 认识计算机 2 2 3 课程目标 1 2 认识计算机学科 2 2 2 课程目标 1 3 计算机的运算基础 2 2 2 课程目标 1 4 计算机组成 1 1 1 课程目标 1 5 程序设计 1 1 1 课程目标 1 6 操作系统 1 1 1 课程目标 1 7 数据库管理系统 1 1 1 课程目标 1 8 软件工程 2 2 1 课程目标 1 9 计算机网络 1 1 1 课程目标 2 10 网络安全 1 1 1 课程目标 2 11 职业道德与择业 2 2 2 课程目标 3 合计 16 16 16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 黄国兴、丁岳伟、张瑜编著. 计算机导论(第 4 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年 8 月. [2] 胡明.计算机学科概论(第 2 版).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7 月. 主要参考资料: [1] (美)Behrouz A.Forouzan 著, 刘艺, 段立, 钟维亚等译.计算机科学导论(原书 第 4 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年 6 月. [2] 瞿中、刘玲、林丽丹、熊安萍.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 6 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 版社. 2021 年 7 月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CProgramming)执笔者:周燕审核人:钟昌乐编写日期:2022年8月课程基本信息网络工程适用专业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工程学科基础课程课程类型否是否为双语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数3.5学分学时数总学时64,其中:实验学时24:课外学时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专业导论后续课程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二、课程简述《C语言程序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工程学科基础课程。本课程以C为基础,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语法、编程思想、基本算法及其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与计算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在工作中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数据结构和算法有初步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也锻炼了学生通过程序设计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课程后,学生将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简单的算法设计能力。三、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一)本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内容1.2能够将计算机软硬件等相关工程第1章程序设计和C语言基础知识应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第2章程序的灵魂一一算法1工程知识融合的计算机网络领域,并对复杂工程第3章顺序程序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第3章顺序程序设计3.2能够针对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3设计/开发8
8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C Programming) 执笔者:周燕 审核人:钟昌乐 编写日期:2022 年 8 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网络工程 开课单位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类型 工程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是否为双语 否 学分数 3.5 学分 学时数 总学时 64,其中:实验学时 24;课外学时 0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专业导论 后续课程 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二、课程简述 《C 语言程序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工程学科基础课程。本课程以 C 为基础, 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语法、编程思想、基本算法及其在具体 实践中的应用。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与计算思维能力,为 学生今后在工作中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程序 设计语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数据结构和算法有初步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 下坚实基础,也锻炼了学生通过程序设计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课程后,学生将具 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简单的算法设计能力。 三、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一)本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内容 1 工程知识 1.2 能够将计算机软硬件等相关工程 基础知识应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 融合的计算机网络领域,并对复杂工程 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 第 1 章 程序设计和 C 语言 第 2 章 程序的灵魂——算法 第 3 章 顺序程序设计 第 4 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3 设计/开发 3.2 能够针对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 第 3 章 顺序程序设计
解决方案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定需求,合理地组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织数据、有效存储和处理数据,正确地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设计部件以及对算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第6章数组第7章函数第8章指针第7章函数5.2针对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使用软硬件设计与仿真平第8章指针5使用现代台、技术等资源进行问题的建模与预第9章结构体和共用体工具测,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效第10章文件率。(二)毕业要求指标点在本课程中的实现路径本课程通过设立若干课程目标来实现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课程目标1:具有良好的编程习惯,能够灵活应用C的基本概念、基本算法解决工程问题,能够根据项目需要选择合适的开发、测试工具并应用。课程目标2:具备分析问题和设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具体问题,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进行模拟和测试,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课程目标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遵守职业道德的计算机工程师。课程目标对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权重1.2能够将计算机软硬件等相关工程基础知识应H1工程知识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计算机网络领课程目标1域,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3.2能够针对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3设计/开发题的特定需求,合理地组织数据、有效存储和处M课程目标2解决方案理数据,正确地设计部件以及对算法进行分析和评价。5.2针对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5使用现代使用软硬件设计与仿真平台、技术等资源进行问L课程目标3工具题的建模与预测,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一)考核目标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将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考试命题会覆盖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9
9 解决方案 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定需求,合理 地组 织数据、有效存储和处理数据,正确地 设计部件以及对算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 4 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第 5 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第 6 章 数组 第 7 章 函数 第 8 章 指针 5 使 用 现 代 工具 5.2 针对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复杂 工程问题,使用软硬件设计与仿真平 台、技术等资源进行问题的建模与预 测,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效 率。 第 7 章 函数 第 8 章 指针 第 9 章 结构体和共用体 第 10 章 文件 (二)毕业要求指标点在本课程中的实现路径 本课程通过设立若干课程目标来实现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 1:具有良好的编程习惯,能够灵活应用 C 的基本概念、基本算法解决工程问 题,能够根据项目需要选择合适的开发、测试工具并应用。 课程目标 2:具备分析问题和设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具体问题,选用 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进行模拟和测试,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课程目标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遵守职业道德的计算机工程师。 课程目标对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支撑 权重 1 工程知识 1.2 能够将计算机软硬件等相关工程基础知识应 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计算机网络领 域,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 课程目标 1 H 3 设计/开发 解决方案 3.2 能够针对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 题的特定需求,合理 地组织数据、有效存储和处 理数据,正确地设计部件以及对算法进行分析和 评价。 课程目标 2 M 5 使用现代 工具 5.2 针对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使用软硬件设计与仿真平台、技术等资源进行问 题的建模与预测,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和效率。 课程目标 3 L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将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 要求。考试命题会覆盖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主要是考核学 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